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关于大学语文的教学,是否应当使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具有现实应用性的价值,作为其教学的一个导向性,业界大多持否定的观点。本文以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和基本的教学方式为前提,结合相关的理论,从大学语文应当注重讲授所涉及中国古代文史哲中的内容和形式,在当今中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传承性或传承影响的角度切入,论述大学语文的教学,应当使所讲授的内容具有现实应用性的价值,作为其教学的一个导向性,及其必要性和可行性等,旨在为提高该课程的授课效果,提供一种思路。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现实传承性内容 必要性
大学语文是在我国高等院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开设的一门公共通识课,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沟通交流的修养和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长久以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是否应该使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具有现实应用性的价值,作为其教学的一个导向性,一直是业界争议较大的问题。业界在此问题的见解上,大多是持否定的观点。本文从大学语文应当注重讲授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史哲中的内容和形式,在当今中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传承性或传承影响,及其讲授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使学生从中深切的感受和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性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旨在强化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现实应用性价值,为提高该课程的授课效果,提供一种思路。
一、注重现实传承性讲授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大学语文的授课,应当注重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是指教师在讲授所涉及中国古代文史哲作品中,传统的人文思想、审美观及其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语言运用的特色等之时,还要增加或加强讲授它们在当今中国现实社会环境中的传承性或传承影响及其意义,从而使学生深入的认知,他们所学的知识,有着较强的现实应用性价值。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且使学生认知和掌握其中的一些知识,在当今中国现实生活中的适用性、运用的原则、方式、范围等。例,教师在讲授《诗经》的表现手法“兴”的过程中,除了要讲授“兴”的性质、特点、类型、作用等之外,还应当结合当今我国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一些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创作的民歌、流行歌等,如《东方红》歌曲开头的部分“东方红、太阳升”;《大理三月好风光》歌曲开头的部分“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采蜜忙”;《好汉歌》歌曲开头的部分“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等等,来印证或说明“兴”这种表现手法,在我国当代歌曲等创作中的传承性或传承影响,并且还应当进一步从一些方面来阐述,当代我国的歌曲创作中,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意义和适用范围等。如:可从“兴”这种表种表现手法,随着其的传承影响,已形成了国人在歌曲欣赏中的一种审美倾向或审美情趣,而任何歌曲以及许多信息的传递,吻合受众的审美情趣,是能够获得较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且还应阐述这种表现手法,在当今中国的社会环境中,较适用于歌曲的创作及其运用的原则等。
(一)、注重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必要性
大学语文的授课中,仅仅或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史哲的内容,容易使学生认为其无现实应用性价值。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運用汉语表情达意的修养和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或传承“文化的根”)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其基本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史哲作品为文本,围绕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来讲授相关的内容。由于中国古代的历史较之中国现、当代的历史较长,古代所创造文史哲的数量既博大精深,其又是中国文化(或中国文学)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和源流,加之当前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普遍均较少,导致当前多数院校大学语文的授课内容的结构中,中国古代文史哲的内容自然就占据了绝大部分,甚至是全部。从笔者近些年来参加的一些大学语文的研讨会中,以及对所在学校近几届学生中所做的了解来看,部分学生对这门课具有厌学态度或缺乏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们认为这门课,无非是使他们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史哲方面的内容,所学的内容,与当今中国现实的社会生活以及他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没有多少关系,属学之无用即没有现实应用性价值的学科。导致此类现象的产生,除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偏颇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大学语文的授课,普遍忽视或缺乏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
