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饭后,独自到户外散步,不经意间走到了白云大桥。
我家距白云大桥很近,约有百余米远。因而,闲暇时常常不自觉地散步到白云大桥。大桥这边,绕过安全岛大圆盘,是贯穿县城的被称为“中心大街”的大埔大道。大道尽头连接县城西南部出口,有通往三河镇的一级公路。大桥那边,则是风景秀丽的岭下村。大桥跨过梅潭河,可连接县城东北部出口,有通向老县城茶阳镇的公路。据了解,白云大桥建于2004年,是改善岭下村交通条件和连通福建、潮汕省道的重要桥梁。大桥所在的梅潭河两岸早已修筑了长长的河堤休闲绿道,形成梅潭河两岸的绿色长廊,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特别是夜晚,大桥和梅潭河两岸大理石栏杆上整齐而明亮的灯光,把环抱县城的梅潭河装点成美丽的“天河”。
夜晚漫步白云大桥看夜景,已成为我多年的生活习惯。由于秋雨淋漓的缘故,好些日子没有出来散步了。今日天气放晴,盼到黄昏来临时,赶紧跟着夜色来到大桥。当脚步踏上大桥人行道时,感觉今晚夜幕似乎比往日降临得早了些。然而,这夜幕仿佛变得很轻盈似的,如薄薄的轻纱静悄悄地坠落到桥底下的河面上,河面似乎铺上一层轻轻的清香的梦。这个梦,被大桥栏杆上的灯光染成了透明的金黄色。透過金黄色的梦,我清晰地看到水底下的粗壮桥墩和大理石桥栏杆,恰似水下“龙宫”般金碧辉煌。我知道,这是大桥倒影在水中的如海市蜃楼般的美景。这美景影现到我心中,让我的心灵变得亮堂和温暖。我好像爱上了夜晚,准确地说是迷恋上了明亮的灯光,因为夜的乌黑更加衬托出灯光的明亮。
内心温暖着,视线变得活跃起来,轻快地沿着两岸的灯光延伸。这时,几缕清凉的微风吹动着衣襟,衣襟仿佛粘上了淡淡的清香。在想象里,我收集了全部的清香,并折叠压缩成某种熟悉的花香味。啊,我忽然惊喜万分,这是八月桂花香!虽然县城和周边乡村乃至整个大埔,几乎到处可见桂花树,而大桥所在的梅潭河两岸桂花树却不多见,哪来桂花香呢?是从小生活在喜种桂花树的乡土里,心里塞满了花香记忆吧?感觉到呼吸里也全是桂花香,想象里也全是桂花香。这时,我心灵里仿佛塞满了桂花的芳香。
如果说更加明亮的灯光,应该是在大埔大道。若从大桥沿着大埔大道方向一直走,可感受好几公里的街灯闪烁和车灯流动,这是无比壮观的灯火洪流,既有南宋辛弃疾“宝马雕车香满路”词句的古式浪漫,又有轰轰烈烈的热烈奔放之现代动感。若站在高楼上看,这是一条从东到西奔腾不息的色彩鲜妍的灯河。
伫立白云大桥大理石栏杆边,远处岭下村的点点农家灯火,让我想起数年前写过的一篇标题为《远处耀眼的明亮》的散文。话说文革后期的一个大年初二,我跟父母走二十多里山路去外婆家拜年,晚上在外婆家住宿。外婆家在公路旁边,我晚饭后,洗了澡,在外婆家的门坪上玩。天渐渐黑下来,横在门坪前面的沙土公路像雪一样白。这时,我看到公路的远处有一大片光亮。看着耀眼的明亮,不知那边为何那么亮。于是,我沿着公路朝明亮的远处走去。走着,走着,觉得越来越亮,亮得眼睛几乎睁不开来。突然,我听到“呜呜呜”的声音,才知道是汽车,赶紧站在公路旁边,看到模模糊糊的黑东西在慢慢移动,那耀眼的明亮也在朝我眼前移来。原来那远处耀眼的明亮是汽车灯光,而且是一辆货车。那年月,晚上这条公路是没有客车的,就连货车也是很少见到的。即使是白天,公路上也很少见到汽车。摩托车这个概念还没有,公路上许多人走路,有一些自行车搭客。当然,汽车我是见过的,包括客车和货车,但多数是有凸出车头的车。像现在的平头大巴,我们叫“没头车”,多年后才看见过。但是,晚上开着雪亮灯光行驶的汽车,那时我还没见过。所以,我才会带着好奇心,朝远处耀眼的明亮走去。
回想起来,小时候在外婆家门外公路上第一次看到明亮的汽车灯光,是童年时代特别快乐、特别兴奋的一件事,这件事一直珍藏在我记忆里,永世难忘。外婆家是乡下,那时乡村晚上几乎都点煤油灯,户外是黑漆漆的。后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乡村的夜晚都电灯明亮了,晚上点煤油灯的时代已成为遥远的故事。
