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风从广义上来讲,它包含了学校层面、教师层面和学生层面关于从事学术和学习活动的管理制度和精神风貌;从狭义上来讲,我们可称之为大学生学风,它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等方面的内在思想活动和外在行为表现[1]。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与班级优良学风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大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其所在班级优良学习风气的形成,而一个班级优良的学习风气将会为大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最终以点带面形成校园整体优良的学习风气。对于新生班级来讲,建设优良的学风尤为重要,可以促进大学生从低年级开始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快速、顺利的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法。
大学一年级是学风教育的关键期。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一年级是他们大学学习生活的起点,是大学学习生活等习惯的塑造期,大学新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直接影响他们今后四年的学习生活,也会影响他们毕业后的继续深造和就业,对将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影响。因此,在新生入学后抓好班级学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帮助新生正确认知大学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确立大学四年的学涯目标,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一大学新生存在的学风问题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学风建设的必要性。由于一年级学生对学校、专业认识不够深入,对大学生活不适应以及受到其他舆论的影响,存在许多学风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目标定位错误,缺乏学习动力
由于刚刚摆脱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的压力,许多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尽情的放松,不用把学习作为重点,大学的学习生活主线发生了偏离。有些学生也由此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而耽误学业;有些学生把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作为大学期间的主要目标,长期做兼职,有时一人担任两份兼职,甚至会耽误上课时间;有些学生热衷于社团活动、学生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中而忽略学习。
2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中学阶段的目标是考上大学,而踏入大学校门后,许多学生不明确大学阶段乃至今后人生的主要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于是表现出无纪律的散漫状态。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上课听音乐、睡觉、玩手机。大量的课余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安排,多数学生看看小说、电影、玩玩游戏、逛逛街时间就过去了,半个学期后感觉到了大学的空虚、迷茫,个别学生甚至会厌学,产生退学的想法。
3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学习方法不当
与高中的应试教育相比,大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大学教师每节课上授课的信息量非常大,而且讲授的许多前沿知识在课本上难以找到。如果学生还是按照高中的方法完全记录老师所讲的内容是跟不上节奏的,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记录重点,课下自主对感兴趣的知识拓宽学习。新生入学后,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在学期末“挂科”的现象。
二建设新生班级优良学风的对策
班级学风建设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两个参与主体,其中学生是学习风气的直接创造者。而高校学生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工作者,班主任老师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与学生的接触最直接、最频繁,也最全面,是班级学风建设工作的骨干力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进行班级规章制度学习与管理、学业生涯规划、优秀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班会及团日活动创新等对策,促进新生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
1开展班级规章制度学习加强班级管理
对新生班级进行学风建设首先要强调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明确的规章制度能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产生约束作用。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引导学生学习《XX大学学生管理文件》,明确自己所在高校的奖惩制度,包括期末综合测评要求,评奖评优细则,考试作弊处分,迟到旷课的处罚等。学习后要求每位同学撰写学习体会,并适时地随机抽查学生进行《XX大学学生管理文件》知识竞赛,使学生能够将学校规章制度熟记于心,同时要在学期末考试前加强考风考纪教育。除了依照学校规章制度外,建立班级管理条例,如在班里推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及评选助学金和励志奖学金时要参照平时上课出勤、课堂表现、期末成绩等,奖惩分明,使表现优秀的学生有积极向上的目标,同时对一些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能够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保证整个班级良性运转,形成优良班风。
2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所谓学业生涯是指个人对影响自我开发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辩证分析,根据分析、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及事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远目标,从而对各类目标进行具体策划、安排和实施的过程。学业生涯规划则是针对学生本体而言,认识自我,了解熟悉社会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确定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在校期间的各层次目标,并且拟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对学风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一个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科学理念的指导、合理方法的实施、健全机制的保障。学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自己,正确的认知自己,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改善漫无目的、沉迷网络游戏、旷课等问题的现状,使新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找准生活的重心和奋斗目标。
新生入学后,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主要途径可以通过入学教育环节主管领导和老师对专业培养计划和目标、课程设置、实践内容等方面的介绍,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特点、自己的学习兴趣及家庭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需要等确立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且设立大学四年不同时间段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另外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涉猎所讲课程的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沿后,可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确立学习目标,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源泉。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最终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大学生成才教育模式。 3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发挥模范作用