一般来说,人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某门学科知识,常常是因为或对其有兴趣爱好,或认知其对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方面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人关注与之有用或有关联的事物,是一种较难改变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和存在,是由于人的时间、精力、生命等的有限性和趋利避害的本性所导致的。因此,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一般而言,人对于认为无用或没有太大作用的学科知识,常常就不会或不容易产生学习的需要,以及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①而“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正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了需要,才会对这些事物发生兴趣。”②当然,人的有些需要,也会在兴趣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存在,也是建构在某些事物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有用性上,“需要反映了有机体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所表现出的缺乏。”③因而要能有效地改变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学之无用而产生厌学的现象,以及提高多数学生学习此门课的兴趣和自觉主动性,重要的途径之一,就必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切的感知到,他们所学的中国古代的文史哲知识,与当今中国现实社会中的诸多方面,以及学生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也即有着很强的现实应用性价值,这样才能在较深的程度和较大的范围上,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源于一种内在的需要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从大学语文有效达到提高学生在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个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教学目的的具体性来看,教师注重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则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和继承传统人文思想和审美观等方面中的优秀成分,有何现实应用性价值,能够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易于导向深入的理性认知,从而强化了他们对学习和继承这些传统的人文思想、审美观等的认同感,进而影响他的相应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态度等,也就达到了其具有应用性的价值的教学效果。另外,对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中国古代文史哲中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语言运用的特色。文章的立意和构思的原则等,提供参照性强的范例,这样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来运用这方面所学的知识,就有了具体的参照物,懂得这方面知识的适用性,运用的原则和方法等。从而也就在加养了这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之后,提高了其所学知识的现实应用性价值。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近些年来,学界对所谓“无用之学”(即旨在塑造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审美能力等精神品质方面的学科或知识),和“有用之学”(即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某种技能的学科或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等,进行过较多的讨论。其中,多数的观点,认同如大学语文此类“无用之学”的学科,不应当追求现实应用性的价值,“二是不赞成一味强调‘学以致用’。我认为这是危害中国教育最甚的一种教育思想,貌似正确,其实不然。学当然是为了用,但有直接有用和间接有用之别,也有马上见效与长期见效之别。‘文革’中把‘学以致用’发展为‘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可谓实用主义之典型”。④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其实如引文所言,所有认为“无用之学”不应当追求“学以致用”的见解,并不是认为此类知识没有现实应用性的价值,而仅仅是指此类知识相比较那些“有用之学”来说,学生学了之后,常常并不是很快地就能派上某种用处和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如果“无用之学”的教学,追求使学生学了之后即能很快就有用处的教学效果,势必有害于此类学科教学的存在和发展。
但是笔者并不完全赞同此类的见解。大学语文授课所涉及的知识,从直接和潜在可应用的角度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如中国古代文史哲中的许多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以及古汉语中许多语言运用的特色和方式等知识。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这些知识,并认知它们的现实传承性的原因和作用后,这些知识就能够相对较为直接或较快地转化为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交流、沟通的能力,這将较直接或较快地有助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这些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较直接应用性价值的知识,大学语文的教学,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尽力使之较快地转化为学生相应的能力或水平;另一类是指中国古代文史哲中所蕴含的优秀的人文思想、审美观、审美情趣等,这类知识对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等,具有潜稳默化的催生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什么样的心理,常常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并带来与之相应的结果。学生接受此类知识的熏陶后,或多或少的会影响或改良他们的价值观、道德水准、审美情趣等,这样必然也就会或多或少的改进他的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方式及其产生相应的结果。此类知识虽然常常不会对学生较快的产生实用性功效,但从大学语文的教学来看,采取一些方法,使之快一些的转化为相应的价值观、审美观等,也是可以尝试作为教学效果中的一种目标来追求的。因此本文所使用的“现实应用性价值”概念的含义,并非指大学语文注重讲授现实传承性的内容,学生学了这些知识后就能获得“立竿见影”的应用效果,而是指通过此要使学生深入的认知,他的所学的知识,在当今中国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对个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性价值,由此产生或激发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对其中的一些知识能够认知和掌握,其在当今中国现实生活中的适用性以及运用的原则、方式、范围等,从而获得提高学之能用的能力及其修养水平。
