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城常州历史悠远,青果巷是常州的缩影和精华。现代城市发展迅速,常州青果巷的留存与开发表现出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同时也反映出了因老城改造而产生的同质化问题。怎样进一步地保护、修缮以及科学地使用青果巷,关系到城市文化艺术的发展。本文将常州青果巷的改造與国内其他同类型的旅游开发进行对比,分析常州青果巷的建筑的艺术美感优势,探究其中的文化艺术传承活动,并提出对其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常州青果巷;同质化;可持续;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K92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1 常州青果巷的过去与现在
1.1 常州青果巷的历史底蕴
常州青果巷始建于明万历年前,历史悠远。青果巷人文荟萃,诸多名人雅士、民族英雄、革命先驱都曾居住于此。比如明代文豪唐荆川、清代书画家恽鸿仪、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革命先烈瞿秋白、七君子史良、民族工业开创者刘国钧……他们为青果巷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增色添彩,让其成了中国文化史册上恢宏的一笔。青果巷作为历史人文古巷,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江南明清建筑群落,其文化内涵深厚,是常州整体历史风貌的精华所在。
1.2 常州青果巷改造后产生的变化及问题
1.2.1 常州青果巷的改造概述
到今天为止青果巷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和修建。文化街区包括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1],其旧城更新主要是保存历史印记[2]。东南大学设计师高琛在青果巷修缮设计工作中表示,青果巷的改造秉持“修旧如旧”的一大特色,重点在于努力恢复重要古迹,还有就是对后期修配构件不刻意做旧,尽量做到新旧构件的可识别,一些没有严重损坏的旧墙也不再修复,让它们仍保持原始外观,以使整个街区更具特色[3]。
1.2.2 常州青果巷旅游业发展的同质化问题
随着常州青果巷的改造开放,其发展的单一化、商业化等问题渐渐体现。
南方的中式古镇数不胜数。常州青果巷的建筑在更新的进程中经历了大拆大建、保护修复[4],最终到底能留下几分古色古香,又能否成功表现常州的地域特色、文化气息,也不得而知。建筑墙壁上的纸筋灰变成了现代涂料,雕花的木格栅也挂满了空调外机[5],空留一堆华美的仿古建筑。而在对原居民群体的处理上,当地政府应尽可能地完善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6]。政府借鉴苏州平江路的做法,在每幢老宅都留下部分原住户,采取街巷综合整治的方式,对外露线路进行梳理,将污水管接进居民家中,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7]。
常州青果巷商业化日渐严重。现如今,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众多城市对历史街区的改造已不单单是以保护为主,而是开始导入新的经济功能进行商业化的改造[8]。青果巷中商铺众多、游客络绎不绝,这与其原本的推广历史文化的初衷相违。
2 常州青果巷的艺术传承
2.1 常州青果巷的艺术美
2.1.1 青果巷建筑风格分析
青果巷内的众多传统建筑都保留着民居特色及细部装饰。比如白墙配以蝴蝶灰瓦、石库门、各式屋脊、封火山墙等[9]。建筑屋顶错落有致,主次分明。房屋大门筑以砖雕,极具装饰性。在细部处理上,门框形式简洁,表面纹饰亦多用灰塑,这既突出了入口处理,也与封闭的立面外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形成与历史密不可分[10],总体而言,青果巷内许多民居在装饰上保留了江南民居的诸多特征。古朴的老宅传递着建筑之美,与民俗风情融合,构建成隽丽的画卷。青果巷是人文荟萃之地,巷内的老宅在凸显建筑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洋溢着浓浓人文气息。
2.1.2 青果巷的中式色彩之美
中国古典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它强调色彩、质感和节奏之美。小巷的本色是古朴的黑灰白,它们赋予了小巷意境清幽的水墨色彩。青果巷结合了当地的历史、地理、生态等,抓住了城市灵魂的精髓,放大了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特征[11]。东方文化的“归一”审美哲学贯穿其中,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让建筑变得简洁高雅、和谐连贯,犹如一个“整体”,有一种独特的韵味美[12],而新中式的设计风格,既满足了建筑的实用性要求,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13]。
2.2 常州青果巷的艺术活动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生活发生的载体,青果巷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与社交平台[14]。名为《原色·青果十年影像回顾》的摄影展曾在青果巷举办。
摄影师对青果巷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持续关注,对被拍摄者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了解,才使被拍摄者保留了个人价值和自由,得到的作品才没有失去“真”的本质[15]。照片细腻真实得似乎突破了审美的局限,给人们留下许多思考的空间。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作为载体,记录着生活在这片区域上的人们的生活,从而不断地去影响后辈们[16],这种体现地域特殊性的文化活动是值得倡导的。
3 常州青果巷的未来发展
3.1 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
