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在 1990 年代以后,文学批评受市场化浪潮的冲击,出现了大众文化崛起、媒介批评的泛滥,从而使得作为启蒙者的批评家的地位被不断边缘化,甚至出现了主体精神的衰落。进入到 21 世纪,文学批评在“失语”、“边缘”的质疑声中开始探索属于中国自己的理论话语。
关键词:文学批评;主体精神;中国经验
一、文学批评的市场转型期
90年代开始,是文学批评的市场转型期,许多研究领域用“转型”言说和讨论1990 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中国现实,在文学领域,人们也用“转型”来概括这一时期的文艺状况的发展,如夏之放在《转型期与当代审美文化》一文中提出 1990 年代社会转型与审美建构之间的关系问题;谢冕、张颐武在《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中提出了“去政治化时代文化的发展理论转型问题”等。“转型”语境中的主要特征,就是经济体制的变革,或者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这一体制打破了以往许多规则和标准,中国的社会政治一体化走向了后政治时代的商业市场化,主导的意识形态由现代化启蒙走向了大众文化,这一时期出现了像现代主义与后现当代主义、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等对照性的观点;同时,“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状况和学术体制内部也发生了变化,1990 年代,人文精神的衰落和备受争议的“学院批评”就是文学研究领域在“转型”语境中两个突出性问题。
进入到 1990 年代以来,“批评的市场化”或者批评的市场化运作是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前提的,文学批评开始满足在市场经济转型语境下的多种需求。第一,社会的需求,即文化市场和文学市场规范和调节文学批评,是文化、文学在批评的指导下按照市场的运作模式的发展。第二,读者的需求。文学批评不再是在一体化时期的工作任务,而必须切实地考虑文学批评的真正的消费对象一一读者。批评家的指点将有助于提高普通读者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第三,作家的需求。作家在创作的同时为了自身的目的也参与到批评者的行列中来,作家对于批评家的批评不再是沉默认可或回避的态度,更多的是参与到对话中来。最后,文学批评还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文学批评的发展日趋摆脱文学附庸的地位,走向了独立。
二、主体精神的衰落
90年代以来批评主体的构成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批评队伍出现了媒介的记者和编辑。他们承担起批评家的角色,着实最引人注目。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文学批评的训练,这些人的批评理论知识还很匮乏,但是编辑、记者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在大众媒介上的发言权利,因此他们从事文学批评十分便捷,这些人的作品很具有煽动力量和捕获精神,一般大众接触批评的最直接载体就是他们所把持的各种大众媒体。他们的批评往往是为了应对文稿出版的要求和发行日期的限制,以速成的方式或者采访的形式对新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报道,这就取代了以往批评需要苦心孤诣的思考、认真严肃的写作、反复理性的琢磨等过程,但是这些批评一经发表就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反响,受众的广泛使得媒介批评不同于专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批评文章,只提供给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作家和科研人员。媒介批评是将批评的媒介属性进行放大,世俗化、同商品属性替代了对于批评主体的理性探索的理性表达。与此同时,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又由于学术分科的细化等问题造成了批评的理论准备的不足,这就引发了传统批评队伍的内部分化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批评,出现了一些追求率性的自由精神追求,从而取代理性的精神表达,许多人希望通过批评博得名誉和赞同。批评在市场经济转型语境中走向世俗似乎是自然而然的。1990 年代以后,知识分子精神走向了衰落,大众文化正逐步取代精英文化的主导地位,批评也随之受到了影响。而大众文化又充满了世俗精神和戏谑成分,批评只能一味地迎合和迁就大众文化心理和普通受众的文化趣味,从而使得理性的、审美式的批评原则消失殆尽。
三、中国经验的缺失
由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外来文化影响造成盲目照搬移植的“西化”倾向,使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国经验”有所缺失;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过渡期的“阵痛”所造成的文学传统断裂,使当代文学“中国经验”也有所缺失。因此,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也是当务之急。中国经验实际上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应该包括中国的历史记忆、精神痛苦、民族创伤、现实战斗,很多很多。但要指出的是,中国经验应该分为表层经验和深层经验。表层经验的书写比较容易,而对深层经验的书写,才更重要,也更困难。放诸中国文学批评上,就是要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精华部分,既有文艺思想的传承,也有文艺方法的传承,甚至是对文体的借鉴与吸收,打破当今学术方面的僵化体制。“中国经验”的建构,不仅是继承、发扬中国文学传统和经验,而且要创新发展这一传统和经验,更要建构“中国经验”的现代性、时代性、开放性,使之能更好的应对全球化、现代化的挑战,才能让中国当代文学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才能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柠.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解玲洁(1990.11- ),女,蒙古族,内蒙古锡盟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周艳(1991.02- ),女,汉族,湖北武汉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王亚南(1989.02- ),女,汉族,河南周口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企業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关键词:文学批评;主体精神;中国经验
