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去过实体店了?

来源 :中国连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pi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用了整整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做了一个有意思的试验:在这一年半里见过的大部分人中,只要时机和场合适宜,我一定会问他们一个让人看起来很没有文化的问题:你有多久没有逛过超市了?或者说没有像以前一样经常去超市买东西了?
  如果这也算是一个非官方的市场调查,这个调查的样本至少不低于1000人,其中包括行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基层员工,IT从业者,互联网电商,媒体,亲人,朋友,还有政府官员以及一些非正式的聚会场合里相互匆匆认识又匆匆分开的同伴等等,这里边既有商业精英,也有大爷大妈和80后、90后以及00后,可以这么说,几乎涵盖了中国社会的绝大多数阶层。
  他们的回答当然也五花八门,但大部分人的反应却基本一致:首先是一愣,随后会陷入几秒至几十秒的沉思,回答不外乎:仍然去超市,但越来越少;基本不去了;很少去。我大概统计了一下,这几种回答的比例占据了85%以上。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就是连经济危机都从没有征服过的超市业态(有研究显示超市业态是最能抗经济危机风险的零售业态),竟然也都慢慢地被几乎所有的阶层从购物的选项中剔除。你或许会说,超市业态仍然是极少数在实体零售业态一片哀鸿中,还能保持微量增长的领域之一。
  是啊,没错。但我们能拿“我至少没有比他们更不行”来沾沾自喜,甚至当作炫耀的资本吗?
  当然,从每个阶层的样本获取来说,数量远远不够,这种随意式的调查也很难作为某一个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整体定性。但是,如果你是一家实体店的管理者,不妨也问问身边的朋友、同事、亲人,看看他们给我们的回答是怎样的?
  请相信我,结果一定不会让你所管理的企业或门店收获前景一片大好的乐观。作为半个行业人士,同时作为一个完整的消费者,我这一年的经历一定是让实体零售企业悲观的:除了公务上去实体店,或者因为招待及餐饮等需求在实体店(购物中心或酒店)消费,我基本上已经近一年没有去超市正经地采购生活必需品了。
  而在一年前,我仍然是一个疯狂的超市购物者,也有一半是出于职业的原因,至少在快消品的购买上,对电商还有一种本能的顽固抗拒。然而这一切,短短一年就悄然被瓦解了:我对这个以前必须强烈依赖的购物渠道,遗弃得是那么坦然和悄无声息,以至于自己都几乎全然不觉得——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这是一种多么可怕的现象。
  相信我,这绝不是个例:你的需求其他渠道都可以提供更好解决方案:米面粮油,哪怕是晚上23:00在APP上下单,第二天早上9:00左右,也就送到家门口了。还有“各种到家”——电商的服务和体验越来越全面、精准、人性,甚至还包容了个性化定制需求,实体店却还在津津乐道于1~2万个SKU,卖场的强行动线,前端陈列的左变右变,卖场环境的干净程度,但却不从战略高度思考以往建立在信息不对称基础上的经营方式,目前已经被全部打破了。不去发觉竞争对手的改变,一切都是在朝着让你们将来连改变机会都没有的目标去火速前进。
  请你用一个能让人信服的理由告诉我:消费者为什么还要去你的门店?无论是价格、服务、品牌还是其他方面,现在还有什么不对称的信息壁垒?谁会在卖场里需求1~2万个商品?谁还愿意在卖场的收银台前排长长的队?谁还愿意为了买一件商品,被你自诩的“动线设计”强制绕卖场一大圈?还有,实体店巨头们嘴上一直在嚷嚷的场景化、体验消费革命,在哪儿呢?在哪儿呢?
  互联网仅仅解决了某一个或几个实体店的痛点,就呼啦啦地让消费者毫无眷念地投入了他们的怀抱。这么多年已经过去了,如果这些问题还是没有解决,请别说你们一直在转型和创新。也不要怪我恨铁不成钢地无情批判:你们真的会很悲哀,注定不会有什么未来。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