学生干部是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左膀右臂,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对班级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优秀的学生干部既要社会工作能力突出,具备良好的学生基础,同时学习成绩也要优秀。突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学生基础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必要条件,能够带动班级成员的学习积极性,组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优秀的学习成绩对班级学生起到模范作用,是班级学生的领头羊,是同学们学习的楷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中坚力量,要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对学风建设等学生工作开展才能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2]。因此新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对班级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新生干部不是选拔出来就能熟练开展工作的,必须加强重点培养。由于高中学生干部与大学里学生干部的工作内容、方法和形式是明显不同的,因此,辅导员老师要对新生干部进行引导,组织培训,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开阔思维,同时要对某些学生干部认为组织活动重要而学习成绩不重要加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时间管理观念,引导学生干部全面发展,从而为班级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发挥模范作用。对新生干部的培训和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培养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学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己既是学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组织者。第二,时间管理。培养学生干部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做到科学管理,使学习和工作协调开展。第三,建立与学生干部的心理契约,激发学习动力。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通过与学生干部谈话、座谈、班会等形式进行沟通,传达学风建设的信息,运用情感的激励,文化的营造来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的心理契约,与直接明确表达学风建设的信息相互补充,使学生干部与高校教师共同形成学风建设目标的期望,促进学生干部的学风从被动的参与转为主动的行为。第四,制订学生干部学风建设监测和激励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学生干部学习成绩预警监测,对出现学习成绩明显下滑、厌学、逃课和心理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和学习指导,给予重点关注。
4创新班会及团活,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主题班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具有主题的灵活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针对性、情景的互动性等特征[3]。因此,主题班会是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开展班级学风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班会理念、班会内容和班会形式,推进学风教育主题班会的系列创新,提高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班级学风建设的实效性。高校主题团日活动作为团组织生活的主要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4]。因此,要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有效载体的作用,善于创新,以促进班级优良学风的建设。
主题班会及团日活动的组织实施必须以学风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兴趣为目标,实现班级学生全员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主题班会及团日活动的有效作用。另外,新生班级的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彼此比较陌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班会及团日活动,可以促进班级同学的相互了解,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对于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也有一定意义。如组织学业生涯指导的主题班会,改变以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讲解为主的班会形式,以学生参与为主,班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体验,意识到自己需要确定学习目标,以及如何确定短期、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再如,组织专业知识竞赛的主题团日活动,可以按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站到底”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谢凤汁,等.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兼议学风建设中辅导员角色作用的发挥[J].教育管理,2014(3).
[2]侯玉新.高校学风建设与学生干部培养的关联思考—以广西某高校学生干部学风情况调研为例[J].学园,2014(2).
[3]张筱荣.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4).
[4]汪治国.浅谈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创新和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
大学一年级是学风教育的关键期。对于刚踏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一年级是他们大学学习生活的起点,是大学学习生活等习惯的塑造期,大学新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直接影响他们今后四年的学习生活,也会影响他们毕业后的继续深造和就业,对将来的职业生涯会产生影响。因此,在新生入学后抓好班级学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帮助新生正确认知大学生活,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确立大学四年的学涯目标,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一大学新生存在的学风问题
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决定了学风建设的必要性。由于一年级学生对学校、专业认识不够深入,对大学生活不适应以及受到其他舆论的影响,存在许多学风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目标定位错误,缺乏学习动力
由于刚刚摆脱高中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高考的压力,许多学生认为进入大学可以尽情的放松,不用把学习作为重点,大学的学习生活主线发生了偏离。有些学生也由此迷恋上了网络游戏,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而耽误学业;有些学生把锻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作为大学期间的主要目标,长期做兼职,有时一人担任两份兼职,甚至会耽误上课时间;有些学生热衷于社团活动、学生工作,全身心投入到组织和参与各种活动中而忽略学习。
2目标不明确,态度不端正
中学阶段的目标是考上大学,而踏入大学校门后,许多学生不明确大学阶段乃至今后人生的主要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于是表现出无纪律的散漫状态。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上课听音乐、睡觉、玩手机。大量的课余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安排,多数学生看看小说、电影、玩玩游戏、逛逛街时间就过去了,半个学期后感觉到了大学的空虚、迷茫,个别学生甚至会厌学,产生退学的想法。
3对大学生活不适应,学习方法不当
与高中的应试教育相比,大学的学习具有很强的自主性。大学教师每节课上授课的信息量非常大,而且讲授的许多前沿知识在课本上难以找到。如果学生还是按照高中的方法完全记录老师所讲的内容是跟不上节奏的,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记录重点,课下自主对感兴趣的知识拓宽学习。新生入学后,一时难以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出现在学期末“挂科”的现象。
二建设新生班级优良学风的对策
