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作文难是长期困扰习作教学的棘手问题,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步入三年级,小学生才真正意义上的接触习作训练,伴随习作要求的提升,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因此,注重写作兴趣激发,适时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我手写我心,我心抒我情”,显得尤为重要。“沉浸于习作的快乐”,让学生轻松地投入、尽情地挥洒,现已成为自己多年习作教学形成的一种教学理念。
关键词:习作;兴趣;方法;快乐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喜欢习作的学生屈指可数。习作教学,教师苦恼、学生害怕,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缺乏生命与活力。而三年级作为小学生习作训练真正意义上的起始阶段,学生刚接触习作,更容易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这种心理的产生,既有来自于教师、家长的教育,又有来自学生间的交流。这些心理来自外来的影响,还只是道听途说而已。但如果一开始学生在写作中屡遭失败,成为自己的亲身体验,那望文生畏的心态将成为学生心中难以打开的“结”。因此,应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应让学生沉浸于习作的快乐,让学生轻松地、尽情地投入到习作训练之中。
一、给学生一份自由,在生活中激发习作兴趣
对于三年级刚接触习作的小学生来说,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让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产生习作需求,乐于表达内心感受。同时,让学生明白生活的内容即习作的内容,有了自己的感受,就能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因此,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感受生活,让学生自由表达,成为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玩,让学生会玩,将“玩”变成必须完成的作业。玩,旨在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玩中学会观察、学会感动,从而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还应抓住“特殊的短暫”,不放过任何一处特殊,使学生在玩中充分感受生活,积累写作材料,激发习作兴趣。
2.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摆脱程式化束缚、心理束缚,力求展示个性,鼓励学生自由、创意性表达。写作内容、表达形式都是自由的,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写,让生活、认识、体验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如活动时学生感受最深,那就要求学生把过程真实清楚地表达出来,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让习作真正成为生活的真心交流。又如呈现一幅画,播放一段音乐,出示一个童话人物,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没有了限制,就能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写出多彩的生活世界,写出童年的情趣。
二、给学生一点要求,在积累中激发习作自信
有了好的素材,有了丰富的情感,有了写作的冲动,但缺乏丰富的词汇,文章就会显得干巴巴,没有具体、生动可言。小学生时常觉得心中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语言要表达,但一下手就觉得不知如何写起,似乎心中空空荡荡,很难达到“下笔如有神”的潇洒境界,久而久之,就缺乏应有的自信,产生惧怕心理。为了激发起学生的自信,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条件,对学生提出要求,帮助学生积累写法、积累语言。现行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从内容、语言到表达形式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一条“模仿、创新之路”。有的课文提供模仿的范例;有的课文提供写作的方法;有的课文提供构段的方式;有的课文提供想象的空间。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教材,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注重写法积累,注重语言积累,激发习作自信。
学生习作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词汇的积累更应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的知识层次,引导学生阅读向多渠道、多元化发展。同时,注重摘录好词好句,撰写简短读后感受。每次习作前,更应让学生看同类文章,照抄佳词妙句,学生习作时,便感储备充足,信心百倍。给学生一些要求,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积累一些词汇,消除内心的障碍,慢慢激发起习作自信。
三、给学生一些指導,在评析中激发快乐情感
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在作文评改赏析中,在对学生的又一次强化中,又一次方法的指导中,在强调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成功。
1.分层设计,体现教师的“导”。习作教学,特别是评改赏析,学生自主,并不是意味着教师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应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如教师应先出示优秀作文片段点评,为学生提供成功的写法,既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又让学生掌握评点的方法。这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选取典型,共同讨论修改方法,产生明确的认识。在学生充分尝试、想一展身手时,抓住契机,自行修改,快乐之情油然而生,学生能力也在教师的“导”中得到充分的训练。
2.形式多样,注重学生的“练”。评改赏析,还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讲多练,真正掌握修改方法。在点评佳作时,引导学生为他人评点;在共同讨论时,引导学生为他人修改,真正落实自改互改。如教师可以同时提供三个优秀片段,教师先评点其中两个,留下一个由学生评点。学生在阅读评点中找到修改的“路”。共同评改时,学生根据要求找成功、觅不足,各抒己见,在评点中找到“法”。自改时,学生迁移学法、自找毛病、精心修改。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训练,给方法予学生,留时间给学生,促使学生能力提升。
进行作文评改赏析,教师既要重视评改赏析,也要尊重学生本意,善于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应善于给予学生肯定和赞许。不理想之处,评点过后,让学生自改,并予以加分,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同时,注重专辟“佳作欣赏”,举办“美文展示”,朗读佳作,张贴美文,推荐发表。每当学生欣赏自己作品时,那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除此之外,在三年级习作起始教学时,我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两必两不”:每做一篇作文必有一次提高,每做一次指导必有一个重点,不做一篇让学生应付的作文,不做一次让学生生厌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对习作才会产生积极情感,才会沉浸其中、不亦乐乎。