(二)、注重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即文学作品中,作家自觉或不自觉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其社会环境中群体具有的价值观、情感、审美倾向、语言特征,及其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宗教、民风民俗等状况。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无数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史哲作品,而且“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传统的文学、史学和哲学基本上是三位一体的”,⑤因而“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还蕴藏着政治、社会、历史、自然以及人际交流的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⑥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文明延续的链接从未中断过,许多传统文化中的内核,经过代代的沉淀相传,形成了一脉相传的文化特质一直延续至今,这就为大学语文在其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方面注重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提供了较强的可行性。
从工具性即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和语言运用等的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史哲特别是文学中,产生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及其语言运用的方式,并一直延续传承至今。如,自《诗经》中就有的重章叠句表现手法,在当今的一些流行歌和民歌的创作中,仍然在用着。同样,屈原开创的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在当代的一些散文创作中,也仍然在运用着。古代的许多成语,也广泛被运用于当代国人的表情达意中;从人文性方面来看,伦理道德性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内容,历代中国人深受其影响,此也一直传承影响至今。如,当今国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诸多方面的是与非等的判断和取舍,常常会渗透着道德性的因素。又如,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群体意识等,也一直延续在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体系中;从审美性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史哲中的许多人文思想和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等,在其传承的过程中,成为了历代中国人相应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并一直延续至今。如,传统文史哲中具有的忧国忧民思想,就被历代乃至当今的中国人视为美好的人文观。同样,中国古代文学,自赋特别是格律诗兴盛之后,逐渐形成了人们对用“整齐和谐”的句式来表情达意的信息内容,持喜闻乐见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的倾向。此也是当今中国人,对用“整齐和谐”的句式,来表情达意的许多广告语,企业文化观等,常具有审美认同的根源。这三个方面诸如此类的传承性,是无法逐一例举的。
二、现实传承性讲授内容有效的着力点
如上所述,大学语文的授课,应当注重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但要使其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同时要结合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的目的或目标,选择好恰当的着力点。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的定位,业界有很多种观点,其中倾向于“关于课程的性质,会议认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定位”⑦的见解较多。下面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如何选择好其恰当的着力点进行论述。
(一)、教师讲授传统人文思想的现实传承性内容的过程中,要着力使之同当今我国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论述。所谓我国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是指当今我国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那些新出现而又涉及到与国计民生、公众的利益、价值观、伦理道德等联系较紧密或冲突较大,从而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或非议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并且这些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又能够与所讲授传统人文思想的现实传承性内容,有可联系性。
例,《诗经》等的一些作品中,表现了中国古代的人们,对爱情、婚姻所持有真挚的价值观、情感和矢志不渝的态度,此也是传统人文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教师在讲授此的现实传承性内容的过程中,结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情爱观的教学目标,把当今我国的现实生活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引起人们较多关注或非议,被视为焦点问题的“一夜情”和“朝三暮四”等的现象与之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着力阐述二者不同的性质、特点,及其对人生和社会的不同影响,以及学习此方面传统人文思想的意义。
