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利性审美经验对陈忠实的小说语言观念的影响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an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市场经济体制下大众审美经验对出版业起主导作用,影响着图书出版的类型和规模。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众审美经验呈现功利化倾向,这一倾向在图书出版中体现为娱乐化出版和去文化出版。陈忠实的小说语言观念受功利化审美经验的影响,他对小说语言进行了探索和创新,用叙述语言取代描写语言,并将方言与叙述结合,力求叙述形象化,并将这一小说语言观念实践于《白鹿原》的创作过程中。《白鹿原》的热销,也反过来影响着大众的审美经验。
  关键词:审美经验;功利性;陈忠实;小说语言观念
  一、市场化经济下功利性审美经验对出版业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的经济体制完成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一经济形态的转型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市场抓住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生产大量多种多样的商品,而消费者的消费心态也反过来引导着商品的生产倾向。图书出版同样由政府支配的计划经济体制改为纯商品运作的市场经济体制,这导致图书市场正在由出版主体为主导的卖方市场转变为大众受众为主导的买方市场,所以图书出版要有良好的业绩和实现其文化理想,必然要面对大众审美趣味的流变方向。要抓住大众的心就先要抓住其审美趣味所在,而绝大部分的读者是根据其审美趣味来看书和买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读者趣味是图书出版的风向标。所以在大众趣味转向的同时,图书出版也就被动迎合这种趋势,出现了与此大致一致的转向。图书出版追求市场的经济效益,具有功利化色彩。图书出版功利化,具体表现为娱乐化出版、去文化出版。
  娱乐化出版主要体现在图书出版更通俗、更娱乐上,使读者在阅读中不感到费劲。在金钱为导向机制下,一些图书策划者和出版人片面追逐感官刺激,寻求卖点,利用煽情点,满足大众被大众传媒点燃的娱乐审美趣味热点,引导受众阅读的娱乐兴趣,从而使图书出版走向了一条娱乐化的道路。受众在阅读中沉溺于感官上的刺激和放松,对这一倾向的过度追求并不能使大众审美趣味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而且放弃了图书应有的多种功能,对图书出版也是有害的。
  去文化出版表现为图书市场普遍少文化,图书被注入更多的商业因素,牺牲了文化的本质和精神一味屈从市场。一方面,快餐书的出现适应现代的传播速度和生活快节奏,但是快餐书缺少深刻的内容和丰富的精神营养,这类出版物对国民素质的养成不仅没有提高、提升作用,反而只会降低国民的阅读水准,使国民的阅读趣味日渐低俗、日渐粗造。另一方面,视觉符号开始超越语言符号成为文化的主导,出版业出现了从“文字阅读”向“图像阅读”的转向。图书的图像化的长足发展是满足了大众娱乐消遣性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一般社会大众的文化品味,但因为如此,它也内含一些消极性的问题,比如文化含量低,在发展大众理性思维时有先天的缺陷,对大众高雅的审美趣味的培养且缺乏影响力。
  无论是出版的娱乐性倾向,还是去文化出版,可以说都是对大众审美趣味娱乐性转向的应对。文学由审美转向市场,成为追求消费的产业。在此过程中,审美经验无形地影响着创作者的心理以及读者的消费倾向,并直接渗透到文学的组织、生产、流通与市场占有过程中。文学具有了物质主义与功利主义的性质。文学写作陷入了文学消费的怪圈,成为整个社会文化消费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陈忠实的小说语言观念的转变
  (一)审美经验功利化下陈忠实作品的出版境遇
  在审美经验功利化的影响下,不仅文学被边缘化,纯文学的出版更是遇到了冷脸。具体到陈忠实个人而言,他的作品在出版过程中的境遇,为正在创作《白鹿原》时的他带来了心理上的压迫。
  在当时,一本书能否出版,商品利润的判断成为一条硬杠子,具体到征订数目。出版社最基本的一条原则是要出能赚钱的书,赔本的买卖再不做了。因为政府不再给出版社拨款,过渡性的补贴也取消了,编辑的工资靠编书出书赢得利润赚到钱才能获得,想靠人情和长官意志出书,已经很困难了。“一些意料不及的现象随即出现了,按习惯性思维和习惯性心理一时很难适应,纯粹的雅文学遭到市场的冷脸,出书难;一些在文坛上颇得风光的作品,在非文学读者的更广大的读者群里不买账。”陈忠实自己的一本颇得好评的中篇小说集征订不足3000册,“迟迟不得开印,据说此订数在不赔也不赚的及格线上,后来侥幸面世了。另一部中篇小说集收集的作品,被转载或得过发表刊物优秀作品奖,征订数仍然不景气。至于短篇小说,全部堆在书柜里,没有哪家出版社问津,据说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最难赢得市场效益了。”出版社刚刚实行的市场经济理论和运作方式,具体化对象化到陈忠实头上的时候,变得如此简单。“唯一的出路,必须赢得文学圈子以外广阔无计的读者的阅读兴趣,是这个庞大的读者群决定着一本书的印数和发行量。此前也不是没想到这个层面的读者群体,却确凿没有形成至关致命的心理压迫和负担。”
