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3-000-02
摘 要 为了使传统武术这一中华武术动力之源永葆生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传统武术在高校的现状和高校特有的发展传统武术的优势,结果表明:高校缺少传统武术传播者、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缺失。提出:传统武术传承和传播场域的重心应向高校转移;发挥高校广阔的文化空间优势;使高校文化与传统武术文化实现共振。
关键词 传统武术 高校 传播 传承
钱学森同志说过:传统的+现代的=先进的。我国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体育课学的都是现代西方体育,包括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也是经过改编简化的现代武术形式,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和运动形式——传统武术被拒之门外。蒲映梅等认为,学校是发展民族体育的中介,应承担发展民族体育的重任[1]。王忠勇等认为,高校武术在全民健身中要发挥重要作用。梁启超曾说“少年弱则国家弱,少年富则国家富,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
一、传统武术在高校的境遇
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它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中华民族长期的技击活动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以攻防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为运动形式,以家传、师徒传承或军事训练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内外兼修,融文化教育、技击、健身、修心、医疗、养生于一体,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的总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武术。而由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以及传统武术受到西方文化、竞技体育的冲击和影响,武术以一种新的形式和状况呈现在历史“武”台,即现代武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传统武术没有统一的训练目标,寻求的是一种“协调”、“中庸式”的平衡,在训练进程中着重于实战意识的培育,套路的创编则处处以技击、实用为指导思想。而现代武术的训练有明确的目标,即为夺得锦标、获取功利,对实战意识并不注重,套路的创编则以“高”、“难”、“新”、“美”为指导思想,寻求一种直观的形体表演美。
二、传统武术传播与传承的契机——广阔的高校文化空间
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跋涉而来的传统武术,历几千年岁月而不坠,但在21世纪的今天,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武术发展中的种种困惑也正在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直面传统武术的生存问题,很多人认为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时下,武术圈内外的人士都对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技法)的有可能遗失和现代武术(现代武术套路和散手)越来越失去民族特性表现出浓厚的关切之意,并频繁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武术发展的争鸣表现出来前所未有的热度。可以说,为了使武术能有一个更为良性的发展,大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求一条最优化最广阔的发展道路。而高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条件为传统武术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一)传统武术在高校传播和传承的环境优势
人类传播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置身于一定的周围环境、条件和氛围之中。传播活动与传播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换能量。高校传统武术传播不仅仅要通过传播者和武术文化信息内容来实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也至关重要。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它独特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健身性等。而高校武术作为武术运动继承、发展、普及的一块重要的阵地,对我国普及和推广武术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传播环境是传统武术得以顺畅传播的必要条件和外部动因。这些传播环境既包括物理和地理的硬环境,也包括制度环境、经济及科技环境、以及传播者与受众传递、接收传统武术文化所处的心理环境等软环境。目前高校体育教师中能够传播传统武术的人数相当的少,武术人才大多为竞技武术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且传统武术人才缺少进入高校的有利渠道,缺少高校的认同,这是最大的隐患。其次,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的缺失。传统武术是在中华传统文化长期熏染下形成的,可以说武术的每个动作都体现着一定的传统文化。但正是由于它的难、繁、大、博,以及永无止境,导致了研习者的敬而远之和拂袖而去,在追求简捷时尚的高校文化中其文化氛围越来越小。
(二)传统武术在高校传播和传承的制度优势
