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457)
【摘要】:艺术的范畴很广,艺术原理是一种以艺术研究为目标,是对研究艺术表象极其规律归纳的一门学问,艺术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实现自我认识和传递人类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包含有艺术家、艺术品、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与批判、艺术传播与交流、艺术生产与消耗、艺术门类极其发源和发展、艺术风格与派别等与艺术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艺术具有虚拟性、形象、想象、情感、美学等特点,同时,它具有认知、审美、娱乐,教育的功能。艺术家是一种以情感交流和人际之间的相互确认为目标的具备创造性的精神生产者,他们一般拥有锐利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阅历和想象力;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它通过形象思维作为手段,通过情感交流作为目标,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知觉现象阶段、形式标记阶段、意象世界阶段、最终意旨阶段;艺术欣赏是读者理解、想象和审美自我的统一。它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对世界形象的重构、对自我的理解、对终极意义的理解;艺术的传播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基础的信息传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非主动的民间传播;一种是主动的官方交流;艺术流派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似风格的艺术家收藏,艺术流派主要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接下来主要说一下波普运动。
【关键词】:艺术;波普;迷你裙;时装
波普原来的意思主要是喜欢的声音,打开瓶盖,或开枪,突然爆炸声。现在,我们经常所说的波普,主要是指第二十世纪中期消费社会的文化现象和艺术创作的特点。60年代成为盛行于美国和英国的主要艺术派别之一。
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坏,一直到1950年代中后期,西方各个国家才开始度过了这一段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期步,进入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描述的富裕社会。而美国设计最光辉的时代就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这段时间内,美国涌现出一批独立设计事务所;同时美国的大众文化也对设计派头产生了影响,为了适应战后“婴儿潮”这代人的消费和文化需求,出现了新的设计和文化形式。富裕社会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走向成熟,女性的经济独立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潜伏消费力。这些要素的涌现决定了传统的简单垄断风格将消失不见,代而取之的是出现了设计风格上的折中主义,变得更注重短期消费,更注重时尚潮流。从60年代开始,消耗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潮阶段,成为西方消费的紧要形式。
在时装界,提到波普,就不得不提Mary Quant,英国时装设计师,被称为"迷你裙之母”。她设计的迷你裙系列一直引领着当代时尚的发展。1955年,玛丽·奎恩特毕业于金史密斯艺术学院的艺术与插图课程,并在英皇道(King's Road)开了第一家玛丽·奎恩特的精品店----Bazaar,并运用20世纪50年代的风格,简单,明快,常使用棉华达呢、府绸或格子棉布。打开了一个新兴的青年市场。受到英国青年人的狂热追捧,她那时的标语是"剪短你的裙子!”就如香奈儿用小黑裙为女性创造了一场时尚革命。Mary Quint的设计目的是让人兴奋。她主张服装应该舒适、有趣和性感。