  (二)审美经验功利化下陈忠实的小说语言观念的转变
  1.叙述语言取代描写语言
  这种心理压迫的直接效应,使陈忠实很快确定这部小说的规模。“在构思《白鹿原》的近两年里,就其规模而言,一直偏重于写成上下两部。我是就已经酝酿着的较多人物和他们较为复杂的人生故事,需得上下两部才能完成,每部大约30-40万字。”尽管陈忠实的阅读习惯不喜欢多部规模的小说,但《白鹿原》的内容和人物很难用一部装得下。当市场经济运作的无情而冷硬的杠子横到眼前的时候,他做出了决断,“只写一部,不超过40万字,也是对这本书未来市场的考虑”。陈忠实重新审视已经酝酿的人物,重新审视每个重要人物的每一个重大情节和细节,以合理性和必要性为审视的尺码,舍弃了一些可以舍弃的情节和细节。即使如此,40万字很难装下难以再舍弃的内容。这便把他逼到对于语言方式的探索这条途径上来。采用叙述语言取代以往的描写语言,就是在此做出的决断。
  首先,陈忠实认识到,仅就篇幅而言,叙述语言比之描写语言,是可以成倍节省字数和篇幅的。“最直观的一点,一句凝练的形象准确的叙述,如果换成白描语言把它展开描写,可能要用到5到10倍乃至更多的篇幅才能完成,而其内在的纯粹文字魅力却不存在了。”再一点,陈忠实认为,叙述语言的内在张力和弹性,又不仅是一个外在的语言形态,而是作家对他的人物的透彻理解和掌握,获得了一种言说和表达的自由,才可能有叙述的准确和形象,才能恣意纵横而不游离各个人物的气脉,也才能使作者的语言智慧得以展示,充分饱满而又不过不及,废话就不可能落到某个人身上。   2.叙述语言形象化
  为了应对大众审美经验的功利化倾向,仅通过叙述语言取代描写语言来缩短小说的篇幅的远远不够的,在叙述语言的表达上,叙述语言还需达到形象化的特点,使语言的描写具有镜头感和画面感,让抽象的语言感性化。这就要求陈忠实在叙述语言的形象化上进行探索,使他的叙述语言超越一般介绍性的叙述。
  “我已经确定要用叙述语言来表述已经意识和体验到的那一段历史生活内容,或者说必须寻找到和那一段乡村历史生活内容最相称的语言方式,即叙述,而且必须是形象化的叙述。”在陈忠实的形象化叙述里,把一些叙述和地方语言掺杂在一起,不仅增加了语言的生动性,也增加了语言的韧性。“及至《白鹿原》的写作,我对生活语言的选择已有了一个基本的法则,那些从字面上可以让外地读者领会至少六、七成含义的词汇才用;如果从字面上让人连一半意思都揣摩不来的词汇,坚决舍弃;人物对话语言,尽可能生活化,更争取个性化。我在《白鹿原》的叙述语言里,用了许多生活语言,主要是为了叙述的生动和逼真,避免了任谁都不陌生的纯文字语言的平庸。我对叙述语言的探索体会是,在叙述语言里用上生活语言有如混凝土里添加的石子和钢筋,增加了语言的硬度和韧性。”通过叙述与地方语言的结合,陈忠实力求每一句都要实现具体生动的形象化,把纯属语言的趣味渗透其中,展示叙述语言独有的内在张力,“也才可能不断触发读者对文字的敏感性,引发他读下去直至读完的诱惑力”。
  陈忠实对于“形象化叙述”观念的探索,是通过他的小说创作来试验的。如在《窝囊》和《轱辘子客》这两部小说中,陈忠实试验了一种不写人物直接对话的纯粹的叙述;而在《害羞》和《两个朋友》中,陈忠实又在纯粹的叙述里加入了人物对话,意在把握对话的必要性。这些试验都是为了《白鹿原》而准备。陈忠实就此完成了自己的小说语言观念的转变。
  三、陈忠实的小说语言观念的转变与大众审美经验的相互影响
  《白鹿原》是陈忠实的小说语言观念的充分展现,这部长篇小说1992年一经发表,就引起很大的反应,到1993年连载完毕,《当代》杂志在西安就买不到了,《当代》一时洛阳纸贵走俏西安。《白鹿原》的艺术魅力打动了读者。连载完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西安电台先后开始连播《白鹿原》,使读者扩大了无数倍,《白鹿原》开始在全国产生影响,等书出版后,这种热潮更不可阻挡。1993年《白鹿原》在西安上市,新华书店为陈忠实举行签名售书,时值酷暑,从早晨8点一直进行到下午5点。《白鹿原》的初版初印不过14850册,这是全国征订数字,接着便5万册再10万册连续印刷,到年末大约连印七八次。盗版书是在《白鹿原》书面市不到半月出现的,随之便摆满了大街小巷的个体书店,包括街头书摊,也包括公家开设的国营书店。进人新世纪的10年,几家出版社出的几种版本的《白鹿原》书,每年都在印刷,通常在五六万册,多则10余万册,这些数字都表明这部小说的受欢迎程度。
  从大众审美经验转变对陈忠实的小说语言观念的影响,到《白鹿原》的出版的热销,可以认识到,审美经验与作家的创作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大众审美经验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多元化的审美经验可以启发作家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功利性审美经验使陈忠实对自己的小说语言观念进行探索与创新,开创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小说风格,丰富和更新了现实主义写作方法,是包容量更大也更鲜活的现实主义,是审美经验对陈忠实小说语言的正面影响。另一方面,作家个人对创作的探索与创新也能够影响大众的审美倾向,培养大众的审美趣味。《白鹿原》展现了陈忠实的生命体验与艺术体验,是他对“民族的秘史”的探索写照,这部作品不管从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上都对读者的审美取向有着正面的价值意义。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市场化经济下大众审美经验对文学创作的负面影响,还应该肯定作家对艺术的探索创新精神给审美经验带来的积极影响。