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有大楼之谓也。”大师的含义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学问和气度,而是象征着大学是一个锐意创新、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自由灵动的常春藤。这就造就了高校包容和广阔的文化空间和制度优势。大学的教育制度讲求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又推崇自由、追求真理。反观中国传统武术,在清末新政“废武举、兴新学”之前,绝大多数拳师视本门拳技如至宝,技术发展与传拳授业仅凭自己经验去研磨。拳师们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俨然是经验主义的心态,往往绝而不传,藏而不授。一直沿袭着宗族、血缘、行会、师徒等授业方式。这种墨守成规的口传身授传承方式直接遏制和束缚着中国武术发展的空间和速度。
(三)高校作为流行文化导向的优势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更是信息化时代的引领者,以其特有的自由开放、多元包容的广阔文化空间当仁不让的成为流行文化的风向标。可以说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潮流文化都是从高校中衍生出去的。
高校这一独有的优势为传统武术更为广泛的传播提供了希望和契机。热爱自己的东西也许是人类皆有的天性,中国传统武术再博大精深再难以习练终究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文化和身体活动,可以说是我们精神的一部分,所以它永远不会缺乏底气缺乏自信,如今缺乏的也许只是激发和引导,缺乏与时俱进的改良。如能在普通高校教学余暇活动中,加强对传统武术的教学,使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武术技能和文化的学习及演练,更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获得传统武术的锻炼价值。
三、实现高校文化与传统武术文化的共振。
在市场经济的当代,双赢互利是不变的主体。高校独有的广阔开放文化空间给传统武术提供了衍生壮大的有利场域,同时也给自己铺下了提升文化内涵和品味的天梯。如今,大学精神濒临崩溃,大学的生活方式面临危机,大学的气场正在消散,在这个背景下,大学中的每一个人都有通过自己的行动弘扬大学精神、捍卫大学生活方式,守护大学气场的责任,而传统武术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也许正是他们想要找到的宝藏。中国传统武术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四、结语
理论在没有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之前总归是虚幻的、理想的。自从改革开放和上世纪末的东西方第二次文化论争以来,中国文化工作者和武术界内人士从未停止过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普及国内、弘扬世界的努力,但在西方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统治世界体育文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武术的弘扬和传承是那般步履维艰。2008年北京奧运会取得巨大成功,无与伦比,然而武术却在这最好的机会面前铩羽而归、擦肩而过,这无疑最真实最贴切的展现了武术生存的现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武术,作为武术的原创民族,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更应该对自己的文化倾注身心,借助高校这一广阔的文化空间以及传统武术自身的改进,更有成效的传播和传承传统武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武术造福全人类,使中国文化惠及全世界。
参考文献:
[1] 蒲映梅,赵文.学校是发展民族体育的中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2):62-63.
[2] 段廷进.传统武术的概念界定和多元价值论[J].搏击(武术科学).2007(02):11-14.
[3] 吕继光,陈英.武术竞技化过程中的观念变化[J].体育学刊.2002(9):48-51.
[4] 周荔裳.群雄荟萃议武术定义及其它[J].中华武术.1989(2):3.
摘 要 为了使传统武术这一中华武术动力之源永葆生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探究传统武术在高校的现状和高校特有的发展传统武术的优势,结果表明:高校缺少传统武术传播者、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缺失。提出:传统武术传承和传播场域的重心应向高校转移;发挥高校广阔的文化空间优势;使高校文化与传统武术文化实现共振。
关键词 传统武术 高校 传播 传承
钱学森同志说过:传统的+现代的=先进的。我国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十几年的体育课学的都是现代西方体育,包括武术课的教学内容也是经过改编简化的现代武术形式,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和运动形式——传统武术被拒之门外。蒲映梅等认为,学校是发展民族体育的中介,应承担发展民族体育的重任[1]。王忠勇等认为,高校武术在全民健身中要发挥重要作用。梁启超曾说“少年弱则国家弱,少年富则国家富,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
一、传统武术在高校的境遇
武术作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和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它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中华民族长期的技击活动中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以攻防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和功法练习为运动形式,以家传、师徒传承或军事训练为主要途径,以提高攻防技击能力为主要目的,注重内外兼修,融文化教育、技击、健身、修心、医疗、养生于一体,各种自成体系的拳种的总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武术。而由于社会的发展和需要,以及传统武术受到西方文化、竞技体育的冲击和影响,武术以一种新的形式和状况呈现在历史“武”台,即现代武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竞技武术和学校武术。传统武术没有统一的训练目标,寻求的是一种“协调”、“中庸式”的平衡,在训练进程中着重于实战意识的培育,套路的创编则处处以技击、实用为指导思想。而现代武术的训练有明确的目标,即为夺得锦标、获取功利,对实战意识并不注重,套路的创编则以“高”、“难”、“新”、“美”为指导思想,寻求一种直观的形体表演美。