任何社会在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社会现象,或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果其与社会的国计民生、公众的利益、价值观、伦理规范等,关系较直接或冲突较大时,如前所述,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和人常常较关心与之相关联事物的社会心理,就会驱使人们对这些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表现出较大的关注性和参与性,从而形成所谓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教师讲授传统人文思想现实传承性内容的过程中,应当着力使之同与之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论述,实质上就是运用信息传递要获得好的效果,其内容和形式须吻合受众心理的原理,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感知到,他们所学习的这些内容,对他们自我及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性价值,从而有效地唤发或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等。
(二)、教师讲授传统审美性方面的现实传承的内容时,要着力阐述认知它们,对学生运用语言提高交流、沟通的效果,以及对学生个人和社会的生存、发展等方面有何意义或价值。例,用含蓄委婉的方式表情达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基本的或常见的表现特征,它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人及其人们在传情表意上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这种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一直延续传承至今。教师在讲授此的现实传承性的内容时,可从人或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首先都是以其既有的价值观、审美观、需要等,对所接触的信息进行选择,在内容或形式方面吻合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需要等的信息,他们才会选择接收,进而才有可能产生接受的意愿,以及发生相应的行为方式;反之,如是不吻合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需要等的信息,他们则会舍弃的角度,使学生明白认知或学习此,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或效果。
支配人的行为方式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总的来看,是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合力”所促成的。但任何社会环境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要能够促使人的行为方式的发生,还必须促使其社会环境中的人,形成相应的價值观、审美观、需要等心理要素,因此支配人的行为方式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主要则是人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审美观、需要等心理要素。而影响成年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所涉及事物的认知,能够升华为理性的层面,并且具有积极或正面的判断和接受。
大学语文讲授传统审美性方面的内容,是要使学生在课程所涉及的讲授内容方面,树立起相应或相关的审美观、形成一些良好的审美情趣,并且具有鉴别其美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个人及其社会,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大学语文讲授传统审美性的现实传承性的内容,则旨在使学生从中认识到,认知和学习传统审美性方面的内容,对学生个人及其社会,在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性价值,从而提高他们对此方面内容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觉主动性,以及产生应当努力学习等的价值观,而要达到后一方面的教学目的,教师无疑必须使学生对传统审美性方面的现实传承性的内容,在理性的认知层面上,能够知晓其学习的积极意义。
(三)、教师讲授传统的工具性方面的现实传承性的内容时,要着力阐述其传承至今的基本原因。例,托物言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种手法自屈原开创之后,一直传承至今。教师通过“青松赞”、“荷花赞”、《白杨礼赞》等文讲授它在当今中国社会环境中文学等方面的现实传承性时,可从此表现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特性作用,以及它在产生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民族审美观等的角度,来深入阐述此表现手法能传承至今的基本原因。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由于学界存在着一些不尽相同的见解,因此有必要简述一下语文类课程最基本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任何教学层次的语文类的课程,提高学生运用口语和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均是其最基本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区别只在于不同教学层次的语文课,其教学的侧重性和教学内容的结构不同或不尽相同。“语文则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它是从人如何言说,如何表达来切入,致力于探讨诸如文本构成、语言魅力、表现形式、书写技巧、文辞之得体等,并且把这些作为研讨学习的‘着力点’。就此而言,语文具有其特定的描写对象和探究内涵”。⑧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学生运用口语和文字表情达意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在这些方面的修养水平的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大学语文讲授传统的工具性方面的现实传承性的内容,自然就应当主要是讲授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史哲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布局谋篇的方式、立意的原则、语言运用的技巧等,在当今中国社会环境中的传承性,但仅做到此还不够。如果仅仅只是做到此,学生对其的认识,只能处于“知其然”的感性层面上,也就无法深入的理解其现实应用性的价值,从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而必须着力阐述其传承至今的基本原因,使学生对其的认识,升华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层面上。大学语文所谓提高学生工具性等方面的修养水平,是指要使学生对所讲授此方面内容、问题及其现实传承性,能够有深入地理性认识,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其价值,并且知道如何去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有利于转化为相应的能力。