改革开放初期,我在虎山中学读书。周末的晚上,很喜欢在虎山路上逛街。那时新华书店、工农兵饭店等商铺灯光明亮,让我觉得县城非常的繁华。那时,我曾把郭沫若一首小诗里的“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这几句诗引用在写虎山路的作文里,得到了语文老师的表扬。其实,那时街路上除了几间店铺的灯光和稀疏的几盏昏暗路灯外,大部分地方还是乌黑一片的。那时,现在的虎山路安全岛圆盘以下,晚上都还是漆黑一团的农田。即便是十多年前,大埔大道还没开通时,晚上那里依旧是暗暗的。十多年后,整个城北直到梅潭河边都车水马龙,灯光明亮了。
大桥那边的岭下村,也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她是梅潭河畔的长条形自然村,像一艘大轮船。整个长条形的村落里,郁郁葱葱的田畴,花果飘香。田野人家紧依连绵山峦,这些山非常低矮,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在我眼里,这些山是绿色的屏风,屏风后面还有连绵不断的群山。周末的白天,我常走过白云大桥到岭下村去游玩。大桥下河水青青如画,村头矮山线条优美,小巧玲珑,而且小巧玲珑得恰到好处。田野里密绿的柚子树挂满碗大果实的时候,总是四处清香可闻。记得有一年柚子树刚蓓蕾初绽时,我带小侄梓轩走到此地,没想到只读小学低年级的梓轩亦大为感慨地说:“鸟语花香。”我表扬了梓轩,这鸟语花香四字,用得极对,用得极好。前几天从网上看到,与岭下村相连接的黎家坪村正在施工再建一座连通福建、潮汕省道的海珠大桥,可见县城进一步扩容提质工程的宏伟蓝图正在浓墨重彩地加紧描绘,这将给还“待字闺中”的岭下村带来巨大的变化。我想,远处灯火阑珊的岭下村,不久的将来也定然会有大埔大道一样的灯河。
在环抱县城的梅潭河上,除了灯光璀璨的白云大桥,还有杨梅田大桥、田家炳大桥、仁和大桥、邓颂鑫大桥、何晋昊大桥、大兴大桥、宝安大桥和正在兴建的海珠大桥,可谓“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这些大桥,便利了梅潭河两岸的交通,并增添了梅潭河秀丽景色。特别是在夜晚,座座大桥彩灯闪烁,恰似条条彩虹飞架,把梅潭河装扮得绚烂如锦,分外妖娆。
扶着光滑的大桥栏干,我的目光与梅潭河水面的粼粼波光一起闪亮着。此时此刻,我感觉到心灵里灯光明亮,明亮里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味。是呀,白云大桥的灯光是清香的,大埔大道的灯光是清香的,整个大埔山城的夜景是清香的。
我家距白云大桥很近,约有百余米远。因而,闲暇时常常不自觉地散步到白云大桥。大桥这边,绕过安全岛大圆盘,是贯穿县城的被称为“中心大街”的大埔大道。大道尽头连接县城西南部出口,有通往三河镇的一级公路。大桥那边,则是风景秀丽的岭下村。大桥跨过梅潭河,可连接县城东北部出口,有通向老县城茶阳镇的公路。据了解,白云大桥建于2004年,是改善岭下村交通条件和连通福建、潮汕省道的重要桥梁。大桥所在的梅潭河两岸早已修筑了长长的河堤休闲绿道,形成梅潭河两岸的绿色长廊,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特别是夜晚,大桥和梅潭河两岸大理石栏杆上整齐而明亮的灯光,把环抱县城的梅潭河装点成美丽的“天河”。
夜晚漫步白云大桥看夜景,已成为我多年的生活习惯。由于秋雨淋漓的缘故,好些日子没有出来散步了。今日天气放晴,盼到黄昏来临时,赶紧跟着夜色来到大桥。当脚步踏上大桥人行道时,感觉今晚夜幕似乎比往日降临得早了些。然而,这夜幕仿佛变得很轻盈似的,如薄薄的轻纱静悄悄地坠落到桥底下的河面上,河面似乎铺上一层轻轻的清香的梦。这个梦,被大桥栏杆上的灯光染成了透明的金黄色。透過金黄色的梦,我清晰地看到水底下的粗壮桥墩和大理石桥栏杆,恰似水下“龙宫”般金碧辉煌。我知道,这是大桥倒影在水中的如海市蜃楼般的美景。这美景影现到我心中,让我的心灵变得亮堂和温暖。我好像爱上了夜晚,准确地说是迷恋上了明亮的灯光,因为夜的乌黑更加衬托出灯光的明亮。
内心温暖着,视线变得活跃起来,轻快地沿着两岸的灯光延伸。这时,几缕清凉的微风吹动着衣襟,衣襟仿佛粘上了淡淡的清香。在想象里,我收集了全部的清香,并折叠压缩成某种熟悉的花香味。啊,我忽然惊喜万分,这是八月桂花香!虽然县城和周边乡村乃至整个大埔,几乎到处可见桂花树,而大桥所在的梅潭河两岸桂花树却不多见,哪来桂花香呢?是从小生活在喜种桂花树的乡土里,心里塞满了花香记忆吧?感觉到呼吸里也全是桂花香,想象里也全是桂花香。这时,我心灵里仿佛塞满了桂花的芳香。