1960年,Mary Quint来到美国,受到了美国人自由、开放性情的影响,1963年,Mary Quint的"活力集团”公司宣告成立,发布了"活力集团”作品系列,該系列引入了一个单独的衔接设计,安装和运动服等新的设计,并向全球作国际性的分发销售。以“迷你裙”为代表的年轻女孩时装冲击世界时尚舞台。这是一个新的“冲击波”的伦敦,被称为“休克”的伦敦,随着皮靴和嬉皮士的普及,给时尚界带来了新面孔。1965年,迷你裙和太空装的时尚变得更加盛行,Mary Quint更是把超短裙提高到膝盖以上四英寸,这被称为“伦敦式”的小裙子终于成为国际流行的典范,遭到年轻人的狂热追捧。成年女性也惊讶地接受了这一变化,各种款式的迷你裙应运而生新一代的设计师Pierre Cardin,Mary Quint,Luo Jia Laurent也相继推出了各种款式的迷你系列。即使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也穿着迷你裙,并在同年,Mary Quint发布了雨衣和裤袜,后来又扩展到长袜子和内衣品牌中。第一个女装店开业的七年后,Mary Quint的服装已扩展到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肯尼亚、南非、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而Mary Quint的迷你裙基本上用的都是波普图案。波普图案与迷你裙的结合,更是把时尚上升到一个极致的高度,1967年左右迷你裙达到顶峰,持续称霸十年。
在60年代,波普的设计是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文化观念和新价值观,当时流行艺术家们试图以最直观、客观的形式将生活中最受欢迎的事物展现出来。在这个时代里,由于"年轻风暴”的影响,高档时装那种"从上至下”的传播形式遭到严峻挑衅,新一代的青年人开始向传统的服饰禁忌挑衅,此时,牛仔裤、迷你裙、喇叭裤等街头服饰开始登上时尚舞台。因此,作为一种前卫艺术,波普被服装业迅速接受并使用。
60年代是波普艺术崭露锋芒,的时代,他们直接把波普绘画当成装饰图案穿在衣服上,这无疑是一个大胆又新奇的实验。美国流行歌手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运动的领袖,他的杰作“玛丽莲 梦露”,他把头作为一种材料在不同的图像上重复排列。同样,沃霍尔把他的想法应用在服装领域,他把梦露的照片作为装饰图案安排在晚上的吊带礼服上。他还在T恤上印可口可乐瓶,邮票,美元和其他装饰图案等流行画。当前,这些图案已成为了60年波普艺术的经典造型。在波普艺术风行期间,高档时装设计师们也不断从中摄取灵感,使波普风格显现在服装设计领域上。例如:圣洛朗在1966春季推出的流行晚装,在长袖上装饰着美丽的身体,身体彩绘与模特融为一体。这些波普风格图案拥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现代艺术与时装的一次完美的结合,同时也是高档时装与普通文化的结合。
当一种艺术风格或流派影响到服装时,服装也将会在这种艺术形式的生活中形成一种切实、具体的扩张。波普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因此生活中也出现了波普艺术。60年代流行图案的特点有艳俗、怪异,以Mary Quinn为例,她将色彩斑斓的花卉等波普图案运用到迷你裙及其他时装中,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印花超短裙、紧身连裤袜、大波浪发型和花型首饰,是60年代最流行的装扮。
波普设计不仅体现在服装上,在产品、平面等方面都有涉及。例如:英国在家具上的波普风格主要通过特伦斯 科兰的"哈比特塔”的推广;Peter Mu Doshi的纸椅子用英文字母装饰表面,具有低成本和表現双流行的波普特征。总的来说,波普设计的最大特征是:采用生活中的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灵感来源,从常见的工业产品、生活垃圾,到电影明星的形象设计等都可以作为绘画和设计的素材和效仿模式,随后选用浮夸、变形的手法运用到产品式样的设计中。这些产品形象滑稽、轻松,常作为象征性的图案,引起人们的注意,色彩艳俗,夸大色彩和图案的平面效果,忽视三维,脱离正宗和实用的设计模式,表现出强烈的流行,乐观和可消费性。
波普运动追求新的、陌生的、奇怪的目的,缺乏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自60年代中期以来波普运动求新的设计动机已经心余力绌了,于是开始在历史上寻找课程,主要来自维多利亚风格和艺术风格。一个以反传统为焦点的运动成为了历史的大杂烩。这场运动的探索仅仅停留在形式主义的形式上,而不是探索更深层次的思想基础。所以自身形式的不断变动使它并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设计运动。
但是,作为设计史上的一种风格,波普设计常常代表着一种设计思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青年文化,到今天甚至以后它都将保持着永恒的生命力,它早已根深蒂固的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了。随着岁月的变迁,它已然演变为一种古典风格,来源于大众,服务于大众。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2.