一、文学批评的市场转型期
90年代开始,是文学批评的市场转型期,许多研究领域用“转型”言说和讨论1990 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的中国现实,在文学领域,人们也用“转型”来概括这一时期的文艺状况的发展,如夏之放在《转型期与当代审美文化》一文中提出 1990 年代社会转型与审美建构之间的关系问题;谢冕、张颐武在《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中提出了“去政治化时代文化的发展理论转型问题”等。“转型”语境中的主要特征,就是经济体制的变革,或者称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这一体制打破了以往许多规则和标准,中国的社会政治一体化走向了后政治时代的商业市场化,主导的意识形态由现代化启蒙走向了大众文化,这一时期出现了像现代主义与后现当代主义、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等对照性的观点;同时,“转型”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状况和学术体制内部也发生了变化,1990 年代,人文精神的衰落和备受争议的“学院批评”就是文学研究领域在“转型”语境中两个突出性问题。
进入到 1990 年代以来,“批评的市场化”或者批评的市场化运作是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前提的,文学批评开始满足在市场经济转型语境下的多种需求。第一,社会的需求,即文化市场和文学市场规范和调节文学批评,是文化、文学在批评的指导下按照市场的运作模式的发展。第二,读者的需求。文学批评不再是在一体化时期的工作任务,而必须切实地考虑文学批评的真正的消费对象一一读者。批评家的指点将有助于提高普通读者的艺术修养和欣赏水平。第三,作家的需求。作家在创作的同时为了自身的目的也参与到批评者的行列中来,作家对于批评家的批评不再是沉默认可或回避的态度,更多的是参与到对话中来。最后,文学批评还要满足自身发展的需求。文学批评的发展日趋摆脱文学附庸的地位,走向了独立。
二、主体精神的衰落
90年代以来批评主体的构成发生了变化。这一时期,批评队伍出现了媒介的记者和编辑。他们承担起批评家的角色,着实最引人注目。他们并没有接受过严格的文学批评的训练,这些人的批评理论知识还很匮乏,但是编辑、记者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在大众媒介上的发言权利,因此他们从事文学批评十分便捷,这些人的作品很具有煽动力量和捕获精神,一般大众接触批评的最直接载体就是他们所把持的各种大众媒体。他们的批评往往是为了应对文稿出版的要求和发行日期的限制,以速成的方式或者采访的形式对新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进行报道,这就取代了以往批评需要苦心孤诣的思考、认真严肃的写作、反复理性的琢磨等过程,但是这些批评一经发表就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引起极大的反响,受众的广泛使得媒介批评不同于专业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批评文章,只提供给从事学术研究的教师、作家和科研人员。媒介批评是将批评的媒介属性进行放大,世俗化、同商品属性替代了对于批评主体的理性探索的理性表达。与此同时,文学专业的硕士、博士又由于学术分科的细化等问题造成了批评的理论准备的不足,这就引发了传统批评队伍的内部分化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批评,出现了一些追求率性的自由精神追求,从而取代理性的精神表达,许多人希望通过批评博得名誉和赞同。批评在市场经济转型语境中走向世俗似乎是自然而然的。1990 年代以后,知识分子精神走向了衰落,大众文化正逐步取代精英文化的主导地位,批评也随之受到了影响。而大众文化又充满了世俗精神和戏谑成分,批评只能一味地迎合和迁就大众文化心理和普通受众的文化趣味,从而使得理性的、审美式的批评原则消失殆尽。
三、中国经验的缺失
由全球化带来的各种外来文化影响造成盲目照搬移植的“西化”倾向,使当代中国文学批评“中国经验”有所缺失;由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转型过渡期的“阵痛”所造成的文学传统断裂,使当代文学“中国经验”也有所缺失。因此,面对这种现状,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文学批评也是当务之急。中国经验实际上包括的内容非常丰富,它应该包括中国的历史记忆、精神痛苦、民族创伤、现实战斗,很多很多。但要指出的是,中国经验应该分为表层经验和深层经验。表层经验的书写比较容易,而对深层经验的书写,才更重要,也更困难。放诸中国文学批评上,就是要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中的精华部分,既有文艺思想的传承,也有文艺方法的传承,甚至是对文体的借鉴与吸收,打破当今学术方面的僵化体制。“中国经验”的建构,不仅是继承、发扬中国文学传统和经验,而且要创新发展这一传统和经验,更要建构“中国经验”的现代性、时代性、开放性,使之能更好的应对全球化、现代化的挑战,才能让中国当代文学跻身于世界文学之林,才能立足本土,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 栾梅健.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发生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张柠.中国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解玲洁(1990.11- ),女,蒙古族,内蒙古锡盟人,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学理论;周艳(1991.02- ),女,汉族,湖北武汉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王亚南(1989.02- ),女,汉族,河南周口人,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企業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