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年前,因“卖地”与村民结怨的河南省白沙镇干部想出了高招,在全国率先实行家庭“法人”制,再接下来又升级为10户一联的“联户代表制”,联户代表会议是村里的最高权力机构,并对村委会进行监督。
这一做法很容易让人想到历史上的“保甲法”,但它的核心却不是对历史的重复,而是让村民当家做主。3年过去了,联户代表制成效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全国首家“村治在线”网站开通
2009年11月18日,河南省中牟县白沙镇在北京中科院举行“村治在线”开通新闻发布会。该镇开通了“村治在线”,这是全国首家实现电子政务向村级延伸的网站,该镇所辖23个村的财务收支和村务公开情况均可上网查询,农民即使外出打工,也能掌握家乡村务,并留言互动。
“三农”问题专家、中科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说:“该网站是研究所的一个课题,此课题对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白沙镇党委书记朱麦囤却说:“‘村治在线’只是我们这几年家庭联户代表制下的一个小花絮,联户代表制才是核心。”
始于2006年的白沙镇“家庭联户代表”制度,已有了《实施办法》,首先,每一个家庭民主推举出1名年满18岁的家庭代表,作为家庭参与社会事务的代言人。然后,同一村民组的10至15个家庭代表划片或自由结合推举出1名联户代表。最终,按10∶1的比例通过联户代表会议从联户代表中民主推选出村民监督员。
联户代表会议由全村联户代表、村组干部、包村干部等共同组成,是村里的最高权力机构,对村内重大事务进行表决,每月必须召开一次会议。村民监督委员会,由村民监督员组成,是联户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对村委会进行监督。“联户代表会议是村里的最高权力机构,监督委员会就是向它负责的监督机构,我们称它为‘小常委’。” 朱麦囤接着解释。
曾多次深入到白沙镇各个乡村进行过调研的于建嵘在研讨会上总结说,白沙镇的“家庭联户代表制”抓住了现实农村中的主要矛盾,抓住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这三个环节,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把党依法执政和村民依法自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值得肯定。
被逼出来的“十户联保”
46岁的朱麦囤做过教师,经过商,1995年报名参加县里干部竞聘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安排到白沙镇当了副镇长。
朱麦囤说,当时的工作重点是招商引资,“说白了就是卖地,一方面给老板说好话,让人家来投资、征地;一方面请群众喝酒、开会,做工作让他们卖地”。
那时的干群关系不是一般的紧张,基层干部在处理集体收支、征地补偿等问题上透明度不够,村民对集体事务缺少发言权。为了征地,朱麦囤没少作难,也没少挨骂。
朱麦囤发现,每次村里开会,在会上“乱发言、乱骂人”的,往往只是发泄怨气,而并不代表全家的意见。会议有民主的形式,却收不到效果。朱麦囤想,能不能每户选一个当家的“法人”,颁发证书,在镇政府备案,以后这家的大小事都由“法人”说了算。说干就干,2004年,当上镇党委书记的朱麦囤开始推行这个办法,并花大力气培训“法人”。经过几年摸索,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家庭联户代表制”。
朱麦囤认为,农村实行承包制后,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导致很多人集体观念淡薄,对公共事务不关心。另外,基层干部在处理集体收支、征地补偿等热点问题时往往不够透明,而村民又对村组集体事务缺少有效监督。
2007年,全镇共选出1039名联户代表,其中就有以前老跟干部对着干的村民任婷妮。她发挥特长,组织联户群众外出承包工程,联户家庭的收入增长明显。企业驻村,她配合干部一起做思想工作。2009年3月,联户代表换届,村民积极参与,联户代表增加至1069名,其中和任婷妮一样连任的有962人,连任率达90%。而村民监督员的数量也同样开始增加,2007年是102名,到2009年换届时增加到了111名,连任率高达95.8%。