  注释:
  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第57页.
  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第58页.
  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第60页.
  陈忠实.《白鹿原》与我.人民政协报. 2012年8月13日第C03版
  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第61页.
  参考文献:
  [1][美]小赫伯特·贝利.图书出版的艺术与科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2]范玉吉.审美趣味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美]卡伦.媒体与权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白鹿原》创作手记[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5]李春媚.审美经验与文学现实生态的关联和互动[C].江苏省美学学会 2014 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6]苏知花.大众审美趣味流变与图书出版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其他文献
<正>一、背景技术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单摆演示装置来测定重力加速度是很方便实用的方法,但也存在着不足。因为钢球在外界环境中运动会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从而使得钢球运
声乐教师在一对一的课堂教学中 ,指导学生克服过度紧张的心理 ,学会适度控制情绪 ,创造良好的声乐课堂气氛显得极为重要。也只有在教学中把握好情感投入 ,提高课堂感召力 ,因
手术室院内感染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主要内容,感染控制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我国三级及二级以上医院非常重视手术室感染管理,手术部位感染得到很好控
小序rn这是一片挚热的土地,它可以被称作“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部”的典范.它有着百分之72.8的森林履盖率,有着4万多亩的茶园和5万多亩的咖啡园,还有着60多万亩极为肥沃的农
留学是什么?还没有出国前,我抱有美好的向往。想象着如同三毛游玩撒哈拉的那些刺激惊险,即使我们的目的地不同,我们的目标不同,但是心情是一样的激动。  提着总重比自己体重还重的行李箱上飞机,颠簸于空中,闭上眼睛,经过长时间的想象,当再次睁开眼睛,拎着大包小包下飞机,就到了一个陌生的国家,开始所谓的留学生活。  一大堆的琐事,让人喘不过气来,一群操着不熟悉的语言的人整天在我眼前摇晃。偶尔会遇到一些说着同
观察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对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实验性肝癌的发生及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用疏肝健脾方药对该模型的防治作用.大鼠经肝郁脾虚因素刺激和DEN 70 mg/kg灌
1rn像所有的外遇一样,廖蓓莹和戴维终于不可避免地有了第一次约会.这类事,只凭第一眼的印象双方就会有感觉.在邻居丁洁家的聚会上,他们是惟一没有搭上话的两个人,但他不是惟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益气健脾法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我部收治的14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口服抗癌西药奥沙利铂治疗。研究组:给予益气健脾法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法联合化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缓解化疗
项目课题:本项目为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校级教改课题[2013JGYB45]  摘要:CBI教学模式普遍认为是比较可行的适应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模式。CBI模式由于其自身优势与特点能极大地满足全球化背景下英语学习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对CBI 模式概念及其特点的分析,提出CBI教学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CBI模式;大学英语;教师素质  一、引言  CBI模式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