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存在?感性的情怀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xinyi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然界中,花的纤柔是一种姿态,树的挺拔是一种姿态,山的沉稳是一种姿态,水的灵动也是一种姿态。作为一门学科在课程教学中也应有自身独有的姿态。苏教版小学教材中有数篇科普类课文,分散在各个年级中。低中年级的科普童话、小品文等将科普知识融入生动的故事中,趣味性强,富有感染力。高年级的科普文则带有了说明文的特点,体现了小学与初中教材内容的过渡衔接,它们的语言简洁,表达严谨,少了有趣的故事情节。这类文章理性地存在着,教学中如何抒发感性的情怀,体现语文的特性,绽放出“语文”的姿态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科普教材;教學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学习语言运用”是一切文本的最终目标
  文本是语言的“大森林”。不同体裁文本的语言,如同森林里不同的树种,关注文本体裁特点,聚焦最具“种子”能量的语言,释放“种子”语言的能量,让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不同话语体式的语言图式,让不同体裁的语言均能“枝繁叶茂”,促进学生增强言语生命意识,帮助学生提升言语表现力。
  许多老师在教学科普类课文时,讲解分析过多,知识拓展过滥,把语文课当成了科学课,当成了说明方法的专题讲座,学生被动地成为知识“容器”,无限制地接收科普知识,甚至老师为了讲明一个问题,引用更多的科普知识加以说明,使得语文变成了一节科学课。《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笔者认为,这样的学习与运用就是要足够地关注语言文字,让语言实实在在“存在”,存在于学生的眼中,存在于学生的口中,存在于学生的笔下。科普教材也姓“语”,首先必须牢记语文课承担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任务,科普教材不过是语文教材中的一类,不能忘记同样需要引导学生从中习得语言文字。其次,科普类文有别于其他的课文,它传达着各种科学知识,告诉我们先进的、最新的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亦不能忽视它的“科学性”。
  二、让“语文味”胜似酒酽春浓的教学策略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越来越少地表现在激励学生思考上;教师将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这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要做一个优秀的“引导者”,“依体而教”让科普教材散发浓浓的语文味。可以尝试以下三种策略:
  (一)书声朗朗,洋洋盈耳,丰富对话形式
  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读”是教学方法又是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品味语言、打好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语文味”的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动情诵读,静心默读”。苏教版中年级《石头书》《小稻秧脱险记》《航天飞机》等科普文一般都通过人物对话,巧妙地揭示科学常识,浅显易懂。教学这类课文时,我们不妨带着学生一起读读故事,竭力做一位讲述高手将内容娓娓道来。边读边议,边议边读。
  《石头书》就是从川川好奇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呀?”开始勘探队员和川川、磊磊之间的对话的。老师请同学扮演其中的角色读好文中对话,适时小结:话要读得好,全靠提示语来引导。学习石头就是书。你们看,这石头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这句时,教师追问:叔叔是怎样说这句话的?给他加个提示语。感受叔叔说这句话时的样子和心态。教学到这里老师停一停,让学生回看刚才读的几个自然段,看看对话外面的提示语,有什么发现?学生自主探究解惑中发现文章对话较多时,提示语可以在前面,也可以在后面,有时还可以不用提示语;提示语里可以有动作,有神态,有心情……
  (二)品词析句,感性悟得,品味语言魅力
  有句话说得好:“它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这个可以粘住一切的东西,就是语言。科普类文章的教学,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品味其丰富的、具有表现力的语言,即揣摩其语言是怎么个形象,怎么个准确,怎么个简明……
  1.品味语言的生动、形象。
  《小稻秧脱险记》中杂草的“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不由分说、一拥而上、有气无力、警觉”,小稻秧的“脸色蜡黄、挺了挺身子”传神地写出了人物的个性,都是值得玩味的精妙语言,读来更是大快人心。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一文中有不少语言体现了这样的特色。一处是把“太阳系内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的行为说成是“家常便饭”,还有一处是把大量的火星气体离开火星的样子说成是“集体大逃亡”,读来感到情趣盎然。学生通过朗读后不难理解这两处的含义,为了让学生更能体会到这种语言的特色,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比较来加深体会。比如把“太阳系内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饭”这一句改成“太阳系内无数大大小小的碎片四处游荡,彼此碰撞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学生通过朗读便能很快地体会到课文语言的形象性、情趣性。
  2.揣摩语句的有条有理。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课文第一小节有一句话写出了兄弟俩的相似之处:这兄弟俩长得太像了——同样有南极、北极,同样有高山、峡谷,同样有白云、尘暴、龙卷风,同样是四季分明,甚至连一天的时间都差不多。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抓住4个“同样”引导认识排比句,说出这样写的好处,再朗读体会。《石头书》中,叔叔在介绍“石头书”上的“字、画”时,运用了讲解的语言风格,“这是……这是……还有那些……”,说得头头是道,表达得条理分明。
  (三)举三反一,习得表达,触摸教学规律
  学习语言的终极目标是学生运用语言。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这里的“举一反三”就是指学习的迁移。薛法根老师曾在《阅读教学的三个转变》一文中强调:好的文章往往蕴含着表达的方法与艺术,阅读教学并不仅仅要学生“悟”思想、“悟”意境,而要更好地“悟”写法、“悟”如何表达更加贴切、更加具有表现力。这样,阅读教学就为作文教学作了极好的铺垫,作文教学其实从阅读中就开始了。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科普常识。
  《航天飞机》这篇科学童话用拟人手法讲述了航天飞机的基本特点和它的科技用途。将“根据课文内容,为航天飞机写一段自我介绍”的内容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将有利于学生对航天飞机的理性认识,同时学习了从文本中提取有关信息和高度概括的能力,一个教学内容糅合了多种教学目标的达成,充分体现了科普文学习的高效性。
  (2)主题阅读,为丰盈阅读力提供无限的可能。
  在教学《石头书》一课后,教师没有落入推荐科普作品,探究科学奥秘的作业布置的窠臼,而是提出“科学故事”主题阅读的要求,推荐了一组同样以“对话”形式为主的科普小品、科普童话文章,比如《钟表店里的争吵》《玻璃公公的一家》《院子里的悄悄话》《地球清洁工》,透过拓展学生个性化的教学行为,触摸到语文教学的本真规律,准确把握相同文体的阅读迁移,从而能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三、教学建议:让感性与理性交融
  (一)揣摩语言的特点
