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肥肥”减减肥

来源 :糖尿病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1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香港著名女演员沈殿霞不幸病逝。消息一经披露,立刻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此前就有很多关于她病情加重的传言,然而得知她真的猝然而逝,还是令人倍感惋惜。在成为世人关注的明星人物的同时,娱乐圈的艺人往往容易迷失自己。满额,是什么夺去了“肥姐”的生命呢?
  
  2008年2月19日,深受观众喜爱的香港著名演员、主持人沈殿霞因病去世,享年62岁。众所周知,“肥姐”生前一直深受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的折磨。不断有媒体曝光,沈殿霞持续严重恶化的病情与她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有关。记者带着有关沈殿霞的资料,专程采访了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邢小燕,旨在请专家解读“肥姐”去世带给我们的启示。
  
  有关她的健康传闻
  
  沈殿霞长期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压。早在2002年,就有报道称她因糖尿病并发症而面临脚趾被截。2005年,有传闻称她查出胰腺癌。2006年,她因胆管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住院治疗,并于同年9月接受手术切除了胰脏和1/3肝脏。此后两年时间内,沈殿霞多次出入医院,数度生命垂危,但又奇迹般转危为安。有关沈殿霞的死因,香港电台引述院方消息指出,她是死于胆管癌并发症,但这项传闻至今并未获得院方证实。
  
  不良习惯拖垮“肥姐”
  
  据沈殿霞的亲属透露,由于离婚后情绪消沉,沈殿霞常常熬夜搓麻将打发时间,打完牌就去吃夜宵,白天又不好好休息,这种生活方式很容易拖垮人。2006年,完成胆管和肝肿瘤切除手术后回家休养的沈殿霞,并没有按照医生的吩咐控制饮食。不但没有吃清淡的食物,反而多次被媒体抓拍到外出就餐。甚至在住院前夕,还要跟朋友一起狂吃大闸蟹。
  
  代谢综合征是本源
  
  谈到沈殿霞的病情,邢小燕教授指出:“大家都很熟悉沈殿霞,她的形象和表演给大家带来许多欢乐。尽管她的胖很招人喜欢,然而从医学角度来说,过度肥胖对健康肯定不利。我们认为她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谢综合征患者。所谓代谢综合征,简单来说就是多种代谢紊乱聚集在一个人身上。沈殿霞本身已经具备了代谢综合征的很多症状,比如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血糖、腰围过大。由于她本身的工作性质,且未注意饮食,因此她的代谢综合征一直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糖尿病可能引发癌症
  
  邢教授说,现在的医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的人得癌症的几率要高2-3倍。“据我了解,沈殿霞后来罹患了肝癌。因此我认为,代谢综合征长期得不到良好控制,对后来发展成癌症,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只能说是可能有一定的促进关系,不能确定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总之,沈殿霞的遭遇确实给我们起到了警示作用,希望大家引以为鉴。”
  关于糖尿病与癌症相关性的研究有很多。美国的研究资料显示,空腹血糖水平高于7.8mmol/L的人死于癌症的几率,比低于5.6mmol/L者高25%。日本国家癌症研究中心公布的数据也显示,男性糖尿病患者患癌症的几率比无糖尿病者高27%,特别是胰腺癌和肝癌。
  
  放纵自己终酿悲剧
  
  虽然明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但沈殿霞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没有进行相应的生活方式干预。谈到不良生活习惯对糖尿病治疗的影响,邢教授颇为肯定地说:“沈殿霞平时不注意控制饮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这对她的糖尿病治疗肯定会有影响。在‘五驾马车’中,饮食、运动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另外我还推测,沈殿霞除了自’己不注意控制饮食之外,在与医生的日常沟通方面做得也不好。”
  
  “五驾马车”仍是关键
  
  邢教授最后指出,糖尿病患者应该引以为戒。“广大病友一定要驾驭好‘五驾马车’,严格控制饮食和运动,遵照医生的嘱托,正确地接受治疗。沈殿霞在自身糖尿病的管理与监测方面可能做得不到位。她的收入应该很高,生活条件肯定比一般人优越,按理来说应该是长寿的。但正是因为这些疾病,直接造成了她寿命缩短。这是令人惋惜的!”
  