无论是实体存在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我们都不能忽视或遗忘[17]。青果巷作为常州古城风貌最后的一块处女地,现在又作为旅游景区被开放,其遗存均是文化遗产,这要求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18],它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9]。青果巷不光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价值,尊重当地的地域特色[20]。一个地方的民俗与传统技艺能反映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念、审美特色等[21]。常州本土的艺术形式,比如庙会、舞龙灯等传统习俗,梳篦、留青竹刻等传统工艺,都值得以活动表演以及手作体验的方式流传,这对于我国的民间传统历史文化的良好继承和发展也有大有助益[22]。
3.2 将艺术活动引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随着城市的发展,旧的社区空间已不再能满足现代人的居住要求[23]。青果巷居住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中低收入家庭占大多数,文化内涵的传播也处于缺失的状态,需要政府重视本地旅游教育设施的建设。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向有意向的原住民传授传统手工艺和旅游知识,同时加强对本地导游的培养,做到公众积极参与,群策群力[24]。
3.3 当代文化与技术的融合,多元发展
为了使青果巷的旅游业更加现代化,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在设施服务、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等方面提出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使之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念和现代消费观念。如若要引起有识之士之共鸣以及借助全社会的力量[25],青果巷仍然需要整合更多新兴的产业技术。
旅游定位的关键是设法在自己的旅游产品上找出比竞争者更具有竞争优势的特性[26]。常州青果巷应进一步增加自己长江南岸“小桥流水”的魅力,还应不断加强对博物馆的建设,彰显名人文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创产品飞速发展[27]。文创产品是一种文化的传播[28],应是年轻化、具有设计感和独特性的产品[29]。文创产品的设计是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方式之一[30]。经历多年的翻新,青果巷街区品牌形象弱,影响力较小,再加之其售卖的商品与常州或青果巷本身的文化关联性比较低,因此,在其后期的开发建设中要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不足的问题,要以文化创意产品为基点,树立和提升青果巷街区品牌形象[31]。创意需要人的思维,文创设计需要众多创意人才[32]。政府还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进一步建设青果巷。
优秀的设计作品可以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形象[33],公共藝术设计作品可以拉近人与人、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距离[34],政府可以提高巷内公共艺术作品的质量,增加其数量,从建筑风格到产业类目、从文化底蕴到历史背景等方面让青果文化熠熠生辉。
4 结语
常州青果巷对当今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街区的保护有标志性意义。我们必须将保护青果巷放在第一位,积极创新,做到可持续发展。在时代的激流中,我们要保护多元的青果艺术文化,让我们的后人仍然能够欣赏到这样的青果巷。
参考文献:
[1] 李振,管雪松.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现状研究——以南京老门东为例[J].大众文艺,2019(05):50-51.
[2] 江欣欣,汤箬梅.景观媒介:城市空间规划与历史文脉的有机整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9(21):93-94.
[3] 常州城建大变样:记忆中的青果巷明年初完成修复[Z].搜狐焦点常州站公众号,2016.
[4] 邹紫菁,李雪艳,狄文和.南京云锦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14):121-122.
[5] 修林.青果巷的前世今生[J].翠苑,2017(1):68-70.
[6] 徐阳阳,费文君.历史纪念性遗址景观改造研究——以徐州市西游记宫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71-72,75.
[7] 苏州印心.从苏州平江路的改造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Z].新浪博客,2007.
[8] 杨庆请,金晓雯.浅析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构建——以南京老门东为例[J].大众文艺,2019(13):92-93.
[9] 张俊彦.青果巷的建筑风情[DB/OL].人文常州网,2012.
[10] 吴闽榕.浅析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J].大众文艺,2019(20):142-143.
[11] 成方中,蒋晖.“少即是多”理念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9(21):76-77.
[12] 武永宁,陈玮,熊瑶.打造经济文化产业与景观一体化的美丽乡村城镇——以馆陶县为例[J].大众文艺,2019(21):118-119.
[13] 李丰旭,祝遵崚.“嬗变”——古典园林意境影响下现代景观的继承与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66-67,70.
[14] 庄佳.重塑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浅谈丹麦哥本哈根公共空间衰退与复兴[J].艺海,2020(07):134-135.
[15] 冯玥扬.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J].大众文艺,2019(21):151-152.
[16] 刘明珠,朱华锋,陈周翔.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以南京老门东为例[J].艺海,2020(5):158-159.
