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教育何时了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shix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4年的全国“两会”上,笔者提出提案,要求废除收容教育制度,理由是:第一,收容教育制度违反宪法。《立法法》第八条第(五)款规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于1993年由国务院颁布,按2000年生效的《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无权制定法律,只能制定行政法规,因此,该《办法》对卖淫嫖娼人员限制人身自由的规定超越了《立法法》对国务院的立法授权。而且,该《办法》的上位法——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其第四条规定的“对卖淫、嫖娼的,可以由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强制集中进行法律、道德教育和生产劳动,使之改掉恶习。期限为六个月至二年。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也与《立法法》的规定相冲突。第二,有关法律已有对卖淫嫖娼行为的处罚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卖淫、嫖娼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等。由于有这些规定,《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第三,严重违反程序公正。司法程序后置,行政诉讼期间不影响收容教育决定的执行。剥夺公民半年到两年的人身自由,缺少明确的实施标准,在某种意义上是公安想关就关,想关多长时间就关多长时间。第四,与刑罚秩序的冲突。刑法对轻微刑事犯罪的处罚,有两年以下有期徒刑,六个月以下的拘役,和不予关押的管制。卖淫嫖娼是违法行为,并不构成犯罪,却动辄可以关六个月到两年,比对犯罪行为的处罚还重,显然颠倒了一般违法行为与刑事犯罪行为之间的处罚逻辑。
  提案上交后,虽然国务院具体承办提案的部门派人多次与笔者沟通,表现出极大的诚意和高度负责的精神,但笔者并未指望马上就有满意的结果。果然,对提案的答复前不久终于来了,尽管早有思想准备,仍难免有失望之情。学法之人不是不理解一项制度改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但首先希望看到改变的意愿。
  的确,与收容遣送和劳动教养不同,收容教育有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法律依据,因此它并不完全是法外之刑,但是,这个《决定》是《立法法》所说的“法律”吗?《立法法》所指的“法律”,专门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国家主席签署公布的规范性文件,一般均以“法”字配称,如《刑法》《民事诉讼法》《民法》《行政法》等,其法律效力仅次于宪法。而《决定》之所以叫“决定”而不叫“法”,说明它产生的程序跟“法律”不一样,因而效力也是不同的。从内容看,《决定》根据当时卖淫嫖娼的新情况,在增设有关新罪名的同时,对《刑法》的有关条款作了修改和补充,所以它最多只能算是《刑法》的补充性文件。由这样一份补充性文件来创设收容教育制度,其限制人身自由的内容在《立法法》产生以前无可争议,但在《立法法》实施以后,就明显违反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只能制定法律”的要求了。《立法法》是宪法的组成部分,收容教育制度违反了《立法法》,当然也就违反了宪法。
  “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之所以与“国家主权的事项”“基本经济制度”“民事基本制度”等一道被《立法法》第八条要求只能由法律来规定,而不能由行政法规、地方法规或者行政规章来规定,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人身自由太重要了。稍有健全心智的人都能体会到,个人的幸福与快乐,只有一部分取决于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另一部分,或者说更大程度上,取决于精神生活的愉悦。精神生活的一个基本前提,是个人身体自由自在的,不受强制的状态。这就是人身自由,即个人支配和移动自己身体的权利。自由是人类最核心的价值,所有那些能够被称之为“幸福”的生活,始终伴随着对“自由”的体验和感悟。“幸福”和“快乐”,本质上就是一种获得自由的感觉。而在那些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自由权利当中,排在最首要位置的,便是人身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人身自由,失去了支配和移动自己身体的权利,那么对他本人来说,所有其他的生活追求便无从谈起。不仅谈不上幸福与快乐,连做人的尊严都成问题了。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那些可能被限制两年人身自由的犯罪行为:犯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的其他参加人(非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交通肇事罪,引发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过失杀人罪,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故意伤害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刑讯逼供罪和暴力取证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此等等。收容教育与有期徒刑、拘役的性质不同,但限制人身自由的内容是一样。上述这些犯罪行为,要么危害国家安全或公共安全,要么侵害了他人的人身权,而卖淫嫖娼作为一种双方达成的、以金钱为媒介的性交易,它完全是交易双方之间的事,基本没有侵害任何人的合法权利。既然如此,对它的处罚有什么理由与上述犯罪行为相当,甚至比它们还重?
  在收容教育继续存在的理由中,我们看到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净化社会风气”“遏制性病蔓延”的說法,这更让人疑惑:卖淫嫖娼行为究竟是一个法律问题,还是一个道德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有时候靠道德规范一样可以解决,甚至可能更合理地解决。既如此,是否应当把道德的还给道德,把法律的交给法律?在阿姆斯特丹和其他卖淫合法化的城市,你能说人家治安秩序不好,或者社会风气很差吗?可见,把卖淫嫖娼行为定义为违法行为,不是因为它的社会危害性,或对他人合法利益的侵犯,而是因为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治安秩序”和“社会风气”本身就定义模糊,人言人殊,因个人看法和价值观的差异而不同。如果要论在人类社会的价值权重,它们怎么可以与“自由”相提并论?又怎能以牺牲公民半年到两年人身自由的方式去成全?
  所以,收容教育制度以现代社会无法接受的方式贬损了自由的价值。废除它,是自由的需要,也是法治的需要。但废除它可能面临更多的困难。当年收容遣送的废除,是因为收容对象扩大到“三无”人员,威胁到上亿流动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迁徙自由;而劳动教养的废除,是因为它有时成了利益斗争和打击报复上访人员的工具。它们都激起了广泛的民愤。收容教育则不同,它面对的是一个范围小得多的群体,由于种种原因,这个群体更多地对所遭受的收容教育选择了沉默和隐忍;而且,收容教育虽然针对不特定的人,却被许多人认为与自己无关,所以不大可能通过类似唐慧这样的事件推动它走向终结。收容教育制度的废除,将只能依靠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法治的进步。
  这不是为了让卖淫嫖娼行为合法化,至少目前不是,而是为了“自由”,一种对个人来说无比高尚又极其珍贵的东西。
  (作者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4年第12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献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运用推拿拔罐为主、斧标驱风油为辅,对感冒的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将运用及体会报道如下
1 故障现象我院一台AK90S血透机在自检时出现故障报警,信息窗显示错误代码:"FCN 2.06 003".
目的了解长三角地区儿童青少年血压水平及高血压检出率,探讨适用于该地区儿童青少年的高血压诊断标准。方法测量长三角地区6~18岁在校学生的身高和血压,采用3种高血压诊断标准
本文阐述了高速千兆计算机网络的组建技术及其应用手于医疗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