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大家都说:有选择是幸福的。但是很不幸,我有“选择困难症”:去外面吃饭一定不要让我看菜单,别人点什么我吃什么就好了;买一件衣服、买一双鞋,总要逛到脚底起泡还是定不下来要买哪一样;报了一个社团以后很久,还在想当初说不定还是报另一个社团更好;考试时遇到没有十足把握的选择题,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从小到大我都没作过什么选择,大人总会为我安排好一切,上什么兴趣班,假期去哪里玩,要不要补课,报考哪所高中……我好像也习惯了听从别人的安排。新高考方案出来后,大家都说我们有了选择权,可我却有点看不清楚自己的选项,反而更纠结了。
要说按成绩来选择吧,我好像每门课都成绩平平,没有特别烂也没有特别突出的。要说按志向来选择吧,我根本不知道我将来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要说按兴趣来选择吧,可这毕竟是高考啊,要是到时候没考好,会不会后悔自己的“任性”?让父母替我选择吧,我还真有点不甘心就把这件人生大事的决定权交给他们。而且我们这里是小县城,对大学和专业的情况、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等等,都不太了解,父母文化程度又不是很高,网上信息又这么乱,万一选错了可咋办……一想到这些,我就不禁内心焦虑、手心冒汗。唉,还真不如没得选。
提问:新高考看起来好像一下子多了很多选择,能不能具体说说到底在哪些方面扩大了我们的选择权?
鲍夏超:考生升入高校的通道有了选择。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4种考试招生模式(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招生)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高职提前招生中,考生可同时报考多所高校,一档多投,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由考生选择确认其中1所录取高校。
考生参加考试有了更多的选择。在统一高考招生中,考生可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及外语、选考科目的考试次数、时间。在单独考试招生中,考生可自主选择职业技能考试的类别、次数和时间,还可选择是否参加英语考试。
考生对自己考试成绩的使用也有了选择。选考科目、外语科目、职业技能的2次考试成绩中,考生可自主选用1次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提问: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知道报考的高校和专业对应的选考科目?
鲍夏超:各高校专业的选考科目范围要求在高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开学之前公布。
提问:我可不可以不选,考完再选?选完考得不好还能不能重新选别的?
鲍夏超:不可以考完再选,选定以后也不可以再改选。这种设计,一方面有利于考生按个人兴趣特长合理规划和安排。另一方面,如果在考后再来选定,那么很多人会选择把多个科目甚至全部7个科目都作为选考科目参加考试,这势必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和考试负担。
提问:用好选择权意味着自己要很了解自己吧?高一就要选,好仓促,好像马上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一样,再加上课程要选,考试时间要选,专业要选,学校要选,彻底崩溃啊!很迷茫,很紧张,怕选错,现在的我该怎样做,才能对自己对未来清晰起来。
尚 可: 一般来说,你最早在高二上学期的那个10月参加首次学考,并同时进行高考首次选考。如此,的确要在高一至少是高一下学期开始部分选考科目的选定,选考科目要和学校分专业(类)的招生选考科目范围相匹配。因此,的确需要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学科兴趣和优势,并进一步了解学校及专业的内容、方向等情况,及早开始尝试生涯发展规划。然而,同学们也无须太过纠结,各高中学校会尽量在高一开设较多的学考科目,使同学们对学科、专业有所了解和体验后再作出选择。其次,各高中学校也会开设生涯发展规划课程,提高同学们的规划和选择能力,还会逐渐设立选课导师指导同学们选择。再次,选考科目与高校要求科目只需1门匹配便可,所以可匹配的专业和学校范围仍是巨大的。最后,高中时选定的专业方向也未必是一成不变的,到了大学仍然会有机会进行二次专业选择,何况跨专业的综合性新兴专业更给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同学们在选择时要以我为主,从我出发,从自身的兴趣、自我和学校的优势以及职业规划出发。同时,应努力把各门基础学科学好,以增加选择余地。
提问:感觉选定选考科目还真是需要慎重,选择时有什么可以遵循的原则吗?