  编后语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与个人生活方式的调整密切相关。由于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背负层层压力,这也就给“懒”和“馋”等不良生活习惯的养成提供了可乘之机。如果不能合理安排时间,缺乏足够的运动与休息,加之不愿意控制饮食,或压力长期得不到释放,很容易造成肥胖,引发生理、心理的疾病。“肥姐”的悲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善待自己,关爱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注重的。因为很多时候,健康管理不仅仅是个人的问题,也是珍惜生命、守护家庭、奉献社会的最好方式。
其他文献
有位患者家属来院咨询时说:“我爱人去年刚刚诊断为2型糖尿病,医生先后给他开过好几种药物。我希望他的血糖能控制得好一点,并发症能少一些。但是因为他工作忙,应酬多,又常出差,因此血糖总是不稳定,在外面吃饭的机会一多,血糖就升高。医生一再告诫他要保持血糖稳定,上下波动不好,可我爱人就是不当回事,把医生的话当成耳边风。他说他的糖化血红蛋白是7.0%,这数值是合格的,根本不用担心。那么,他这种情况到底要不要
期刊
我于1998年4月到医院检查时,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这时我已经出现并发症了,医生告诉我一定要长期吃药。当时我对糖尿病一无所知,认为病都是有来有去的,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始了治疗之路。6年中,我试过气功,用过六七种药物和保健品。只要号称能治愈糖尿病的,我都试用过了,但每次都是以希望开始、以失望结束。    对胰岛素有了正确认识    2005年我接触到了《糖尿病之友》杂志,经过半年多的学习,我对糖尿
期刊
一位糖尿病患者这样形容自己确诊时的状况:“今年我31岁,3年前的6月份,因为多次口干,我到门诊检测了一下血糖,结果超过了14.0mm01/L。当时我很痛苦,也很无奈,虽然没想过死,但是总觉得世界对我太不公平了。我也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非让我承受这份痛苦呢!我还有很多没做的事情,我还要奋斗,还要去争取更好的生活,可是什么都晚了。”  这位朋友当时的心情,和大多数刚刚患病的病友们一样,感到悲
期刊
X  如今,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很常见的疾病,虽然糖尿病本身并没有特殊的临床表现,但会在人们不注意时诱发各种急性或慢性的并发症,导致患者死亡或者致残,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积极调整治疗方案。因此,血糖的自我监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血糖监测的作用    血糖的自我监测是近十年来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主要方法,为糖尿病患者和保健人员提供了动态数据。对患者血糖动态变化情况的
期刊
一走进病房,就看见马起宇老爷爷正安静地坐在床上。两年前已经失去了一条腿的他,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今年87岁高龄的马爷爷,思维非常清晰,能清楚地回忆起刚患糖尿病时的那段时光。那已经是25年前的事了,当时他六十出头,身体很好,还没有退休……在回忆中,他的眼神逐渐黯淡,隐含悔意的话语令人忍不住心酸。    不痛不痒,没关系    1982年,马爷爷在体检时被确诊患有2型糖尿病。当时全社会对糖尿病都不
期刊
张连记主任:  您好,我是《糖尿病之友》的忠实读者,在杂志上读到过您很多文章,受益匪浅。最近在2007年第9期上,看到一篇您的文章《初始基础胰岛素治疗的理想选择》,从中我很受启发,就自己的情况向您请教一下。  我今年也是50多岁,患糖尿病刚2年,一直在用二甲双胍治疗。由于我还没有退休,经常有些应酬,致使我血糖控制也极不稳定,空腹血糖有时会超过10.0mmol/L,这些都和您文章中介绍的孔先生相似。
期刊
解读    女性在更年期前,因为有女性荷尔蒙的作用,使得血管比较不容易硬化、阻塞。更年期以后,身体内的雌激素大幅减少,心脏血管缺乏缓;中适应力,所以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就会急剧增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在50岁以前冠心病的发病率要少于男性,但绝经期以后则显著增加。绝经期女性患冠心病的危险以每年2%的速度增加,而冠心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比绝经前上升了4倍。    症状不明显一定要重视    糖尿病患者本
期刊
“我今年72岁,身高170厘米。体重83千克。1987年时,我去医院体检,总胆固醇严重超标,医生说:“你的血脂太高了,必须重视。否则,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同时要减肥。老话说:‘裤带长,寿命短’啊!”但我当时没有不适的感觉,身体又棒,所以并没有因医生的劝告而收敛,依旧过着酒饭照样吃、香烟照样抽的生活。”    无知——有病不住院    1992年,我化验空腹血糖为10.0mmol/L,总胆固醇和甘油
期刊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越来越多的人患上2型糖尿病。而治疗新诊断的糖尿病时,普遍面临着一项艰难的选择——是使用胰岛素还是使用口服药?有经验的专科医生,会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出适合这位患者的药。有的患者适用口服降糖药治疗,有的则需要注射胰岛素。不少患者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困惑:长期口服降糖药安全吗?会不会损伤我的肝功能或肾功能?为什么我要打胰岛素?究竟
期刊
为使更多病友不再上当受骗,避免既耽误治疗时间又导致病情不可逆转的恶果,我建议大家都来当“打假”斗士。  我在1997年患心肌梗死前,曾吃过4个月的某降糖纯中药胶囊。再次去购药时,卖药的医生说:“刚收到治疗合并症的系列药和有关资料,我还没来得及看,你拿回去看看,自己选一下,看哪种药适合治你的病。”我回家一看,该药的成分里还有优降糖,这怎么是纯中药制剂呢?我就去找她说:“要么你现在就停止电台讲座,因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