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给中国什么启示

来源 :科学大众(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本是一个樱花盛开的季节。但a本国民面对的,却是堪比好莱坞灾难大片《2012》的现实。2011年3月11日,里氏9级特大地震降临日本。日本岛内满目疮痍,一片废墟。而其引发的海啸则摧毁了仙台、岩手、宫城、福岛、茨城等地区沿海5千米地带上的几乎一切。然而,令世人震撼的,并非仅仅是如世界末日一般的灾难场面,还有在灾难阴影笼罩下的日本国民脸上,看不到慌乱,只有冷静。
  
  30多年前就为此次地震做准备
  
  一次大的自然灾害就像一场战争。当战争真正来临,胜负多已昭然若揭,影响结果的关键因素,就是战前的准备工作。实际上,早在30多年前,日本就在为这次“东日本大地震”做着准备。
  上世纪70年代,日本的地震学家通过预测得出,日本将在未来30到40年间迎来一场8级以上的大地震,地点大概在以伊豆半岛为中心,半径200千米的范围内,东京外海的地质断裂带附近。
  在日本历史上,因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的撞击,类似的大地震几乎每隔150年就会发生。在16世纪,这个范围内曾发生安政大地震,数万人遇难。而在1923年,发生了关东大地震。由于地震频发的这条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连接带,恰好与日本的交通大动脉“系海道”平行,日本地震学家因此将其命名为“东海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的大地震就发生在这一两大板块的接触带的北端,这印证了他们的预测。只是因为这次地震的波及范围更广,损失更大,因此在正式命名时,从“东海大地震”变成了“东日本大地震”。
  当时的预测,只是对地震发生时间段和地点有了一个大致范围的估算,而无法对地震发生时间和地点做出更为确切的预测。最终,日本地震学家决定公布关于“东海大地震”的预测结果。他们甚至进行模拟试验,认为“东海大地震”一旦爆发,死亡人数将在9400人左右,建筑也将损毁16万栋。
  这个预测结果,在当时的日本民众心中造成巨大阴影。他们都知道了东京湾外存在着一个地下恶魔。但恶魔何时发作,却没有人知道。也因为这样,在一些影评人看来,无论是《日本沉没》还是《哥斯拉》,这些电影都反映出日本人的末日心态,而这种心态的形成,至少有一部分来自对“东海大地震”的恐惧。
  不过,正因为关于大地震的预测被公之于众,日本各级政府每年都会积极进行财政拨款,举行针对性的防震演习。即使是幼儿园或是小学里的孩子,也必须参加学习。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东日本大地震来临时,尽管灾害的强度超出意料,但人们早已将逃生、避险等方法倒背如流,并不慌不忙地将之付诸实践。其中,人们最为熟记的逃生技能,就是在地震来临时,钻到桌子下面躲藏。这可谓是无法迅速逃离的高层建筑中,活命率比较高的方法。一来,可以避免被地震中晃倒的家具砸伤:二来,在日本的每个公司都会给职员配备一只救生箱,里面饼干、清水、挖土的手套、保暖的雨衣等应有尽有,每两年更换一次,就藏在职员们的桌子下面。因此,万一建筑倒塌人员被困,人们仍能够靠救生箱存活,以等待救援。
  
  为何大船渡悲剧一再上演
  
  但对防震工作的重视,并未换来日本遇难者数目的减少。因为相对于内陆国家,这次里氏9级的大地震引发的海啸,挟持着超过10米的巨大海浪滚滚而来,造成万余人遇难和失踪,经济损失也难以估量。
  其中大船渡市所在的三陆地区,在海啸中损失惨重。而回溯历史,这并不是大船渡市第一次遭遇海啸的袭击。1896年6月15日,日本遭到有史以来最大海啸的袭击,死亡27 000人,重点受灾地域正是大船渡市所在的三陆。1933年3月3日,三陆外海发生大地震,引发最高达24米海浪的海啸,海岸沿线死亡3000人,大船渡市变成一片废墟。1960年,智利大地震引发海啸后,太平洋彼岸的日本再次受到冲击,在地震22小时以后,最大波高为25米的海啸传至日本,造成巨大灾害。
  同样的惨剧接连上演,人们却没有“吃一堑长一智”的自觉,这让很多外国人不能理解。而大船渡市的居民不易地而居,却是由很多因素造成。毗邻大船渡市的南三陆叮的一切,也许可作参考。1960年,智利大地震触发的海啸致使南三陆叮死亡41人。那次灾难后,南三陆叮每年举行避难演习。由于当年海啸的最高海浪为5.5米,演习均以这一高度为假想规模。
  大船渡市的情况与此类似。不过,“3.11”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远超当年,最高海浪达到13米,原设置在大船渡市的海啸监测站因极限记录高度为10米,在海啸来临时,记录全部出格。因此,出现如此损失,直接原因是对灾害程度预料不足。更为深层的原因,还在于大船渡市的地理位置。它坐落在一个喇叭口型的海湾顶端,海啸进入湾口后如同钱塘潮一样被压缩,潮头被抬高,抵达顶端时威力倍增,而大船渡市的城区,却又分布在狭窄的沿海平原上,这种地形使防御海啸越发困难。这次日本死难人数最多的几个地方,如南三陆叮、陆前高田等地都有同样的地形特点。
  而由于日本地狭人稠,因此即使明知居住地是危险区域,大船渡的居民依然不得不住在这里。
  