李 祎:第一,尊重自己的兴趣和所长。做自己的主人,真正了解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擅长的科目。第二,关注核心基础课程,若是想报考理工科的专业,物理很重要,而想选报文科类专业的同学要重视历史。第三,理性选择,避免功利。切忌为了考上大学,在报选选考科目时有投机的心态,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者是畏难而选择看似简单的选考科目。这都是不理智且十分愚蠢的做法。
从小到大我都没作过什么选择,大人总会为我安排好一切,上什么兴趣班,假期去哪里玩,要不要补课,报考哪所高中……我好像也习惯了听从别人的安排。新高考方案出来后,大家都说我们有了选择权,可我却有点看不清楚自己的选项,反而更纠结了。
要说按成绩来选择吧,我好像每门课都成绩平平,没有特别烂也没有特别突出的。要说按志向来选择吧,我根本不知道我将来想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要说按兴趣来选择吧,可这毕竟是高考啊,要是到时候没考好,会不会后悔自己的“任性”?让父母替我选择吧,我还真有点不甘心就把这件人生大事的决定权交给他们。而且我们这里是小县城,对大学和专业的情况、相关行业的发展情况等等,都不太了解,父母文化程度又不是很高,网上信息又这么乱,万一选错了可咋办……一想到这些,我就不禁内心焦虑、手心冒汗。唉,还真不如没得选。
提问:新高考看起来好像一下子多了很多选择,能不能具体说说到底在哪些方面扩大了我们的选择权?
鲍夏超:考生升入高校的通道有了选择。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4种考试招生模式(统一高考招生、高职提前招生、单独考试招生、三位一体招生)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模式。高职提前招生中,考生可同时报考多所高校,一档多投,并可同时被多所高校拟录取,由考生选择确认其中1所录取高校。
考生参加考试有了更多的选择。在统一高考招生中,考生可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自主选择选考科目,及外语、选考科目的考试次数、时间。在单独考试招生中,考生可自主选择职业技能考试的类别、次数和时间,还可选择是否参加英语考试。
考生对自己考试成绩的使用也有了选择。选考科目、外语科目、职业技能的2次考试成绩中,考生可自主选用1次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提问: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知道报考的高校和专业对应的选考科目?
鲍夏超:各高校专业的选考科目范围要求在高一年级的第二个学期开学之前公布。
提问:我可不可以不选,考完再选?选完考得不好还能不能重新选别的?
鲍夏超:不可以考完再选,选定以后也不可以再改选。这种设计,一方面有利于考生按个人兴趣特长合理规划和安排。另一方面,如果在考后再来选定,那么很多人会选择把多个科目甚至全部7个科目都作为选考科目参加考试,这势必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和考试负担。
提问:用好选择权意味着自己要很了解自己吧?高一就要选,好仓促,好像马上要对自己的未来负责一样,再加上课程要选,考试时间要选,专业要选,学校要选,彻底崩溃啊!很迷茫,很紧张,怕选错,现在的我该怎样做,才能对自己对未来清晰起来。
尚 可: 一般来说,你最早在高二上学期的那个10月参加首次学考,并同时进行高考首次选考。如此,的确要在高一至少是高一下学期开始部分选考科目的选定,选考科目要和学校分专业(类)的招生选考科目范围相匹配。因此,的确需要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性格、气质、学科兴趣和优势,并进一步了解学校及专业的内容、方向等情况,及早开始尝试生涯发展规划。然而,同学们也无须太过纠结,各高中学校会尽量在高一开设较多的学考科目,使同学们对学科、专业有所了解和体验后再作出选择。其次,各高中学校也会开设生涯发展规划课程,提高同学们的规划和选择能力,还会逐渐设立选课导师指导同学们选择。再次,选考科目与高校要求科目只需1门匹配便可,所以可匹配的专业和学校范围仍是巨大的。最后,高中时选定的专业方向也未必是一成不变的,到了大学仍然会有机会进行二次专业选择,何况跨专业的综合性新兴专业更给同学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因此,同学们在选择时要以我为主,从我出发,从自身的兴趣、自我和学校的优势以及职业规划出发。同时,应努力把各门基础学科学好,以增加选择余地。
提问:感觉选定选考科目还真是需要慎重,选择时有什么可以遵循的原则吗?
李 祎:第一,尊重自己的兴趣和所长。做自己的主人,真正了解自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擅长的科目。第二,关注核心基础课程,若是想报考理工科的专业,物理很重要,而想选报文科类专业的同学要重视历史。第三,理性选择,避免功利。切忌为了考上大学,在报选选考科目时有投机的心态,选择自己不喜欢的专业,或者是畏难而选择看似简单的选考科目。这都是不理智且十分愚蠢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