如果说更加明亮的灯光,应该是在大埔大道。若从大桥沿着大埔大道方向一直走,可感受好几公里的街灯闪烁和车灯流动,这是无比壮观的灯火洪流,既有南宋辛弃疾“宝马雕车香满路”词句的古式浪漫,又有轰轰烈烈的热烈奔放之现代动感。若站在高楼上看,这是一条从东到西奔腾不息的色彩鲜妍的灯河。
伫立白云大桥大理石栏杆边,远处岭下村的点点农家灯火,让我想起数年前写过的一篇标题为《远处耀眼的明亮》的散文。话说文革后期的一个大年初二,我跟父母走二十多里山路去外婆家拜年,晚上在外婆家住宿。外婆家在公路旁边,我晚饭后,洗了澡,在外婆家的门坪上玩。天渐渐黑下来,横在门坪前面的沙土公路像雪一样白。这时,我看到公路的远处有一大片光亮。看着耀眼的明亮,不知那边为何那么亮。于是,我沿着公路朝明亮的远处走去。走着,走着,觉得越来越亮,亮得眼睛几乎睁不开来。突然,我听到“呜呜呜”的声音,才知道是汽车,赶紧站在公路旁边,看到模模糊糊的黑东西在慢慢移动,那耀眼的明亮也在朝我眼前移来。原来那远处耀眼的明亮是汽车灯光,而且是一辆货车。那年月,晚上这条公路是没有客车的,就连货车也是很少见到的。即使是白天,公路上也很少见到汽车。摩托车这个概念还没有,公路上许多人走路,有一些自行车搭客。当然,汽车我是见过的,包括客车和货车,但多数是有凸出车头的车。像现在的平头大巴,我们叫“没头车”,多年后才看见过。但是,晚上开着雪亮灯光行驶的汽车,那时我还没见过。所以,我才会带着好奇心,朝远处耀眼的明亮走去。
回想起来,小时候在外婆家门外公路上第一次看到明亮的汽车灯光,是童年时代特别快乐、特别兴奋的一件事,这件事一直珍藏在我记忆里,永世难忘。外婆家是乡下,那时乡村晚上几乎都点煤油灯,户外是黑漆漆的。后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乡村的夜晚都电灯明亮了,晚上点煤油灯的时代已成为遥远的故事。
改革开放初期,我在虎山中学读书。周末的晚上,很喜欢在虎山路上逛街。那时新华书店、工农兵饭店等商铺灯光明亮,让我觉得县城非常的繁华。那时,我曾把郭沫若一首小诗里的“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这几句诗引用在写虎山路的作文里,得到了语文老师的表扬。其实,那时街路上除了几间店铺的灯光和稀疏的几盏昏暗路灯外,大部分地方还是乌黑一片的。那时,现在的虎山路安全岛圆盘以下,晚上都还是漆黑一团的农田。即便是十多年前,大埔大道还没开通时,晚上那里依旧是暗暗的。十多年后,整个城北直到梅潭河边都车水马龙,灯光明亮了。
大桥那边的岭下村,也给我留下极好的印象。她是梅潭河畔的长条形自然村,像一艘大轮船。整个长条形的村落里,郁郁葱葱的田畴,花果飘香。田野人家紧依连绵山峦,这些山非常低矮,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貌。在我眼里,这些山是绿色的屏风,屏风后面还有连绵不断的群山。周末的白天,我常走过白云大桥到岭下村去游玩。大桥下河水青青如画,村头矮山线条优美,小巧玲珑,而且小巧玲珑得恰到好处。田野里密绿的柚子树挂满碗大果实的时候,总是四处清香可闻。记得有一年柚子树刚蓓蕾初绽时,我带小侄梓轩走到此地,没想到只读小学低年级的梓轩亦大为感慨地说:“鸟语花香。”我表扬了梓轩,这鸟语花香四字,用得极对,用得极好。前几天从网上看到,与岭下村相连接的黎家坪村正在施工再建一座连通福建、潮汕省道的海珠大桥,可见县城进一步扩容提质工程的宏伟蓝图正在浓墨重彩地加紧描绘,这将给还“待字闺中”的岭下村带来巨大的变化。我想,远处灯火阑珊的岭下村,不久的将来也定然会有大埔大道一样的灯河。
在环抱县城的梅潭河上,除了灯光璀璨的白云大桥,还有杨梅田大桥、田家炳大桥、仁和大桥、邓颂鑫大桥、何晋昊大桥、大兴大桥、宝安大桥和正在兴建的海珠大桥,可谓“长桥卧波,未云何龙?”这些大桥,便利了梅潭河两岸的交通,并增添了梅潭河秀丽景色。特别是在夜晚,座座大桥彩灯闪烁,恰似条条彩虹飞架,把梅潭河装扮得绚烂如锦,分外妖娆。
扶着光滑的大桥栏干,我的目光与梅潭河水面的粼粼波光一起闪亮着。此时此刻,我感觉到心灵里灯光明亮,明亮里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味。是呀,白云大桥的灯光是清香的,大埔大道的灯光是清香的,整个大埔山城的夜景是清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