二、传统武术传播与传承的契机——广阔的高校文化空间
从漫漫的历史长河中跋涉而来的传统武术,历几千年岁月而不坠,但在21世纪的今天,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惑。武术发展中的种种困惑也正在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直面传统武术的生存问题,很多人认为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时下,武术圈内外的人士都对传统武术(传统武术技法)的有可能遗失和现代武术(现代武术套路和散手)越来越失去民族特性表现出浓厚的关切之意,并频繁发表自己的见解,使武术发展的争鸣表现出来前所未有的热度。可以说,为了使武术能有一个更为良性的发展,大家都在不遗余力地寻求一条最优化最广阔的发展道路。而高校特有的文化氛围和条件为传统武术的传播与传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
(一)传统武术在高校传播和传承的环境优势
人类传播活动不是孤立存在的,总是置身于一定的周围环境、条件和氛围之中。传播活动与传播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互换能量。高校传统武术传播不仅仅要通过传播者和武术文化信息内容来实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也至关重要。
武术作为一种传统的体育项目,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它独特的特点。具有很强的文化性、民族性、地域性、健身性等。而高校武术作为武术运动继承、发展、普及的一块重要的阵地,对我国普及和推广武术运动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传播环境是传统武术得以顺畅传播的必要条件和外部动因。这些传播环境既包括物理和地理的硬环境,也包括制度环境、经济及科技环境、以及传播者与受众传递、接收传统武术文化所处的心理环境等软环境。目前高校体育教师中能够传播传统武术的人数相当的少,武术人才大多为竞技武术培养模式下培养出的人才,且传统武术人才缺少进入高校的有利渠道,缺少高校的认同,这是最大的隐患。其次,传统武术文化氛围的缺失。传统武术是在中华传统文化长期熏染下形成的,可以说武术的每个动作都体现着一定的传统文化。但正是由于它的难、繁、大、博,以及永无止境,导致了研习者的敬而远之和拂袖而去,在追求简捷时尚的高校文化中其文化氛围越来越小。
(二)传统武术在高校传播和传承的制度优势
原清华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有大楼之谓也。”大师的含义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学问和气度,而是象征着大学是一个锐意创新、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自由灵动的常春藤。这就造就了高校包容和广阔的文化空间和制度优势。大学的教育制度讲求规范化、制度化,同时又推崇自由、追求真理。反观中国传统武术,在清末新政“废武举、兴新学”之前,绝大多数拳师视本门拳技如至宝,技术发展与传拳授业仅凭自己经验去研磨。拳师们固步自封,闭门造车,俨然是经验主义的心态,往往绝而不传,藏而不授。一直沿袭着宗族、血缘、行会、师徒等授业方式。这种墨守成规的口传身授传承方式直接遏制和束缚着中国武术发展的空间和速度。
(三)高校作为流行文化导向的优势
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渠道,更是信息化时代的引领者,以其特有的自由开放、多元包容的广阔文化空间当仁不让的成为流行文化的风向标。可以说社会上形形色色的潮流文化都是从高校中衍生出去的。
高校这一独有的优势为传统武术更为广泛的传播提供了希望和契机。热爱自己的东西也许是人类皆有的天性,中国传统武术再博大精深再难以习练终究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文化和身体活动,可以说是我们精神的一部分,所以它永远不会缺乏底气缺乏自信,如今缺乏的也许只是激发和引导,缺乏与时俱进的改良。如能在普通高校教学余暇活动中,加强对传统武术的教学,使大学生通过对传统武术技能和文化的学习及演练,更深刻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获得传统武术的锻炼价值。
三、实现高校文化与传统武术文化的共振。
在市场经济的当代,双赢互利是不变的主体。高校独有的广阔开放文化空间给传统武术提供了衍生壮大的有利场域,同时也给自己铺下了提升文化内涵和品味的天梯。如今,大学精神濒临崩溃,大学的生活方式面临危机,大学的气场正在消散,在这个背景下,大学中的每一个人都有通过自己的行动弘扬大学精神、捍卫大学生活方式,守护大学气场的责任,而传统武术中蕴含的丰富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也许正是他们想要找到的宝藏。中国传统武术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四、结语
理论在没有通过实践转化为现实之前总归是虚幻的、理想的。自从改革开放和上世纪末的东西方第二次文化论争以来,中国文化工作者和武术界内人士从未停止过将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普及国内、弘扬世界的努力,但在西方奥林匹克体育文化统治世界体育文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武术的弘扬和传承是那般步履维艰。2008年北京奧运会取得巨大成功,无与伦比,然而武术却在这最好的机会面前铩羽而归、擦肩而过,这无疑最真实最贴切的展现了武术生存的现状。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瑰宝的武术,作为武术的原创民族,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文化充满信心,更应该对自己的文化倾注身心,借助高校这一广阔的文化空间以及传统武术自身的改进,更有成效的传播和传承传统武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使武术造福全人类,使中国文化惠及全世界。
参考文献:
[1] 蒲映梅,赵文.学校是发展民族体育的中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6(2):62-63.
[2] 段廷进.传统武术的概念界定和多元价值论[J].搏击(武术科学).2007(02):11-14.
[3] 吕继光,陈英.武术竞技化过程中的观念变化[J].体育学刊.2002(9):48-51.
[4] 周荔裳.群雄荟萃议武术定义及其它[J].中华武术.19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