[17] 庞劲松,吴冬蕾.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风貌的复兴与传承——以南京门东、门西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09):105-107.
[18] 张宁,颜莹露.解读现代摄影的人文关怀[J].大众文艺,2019(22):172-173.
[19] 丁聪,唐睿,祝遵凌.地域文化特色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长江路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5):92-93.
[20] 唐祥,冯笑,张乘风.基于人文情怀的现代乡村民宿设计探究[J].大众文艺,2019(13):83-84.
[21] 叶洁楠,翟原.与地域文化相融的芜湖扁担河滨水文化公园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49-51.
[22] 戴茜,徐雷.探索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以老门东为例[J].大众文艺,2019(02):96-97.
[23] 郑鉴智,王夕倩.唤醒空间——南京老城南糯米巷景观再生设计[J].大众文艺,2019(14):77-78.
[24] 吴歆悦,李雪艳.公园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杭州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08):83-84.
[25] 管雪松,柳叶淳.南京云锦生产性传承与创意开发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1):111-113.
[26] 何融,祝遵凌.浅析生产性景观及其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9(23):69-70.
[27] 缪玲,金悦欣,肖家祺.吴文化影响下的无锡阳山桃花节文创产品设计[J].设计,2020(7):75-77.
[28] 邵钰滢,何佳.从视觉趣味到文化意象——浅析文创产品设计层次与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38-39.
[29] 黄瑞,杨杰.快时尚设计对博物馆文创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58-59.
[30] 杨兰珍,黄滢,朱润.遗产旅游视角下杨桥古镇的保护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9(24):262.
[31] 李璇,何佳.历史街区的文创产品设计——以常州青果巷为例[J].艺海,2020(4):82-83.
[32] 胡瑾睿,杨杰.浅谈未来设计发展对文创设计方向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56-57.
[33] 杨濮源,祝炜.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元素——墙绘[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66-68.
[34] 温宇馨.公共艺术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9(20):113-114.
作者简介:徐云迪(2001—),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指导老师:朱一(1979—),男,四川遂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环境生态景观设计。
关键词:常州青果巷;同质化;可持续;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K92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9-0-02
1 常州青果巷的过去与现在
1.1 常州青果巷的历史底蕴
常州青果巷始建于明万历年前,历史悠远。青果巷人文荟萃,诸多名人雅士、民族英雄、革命先驱都曾居住于此。比如明代文豪唐荆川、清代书画家恽鸿仪、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革命先烈瞿秋白、七君子史良、民族工业开创者刘国钧……他们为青果巷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增色添彩,让其成了中国文化史册上恢宏的一笔。青果巷作为历史人文古巷,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江南明清建筑群落,其文化内涵深厚,是常州整体历史风貌的精华所在。
1.2 常州青果巷改造后产生的变化及问题
1.2.1 常州青果巷的改造概述
到今天为止青果巷进行了一定的改造和修建。文化街区包括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1],其旧城更新主要是保存历史印记[2]。东南大学设计师高琛在青果巷修缮设计工作中表示,青果巷的改造秉持“修旧如旧”的一大特色,重点在于努力恢复重要古迹,还有就是对后期修配构件不刻意做旧,尽量做到新旧构件的可识别,一些没有严重损坏的旧墙也不再修复,让它们仍保持原始外观,以使整个街区更具特色[3]。
1.2.2 常州青果巷旅游业发展的同质化问题
随着常州青果巷的改造开放,其发展的单一化、商业化等问题渐渐体现。
南方的中式古镇数不胜数。常州青果巷的建筑在更新的进程中经历了大拆大建、保护修复[4],最终到底能留下几分古色古香,又能否成功表现常州的地域特色、文化气息,也不得而知。建筑墙壁上的纸筋灰变成了现代涂料,雕花的木格栅也挂满了空调外机[5],空留一堆华美的仿古建筑。而在对原居民群体的处理上,当地政府应尽可能地完善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6]。政府借鉴苏州平江路的做法,在每幢老宅都留下部分原住户,采取街巷综合整治的方式,对外露线路进行梳理,将污水管接进居民家中,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7]。
常州青果巷商业化日渐严重。现如今,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众多城市对历史街区的改造已不单单是以保护为主,而是开始导入新的经济功能进行商业化的改造[8]。青果巷中商铺众多、游客络绎不绝,这与其原本的推广历史文化的初衷相违。