[2]王杰,廖国伟,艺术与审美的当代形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摘要】:艺术的范畴很广,艺术原理是一种以艺术研究为目标,是对研究艺术表象极其规律归纳的一门学问,艺术是以形象化的手段来实现自我认识和传递人类情感的一种意识形态,包含有艺术家、艺术品、艺术创作、艺术欣赏与批判、艺术传播与交流、艺术生产与消耗、艺术门类极其发源和发展、艺术风格与派别等与艺术相关的各方面内容。艺术具有虚拟性、形象、想象、情感、美学等特点,同时,它具有认知、审美、娱乐,教育的功能。艺术家是一种以情感交流和人际之间的相互确认为目标的具备创造性的精神生产者,他们一般拥有锐利的观察力、丰富的情感阅历和想象力;艺术品是一种人工制品,它通过形象思维作为手段,通过情感交流作为目标,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知觉现象阶段、形式标记阶段、意象世界阶段、最终意旨阶段;艺术欣赏是读者理解、想象和审美自我的统一。它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对艺术作品的感知、对世界形象的重构、对自我的理解、对终极意义的理解;艺术的传播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基础的信息传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非主动的民间传播;一种是主动的官方交流;艺术流派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相似风格的艺术家收藏,艺术流派主要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古典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结构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自然主义等。接下来主要说一下波普运动。
【关键词】:艺术;波普;迷你裙;时装
波普原来的意思主要是喜欢的声音,打开瓶盖,或开枪,突然爆炸声。现在,我们经常所说的波普,主要是指第二十世纪中期消费社会的文化现象和艺术创作的特点。60年代成为盛行于美国和英国的主要艺术派别之一。
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极大的损坏,一直到1950年代中后期,西方各个国家才开始度过了这一段最为艰难的战后重建期步,进入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描述的富裕社会。而美国设计最光辉的时代就是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这段时间内,美国涌现出一批独立设计事务所;同时美国的大众文化也对设计派头产生了影响,为了适应战后“婴儿潮”这代人的消费和文化需求,出现了新的设计和文化形式。富裕社会于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走向成熟,女性的经济独立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潜伏消费力。这些要素的涌现决定了传统的简单垄断风格将消失不见,代而取之的是出现了设计风格上的折中主义,变得更注重短期消费,更注重时尚潮流。从60年代开始,消耗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潮阶段,成为西方消费的紧要形式。
在时装界,提到波普,就不得不提Mary Quant,英国时装设计师,被称为"迷你裙之母”。她设计的迷你裙系列一直引领着当代时尚的发展。1955年,玛丽·奎恩特毕业于金史密斯艺术学院的艺术与插图课程,并在英皇道(King's Road)开了第一家玛丽·奎恩特的精品店----Bazaar,并运用20世纪50年代的风格,简单,明快,常使用棉华达呢、府绸或格子棉布。打开了一个新兴的青年市场。受到英国青年人的狂热追捧,她那时的标语是"剪短你的裙子!”就如香奈儿用小黑裙为女性创造了一场时尚革命。Mary Quint的设计目的是让人兴奋。她主张服装应该舒适、有趣和性感。