最后还须提及的是,教师在讲授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方面的现实传承性的内容时,如能对其传承的线索,进行一个大致的勾勒,则能够强化学生对它们的重视,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最终较好的导向学以能够致用的教学目的。
注释:
①、②叶奕乾.何存道.梁宇建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P314-315.P336
③马谋超著.广告心理—广告人对消费行为的心理把握.(第二版)[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8月.P191
④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简编修订本)[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前言)P2
⑤杨志坚.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J].常德: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
www.cnki.com.cn/journal/H’-H7-CDSS-2006-06.htm
⑥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修订四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四版前言)P2
⑦佘丹清作.张曦微整理.高等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J]. 常德: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
www.cnki.com.cn/journal/H’-H7-CDSS-2006-06.htm
⑧李瑞山.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6).http://ckrd.cnki.net/GRID20/detail.aspx?QueryID=27&CurRec=20
[关键词] 大学语文 现实传承性内容 必要性
大学语文是在我国高等院校非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开设的一门公共通识课,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汉语进行沟通交流的修养和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长久以来,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是否应该使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具有现实应用性的价值,作为其教学的一个导向性,一直是业界争议较大的问题。业界在此问题的见解上,大多是持否定的观点。本文从大学语文应当注重讲授所涉及的中国古代文史哲中的内容和形式,在当今中国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传承性或传承影响,及其讲授此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等的角度,来探讨如何使学生从中深切的感受和认识,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性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旨在强化大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现实应用性价值,为提高该课程的授课效果,提供一种思路。
一、注重现实传承性讲授内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大学语文的授课,应当注重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是指教师在讲授所涉及中国古代文史哲作品中,传统的人文思想、审美观及其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语言运用的特色等之时,还要增加或加强讲授它们在当今中国现实社会环境中的传承性或传承影响及其意义,从而使学生深入的认知,他们所学的知识,有着较强的现实应用性价值。以此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并且使学生认知和掌握其中的一些知识,在当今中国现实生活中的适用性、运用的原则、方式、范围等。例,教师在讲授《诗经》的表现手法“兴”的过程中,除了要讲授“兴”的性质、特点、类型、作用等之外,还应当结合当今我国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一些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创作的民歌、流行歌等,如《东方红》歌曲开头的部分“东方红、太阳升”;《大理三月好风光》歌曲开头的部分“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采蜜忙”;《好汉歌》歌曲开头的部分“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等等,来印证或说明“兴”这种表现手法,在我国当代歌曲等创作中的传承性或传承影响,并且还应当进一步从一些方面来阐述,当代我国的歌曲创作中,运用这种表现手法的意义和适用范围等。如:可从“兴”这种表种表现手法,随着其的传承影响,已形成了国人在歌曲欣赏中的一种审美倾向或审美情趣,而任何歌曲以及许多信息的传递,吻合受众的审美情趣,是能够获得较好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等方面,进行阐述,并且还应阐述这种表现手法,在当今中国的社会环境中,较适用于歌曲的创作及其运用的原则等。
(一)、注重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必要性
大学语文的授课中,仅仅或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史哲的内容,容易使学生认为其无现实应用性价值。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運用汉语表情达意的修养和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或传承“文化的根”)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其基本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史哲作品为文本,围绕着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来讲授相关的内容。由于中国古代的历史较之中国现、当代的历史较长,古代所创造文史哲的数量既博大精深,其又是中国文化(或中国文学)产生和发展的源头和源流,加之当前大学语文课程的课时普遍均较少,导致当前多数院校大学语文的授课内容的结构中,中国古代文史哲的内容自然就占据了绝大部分,甚至是全部。从笔者近些年来参加的一些大学语文的研讨会中,以及对所在学校近几届学生中所做的了解来看,部分学生对这门课具有厌学态度或缺乏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他们认为这门课,无非是使他们了解一些中国古代文史哲方面的内容,所学的内容,与当今中国现实的社会生活以及他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没有多少关系,属学之无用即没有现实应用性价值的学科。导致此类现象的产生,除了学生在认知上的偏颇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即大学语文的授课,普遍忽视或缺乏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