  堡垒和狗窝
  
  在这次“东日本大地震”之前,让日本损失最大的地震灾难,莫过于1923年关东大地震,它的发生让半个东京化成一片瓦砾。虽然那次地震的震级比这次小,但造成的人员伤亡却远远多于本次地震。虽然这和震中距离有关,但除此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如今日本建筑的抗震能力已经远超过当年的水准。
  日本的建筑都采取了可抗8级以上地震的标准,并严格执行。一旦房子质量验收不合格,建筑设计者甚至会受到法律制裁。本次地震发生时,日本灾区的大部分高层建筑都没有倒塌。曾有路人看到面前平行的两座大楼因巨大震荡如跳舞般摇摆,但当一切恢复平静时,这两座大楼却完好无损。在被海啸侵袭最为严重的大船渡市,一座座的海边度假别墅被海浪托举到内陆,平移数百米,也安然无恙,里面的居民因此幸存。
  在日本,前者的设计原则被称为“震不倒”,即所谓的“堡垒型”设计,被广泛用于高层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无论是使用稀土钢建筑材料,还是在楼层下安装缓冲装置,都为保证建筑在遭到地震时有效抵御地震波的袭击。尽管这样做在建筑成本上会有所增加,但这也是日本防震设计的主流做法。而在海啸中依旧坚挺的后者,则是家庭住宅常用的设计,在建筑领域被称为“狗窝型”设计。
  日本的个人住宅基本都是采用木板钉合的房子,完全连成一个整体,房体薄而轻,酷似迪斯尼卡通片中的明星狗普鲁托的家。地震来临时,这种房子很容易发生位移,甚至翻转,但无论怎样翻来覆去,其完整性始终不会被破坏,因此很少出现房子坍塌砸死人的现象。
  一刚一柔,却都是实用的手段。地震这个老师,用一次次血的教训,给日本的建筑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的灵感。其实,地震教给日本建筑设计师的,远不只这此。
  
  日本如何修地铁
  
  在日本,如果哪家公司为了修地铁而砍树,不但会被人指责不懂设计,还会冒违反法律的危险。这是因为“砍树修地铁”的方法曾让神户的地铁在地震中成为悲剧:1995年阪神大地震时,正在运行的地铁车厢直接被挤成压缩饼干状,使神户的地铁成为人员损伤最集中的地方。
  阪神大地震之前,日本的地铁普遍采用挖开式施工。即先将地面挖开,在挖好的壕沟中铺设地铁,再在地铁的顶部回填渣土恢复地面。这种施工方式价格较低,施工期短,被广泛运用。然而,阪神大地震的悲剧证明,这种施工方法使神户地铁在地震来临时成为“铁棺材”。因为挖开地面后回填,会形成不同密度和性质的土层,等于让地铁成为地面的一道伤口。一旦地震发生,地面极易在此处错开,形成断层挫裂,使地铁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
  也因为这样,日本的地铁施工如今都改为隧道式挖掘,保留地铁上方完整的地质构造,这大大降低了地铁在地震时的危险。
其他文献
汽车品牌特征设计的第三层内容是图案形状,这也正是人们常常说到的那些.它是系统的造型特征设计里辨识性最好的一层,也是系统中最为表面的一层.
首先我想说的是,我喜欢看你们的杂志《汽车商业评论》,很多报道都写得很深入.
美国人和欧洲人对冷战结束后出现的世界新秩序愈发感到不安.反全球化的力量正在形成,而且可能日益增强两年来,世界经历了自19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2010年,亚洲恢复增
"我听说电动汽车已多年rn也时常看到媒体报道里,连牍成篇rn他们在文字里叫嚷.他们在画面中呼喊rn要减排.要环保,要低碳.rn可我是个普通人
一年多来,除了最近的比亚迪e6碰撞着火外,全球范围内著名的电动车着火事件包括众泰自燃、沃蓝达碰撞多日后起火以及今年的菲斯克豪华轿跑Karma起火
“娇气又多变”的空气悬挂    爱极了赛车运动的张岚,面对这款强调商务舒适性的S500 L,除了感叹它的动力与操控的无可挑剔,在面对《汽车消费报告》记者提出的“最想修改这款车的哪个部分”,他竟然“暴殄天物”地想为这款车减重1/4并且撤掉不必要的电子设备,目的就为了让5.5L的发动机能有更好的赛道表现。  《汽车消费报告》:你特别赞叹了这款车的空气悬挂,都有什么特点?  张岚:空气悬挂,在车子通过一
对于10~15万元的两厢车来说,其在紧凑车型销售比例中只占6%左右的现实,让它不得不抱团生长,培育市场,为自己赢得更大的市场空间.但另一方面,在这个市场上,竞争又是如此地激烈
2010年康明斯全年销售额仅次于高峰期的2008年,为历史第二高132.3亿美元,其全年利润16.6亿美元则创下历史最好水平.康明斯业务的全球化和市场的多元化是其成功的关键.中国,印
几乎所有来过中国的吉他英雄们都曾经这样说过“我喜欢这里,我喜欢中国,我一定会再回来的……”也许你曾经也和我一样,对于这些冠冕堂皇的话半信半疑,但是现在……我想说--我
我是你们《开电动车的人》文中提到的那个买电动车而不得的人,感谢贵刊深入翔实的采访和报道,你们反应了现实和民意,希望能给汽车厂商和政策制定者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