“以前认为是政府在走过场,也没当成回事,选联户代表时也不太认真,可随着代表权力的增大,好多村民还争着想当哩。”康庄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没有五瓣章 村干部支不出一分钱
3月7日这天,正赶上白沙村第一组在开联户代表会。组长叫罗拴喜,组里共有83户,366口人,有5名联户代表来到会场。会上商议了一件大事,村里要浇麦和植树了,需要1000多元钱,组里账上有1万多元钱,都在村里管着,大家得把5块章合到一块,盖上后才能取钱。事情说定后,5个联户代表很快从各自口袋内拿出一小块公章。
从镇里赶来的朱麦囤一边帮忙用皮筋把5块章捆好,一边笑着解释:“这都是村民想出来的点子,一个代表拿一块,一个人不同意你就盖不成个囫囵章。”朱麦囤说,现在白沙镇实行的是组里的资产村管,账户设在村委会,不盖公章组长支不出一分钱。村里的账户由村民监督委员会审核,不经审核,村干部同样支不出一分钱。“现在又有了‘村治在线’网站,每一笔开支都在网上登记得详详细细,谁都可以查。”
“这可都是来真的,联户代表可不留情面。”大有庄村前年曾组织村干部出去考察,回来后想通过村财务报销,但监委会听取联户代表意见,审核时认为有一部分费用属不合理开支,不能入账。最终,2万多元钱由村干部自己掏了腰包。
以前镇里有项目占地或公益事业占地,都是村组干部说了算,收入也不透明,财务更不公开,群众当然意见很大了。实行联户代表制后,项目占地要召开法人联户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有一个法人不同意,联户代表就不能擅自盖章,有一个代表不盖章,这五瓣章就盖不成。收入也同样由联户代表组成的组委会监督,“支出时,没有五瓣章,村干部取不出一分钱,那还能不透明?”朱麦囤笑着解释说。
记者打开“村治在线”网,果然在白沙村的政务公开栏里发现了一组去年支出的5000多元电费和门面房1.7万多元的收入。
“联户代表”发威10天拆迁一村庄
64岁的朱留锁在康庄村任了几十年的村支书,去年才光荣退休。谈及联户代表制度,他深有感触,“这制度好是好,老百姓愿意,但就是对村干部压力太大了”。
朱留锁们的压力来自“联户代表制度”每月开一次全体联户代表会,开会时镇里领导还要亲自赶来参加。代表会负责决策和监督,村委会负责执行。会上不仅要听取村两委月度工作报告和监委会关于村财务收支的通报,联户代表还要针对涉及村情民意的有关问题向村组干部提出质询。“因为财务透明,像修路、打井之类的公共事务好办多了。虽然要开会研究,决策起来慢了,但比村干部直接拍板,少了后期矛盾。” 白沙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李振甫说。
“上个月提的问题你得抓紧时间解决,慢一点,下个月就又到了,像康庄村的公厕,建起时是按城市标准建的水冲式,没想到流动人口多,来入厕人太多,所以没用多久就坏了,没办法只得把门给封住暂用不成了。可村民们有意见,联户代表就在会上提出来了,已经提过两次了,再不解决村干部自己脸上就挂不住了。”朱留锁说。
虽然有压力,但新支书贾书昌仍举双手暂成这种联户代表制度。康庄村有2000多村民,是郑州市重点工程郑东新区热电厂和天瑞水泥集团所在地。这些项目规划建设,需要200多户村民集体搬迁。由于搬迁补偿方案事先经过联户代表讨论通过,并由监委会同步进行监督,仅用了10天时间,该村就全部拆迁完毕。
朱麦囤解释道,先是由联户代表入户调查,把意见汇总到指挥部,然后由指挥部与联户代表共同开会研究解决方案,方案出台,一律执行,镇里先给付一半拆迁费,房子四角落地,全部付清,10天内拆迁完毕,奖惩4000元,这些办法都是联户代表们想出来的,10天能顺利拆迁200多户,没有出现一户上访告状的,这要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村治在线”不常在线
“联户代表制”在给白沙镇带来荣誉的同时,也带动了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目前,白沙镇已入驻企业200多家,从2007年的财政收入5340万元,到2009年突破亿元大关,成为中牟县第一个财政收入超亿元乡镇。自推行“联户代表制”以来,全镇没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23个行政村的300余名村干部,没一人违法违纪。 李振甫顶着寒流奔波在白沙镇辖区的大雍庄、康庄、白沙等村,他的工作重点是检查、督促这些村尽快将分到村里的新电脑安装调试,并期望这个“村治在线”能够天天在线。
但美中不足的是,“村治在线”不常在线。大雍庄村的村支书雍玉祥笑着说:“我都快60岁的人了,怎能学会那玩意,镇里分给的新电脑,如今还在办公室内睡大觉。”
