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预输注高渗盐溶液对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
方法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全身麻醉(H1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组+椎管内麻醉(H2组)、生理盐水组+全身麻醉(C1组)和生理盐水组+椎管内麻醉(C2组)。4组患者术前30 min预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或生理盐水4 ml/kg,H1、C1组行全身麻醉,H2、C2组行椎管内麻醉。于液体输注前(T0)、输注结束30 min(T1)、60 min(T2)及120 min(T3)采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观察患者Na+、Ca2+、K+的变化趋势。于液体输注前(a0)、手术开始前(a1)、术中1 h(a2)、术后30 min(a3)和术后第2天(a4)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中IL-1β、IL-6、TNF-α、IL-10及神经损伤标志物S100β蛋白含量,并于a0、a3及a4抽取外周静脉血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单核细胞亚群CD14+CD16+表达水平。术后第1~3天行Nu-DESC评分测定患者是否发生谵妄。
结果H组及C组Na+、Ca2+、K+均在正常范围内波动,与C组比较,H组T1、T2 Na+水平升高,K+水平降低(P<0.05);与液体输注前a0相比,四组术后IL-1β、IL-6及TNF-α均升高(P<0.05);与H组同时点相比,C组术后血清中IL-1β、IL-6、TNF-α及S100β升高,IL-10降低(P<0.05);与H1比较,H2各时点IL-1β、IL-6、TNF-α、IL-10及S100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H组术后各时点CD14+CD16+单核细胞比例表达减少,术后谵妄发生率降低(13.3%、10.0%比33.3%、36.7%,P<0.05)。
结论预输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能够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单核细胞分泌炎症因子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