1960年,Mary Quint来到美国,受到了美国人自由、开放性情的影响,1963年,Mary Quint的"活力集团”公司宣告成立,发布了"活力集团”作品系列,該系列引入了一个单独的衔接设计,安装和运动服等新的设计,并向全球作国际性的分发销售。以“迷你裙”为代表的年轻女孩时装冲击世界时尚舞台。这是一个新的“冲击波”的伦敦,被称为“休克”的伦敦,随着皮靴和嬉皮士的普及,给时尚界带来了新面孔。1965年,迷你裙和太空装的时尚变得更加盛行,Mary Quint更是把超短裙提高到膝盖以上四英寸,这被称为“伦敦式”的小裙子终于成为国际流行的典范,遭到年轻人的狂热追捧。成年女性也惊讶地接受了这一变化,各种款式的迷你裙应运而生新一代的设计师Pierre Cardin,Mary Quint,Luo Jia Laurent也相继推出了各种款式的迷你系列。即使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也穿着迷你裙,并在同年,Mary Quint发布了雨衣和裤袜,后来又扩展到长袜子和内衣品牌中。第一个女装店开业的七年后,Mary Quint的服装已扩展到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瑞士、肯尼亚、南非、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而Mary Quint的迷你裙基本上用的都是波普图案。波普图案与迷你裙的结合,更是把时尚上升到一个极致的高度,1967年左右迷你裙达到顶峰,持续称霸十年。
在60年代,波普的设计是一种新的消费观念、文化观念和新价值观,当时流行艺术家们试图以最直观、客观的形式将生活中最受欢迎的事物展现出来。在这个时代里,由于"年轻风暴”的影响,高档时装那种"从上至下”的传播形式遭到严峻挑衅,新一代的青年人开始向传统的服饰禁忌挑衅,此时,牛仔裤、迷你裙、喇叭裤等街头服饰开始登上时尚舞台。因此,作为一种前卫艺术,波普被服装业迅速接受并使用。
60年代是波普艺术崭露锋芒,的时代,他们直接把波普绘画当成装饰图案穿在衣服上,这无疑是一个大胆又新奇的实验。美国流行歌手安迪·沃霍尔是波普艺术运动的领袖,他的杰作“玛丽莲 梦露”,他把头作为一种材料在不同的图像上重复排列。同样,沃霍尔把他的想法应用在服装领域,他把梦露的照片作为装饰图案安排在晚上的吊带礼服上。他还在T恤上印可口可乐瓶,邮票,美元和其他装饰图案等流行画。当前,这些图案已成为了60年波普艺术的经典造型。在波普艺术风行期间,高档时装设计师们也不断从中摄取灵感,使波普风格显现在服装设计领域上。例如:圣洛朗在1966春季推出的流行晚装,在长袖上装饰着美丽的身体,身体彩绘与模特融为一体。这些波普风格图案拥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是现代艺术与时装的一次完美的结合,同时也是高档时装与普通文化的结合。
当一种艺术风格或流派影响到服装时,服装也将会在这种艺术形式的生活中形成一种切实、具体的扩张。波普同时也代表着一种流行文化,因此生活中也出现了波普艺术。60年代流行图案的特点有艳俗、怪异,以Mary Quinn为例,她将色彩斑斓的花卉等波普图案运用到迷你裙及其他时装中,具有浓厚的商业气息。印花超短裙、紧身连裤袜、大波浪发型和花型首饰,是60年代最流行的装扮。
波普设计不仅体现在服装上,在产品、平面等方面都有涉及。例如:英国在家具上的波普风格主要通过特伦斯 科兰的"哈比特塔”的推广;Peter Mu Doshi的纸椅子用英文字母装饰表面,具有低成本和表現双流行的波普特征。总的来说,波普设计的最大特征是:采用生活中的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灵感来源,从常见的工业产品、生活垃圾,到电影明星的形象设计等都可以作为绘画和设计的素材和效仿模式,随后选用浮夸、变形的手法运用到产品式样的设计中。这些产品形象滑稽、轻松,常作为象征性的图案,引起人们的注意,色彩艳俗,夸大色彩和图案的平面效果,忽视三维,脱离正宗和实用的设计模式,表现出强烈的流行,乐观和可消费性。
波普运动追求新的、陌生的、奇怪的目的,缺乏坚实的社会文化基础,自60年代中期以来波普运动求新的设计动机已经心余力绌了,于是开始在历史上寻找课程,主要来自维多利亚风格和艺术风格。一个以反传统为焦点的运动成为了历史的大杂烩。这场运动的探索仅仅停留在形式主义的形式上,而不是探索更深层次的思想基础。所以自身形式的不断变动使它并没有成为一个统一的设计运动。
但是,作为设计史上的一种风格,波普设计常常代表着一种设计思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青年文化,到今天甚至以后它都将保持着永恒的生命力,它早已根深蒂固的深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去了。随着岁月的变迁,它已然演变为一种古典风格,来源于大众,服务于大众。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12.
[2]王杰,廖国伟,艺术与审美的当代形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