相同的烦恼也出现在了康庄村,村支书贾书昌迟迟没能将电脑装上的原因是,村办公室没住人,但他说:“我家里有,儿子会上网,他经常打开‘村治在线’让我看。”但由于设备问题,“村治在线”会经常出现上不了线或掉线。于建嵘教授在研讨会上谈“村治在线”的理想状态是“推向全国,让农民真正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一个发布信息、参与村务管理的平台”。
这一做法很容易让人想到历史上的“保甲法”,但它的核心却不是对历史的重复,而是让村民当家做主。3年过去了,联户代表制成效究竟如何?记者进行了探访。
全国首家“村治在线”网站开通
2009年11月18日,河南省中牟县白沙镇在北京中科院举行“村治在线”开通新闻发布会。该镇开通了“村治在线”,这是全国首家实现电子政务向村级延伸的网站,该镇所辖23个村的财务收支和村务公开情况均可上网查询,农民即使外出打工,也能掌握家乡村务,并留言互动。
“三农”问题专家、中科院农村经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于建嵘说:“该网站是研究所的一个课题,此课题对推动电子政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白沙镇党委书记朱麦囤却说:“‘村治在线’只是我们这几年家庭联户代表制下的一个小花絮,联户代表制才是核心。”
始于2006年的白沙镇“家庭联户代表”制度,已有了《实施办法》,首先,每一个家庭民主推举出1名年满18岁的家庭代表,作为家庭参与社会事务的代言人。然后,同一村民组的10至15个家庭代表划片或自由结合推举出1名联户代表。最终,按10∶1的比例通过联户代表会议从联户代表中民主推选出村民监督员。
联户代表会议由全村联户代表、村组干部、包村干部等共同组成,是村里的最高权力机构,对村内重大事务进行表决,每月必须召开一次会议。村民监督委员会,由村民监督员组成,是联户代表会议的常设机构,对村委会进行监督。“联户代表会议是村里的最高权力机构,监督委员会就是向它负责的监督机构,我们称它为‘小常委’。” 朱麦囤接着解释。
曾多次深入到白沙镇各个乡村进行过调研的于建嵘在研讨会上总结说,白沙镇的“家庭联户代表制”抓住了现实农村中的主要矛盾,抓住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这三个环节,在现有法律框架内,把党依法执政和村民依法自治有机地结合起来,值得肯定。
被逼出来的“十户联保”
46岁的朱麦囤做过教师,经过商,1995年报名参加县里干部竞聘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安排到白沙镇当了副镇长。
朱麦囤说,当时的工作重点是招商引资,“说白了就是卖地,一方面给老板说好话,让人家来投资、征地;一方面请群众喝酒、开会,做工作让他们卖地”。
那时的干群关系不是一般的紧张,基层干部在处理集体收支、征地补偿等问题上透明度不够,村民对集体事务缺少发言权。为了征地,朱麦囤没少作难,也没少挨骂。
朱麦囤发现,每次村里开会,在会上“乱发言、乱骂人”的,往往只是发泄怨气,而并不代表全家的意见。会议有民主的形式,却收不到效果。朱麦囤想,能不能每户选一个当家的“法人”,颁发证书,在镇政府备案,以后这家的大小事都由“法人”说了算。说干就干,2004年,当上镇党委书记的朱麦囤开始推行这个办法,并花大力气培训“法人”。经过几年摸索,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家庭联户代表制”。
朱麦囤认为,农村实行承包制后,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导致很多人集体观念淡薄,对公共事务不关心。另外,基层干部在处理集体收支、征地补偿等热点问题时往往不够透明,而村民又对村组集体事务缺少有效监督。
2007年,全镇共选出1039名联户代表,其中就有以前老跟干部对着干的村民任婷妮。她发挥特长,组织联户群众外出承包工程,联户家庭的收入增长明显。企业驻村,她配合干部一起做思想工作。2009年3月,联户代表换届,村民积极参与,联户代表增加至1069名,其中和任婷妮一样连任的有962人,连任率达90%。而村民监督员的数量也同样开始增加,2007年是102名,到2009年换届时增加到了111名,连任率高达95.8%。
“以前认为是政府在走过场,也没当成回事,选联户代表时也不太认真,可随着代表权力的增大,好多村民还争着想当哩。”康庄村一位村民告诉记者。
没有五瓣章 村干部支不出一分钱