一般来说,人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某门学科知识,常常是因为或对其有兴趣爱好,或认知其对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方面有较强的实用价值。人关注与之有用或有关联的事物,是一种较难改变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的产生和存在,是由于人的时间、精力、生命等的有限性和趋利避害的本性所导致的。因此,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一般而言,人对于认为无用或没有太大作用的学科知识,常常就不会或不容易产生学习的需要,以及产生相应的行为方式。“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①而“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正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了需要,才会对这些事物发生兴趣。”②当然,人的有些需要,也会在兴趣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而人的需要的产生和存在,也是建构在某些事物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有用性上,“需要反映了有机体对其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所表现出的缺乏。”③因而要能有效地改变部分学生认为大学语文学之无用而产生厌学的现象,以及提高多数学生学习此门课的兴趣和自觉主动性,重要的途径之一,就必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切的感知到,他们所学的中国古代的文史哲知识,与当今中国现实社会中的诸多方面,以及学生自我生存和发展的许多方面,有着广泛的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也即有着很强的现实应用性价值,这样才能在较深的程度和较大的范围上,使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源于一种内在的需要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从大学语文有效达到提高学生在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三个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教学目的的具体性来看,教师注重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则可以使学生对学习和继承传统人文思想和审美观等方面中的优秀成分,有何现实应用性价值,能够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易于导向深入的理性认知,从而强化了他们对学习和继承这些传统的人文思想、审美观等的认同感,进而影响他的相应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态度等,也就达到了其具有应用性的价值的教学效果。另外,对学生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所学中国古代文史哲中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语言运用的特色。文章的立意和构思的原则等,提供参照性强的范例,这样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来运用这方面所学的知识,就有了具体的参照物,懂得这方面知识的适用性,运用的原则和方法等。从而也就在加养了这方面的修养和能力之后,提高了其所学知识的现实应用性价值。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近些年来,学界对所谓“无用之学”(即旨在塑造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审美能力等精神品质方面的学科或知识),和“有用之学”(即旨在培养学生具有某种技能的学科或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等,进行过较多的讨论。其中,多数的观点,认同如大学语文此类“无用之学”的学科,不应当追求现实应用性的价值,“二是不赞成一味强调‘学以致用’。我认为这是危害中国教育最甚的一种教育思想,貌似正确,其实不然。学当然是为了用,但有直接有用和间接有用之别,也有马上见效与长期见效之别。‘文革’中把‘学以致用’发展为‘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可谓实用主义之典型”。④怎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其实如引文所言,所有认为“无用之学”不应当追求“学以致用”的见解,并不是认为此类知识没有现实应用性的价值,而仅仅是指此类知识相比较那些“有用之学”来说,学生学了之后,常常并不是很快地就能派上某种用处和解决某些具体问题。如果“无用之学”的教学,追求使学生学了之后即能很快就有用处的教学效果,势必有害于此类学科教学的存在和发展。
但是笔者并不完全赞同此类的见解。大学语文授课所涉及的知识,从直接和潜在可应用的角度来划分,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如中国古代文史哲中的许多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以及古汉语中许多语言运用的特色和方式等知识。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了这些知识,并认知它们的现实传承性的原因和作用后,这些知识就能够相对较为直接或较快地转化为提高学生运用语言交流、沟通的能力,這将较直接或较快地有助于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这些对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较直接应用性价值的知识,大学语文的教学,应当采取一些有效的方式,尽力使之较快地转化为学生相应的能力或水平;另一类是指中国古代文史哲中所蕴含的优秀的人文思想、审美观、审美情趣等,这类知识对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等,具有潜稳默化的催生作用。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有什么样的心理,常常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并带来与之相应的结果。学生接受此类知识的熏陶后,或多或少的会影响或改良他们的价值观、道德水准、审美情趣等,这样必然也就会或多或少的改进他的生存和发展的行为方式及其产生相应的结果。此类知识虽然常常不会对学生较快的产生实用性功效,但从大学语文的教学来看,采取一些方法,使之快一些的转化为相应的价值观、审美观等,也是可以尝试作为教学效果中的一种目标来追求的。因此本文所使用的“现实应用性价值”概念的含义,并非指大学语文注重讲授现实传承性的内容,学生学了这些知识后就能获得“立竿见影”的应用效果,而是指通过此要使学生深入的认知,他的所学的知识,在当今中国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对个人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性价值,由此产生或激发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并且对其中的一些知识能够认知和掌握,其在当今中国现实生活中的适用性以及运用的原则、方式、范围等,从而获得提高学之能用的能力及其修养水平。
