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险天生会中文

来源 :中学生百科·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ms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身边有不少日本朋友都对学习中文充满热情。就像是我们学英文或学日文那样,这些日本朋友为了学中文也是上补习班、语言交换、买一堆教材自学,或者追看各种华语剧集和电影。偶尔遇到我的时候,便会将近来自学时碰到的问题一一提问,于是,这时候的我感觉中文其实还挺难的。
  从小就开始讲中文的我们,从来没思考过中文的文法问题。就算小时候讲出来的句子怪怪的,或者使用的词汇还不恰当时,大人们也只是告诉我们,正确的说法和表现应该如何说。我们照样造句着,没有去分析句子里的什么主词、动词、受词(宾语)或补语的用法,自然而然地吐出一句句话来。因为已经会讲中文了,所以花了更多的时间,是在字的书写、词藻与形容的扩充、成语的运用和古文诗词的了解,进而写出一篇有模有样的作文来。
  然而学习外语,特别不是从小开始,就必须归纳出规则与捷径来,不得不死记那些单字跟文法结构。常常看着我的那些学中文的日本朋友,一个头两个大,就仿佛看见中学学英文的自己。
  “到底‘了’是怎么用,用在哪里啊?”比方说最常被问到的就是这类问题。
  吃饭了;吃了饭;饭吃了吗;吃过了饭没;吃饱了;吃不了;不吃了……这些我们用得极为稀松平常的句子,对日本人来说可是一大难题。
  于是,常常就会看见他们写出“我吃饭了过 / 我吃了过饭 / 我还没有吃饭了 / 你吃了没饭?/ 吃了饱”这种一看就不太自然的句子。但突然要问我为什么错,希望我用文法结构去解释时,一开始我也只能说:嗯,我们不会这样说。
  老是解释不出所以然来,实在有失民族尊严(而且还是个作家呢),为此,我还特地跑去纪伊国屋书店买了本日文版的中文文法书,私下研读一番。但,就像是看日文文法书一样,这些书全被施了催眠大法。这时候,我真庆幸好险天生会中文。
  “你们常说我们日文表现很暧昧,其实中文也是啊!而且你们还不像英文有动词变化,所以怎么表现时态更暧昧。”
  确实如此。中文的动词,本身是不会因为时态而改变的呢。
  另外一个常被问到的问题是“句尾的‘吗吧呢哇耶喔啦’到底用起来的语感有何不同呢?”有些朋友曾经跟大陆的老师学过中文,最近又开始认识台湾朋友时,就常常对台湾人在句子里充满一堆“吗吧呢哇耶喔啦”的语尾词,搞得很头痛。简单的区分是可以解释的,但老实说,语感这种东西,也不是什么固定的文法。倘若没有在当地住过一段时间,或者常跟当地人交流的话,确实很难感受到其不同。我只好告诉他们:“这个呀以后再说吧,因为只是情绪性的感受喔,就算不加上啊,只要前面句子表达正确啦,也就足够啰!”语毕,才发现短短一句话,我就说了这么多语尾的语气词。
  其实别说日本人了,我在东京认识的一些大陆朋友也常忍不住笑说:“你们讲话一定要这么拖泥带水吗?”特别是北方朋友,抑扬顿挫很强烈,常开玩笑说:“台湾人讲话这么软,好像中气不足,没吃饱。”惹得我常哈哈大笑,笑得肚子似乎真的就饿了起来。
  我的日本朋友有些真是语言天才。从来没留学也没上过语言学校,只是靠着自学跟看电视,就能用流利的中文和我对话。当我知道他们看偶像剧时,居然有人是不断按暂停键,取消字幕,听写台词时,就深深觉得我们这种天生就会中文的人,怎能不好好珍惜,把博大精深的中文世界,研究得更彻底呢?
  编辑/杨明珠
其他文献
这一天醒来,耳边却听到了熟悉的节奏——那是小学,从小学传来的早操的铃声。我肯定地想。同时,又有些愣愣地,睁着眼,就一动不动地想起小学的事儿来。  从小学毕业至今,我还偶尔翻出小学的毕业照,看着上面照得被削尖了脑袋的男生,看着那个唯一不穿校服的男生,看着和自己在同一列纵队的女生们,她们或咧嘴或微笑,或热烈或温暖,当时的心情,就是要把所有人最好的样子留在照片里,以后上了初中好留有个念想。  虽然这么说
中国政法大学  在校车上被我娘推醒之后,我睁开迷蒙的双眼,第一眼就看到了车窗外曾经的昌平第一高楼——学校引以为豪的建筑物,在二十年前曾经傲视群雄的主楼。  我半睡半醒,问旁边坐着的我娘:“到河北了?”我娘淡定地点头:“嗯,到学校了。”  这样的情形我在暑假中已经预料到了。  填志愿的时候,拼着人品看起来在下一刻就会崩溃的系统里死命戳了半天,我终于将中国政法大学填在了我的第一志愿上。  而后,我那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