3月7日这天,正赶上白沙村第一组在开联户代表会。组长叫罗拴喜,组里共有83户,366口人,有5名联户代表来到会场。会上商议了一件大事,村里要浇麦和植树了,需要1000多元钱,组里账上有1万多元钱,都在村里管着,大家得把5块章合到一块,盖上后才能取钱。事情说定后,5个联户代表很快从各自口袋内拿出一小块公章。
从镇里赶来的朱麦囤一边帮忙用皮筋把5块章捆好,一边笑着解释:“这都是村民想出来的点子,一个代表拿一块,一个人不同意你就盖不成个囫囵章。”朱麦囤说,现在白沙镇实行的是组里的资产村管,账户设在村委会,不盖公章组长支不出一分钱。村里的账户由村民监督委员会审核,不经审核,村干部同样支不出一分钱。“现在又有了‘村治在线’网站,每一笔开支都在网上登记得详详细细,谁都可以查。”
“这可都是来真的,联户代表可不留情面。”大有庄村前年曾组织村干部出去考察,回来后想通过村财务报销,但监委会听取联户代表意见,审核时认为有一部分费用属不合理开支,不能入账。最终,2万多元钱由村干部自己掏了腰包。
以前镇里有项目占地或公益事业占地,都是村组干部说了算,收入也不透明,财务更不公开,群众当然意见很大了。实行联户代表制后,项目占地要召开法人联户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有一个法人不同意,联户代表就不能擅自盖章,有一个代表不盖章,这五瓣章就盖不成。收入也同样由联户代表组成的组委会监督,“支出时,没有五瓣章,村干部取不出一分钱,那还能不透明?”朱麦囤笑着解释说。
记者打开“村治在线”网,果然在白沙村的政务公开栏里发现了一组去年支出的5000多元电费和门面房1.7万多元的收入。
“联户代表”发威10天拆迁一村庄
64岁的朱留锁在康庄村任了几十年的村支书,去年才光荣退休。谈及联户代表制度,他深有感触,“这制度好是好,老百姓愿意,但就是对村干部压力太大了”。
朱留锁们的压力来自“联户代表制度”每月开一次全体联户代表会,开会时镇里领导还要亲自赶来参加。代表会负责决策和监督,村委会负责执行。会上不仅要听取村两委月度工作报告和监委会关于村财务收支的通报,联户代表还要针对涉及村情民意的有关问题向村组干部提出质询。“因为财务透明,像修路、打井之类的公共事务好办多了。虽然要开会研究,决策起来慢了,但比村干部直接拍板,少了后期矛盾。” 白沙镇人大主席团主席李振甫说。
“上个月提的问题你得抓紧时间解决,慢一点,下个月就又到了,像康庄村的公厕,建起时是按城市标准建的水冲式,没想到流动人口多,来入厕人太多,所以没用多久就坏了,没办法只得把门给封住暂用不成了。可村民们有意见,联户代表就在会上提出来了,已经提过两次了,再不解决村干部自己脸上就挂不住了。”朱留锁说。
虽然有压力,但新支书贾书昌仍举双手暂成这种联户代表制度。康庄村有2000多村民,是郑州市重点工程郑东新区热电厂和天瑞水泥集团所在地。这些项目规划建设,需要200多户村民集体搬迁。由于搬迁补偿方案事先经过联户代表讨论通过,并由监委会同步进行监督,仅用了10天时间,该村就全部拆迁完毕。
朱麦囤解释道,先是由联户代表入户调查,把意见汇总到指挥部,然后由指挥部与联户代表共同开会研究解决方案,方案出台,一律执行,镇里先给付一半拆迁费,房子四角落地,全部付清,10天内拆迁完毕,奖惩4000元,这些办法都是联户代表们想出来的,10天能顺利拆迁200多户,没有出现一户上访告状的,这要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村治在线”不常在线
“联户代表制”在给白沙镇带来荣誉的同时,也带动了其它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目前,白沙镇已入驻企业200多家,从2007年的财政收入5340万元,到2009年突破亿元大关,成为中牟县第一个财政收入超亿元乡镇。自推行“联户代表制”以来,全镇没发生过一起上访事件,23个行政村的300余名村干部,没一人违法违纪。 李振甫顶着寒流奔波在白沙镇辖区的大雍庄、康庄、白沙等村,他的工作重点是检查、督促这些村尽快将分到村里的新电脑安装调试,并期望这个“村治在线”能够天天在线。
但美中不足的是,“村治在线”不常在线。大雍庄村的村支书雍玉祥笑着说:“我都快60岁的人了,怎能学会那玩意,镇里分给的新电脑,如今还在办公室内睡大觉。”
相同的烦恼也出现在了康庄村,村支书贾书昌迟迟没能将电脑装上的原因是,村办公室没住人,但他说:“我家里有,儿子会上网,他经常打开‘村治在线’让我看。”但由于设备问题,“村治在线”会经常出现上不了线或掉线。于建嵘教授在研讨会上谈“村治在线”的理想状态是“推向全国,让农民真正参与进来,为他们提供一个发布信息、参与村务管理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