(二)、注重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即文学作品中,作家自觉或不自觉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其社会环境中群体具有的价值观、情感、审美倾向、语言特征,及其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宗教、民风民俗等状况。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无数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文史哲作品,而且“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传统的文学、史学和哲学基本上是三位一体的”,⑤因而“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还蕴藏着政治、社会、历史、自然以及人际交流的各种形象化的具体感性的知识。”⑥另一方面,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文明延续的链接从未中断过,许多传统文化中的内核,经过代代的沉淀相传,形成了一脉相传的文化特质一直延续至今,这就为大学语文在其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方面注重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提供了较强的可行性。
从工具性即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和语言运用等的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史哲特别是文学中,产生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及其语言运用的方式,并一直延续传承至今。如,自《诗经》中就有的重章叠句表现手法,在当今的一些流行歌和民歌的创作中,仍然在用着。同样,屈原开创的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在当代的一些散文创作中,也仍然在运用着。古代的许多成语,也广泛被运用于当代国人的表情达意中;从人文性方面来看,伦理道德性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构成内容,历代中国人深受其影响,此也一直传承影响至今。如,当今国人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对他人诸多方面的是与非等的判断和取舍,常常会渗透着道德性的因素。又如,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群体意识等,也一直延续在当今中国人的价值观体系中;从审美性方面来看,中国古代的文史哲中的许多人文思想和表情达意的方式方法等,在其传承的过程中,成为了历代中国人相应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并一直延续至今。如,传统文史哲中具有的忧国忧民思想,就被历代乃至当今的中国人视为美好的人文观。同样,中国古代文学,自赋特别是格律诗兴盛之后,逐渐形成了人们对用“整齐和谐”的句式来表情达意的信息内容,持喜闻乐见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的倾向。此也是当今中国人,对用“整齐和谐”的句式,来表情达意的许多广告语,企业文化观等,常具有审美认同的根源。这三个方面诸如此类的传承性,是无法逐一例举的。
二、现实传承性讲授内容有效的着力点
如上所述,大学语文的授课,应当注重现实传承性的讲授内容,但要使其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同时要结合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的目的或目标,选择好恰当的着力点。关于大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的定位,业界有很多种观点,其中倾向于“关于课程的性质,会议认同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审美性和人文性的课程定位”⑦的见解较多。下面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如何选择好其恰当的着力点进行论述。
(一)、教师讲授传统人文思想的现实传承性内容的过程中,要着力使之同当今我国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进行论述。所谓我国现实生活中与之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是指当今我国现实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那些新出现而又涉及到与国计民生、公众的利益、价值观、伦理道德等联系较紧密或冲突较大,从而引起人们普遍关注或非议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并且这些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又能够与所讲授传统人文思想的现实传承性内容,有可联系性。
例,《诗经》等的一些作品中,表现了中国古代的人们,对爱情、婚姻所持有真挚的价值观、情感和矢志不渝的态度,此也是传统人文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教师在讲授此的现实传承性内容的过程中,结合培养学生形成正确情爱观的教学目标,把当今我国的现实生活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引起人们较多关注或非议,被视为焦点问题的“一夜情”和“朝三暮四”等的现象与之联系起来,进行对比分析,着力阐述二者不同的性质、特点,及其对人生和社会的不同影响,以及学习此方面传统人文思想的意义。
任何社会在存在和发展的过程中,都会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社会现象,或产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如果其与社会的国计民生、公众的利益、价值观、伦理规范等,关系较直接或冲突较大时,如前所述,人的趋利避害的本性,和人常常较关心与之相关联事物的社会心理,就会驱使人们对这些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表现出较大的关注性和参与性,从而形成所谓社会的焦点、热点问题。教师讲授传统人文思想现实传承性内容的过程中,应当着力使之同与之相关的热点、焦点问题联系起来论述,实质上就是运用信息传递要获得好的效果,其内容和形式须吻合受众心理的原理,使学生更加深入的感知到,他们所学习的这些内容,对他们自我及其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性价值,从而有效地唤发或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等。