以情激写,以趣导写,以兴趣代替苦恼,以乐趣激发兴趣,只有这样,既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又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使学生沉浸于习作的快乐之中。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天地,还学生一份愉快心情,共同打造习作教学的靓丽风景。
关键词:习作;兴趣;方法;快乐
在习作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喜欢习作的学生屈指可数。习作教学,教师苦恼、学生害怕,始终处于被动状态,缺乏生命与活力。而三年级作为小学生习作训练真正意义上的起始阶段,学生刚接触习作,更容易一开始就产生畏难情绪。这种心理的产生,既有来自于教师、家长的教育,又有来自学生间的交流。这些心理来自外来的影响,还只是道听途说而已。但如果一开始学生在写作中屡遭失败,成为自己的亲身体验,那望文生畏的心态将成为学生心中难以打开的“结”。因此,应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增强学生写作自信心,应让学生沉浸于习作的快乐,让学生轻松地、尽情地投入到习作训练之中。
一、给学生一份自由,在生活中激发习作兴趣
对于三年级刚接触习作的小学生来说,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让学生深入生活、感受生活,产生习作需求,乐于表达内心感受。同时,让学生明白生活的内容即习作的内容,有了自己的感受,就能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因此,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感受生活,让学生自由表达,成为习作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玩,让学生会玩,将“玩”变成必须完成的作业。玩,旨在让学生在玩中体验,在玩中学会观察、学会感动,从而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还应抓住“特殊的短暫”,不放过任何一处特殊,使学生在玩中充分感受生活,积累写作材料,激发习作兴趣。
2.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教师应引导学生摆脱程式化束缚、心理束缚,力求展示个性,鼓励学生自由、创意性表达。写作内容、表达形式都是自由的,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心里怎样想就怎样写,让生活、认识、体验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如活动时学生感受最深,那就要求学生把过程真实清楚地表达出来,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让习作真正成为生活的真心交流。又如呈现一幅画,播放一段音乐,出示一个童话人物,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没有了限制,就能通过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写出多彩的生活世界,写出童年的情趣。
二、给学生一点要求,在积累中激发习作自信
有了好的素材,有了丰富的情感,有了写作的冲动,但缺乏丰富的词汇,文章就会显得干巴巴,没有具体、生动可言。小学生时常觉得心中有很多话要说,有很多语言要表达,但一下手就觉得不知如何写起,似乎心中空空荡荡,很难达到“下笔如有神”的潇洒境界,久而久之,就缺乏应有的自信,产生惧怕心理。为了激发起学生的自信,教师就必须为学生提供条件,对学生提出要求,帮助学生积累写法、积累语言。现行三年级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从内容、语言到表达形式都为学生写作提供一条“模仿、创新之路”。有的课文提供模仿的范例;有的课文提供写作的方法;有的课文提供构段的方式;有的课文提供想象的空间。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教材,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注重写法积累,注重语言积累,激发习作自信。
学生习作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词汇的积累更应在课外阅读中进行,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生的知识层次,引导学生阅读向多渠道、多元化发展。同时,注重摘录好词好句,撰写简短读后感受。每次习作前,更应让学生看同类文章,照抄佳词妙句,学生习作时,便感储备充足,信心百倍。给学生一些要求,让学生掌握一些方法,积累一些词汇,消除内心的障碍,慢慢激发起习作自信。
三、给学生一些指導,在评析中激发快乐情感
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都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赞许,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在作文评改赏析中,在对学生的又一次强化中,又一次方法的指导中,在强调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学生的心理需要,让学生体验到自己的成功。
1.分层设计,体现教师的“导”。习作教学,特别是评改赏析,学生自主,并不是意味着教师撒手不管、放任自流,应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方法,形成一定的能力。如教师应先出示优秀作文片段点评,为学生提供成功的写法,既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又让学生掌握评点的方法。这时,教师可以趁热打铁,选取典型,共同讨论修改方法,产生明确的认识。在学生充分尝试、想一展身手时,抓住契机,自行修改,快乐之情油然而生,学生能力也在教师的“导”中得到充分的训练。
2.形式多样,注重学生的“练”。评改赏析,还应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讲多练,真正掌握修改方法。在点评佳作时,引导学生为他人评点;在共同讨论时,引导学生为他人修改,真正落实自改互改。如教师可以同时提供三个优秀片段,教师先评点其中两个,留下一个由学生评点。学生在阅读评点中找到修改的“路”。共同评改时,学生根据要求找成功、觅不足,各抒己见,在评点中找到“法”。自改时,学生迁移学法、自找毛病、精心修改。因此,教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训练,给方法予学生,留时间给学生,促使学生能力提升。
进行作文评改赏析,教师既要重视评改赏析,也要尊重学生本意,善于发现学生习作的闪光点,应善于给予学生肯定和赞许。不理想之处,评点过后,让学生自改,并予以加分,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同时,注重专辟“佳作欣赏”,举办“美文展示”,朗读佳作,张贴美文,推荐发表。每当学生欣赏自己作品时,那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除此之外,在三年级习作起始教学时,我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两必两不”:每做一篇作文必有一次提高,每做一次指导必有一个重点,不做一篇让学生应付的作文,不做一次让学生生厌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对习作才会产生积极情感,才会沉浸其中、不亦乐乎。
以情激写,以趣导写,以兴趣代替苦恼,以乐趣激发兴趣,只有这样,既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又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使学生沉浸于习作的快乐之中。让我们给学生一片广阔天地,还学生一份愉快心情,共同打造习作教学的靓丽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