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305879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西部地区经济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文章探讨了西部地方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途径和保障条件,指出了应大力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
  关键词:西部;地方高校;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谢鸿全(1974-),男,四川南充人,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与评估中心副主任,教授,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教育评估与高校发展规划;王俊波(1956-),男,四川青神人,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教授,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大气光学与高等教育管理。(四川 绵阳 62101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9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西部重点对口支援高校教育资源配置与利用绩效评价研究”(课题编号:DFA090231)、2010年中国高教学会重点课题“西部高校十年跨越发展经验及改革成效的案例研究”(课题编号:2010YHEZ003)、2010年中国高教学会课题“基于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体制的本科学生素质教育的探索及案例研究”(课题编号:2010YHE007)与“联合校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0YHE041)的研究成果。
  
  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先后开工建设了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等100余项西部开发重点工程。无论是从国家整体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还是从进一步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将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新人才。
  所谓创新人才一般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凭着探究的态度,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在一定领域内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学校为培养目标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方式和实现结构方式而采取的构造范式。[1]这种结构方式或构造范式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系统性和典型性的风格或特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目的等根本问题,包括培养目标、教学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队伍、教学评价等内容,并且是由这些相互关联的内容组成的一个科学有序的系统。
  地方高校是指隶属地方政府管理、人才培养主要为地方建设服务的高等院校。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过程中,西部地方高校如何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是摆在西部地方高校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首要任务。
  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举措
  1.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坚持以人为本,以是否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作为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观。从总体上把握人才的培养目标,注重创新人才多方位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全面提高,并使各方面发展相互联系、相互适应和相互促进,注重创新人才培养的持久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促进人才的健康发展,并为其后续教育和自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提供广阔的空间。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都要敢于突破旧体制的束缚,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体系,革新教学内容,采用新的教学手段,来千方百计地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2.调整各个培养层次的学科专业结构
  积极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优化西部地方高校学科专业结构,重视基础学科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学科,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交叉学科,加大扶持与西部经济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建设,大力提高工科类专业比例,优先发展高新技术类本科专业和工程硕士,积极发展地方经济建设急需专业,使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专业门类更趋合理。加大专业学位人才的培养力度,优化研究生培养类型结构,大力培养各级各类高级应用型人才。
  3.优化培养方案,促进创新人才个性化发展
  第一,明确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工程科技等领域的核心和骨干,在培养目标上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不同高校自身的办学优势,注重素质教育,尊重个性发展,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基础性,突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落脚点,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西部地方高校应紧紧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立足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特点,正确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规范基础课程建设,扩大选修课比例,突出学科交叉课程、前沿研究课程、创新教育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构建起由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个性教育相互贯通、与各类创新人才成长相适应的不同类别的课程体系。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适应创新人才培养需求
  省属地方高校应积极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配套措施和体制,创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环境;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工作和培养工作目标责任制,积极探索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创业引进、智力引进等灵活多样的引进方式;完善兼职特聘教授聘任管理制度,构建一支高层次兼职教授队伍。按照“项目牵引、培育为主、滚动资助、形成体系”的原则,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探索创新团队建设模式,建立有利于团队建设和发展的内部运行机制。围绕行业关键技术、区域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和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大力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通过项目牵引,真正实现团队成员的融合与学科交叉,打造一批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有较强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师资队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强大的师资保障。
  5.加强实践平台建设,提高创新人才实践能力
  立足区域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特点,加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学科前沿三级开放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建设,深化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努力提高创新人才的实际操作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2]加强地方高校与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建立一批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特色鲜明、规范稳定的实习基地,进一步完善校企(院所)合作、齐抓共管的实习管理体制和考核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创新人才的实践能力。
