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利用64通道脑电图记录与分析系统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镇痛相关的脑电活动的调制作用.方法:共15名健康青年被试参加了本研究.每名被试进行两轮实验,分别接受穴位电刺激
【机 构】
: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北京,100083美国维克林大学医学院生理和药理学系;丹麦亚堡大学人脑影像与皮层成像研究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64通道脑电图记录与分析系统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镇痛相关的脑电活动的调制作用.方法:共15名健康青年被试参加了本研究.每名被试进行两轮实验,分别接受穴位电刺激和对照刺激(非穴位刺激).在治疗前后分别接受中等程度的疼痛刺激,并对每次疼痛刺激的强度进行评分.记录治疗前、中、后的脑电信号并进行频谱分析.结果:穴位电刺激时刺激对侧的中央及顶叶皮层θ波与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有负相关性,即疼痛评分越低或镇痛效果越好,则该脑区的θ波成分越多;类似的,穴位刺激时对侧前额叶、同侧额叶下部、颞叶和顶枕叶的β波也与治疗后的疼痛评分有负相关性.相反,在对照刺激时的脑电图没有发现类似的相关性.结论:脑电图频谱分析揭示穴位电刺激对某些特定脑区的疼痛信号处理过程具有一定的调制作用,这可能是针刺镇痛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1rn周到一向精明,但这次惨败在妻子手里.rn民间明白人云:七八点钟回家,穷鬼;九十点钟回家,酒鬼;十一二点钟回家,赌鬼;一两点钟回家,色鬼.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那女人可是真够
摘 要:自古以来,人类就开始了对死亡的思索,死亡主题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书写对象。从生于自然,归于自然的生态哲学观念,生者与死者的角度去分析研究朱玛拜小说中的死亡意识,探讨哈萨克族作家笔下独特的民族死亡观念,进而推动哈萨克文学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朱玛拜;哈萨克文学;死亡意识 朱玛拜·比拉勒生于1941年,新疆额敏县人。1956年开始创作,是一位以哈萨克语创作的作家,先后出版了《深山新貌》、《
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7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心内科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观察组进行协同护理模式干
叶伟信导演的电影《叶问1》、《叶问2》和王家卫导演十年磨一剑而成的《一代宗师》等作品,都曾经因其出色的艺术表现力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今年播出的长篇电视剧《叶问》
摘 要:新闻媒体能够为人们传递众多的信息与资料,对于促进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新闻媒体面向国际化发展,相应的,英语新闻翻译的需求也开始扩大。跨文化意识指的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在文化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差异性,在英语新闻翻译中译者必须要加强自己的跨文化意识,做好翻译工作。本文就跨文化意识在英语新闻翻译中的应用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跨文化
在南陵路口有一家为大的超布,超市里的营业员是清一色的小姑娘,小姑娘们没事就从同事中评出了两个最性感的人,一个是清清,另一个是二蓝.
目的 观察NgR基因沉默细胞-PLGA共移植对脊髓损伤大鼠后肢功能修复的作用.方法 健康成年雌性Wistar大鼠72只,建立脊髓T9半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单纯支架组(A组)、骨髓间充质
摘 要:欧·亨利创作的《麦琪的礼物》是世界著名短篇小说,小说用一个小故事反映出19世纪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歌颂小说主人公夫妻真挚的爱情和善良的品德。本文旨在剖析《麦琪的礼物》中“麦琪”等意象的内涵,进一步梳理作者在构建小说结构时的思路。 关键词:《麦琪的礼物》;意象 一、小说背景 欧·亨利(O.Henry,1862-1910)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出生在19世纪美国一个普
摘 要:本篇论文针对王力的《古代汉语》(第二册)附录二的“汉字部首举例”(636-676页),王力先生采用了部首分析的方法,举出了汉字的二十一类部首,通过对其古文字字形,同时用许慎的《说文解字》加以验证,所选择的字比较有代表性,来加以分析和阐释,但是这里也不乏有其阐述不清晰、混淆、片面或是不正确的说解,笔者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和补充,望能清晰阐明,还原字的本真。 关键词:于省吾;以形为主;说文解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