  语文的学习要强化语文意识,凸显“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目标,以语言学习为中心,以阅读实践为主线,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言说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语言文字、表达方式;在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的同时,更关注理解“如何运用语言”,并引导学生迁移运用,练习表达。(薛法根语)但不能否定教材中蕴含的科学知识,也是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选择适合的学法
  比“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教什么”,教什么样的内容,就用什么样的方法,适合的才是有效的;比“教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何教”,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就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样态,从儿童立场出发“以文定教,以学定教”才能为高效课堂提供坚实的保障。
  (三)综观文本的价值
  教师要结合科普教材的性质,深入挖掘文本、把握文本最核心的教学价值。在研读教材时,教师不能以本读本,而是要高于文本,全方面多角度去研读同一类的文章。如能够准确把握文体特点“以文带文,以一课带一组”,也就落实了不同的阅读目标。
  (编辑:刘 影)
其他文献
【摘要】兴趣是推动学生写作的巨大动力,为此我有步骤地设计习作教学的序列: 巧用“椰壳效应”命题激趣,触动写作灵思;精心设计“作前”趣味作业,解决好“写什么”;创设趣味情境,将视野“导”开,思维“导”活;多角度作文,为孩子提供发散、多维的思维平台;发掘习作闪光点,批语以情动人。  【关键词】趣味;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还未完全摆脱“费时低效
【摘要】设疑质疑在日常教学中意义重大,我们应当从作品的多个角度想方设法质疑,具备这种教学方法,才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保证。  【关键词】设疑质疑;意义重大;多个角度;质量;保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为什么”。而生活的伟大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这个论述告诉我们提出问题越多,
【摘要】妙用评价艺术,就是唤醒和激励学生生命意识和情感需求。它是“快乐语文”的源头,其对于塑造学生人格和提高学生能力具有特殊意义,它是滋养学生心灵的肥沃土壤,它是催开学生心底灼灼的生命之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妙用评价艺术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本文在此对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妙用课堂评价艺术进行浅谈。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评价;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有“大语文”的教学观念,“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教学应来源于生活,重视诗歌教学,引导学生多一些诗歌的修养,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多的是多了一份诗情和文才,并反过来指导学生的生活,“成为被生活和命运多一份垂青的人”。  【关键词】诗情;修养;垂青;诵读;实践;激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专家尹建莉曾经指出:“被诗歌滋养的孩子,得
【摘要】教师是推进教育改革的核心力量,近年来我国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呈现逐渐关注,不断深化的趋势。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倾听拔节的声音——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叙事研究》一书,是一本关注初任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研究著作,该书采用教育叙事研究的方法,以初中初任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其专业成长为研究领域,对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细化和深入做了有益的探索,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思考性。  【关键词】初任教
【摘要】从本质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备课、上课、反思等教学常规的执行过程,正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途径。创新方法思路、巧用智慧举措,教师的常规工作高效出彩,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增长。这正是执行教学常规与促进专业发展的互惠效果。  【关键词】教学常规;专业发展;教学智慧;备课;上课;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如何在
【摘要】我们的教学主张“以学定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呈现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我们的课堂必须是以生为本的课堂,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略读课文就是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的语言材料。本文试图通过在第三学段略读课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各类“学习单”:“课前巧用预习导学单”“课中妙用学习理解单”“课后善用阅读拓展单”,让不同类型的学习单轮番助阵,呈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彩课堂。  【关键词】学习单;略读课
【摘要】语文学科是广博精深的学科,其中既蕴含丰富的情感因子,更富有深邃的学习方法。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优化教学思路,将三维目标的教学落实在点滴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既获取知识,更内化情感,掌握方法,使自己得以全方位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三维目标;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语文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维目标,也就是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摘要】人们通过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的想象基本上都属于无意想象和再造想象,是一种低层次的想象;我们可以通过正确教育对其进行更正,使其向有意想象和创造想象的现实性方向改变,即发展想象的更高等级,使儿童发现和再造新的形象。我们从语文教学方面来谈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 创造;思维;想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
【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 “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乃至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2011年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充实并细化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相关内容,让语文综合性学习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方面大有可为;同时还提出“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掌握了猜灯谜的方法后,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