  6.大力开展教学改革,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大胆革除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陈旧知识,适时增加学科前沿知识和交叉学科知识,及时把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努力摒弃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思维活力和创新精神的教学方法,科学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采用以启发科学思维和提高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大力倡导研究型学习、自主式学习与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
  7.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的运行机制主要是指对学生组织和学生个人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指引性影响的部分,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进行创新思维、开展创新研究和取得创新成果的重要条件。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机制包括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评价机制和选拔机制、有利于创新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和有利于创新的激励与竞争机制。通过机制建设,给予创新人才积极的评价和充分的尊重;确立科学的指标体系,突出对于创造性特征的认同;建立弹性、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让具有各种特殊才能的人有充分的发展机会。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说到底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只有构建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生机勃勃的氛围和环境,才能实现有利于西部地方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培养目标。
  8.探索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途径
  积极推进高校与行业、地方共建,探索共建新模式,建立区域产学研联盟长效机制。通过改革探索,地方高校在逐步完善产学研合作办学各项政策措施与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政府主导,资源共享,协议约定,互利共赢”的运行机制、“以人为本,人才互聘,学科对接,协调统筹”的人才共享机制、“产权明晰,共建共管,资源优化,特色鲜明”的资产管理机制、“学术交流,联合攻关,成果共享,技术共用”的科研合作机制,实现产学研合作办学纵深发展、人才互聘互用、实践教学与科研平台共享、科技合作广结硕果的良好局面。实行开放性国际化办学,吸引优质留学生。充分发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资源优势和多元文化环境,积极搭建相互参与、有效互动的跨区域校校联合培养的育人平台,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多种途径。
  9.实施系列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在办学水平较高、办学条件较好的重点高校(学科、专业)进行系列创新人才培养试点。在拥有国家、省级重点学科的高校,在重点学科涵盖领域,进行一定比例的本硕博连读,探索地方高校造就卓越学术和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在省级重点高校以模块化与实验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业教育试点,探索地方高校造就卓越创业者的培养模式。在拥有国家、省级重点学科的理工类高校,进行校企联合培养工程师的试点,探索地方高校造就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省级重点师范院校,进行校(大学)校(中学)联合培养卓越教师的试点,探索地方高校造就卓越教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省级重点医学院,进行校院(医院)联合培养卓越医师的试点,探索地方高校造就卓越医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保障条件
  1.思想与组织保障
  面对高等教育的新形势和新任务,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终身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优质教育以及国际化教育等现代教育观念,按照强化基础、拓宽专业、突出能力、注重创新、提高素质、全面发展的理念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地方高校应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学校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性任务,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相关领导通力协作,切实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组织领导。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纳入目标管理,作为考核二级学院党政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
  2.体制与制度保障
  地方高校应坚持依法治校。通过修订大学章程,逐步建立起适应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现代大学制度,构建规范高效、反应迅捷、协调有力的管理运行机制。开展以目标为导向的绩效评估,根据学校发展的总目标,分解和决定校内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责任和分目标,建立健全考核制度,落实问责、问效制度,大力提高组织管理水平。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和学术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和考核评估制度,营造竞争向上、激励创新的学术环境。充分发挥各级学术委员会在学术评议、学术决策咨询和学术监督工作中的作用,保证学术评价客观公正、学术决策规范科学,推动学科发展与学术繁荣。深化校内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按需设岗,按岗择人,建立起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教师职务聘任、业绩评价和津贴制度。
  3.资源保障
  地方高校应多方筹集资金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大预算力度,安排专项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财务约束机制和节约激励机制,厉行增收节支,防范财务风险。将学校经济活动全部纳入审计范围,杜绝各类资金违规使用现象,防止浪费。完善土地、公房、投资等资产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各级各类档案的管理与利用,形成科学规范的国有资产配置体系和协调高效的运营机制,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使用效益。构建共建与区域产学研合作办学体制,争取社会上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和校友的支持,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建设,获取更多的发展资源。通过广泛开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等实质性合作,争取更多研究和发展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社会和校友捐助、校办产业回报等方式,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提高支撑学校发展的能力。
  4.环境保障
  大力倡导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风尚,努力营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制度环境,激励创新、彰显卓越、宽容失败的学术环境,相互关爱、团结协作的人际环境。强化“以人为本”的后勤服务意识,健全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创造和维护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为创新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校园,抓好校园规划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的理念,形成布局合理、清洁优美、环境宜人、充满人文气息,更适合于创新人才学习、生活和成长的校园环境。[3]
  三、结语
  面对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举措,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是教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的重要任务,也是标本兼治、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重要途径。社会经济发展对创新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来分析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需要每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劳动。
  
  参考文献:
  [1]叶山岭.对构建普通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8):55-56.
