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的中国工程教育,应该既立足中国现实发展阶段,体现中国特定发展目标,适应中国特殊发展环境,又要面向世界,适应全球化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全面体现社会发展新阶段素质教育要求的工程教育。维持我们在工程综合课程中初步引入PBL教学法进行探索与应用。
关键词PBL教学法;工程综合;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111-0205-01
1工程教育中PBL教学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创新性、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社会期待高等学校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那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设有以项目研究为核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培养环节,因此我们在工程训练课程体系中的工程综合课程教学进行了PBL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应用,促进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
2PBL方法的初探与应用
2.1PBL教学法
PBL 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PBL中学生可以是问题的发现者或解决者,也可以是两者兼备。因此,必须赋予他们对于自己学习和教育的责任,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教师在PBL中责任是提供学习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监控整个学习过程使计划顺利地进行。
2.2PBL教学模式的特点
1)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2)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设计真实性任务,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3)鼓励争论;鼓励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等。4)强调以解决问为题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强调社会性交流合作的作用,强调支持与引导等。5)教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显性作用减弱,隐性作用加强。
3PBL教学方法的实施
3.1总体思路
PBL教学方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教师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生解决拟真情景中的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
3.2PBL的教学目标
1)解决问题技能。2)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3)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赏识和包容异类学习同伴的精神。4)组织利用时间的技能。5)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传播信息的技能;计算机运用能力,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6)成为自主学习者。
3.3PBL的教学设计
PBL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大体分为六个阶段。
1)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准备阶段是PBL教学方法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必须认真落实。该阶段包括分析教学内容和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两部分工作。2)课堂讲授阶段。通过教学准备阶段,对精讲内容进行精心准备,实施课堂教学。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如: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形象生动教学,达到延伸教学空间的目的。3)小组研讨阶段。首先是分组工作,每个小组要有包含学习基础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小组组长是解决问题的技术骨干,负责组织问题的分解,方案设计等工作,掌握研讨的进度以及小组任务分解情况、人员的分工情况,问题解决方案的设定,新的知识点的学习,研讨进度的安排,每次小组分析讨论的情况等。研讨期间,老师要不定期的和各个小组进行接触,了解研讨的进度,并根据小组情况,进行启发和辅导,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4)课程总结阶段。各小组将研讨情况汇总,写出书面总结材料,总结研讨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和发现的问题或不足之处。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公正的评价,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进行鼓励和表扬。研讨总结材料是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5)教师总结阶段。检查教学组织中的漏洞和不足,总结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修改旧的实施方案。6)评价与考核。评价与考核是一个关键点,一定程度上也是一根指挥棒。在PBL教学是能力先行、知识逐步跟进的过渡阶段,知识点的考核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负担。但是,知识与能力并重终究是发展方向,对于能力考核,目前采用的量表式表现性评价虽然有其优势,但力度不够,仍需其他评价方式的补充
4PBL教学法实施的关键问题
PBL中的教师:
在PBL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而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教的作用。教师能否运用促进性的教学技能,这对PBL的效果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因素分析,教师的作用主要涉及以下两类:
1)引导小组的工作:包括提供反馈,就学生的推理过程进行提问和启发,鼓励他们对信息的批判性评价,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等。2)支持小组的积极互动: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调节,建立良好的小组成员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走过PBL的各个环节,监督小组活动,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
5PBL教学效果
PBL是一种小组互动式学习模式,对学生而言,能否以积极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参与小组讨论,是保证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教学实践中PBL教学模式的初步运用得到学生对课程评价的两个基本结果:
1)学生对PBL教学各个环节总体比较满意。2)学生对自己在PBL中的学习效果持肯定态度。教师通过对课程的总结,对此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有利的方面表现为:①培养良好的合作公关能力。PBL教学方法重视小组对问题合作公关,学生必须通过合作解决问题;②培养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③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④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
第二、不利的方面表现为:①课堂学习资源的获取极为有限;②PBL教师能力对课程效果的影响;③比较耗费时间;④知识迁移比较困难;⑤基于问题的学习开销更大。
PBL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其良好的收效受到世界范围教育界的关注。这种模式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达到学生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目的。本文在阐述PBL的内涵、特点、发展与应用的基础上,对目前实施PBL的问题、评估、教师3方面做了重点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改进PBL实施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更好地推行PBL,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汪青,钱睿哲,鲁映青.学科整合型PBL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37(5):2-3.