2 常州青果巷的艺术传承
2.1 常州青果巷的艺术美
2.1.1 青果巷建筑风格分析
青果巷内的众多传统建筑都保留着民居特色及细部装饰。比如白墙配以蝴蝶灰瓦、石库门、各式屋脊、封火山墙等[9]。建筑屋顶错落有致,主次分明。房屋大门筑以砖雕,极具装饰性。在细部处理上,门框形式简洁,表面纹饰亦多用灰塑,这既突出了入口处理,也与封闭的立面外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传统建筑装饰纹样的形成与历史密不可分[10],总体而言,青果巷内许多民居在装饰上保留了江南民居的诸多特征。古朴的老宅传递着建筑之美,与民俗风情融合,构建成隽丽的画卷。青果巷是人文荟萃之地,巷内的老宅在凸显建筑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洋溢着浓浓人文气息。
2.1.2 青果巷的中式色彩之美
中国古典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形式,它强调色彩、质感和节奏之美。小巷的本色是古朴的黑灰白,它们赋予了小巷意境清幽的水墨色彩。青果巷结合了当地的历史、地理、生态等,抓住了城市灵魂的精髓,放大了最具代表性的地域特征[11]。东方文化的“归一”审美哲学贯穿其中,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让建筑变得简洁高雅、和谐连贯,犹如一个“整体”,有一种独特的韵味美[12],而新中式的设计风格,既满足了建筑的实用性要求,又满足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13]。
2.2 常州青果巷的艺术活动
作为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公共生活发生的载体,青果巷为人们提供了生活与社交平台[14]。名为《原色·青果十年影像回顾》的摄影展曾在青果巷举办。
摄影师对青果巷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持续关注,对被拍摄者进行了长期的观察和了解,才使被拍摄者保留了个人价值和自由,得到的作品才没有失去“真”的本质[15]。照片细腻真实得似乎突破了审美的局限,给人们留下许多思考的空间。随着历史的发展,时间作为载体,记录着生活在这片区域上的人们的生活,从而不断地去影响后辈们[16],这种体现地域特殊性的文化活动是值得倡导的。
3 常州青果巷的未来发展
3.1 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推广
无论是实体存在的还是精神层面的传统文化,我们都不能忽视或遗忘[17]。青果巷作为常州古城风貌最后的一块处女地,现在又作为旅游景区被开放,其遗存均是文化遗产,这要求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18],它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19]。青果巷不光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要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和文化价值,尊重当地的地域特色[20]。一个地方的民俗与传统技艺能反映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价值观念、审美特色等[21]。常州本土的艺术形式,比如庙会、舞龙灯等传统习俗,梳篦、留青竹刻等传统工艺,都值得以活动表演以及手作体验的方式流传,这对于我国的民间传统历史文化的良好继承和发展也有大有助益[22]。
3.2 将艺术活动引入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 随着城市的发展,旧的社区空间已不再能满足现代人的居住要求[23]。青果巷居住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中低收入家庭占大多数,文化内涵的传播也处于缺失的状态,需要政府重视本地旅游教育设施的建设。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向有意向的原住民传授传统手工艺和旅游知识,同时加强对本地导游的培养,做到公众积极参与,群策群力[24]。
3.3 当代文化与技术的融合,多元发展
为了使青果巷的旅游业更加现代化,并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政府必须在设施服务、旅游产品和旅游文化等方面提出新的标准和新的要求,使之更符合现代的审美观念和现代消费观念。如若要引起有识之士之共鸣以及借助全社会的力量[25],青果巷仍然需要整合更多新兴的产业技术。
旅游定位的关键是设法在自己的旅游产品上找出比竞争者更具有竞争优势的特性[26]。常州青果巷应进一步增加自己长江南岸“小桥流水”的魅力,还应不断加强对博物馆的建设,彰显名人文化。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文创产品飞速发展[27]。文创产品是一种文化的传播[28],应是年轻化、具有设计感和独特性的产品[29]。文创产品的设计是将非遗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的方式之一[30]。经历多年的翻新,青果巷街区品牌形象弱,影响力较小,再加之其售卖的商品与常州或青果巷本身的文化关联性比较低,因此,在其后期的开发建设中要考虑到文化创意产业开发不足的问题,要以文化创意产品为基点,树立和提升青果巷街区品牌形象[31]。创意需要人的思维,文创设计需要众多创意人才[32]。政府还应该注重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进一步建设青果巷。
优秀的设计作品可以美化城市、提升城市形象[33],公共藝术设计作品可以拉近人与人、人与自然、城市与自然之间的距离[34],政府可以提高巷内公共艺术作品的质量,增加其数量,从建筑风格到产业类目、从文化底蕴到历史背景等方面让青果文化熠熠生辉。
4 结语
常州青果巷对当今城市发展与传统文化街区的保护有标志性意义。我们必须将保护青果巷放在第一位,积极创新,做到可持续发展。在时代的激流中,我们要保护多元的青果艺术文化,让我们的后人仍然能够欣赏到这样的青果巷。
参考文献:
[1] 李振,管雪松.历史文化街区改造现状研究——以南京老门东为例[J].大众文艺,2019(05):50-51.
