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形影神组诗,代表了魏晋生命思想的高度,具有丰富的哲学内蕴。陶渊明从生命体中抽象出形、影、神三范畴,同时也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并且反映了魏晋时代的多种生命价值观。陶渊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影神组诗,代表了魏晋生命思想的高度,具有丰富的哲学内蕴。陶渊明从生命体中抽象出形、影、神三范畴,同时也代表了三种人生境界,并且反映了魏晋时代的多种生命价值观。陶渊明通过对形、影、神的思辨,得到"神辨自然"的最高理性,其中的主要内容为"委运任化"。他通过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而达到了对自然真相的认识,从而获得很高的哲学价值。此外,本文在陈寅恪提出"新自然说"的基础上,继续考察陶渊明与汉魏以来生命思想思潮的关系,并评述陈氏在研究陶渊明与佛教关系上的学术方法。又在逯钦立研究陶渊明与传统的形神思想、慧远形影神之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陶氏与各派形神思想的异同,以突出陶氏形影神思想的独特价值,尤其是强调其独创性与实践性。陶渊明的形影神思想在思想上影响深远,其内涵直透宋明理学、心学、禅学各派,古人对其认识也互有短长。论文还讨论陶渊明对待与饮酒、神仙的理性认识与复杂心态。
其他文献
前人对陆机诗歌有情还是无情的争议,以及对陆机诗歌的抬高和贬低,都与他诗歌中的士族意识密切相关。士族意识的形成是魏晋文学史上的重要现象之一,陆机诗歌中的士族意识标志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倾向。政治心理学引入“态度”研究,既是社会心理学态度研究扩展的结果,又深化了社会心理学对“态度”的认识。同社会心理学一样,政治心理学对“态度”
西方后现代艺术是对西方传统的"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的一种反叛,与中国传统的"亦此亦彼"的思维模式有相似相通之处。后现代艺术的另一重要特点是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我
庾信早期对陶渊明的接受沿袭了南朝隐逸游仙之作,由于人身遭际以及心境的变化,其后期的众多幽居之作开始从精神内蕴以及题材等更深层面走近陶渊明,但体制与表现方法上却是极
洛伊德提出"自然的发现"作为科学诞生的标志,但只给出了一个简单的实证主义的阐释。实际上,"自然"一词在西方经历了一个由"本性"向"自然界"的转义过程。希腊人的"自然的发现"
本文对汉代乐府与戏剧的关系作了系统的考察,并涉及到先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重要的戏剧史实。文中认为应该将"乐"、"乐府"这一中国古代综合性音乐娱乐艺术体系纳入到戏
电影《斗牛》中谐趣快感与视觉痛感、喜剧形式与悲剧内容在后现代语境中杂糅共存,通过怪诞、滑稽、悖理的电影影像,在跳跃、断裂、离奇的叙事结构中,体现出荒诞、悖谬、无奈
千百年来,《荀子》对子思五行学说的承继完全被遮蔽。《五行》篇之出土面世为揭明这一历史真相带来了绝佳的契机,但由于思想学术史方面强有力的传统思维定势等等,学界对这一
“泥马渡康王”传说中的救助过宋高宗赵构的神人崔府君,受到了南宋的尊崇与封赐。这一故事的传市,与宋高宗“神道设教”、稳定政权的努力有直接的关系。对于故事内容及其流传背
本文通过对弗洛姆关于人的“社会性格”,生产性格,非生产性格和混合性格的分析,阐发了弗洛姆关于人的性格理论。这一理论尽管有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从整体上看,这是第一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