(二)、教师讲授传统审美性方面的现实传承的内容时,要着力阐述认知它们,对学生运用语言提高交流、沟通的效果,以及对学生个人和社会的生存、发展等方面有何意义或价值。例,用含蓄委婉的方式表情达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基本的或常见的表现特征,它体现了古代中国的文人及其人们在传情表意上的审美观和审美情趣,这种审美观和审美情趣一直延续传承至今。教师在讲授此的现实传承性的内容时,可从人或信息接收者在接收信息的过程中,首先都是以其既有的价值观、审美观、需要等,对所接触的信息进行选择,在内容或形式方面吻合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需要等的信息,他们才会选择接收,进而才有可能产生接受的意愿,以及发生相应的行为方式;反之,如是不吻合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需要等的信息,他们则会舍弃的角度,使学生明白认知或学习此,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或效果。
支配人的行为方式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总的来看,是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地域等因素的“合力”所促成的。但任何社会环境中的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要能够促使人的行为方式的发生,还必须促使其社会环境中的人,形成相应的價值观、审美观、需要等心理要素,因此支配人的行为方式发生的最直接的原因,主要则是人在后天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价值观、审美观、需要等心理要素。而影响成年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对所涉及事物的认知,能够升华为理性的层面,并且具有积极或正面的判断和接受。
大学语文讲授传统审美性方面的内容,是要使学生在课程所涉及的讲授内容方面,树立起相应或相关的审美观、形成一些良好的审美情趣,并且具有鉴别其美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个人及其社会,能够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大学语文讲授传统审美性的现实传承性的内容,则旨在使学生从中认识到,认知和学习传统审美性方面的内容,对学生个人及其社会,在许多方面具有较强的现实应用性价值,从而提高他们对此方面内容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自觉主动性,以及产生应当努力学习等的价值观,而要达到后一方面的教学目的,教师无疑必须使学生对传统审美性方面的现实传承性的内容,在理性的认知层面上,能够知晓其学习的积极意义。
(三)、教师讲授传统的工具性方面的现实传承性的内容时,要着力阐述其传承至今的基本原因。例,托物言志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这种手法自屈原开创之后,一直传承至今。教师通过“青松赞”、“荷花赞”、《白杨礼赞》等文讲授它在当今中国社会环境中文学等方面的现实传承性时,可从此表现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特性作用,以及它在产生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民族审美观等的角度,来深入阐述此表现手法能传承至今的基本原因。
关于大学语文课程性质,由于学界存在着一些不尽相同的见解,因此有必要简述一下语文类课程最基本的性质和教学目的。任何教学层次的语文类的课程,提高学生运用口语和文字表情达意的能力,均是其最基本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区别只在于不同教学层次的语文课,其教学的侧重性和教学内容的结构不同或不尽相同。“语文则与其他学科、课程不同,它是从人如何言说,如何表达来切入,致力于探讨诸如文本构成、语言魅力、表现形式、书写技巧、文辞之得体等,并且把这些作为研讨学习的‘着力点’。就此而言,语文具有其特定的描写对象和探究内涵”。⑧大学语文课程对于提高学生运用口语和文字表情达意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提高学生在这些方面的修养水平的方式来完成的,因此大学语文讲授传统的工具性方面的现实传承性的内容,自然就应当主要是讲授中国古代优秀的文史哲作品,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一些表现手法、布局谋篇的方式、立意的原则、语言运用的技巧等,在当今中国社会环境中的传承性,但仅做到此还不够。如果仅仅只是做到此,学生对其的认识,只能处于“知其然”的感性层面上,也就无法深入的理解其现实应用性的价值,从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而必须着力阐述其传承至今的基本原因,使学生对其的认识,升华到“知其所以然”的理性层面上。大学语文所谓提高学生工具性等方面的修养水平,是指要使学生对所讲授此方面内容、问题及其现实传承性,能够有深入地理性认识,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其价值,并且知道如何去运用所学的知识,从而有利于转化为相应的能力。
最后还须提及的是,教师在讲授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方面的现实传承性的内容时,如能对其传承的线索,进行一个大致的勾勒,则能够强化学生对它们的重视,从而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最终较好的导向学以能够致用的教学目的。
注释:
①、②叶奕乾.何存道.梁宇建主编.普通心理学(修订二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P314-315.P336
③马谋超著.广告心理—广告人对消费行为的心理把握.(第二版)[m] 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年8月.P191
④王步高.丁帆主编.大学语文(简编修订本)[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前言)P2
⑤杨志坚.大学语文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层面进行母语教育的一种形式[J].常德: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
www.cnki.com.cn/journal/H’-H7-CDSS-2006-06.htm
⑥徐中玉主编.大学语文(修订四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4月.(四版前言)P2
⑦佘丹清作.张曦微整理.高等学校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J]. 常德: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6)
www.cnki.com.cn/journal/H’-H7-CDSS-2006-06.htm
⑧李瑞山.论大学语文的课程方向与内容构建.中国大学教学.2007年(6).http://ckrd.cnki.net/GRID20/detail.aspx?QueryID=27&CurRec=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