[2] 江欣欣,汤箬梅.景观媒介:城市空间规划与历史文脉的有机整合[J].美术教育研究,2019(21):93-94.
[3] 常州城建大变样:记忆中的青果巷明年初完成修复[Z].搜狐焦点常州站公众号,2016.
[4] 邹紫菁,李雪艳,狄文和.南京云锦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14):121-122.
[5] 修林.青果巷的前世今生[J].翠苑,2017(1):68-70.
[6] 徐阳阳,费文君.历史纪念性遗址景观改造研究——以徐州市西游记宫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71-72,75.
[7] 苏州印心.从苏州平江路的改造看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Z].新浪博客,2007.
[8] 杨庆请,金晓雯.浅析城市更新中历史街区场所精神的构建——以南京老门东为例[J].大众文艺,2019(13):92-93.
[9] 张俊彦.青果巷的建筑风情[DB/OL].人文常州网,2012.
[10] 吴闽榕.浅析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公共艺术[J].大众文艺,2019(20):142-143.
[11] 成方中,蒋晖.“少即是多”理念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9(21):76-77.
[12] 武永宁,陈玮,熊瑶.打造经济文化产业与景观一体化的美丽乡村城镇——以馆陶县为例[J].大众文艺,2019(21):118-119.
[13] 李丰旭,祝遵崚.“嬗变”——古典园林意境影响下现代景观的继承与发展[J].美术教育研究,2019(14):66-67,70.
[14] 庄佳.重塑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浅谈丹麦哥本哈根公共空间衰退与复兴[J].艺海,2020(07):134-135.
[15] 冯玥扬.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J].大众文艺,2019(21):151-152.
[16] 刘明珠,朱华锋,陈周翔.地域文化视角下的旧城改造——以南京老门东为例[J].艺海,2020(5):158-159.
[17] 庞劲松,吴冬蕾.南京老城南历史街区风貌的复兴与传承——以南京门东、门西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09):105-107.
[18] 张宁,颜莹露.解读现代摄影的人文关怀[J].大众文艺,2019(22):172-173.
[19] 丁聪,唐睿,祝遵凌.地域文化特色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研究——以南京长江路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15):92-93.
[20] 唐祥,冯笑,张乘风.基于人文情怀的现代乡村民宿设计探究[J].大众文艺,2019(13):83-84.
[21] 叶洁楠,翟原.与地域文化相融的芜湖扁担河滨水文化公园设计[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49-51.
[22] 戴茜,徐雷.探索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以老门东为例[J].大众文艺,2019(02):96-97.
[23] 郑鉴智,王夕倩.唤醒空间——南京老城南糯米巷景观再生设计[J].大众文艺,2019(14):77-78.
[24] 吴歆悦,李雪艳.公园城市设计策略研究——以杭州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08):83-84.
[25] 管雪松,柳叶淳.南京云锦生产性传承与创意开发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0(01):111-113.
[26] 何融,祝遵凌.浅析生产性景观及其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9(23):69-70.
[27] 缪玲,金悦欣,肖家祺.吴文化影响下的无锡阳山桃花节文创产品设计[J].设计,2020(7):75-77.
[28] 邵钰滢,何佳.从视觉趣味到文化意象——浅析文创产品设计层次与方法[J].美术教育研究,2019(12):38-39.
[29] 黄瑞,杨杰.快时尚设计对博物馆文创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美术教育研究,2019(20):58-59.
[30] 杨兰珍,黄滢,朱润.遗产旅游视角下杨桥古镇的保护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9(24):262.
[31] 李璇,何佳.历史街区的文创产品设计——以常州青果巷为例[J].艺海,2020(4):82-83.
[32] 胡瑾睿,杨杰.浅谈未来设计发展对文创设计方向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56-57.
[33] 杨濮源,祝炜.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独特元素——墙绘[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66-68.
[34] 温宇馨.公共艺术在城市形象塑造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2019(20):113-114.
作者简介:徐云迪(2001—),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
指导老师:朱一(1979—),男,四川遂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环境生态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