关键词PBL教学法;工程综合;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111-0205-01
1工程教育中PBL教学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创新性、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社会期待高等学校能够培养出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那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设有以项目研究为核心、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的培养环节,因此我们在工程训练课程体系中的工程综合课程教学进行了PBL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应用,促进学生工程素质的提高。
2PBL方法的初探与应用
2.1PBL教学法
PBL 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PBL中学生可以是问题的发现者或解决者,也可以是两者兼备。因此,必须赋予他们对于自己学习和教育的责任,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教师在PBL中责任是提供学习素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思考,监控整个学习过程使计划顺利地进行。
2.2PBL教学模式的特点
1)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学习与任务或问题挂钩。2)使学习者投入于问题中,设计真实性任务,鼓励自主探究,激发和支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3)鼓励争论;鼓励对学习内容和过程的反思等。4)强调以解决问为题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强调社会性交流合作的作用,强调支持与引导等。5)教师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显性作用减弱,隐性作用加强。
3PBL教学方法的实施
3.1总体思路
PBL教学方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是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由教师提供获取学习资源的途径和学习方法的适当指导,让学生解决拟真情景中的问题的一种教学策略。
3.2PBL的教学目标
1)解决问题技能。2)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3)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赏识和包容异类学习同伴的精神。4)组织利用时间的技能。5)获取和评价信息的能力;传播信息的技能;计算机运用能力,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6)成为自主学习者。
3.3PBL的教学设计
PBL教学方法的教学过程大体分为六个阶段。
1)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准备阶段是PBL教学方法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保障,必须认真落实。该阶段包括分析教学内容和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两部分工作。2)课堂讲授阶段。通过教学准备阶段,对精讲内容进行精心准备,实施课堂教学。教学中,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实践,如: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的应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形象生动教学,达到延伸教学空间的目的。3)小组研讨阶段。首先是分组工作,每个小组要有包含学习基础好、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小组组长是解决问题的技术骨干,负责组织问题的分解,方案设计等工作,掌握研讨的进度以及小组任务分解情况、人员的分工情况,问题解决方案的设定,新的知识点的学习,研讨进度的安排,每次小组分析讨论的情况等。研讨期间,老师要不定期的和各个小组进行接触,了解研讨的进度,并根据小组情况,进行启发和辅导,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成。4)课程总结阶段。各小组将研讨情况汇总,写出书面总结材料,总结研讨期间所取得的成绩和发现的问题或不足之处。教师要对每个小组的情况进行公正的评价,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进行鼓励和表扬。研讨总结材料是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5)教师总结阶段。检查教学组织中的漏洞和不足,总结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修改旧的实施方案。6)评价与考核。评价与考核是一个关键点,一定程度上也是一根指挥棒。在PBL教学是能力先行、知识逐步跟进的过渡阶段,知识点的考核会给学生带来额外的负担。但是,知识与能力并重终究是发展方向,对于能力考核,目前采用的量表式表现性评价虽然有其优势,但力度不够,仍需其他评价方式的补充
4PBL教学法实施的关键问题
PBL中的教师:
在PBL中,学生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而这并不意味着忽视教的作用。教师能否运用促进性的教学技能,这对PBL的效果来说具有决定性意义。通过因素分析,教师的作用主要涉及以下两类:
1)引导小组的工作:包括提供反馈,就学生的推理过程进行提问和启发,鼓励他们对信息的批判性评价,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等。2)支持小组的积极互动:鼓励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控制调节,建立良好的小组成员关系。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走过PBL的各个环节,监督小组活动,以确保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
5PBL教学效果
PBL是一种小组互动式学习模式,对学生而言,能否以积极的态度、恰当的方式参与小组讨论,是保证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教学实践中PBL教学模式的初步运用得到学生对课程评价的两个基本结果:
1)学生对PBL教学各个环节总体比较满意。2)学生对自己在PBL中的学习效果持肯定态度。教师通过对课程的总结,对此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有利的方面表现为:①培养良好的合作公关能力。PBL教学方法重视小组对问题合作公关,学生必须通过合作解决问题;②培养系统掌握知识的能力和良好的表达能力;③培养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④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
第二、不利的方面表现为:①课堂学习资源的获取极为有限;②PBL教师能力对课程效果的影响;③比较耗费时间;④知识迁移比较困难;⑤基于问题的学习开销更大。
PBL是一种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其良好的收效受到世界范围教育界的关注。这种模式以问题为出发点,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达到学生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的目的。本文在阐述PBL的内涵、特点、发展与应用的基础上,对目前实施PBL的问题、评估、教师3方面做了重点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改进PBL实施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更好地推行PBL,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汪青,钱睿哲,鲁映青.学科整合型PBL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37(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