班级学风建设涉及到教师和学生两个参与主体,其中学生是学习风气的直接创造者。而高校学生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第一线工作者,班主任老师作为班级的主要管理者,与学生的接触最直接、最频繁,也最全面,是班级学风建设工作的骨干力量。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进行班级规章制度学习与管理、学业生涯规划、优秀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班会及团日活动创新等对策,促进新生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
1开展班级规章制度学习加强班级管理
对新生班级进行学风建设首先要强调纪律,无规矩不成方圆,明确的规章制度能够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产生约束作用。班主任或辅导员老师引导学生学习《XX大学学生管理文件》,明确自己所在高校的奖惩制度,包括期末综合测评要求,评奖评优细则,考试作弊处分,迟到旷课的处罚等。学习后要求每位同学撰写学习体会,并适时地随机抽查学生进行《XX大学学生管理文件》知识竞赛,使学生能够将学校规章制度熟记于心,同时要在学期末考试前加强考风考纪教育。除了依照学校规章制度外,建立班级管理条例,如在班里推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及评选助学金和励志奖学金时要参照平时上课出勤、课堂表现、期末成绩等,奖惩分明,使表现优秀的学生有积极向上的目标,同时对一些问题学生的不良行为能够起到约束作用。从而保证整个班级良性运转,形成优良班风。
2引导学生进行生涯规划
所谓学业生涯是指个人对影响自我开发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辩证分析,根据分析、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及事业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远目标,从而对各类目标进行具体策划、安排和实施的过程。学业生涯规划则是针对学生本体而言,认识自我,了解熟悉社会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确定自身的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在校期间的各层次目标,并且拟定实施的具体步骤和过程。
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对学风建设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为一个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有科学理念的指导、合理方法的实施、健全机制的保障。学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学生合理定位自己,正确的认知自己,促进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改善漫无目的、沉迷网络游戏、旷课等问题的现状,使新生能够在短时间内适应大学生活,找准生活的重心和奋斗目标。
新生入学后,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主要途径可以通过入学教育环节主管领导和老师对专业培养计划和目标、课程设置、实践内容等方面的介绍,结合自身的能力和特点、自己的学习兴趣及家庭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和需要等确立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且设立大学四年不同时间段的短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另外任课老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涉猎所讲课程的研究前沿和发展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了解学科发展方向和研究前沿后,可结合自己的学习兴趣确立学习目标,从而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源泉。通过这些途径和方法,最终形成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大学生成才教育模式。 3培养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发挥模范作用
学生干部是老师进行班级管理的左膀右臂,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对班级管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优秀的学生干部既要社会工作能力突出,具备良好的学生基础,同时学习成绩也要优秀。突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学生基础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必要条件,能够带动班级成员的学习积极性,组织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优秀的学习成绩对班级学生起到模范作用,是班级学生的领头羊,是同学们学习的楷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中坚力量,要政治素质过硬、专业基础扎实、组织协调能力强,具有较好的学习能力,对学风建设等学生工作开展才能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2]。因此新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对班级学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但是新生干部不是选拔出来就能熟练开展工作的,必须加强重点培养。由于高中学生干部与大学里学生干部的工作内容、方法和形式是明显不同的,因此,辅导员老师要对新生干部进行引导,组织培训,帮助他们尽快完成角色转变,开阔思维,同时要对某些学生干部认为组织活动重要而学习成绩不重要加强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时间管理观念,引导学生干部全面发展,从而为班级其他学生树立榜样,发挥模范作用。对新生干部的培训和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培养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学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自己既是学风建设的参与者也是组织者。第二,时间管理。培养学生干部的时间管理能力,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做到科学管理,使学习和工作协调开展。第三,建立与学生干部的心理契约,激发学习动力。高校辅导员、班主任等教师通过与学生干部谈话、座谈、班会等形式进行沟通,传达学风建设的信息,运用情感的激励,文化的营造来构建高校学风建设的心理契约,与直接明确表达学风建设的信息相互补充,使学生干部与高校教师共同形成学风建设目标的期望,促进学生干部的学风从被动的参与转为主动的行为。第四,制订学生干部学风建设监测和激励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学生干部学习成绩预警监测,对出现学习成绩明显下滑、厌学、逃课和心理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和学习指导,给予重点关注。
4创新班会及团活,创造良好学习氛围
主题班会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具有主题的灵活性、形式的多样性、内容的针对性、情景的互动性等特征[3]。因此,主题班会是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开展班级学风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班会理念、班会内容和班会形式,推进学风教育主题班会的系列创新,提高学生参与主题班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班级学风建设的实效性。高校主题团日活动作为团组织生活的主要环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4]。因此,要充分发挥班级团支部的主题团日活动有效载体的作用,善于创新,以促进班级优良学风的建设。
主题班会及团日活动的组织实施必须以学风教育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兴趣为目标,实现班级学生全员参与,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主题班会及团日活动的有效作用。另外,新生班级的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彼此比较陌生,通过形式多样的班会及团日活动,可以促进班级同学的相互了解,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对于班级优良学风的形成也有一定意义。如组织学业生涯指导的主题班会,改变以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讲解为主的班会形式,以学生参与为主,班会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使学生通过游戏活动体验,意识到自己需要确定学习目标,以及如何确定短期、中期和长期学习目标。再如,组织专业知识竞赛的主题团日活动,可以按照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站到底”的形式进行,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从而形成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参考文献
[1]谢凤汁,等.高校学风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兼议学风建设中辅导员角色作用的发挥[J].教育管理,2014(3).
[2]侯玉新.高校学风建设与学生干部培养的关联思考—以广西某高校学生干部学风情况调研为例[J].学园,2014(2).
[3]张筱荣.主题班会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4).
[4]汪治国.浅谈高校主题团日活动的创新和发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