  [2]姜大海,等.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10,(5):116-117.
  [3]陈延娜,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专业教育关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7-8.
  (责任编辑:张中)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了国内工业工程专业培养模式及专业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及趋势,分析了三峡大学在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规划中的基本思路和建设现状,提出了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应围绕培养目标,体现基础IE和现代IE并存、可重构性与可扩展性、系统性与阶段性的特点。  关键词:近机类;工业工程;实验室建设  作者简介:李浩平(1971-),女,广东台山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方子帆(1963-),男,湖北黄冈
期刊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的实际经验,首先论述了“基于兴趣导向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特点及实施成效,通过实践证明采用兴趣导向的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潜能,同时在所建立的模式下,对学生参与的科研课题全程进行引导和支持,有利于学生迅速适应科研环境,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深入研究,并实现科研创新与课程学习的相互促进。最后,根据笔者的经验对“基于兴趣导向的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几点建
期刊
摘要:在通过论述当前国家学位授权工作以经济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学位政策的有关特点,以国家相关政策为指导,针对河北省当前学位授权工作存在的重点问题,提出今后工作应从适度扩大研究生学位授权点规模、调整学位授权体系结构、大力发展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等方面着手,促进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需求。  关键词:经济社会需求;省属高校;学位授权审核  作者简介:王扬(1979-),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本科教学“质量工程”总结工作,分析地方院校在“质量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改进“质量工程”建设工作提出了新思路。  关键词:地方院校;质量工程;问题与出路  作者简介:李焱斌(1981-),男,湖北黄冈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冯志刚(1969-),男,辽宁葫芦岛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教务处,副教授,管理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教
期刊
摘要:“两票”是指电力生产中所使用的工作票和操作票,本文试图从“两票”的处理、填写和执行等要求出发,通过对部分电力企业调研,分析“两票”制度对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要求,探讨电力高校的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性,提出进一步加强电力高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键词:操作票;工作票;电力高校;语言文字  作者简介:程涓(1978-),女,山东济南人,上海电力学院党委宣传部,助理研究员,法学硕士,主要研究方
期刊
摘要:大学生艺术教育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互为基础,相互促进。准确把握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传承的科学内涵,因应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传承的困境,关注艺术教育当中的民族情感,重视网络文化背景下的艺术教育形式,进一步提升艺术学的学科地位与层次,提高大学艺术教育选修课师资水平与课程设置质量,对于大学生艺术教育当中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艺术教育;民族文化  作者简介:陈翔(1
期刊
摘要:以培养出既具有工程知识又拥有技术应用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针对“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对突出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和项目驱动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教学效果良好。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项目驱动  作者简介:方洁(1981-),女,河南南阳人,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博士研究生,  (江苏 南京 210016)主要研究方向:
期刊
摘要: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后,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加,毕业生的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影响就业的因素固然很多,但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是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创新教育理念、创新知识体系、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提高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创新;大学教育;社会适应性  作者简介:方月善(1970-),女,朝
期刊
摘要:本文对比了两种从不同角度对教学秘书岗位进行的定位,分析了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提出了以“教学为中心”,以科学管理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为支撑点的准确定位方法,实现了对高校教学秘书岗在院系管理中的准确定位,有利于教学秘书准确把握自身的工作实质,在院系管理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秘书;教学工作;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服务意识  作者简介:魏志浩(1982-),男,河
期刊
摘要:辅导员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线力量,对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目前辅导员队伍面临着 “教师”与 “管理”的角色冲突,辅导员队伍对自身角色的认知存在着误区。本文从“教师辅导员”概念的提出,具体分析了“教师辅导员”的新定位,并根据新定位,提出了提升辅导员队伍自我认知的具体做法,充分发挥辅导员队伍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力求实现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教师辅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