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课标是灯塔,那么教材就是引领我们前进的航线。只有正确理解教材,才能使我们引领学生找到通向灯塔最近的航线。
1 对教材的理解
1.1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每章的安排有共同的特点,从实际生活入手,进而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且每一章都是在前一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体现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1.2 注重科学探究,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探究实验”四个,“演示实验”十七个,“想想做做”八个。
1.3 注重生活联系实际,在课本中插入了大量生活中的图片,在学过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后以“STS”的形式介绍了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像这样的设置在八下教材中共出现了五次。
1.4 关注科技发展,在学完电阻之后以“科学世界”的形式介绍了半导体、超导现象。像这样的介绍八下共出现四次。
2 其次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主线贯穿整册教材的。教材把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的闪光点,是新旧教材的主要区别之一。虽然整体看每个实验都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分析和论证、评估和交流这六大步骤但它不是简单过程的重复。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下对比: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探究并联电路电压规律中。可以看出在“串联”中有语言引导设计实验,到“并联”中让学生自己进行试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还有在探究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进行试验”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写出操作中的主要步骤。使学生不仅会做实验,还要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写简单实验报告”的能力。
此外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个实验,与前两个实验进行对比,会发现在中“进行试验”过程中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没有了,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记录实验的表格”。
从上面这些实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实验都经历了相同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逐步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九年级更多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也为以后学生生活当中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打好基础。
八下的核心内容核心能力有:两种电路、三表一器、八大实验、四个物理量、两个定律。
两定律,两定律是指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础的定律,是初中阶段电学部分的核心内容,能说明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有关计算的依据。焦耳定律首先从生活中用电器工作时发热现象引出电流的热效应,再通过演示实验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然后给出焦耳定律的完整内容,最后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两重性,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问题的思想。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便于学生能联系实际学习物理,更能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正确的教材理解仅仅为我们学习物理划定了航线,要使小船尽快驶向灯塔,这就需要一副强有力的船桨,它就是合理化的教学建议
3 下面我将根据一些中招考题的特点,浅谈教学建议
3.1 科学探究型试题,科学探究在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有着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建议:我们在学习实验探究课时,教师要通过编制导学案巧妙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从自身实践操作中发现物理规律。
其次加强科学方法的渗透,本册教材突出强调了控制变量法,另外用到的还有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
最后为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应在学完知识后增加一些小专题训练。例如故障分析专题,动态电路专题,单表测电阻专题,以及比例问题。
3.2 基础知识应用型试题。建议: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让学生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在学过变阻器以后问学生收音机调节音量的开关实质是什么?怎么可以让收音机的音量变大?
3.3 信息收集与处理型试题。它就考察了学生对家用电器铭牌内容的理解及应用。
建议: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通过课本上说明书的使用,延伸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回家阅读家用电器的说明书和铭牌,根据有关参数进行安全使用。
3.4阅读研究型试题。这类题目以材料阅读的形式,渗透环境、能源、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把科学、技术、社会相互联系起来。
建议:鼓励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科普知识大赛等社会活动,并参与讨论社会环境问题,例如上年我们就在参加郑州市“低碳生活作品大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还培养了他们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以及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意识。
总之,物理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为广泛联系的学科,对于青少年来说,它可以揭开大千世界的诸多奥秘,又可以使他们志向高远,憧憬未来,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会识别了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即具有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从而焕发出物理教学的魅力!
1 对教材的理解
1.1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每章的安排有共同的特点,从实际生活入手,进而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且每一章都是在前一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体现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1.2 注重科学探究,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探究实验”四个,“演示实验”十七个,“想想做做”八个。
1.3 注重生活联系实际,在课本中插入了大量生活中的图片,在学过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后以“STS”的形式介绍了防止废电池对环境的危害,像这样的设置在八下教材中共出现了五次。
1.4 关注科技发展,在学完电阻之后以“科学世界”的形式介绍了半导体、超导现象。像这样的介绍八下共出现四次。
2 其次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为主线贯穿整册教材的。教材把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这也是新教材的一个最大的闪光点,是新旧教材的主要区别之一。虽然整体看每个实验都经历了提出问题、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试验、分析和论证、评估和交流这六大步骤但它不是简单过程的重复。下面让我们来做一下对比: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规律和探究并联电路电压规律中。可以看出在“串联”中有语言引导设计实验,到“并联”中让学生自己进行试验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还有在探究并联电路电压规律的“进行试验”过程中,还要求学生写出操作中的主要步骤。使学生不仅会做实验,还要会用科学的语言描述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写简单实验报告”的能力。
此外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这个实验,与前两个实验进行对比,会发现在中“进行试验”过程中的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没有了,要求学生自己“设计记录实验的表格”。
从上面这些实验对比我们可以看出,每个实验都经历了相同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逐步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为以后九年级更多的实验探究做好铺垫,也为以后学生生活当中解决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打好基础。
八下的核心内容核心能力有:两种电路、三表一器、八大实验、四个物理量、两个定律。
两定律,两定律是指欧姆定律和焦耳定律。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基础的定律,是初中阶段电学部分的核心内容,能说明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是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有关计算的依据。焦耳定律首先从生活中用电器工作时发热现象引出电流的热效应,再通过演示实验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然后给出焦耳定律的完整内容,最后通过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的两重性,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辩证的看待问题的思想。教材从生活实际出发,便于学生能联系实际学习物理,更能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正确的教材理解仅仅为我们学习物理划定了航线,要使小船尽快驶向灯塔,这就需要一副强有力的船桨,它就是合理化的教学建议
3 下面我将根据一些中招考题的特点,浅谈教学建议
3.1 科学探究型试题,科学探究在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实践体验的过程中有着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建议:我们在学习实验探究课时,教师要通过编制导学案巧妙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从自身实践操作中发现物理规律。
其次加强科学方法的渗透,本册教材突出强调了控制变量法,另外用到的还有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理想模型法等。
最后为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应用,应在学完知识后增加一些小专题训练。例如故障分析专题,动态电路专题,单表测电阻专题,以及比例问题。
3.2 基础知识应用型试题。建议: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让学生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例如在学过变阻器以后问学生收音机调节音量的开关实质是什么?怎么可以让收音机的音量变大?
3.3 信息收集与处理型试题。它就考察了学生对家用电器铭牌内容的理解及应用。
建议: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轨道。通过课本上说明书的使用,延伸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回家阅读家用电器的说明书和铭牌,根据有关参数进行安全使用。
3.4阅读研究型试题。这类题目以材料阅读的形式,渗透环境、能源、效率意识、安全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把科学、技术、社会相互联系起来。
建议:鼓励学生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科普知识大赛等社会活动,并参与讨论社会环境问题,例如上年我们就在参加郑州市“低碳生活作品大赛”。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还培养了他们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以及与社会和谐共处的意识。
总之,物理是一门与自然、生活、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最为广泛联系的学科,对于青少年来说,它可以揭开大千世界的诸多奥秘,又可以使他们志向高远,憧憬未来,为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使学生“学会识别了那种能导致深邃知识的东西”,即具有探究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从而焕发出物理教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