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概念隐喻的理论指导下,本文尝试分析中国文化中“酒”隐喻及其背后蕴含的认知机制,进一步探讨其展现出的美好意象。本研究发现酒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和认知思维是相互关联的发展产物,隐喻的使用不仅能够使中华人民更深层了解中国的酒文化,也可使中国的酒文化香飘万里。
关键词:酒文化;概念隐喻
1.引言
在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酒文化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少学者也深入研究了中国的酒文化。概念隐喻最先由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通过它我们可以把“酒”的隐性含义通过认知方式体现出来。但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的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对中国的酒文化进行的研究相对而言较少。本文以汉语中描写“酒”的优美句子为例,探讨“酒”语言的丰富认知方式,以及涉及到概念隐喻的认知途径,并对“酒”的隐喻意义进行分析。
2.文献综述
目前,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了中国的酒文化:一是从人类学方面,二是从语言学方面。
一,从文化人类学方面,中国文学和“酒”息息相关,“酒”随着人类历史的变迁,代表着一种文化象征。尤其在莫言的小说《酒国》中,“酒”和“酒神精神”作为主要围绕中心出现。在这篇小说中,“酒”被赋予“宣泄,暴力与性”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在诗学角度上,尼采将酒神隐喻成生命的活力、激情、和狂热,此隐喻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生命与精神的结合,也就是诗学的“情趣与意象”合一(胡继华,2011)。
二,从语言学角度,“酒”的意象从古至今在语言中出现,尤其是在繁荣昌盛的唐朝,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认为(武文芳,2012)酒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以意象为基础,映射出使用者的内心情感和思维方式。关于酒意象的解读,主要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动觉这些方面来分析酒的意象。从认知诗学和关联理论的角度(马瑞洁,2018)探讨了“酒”在关联理论下,认知效果和认知加工之间得到了平衡,使得酒的认知隐喻效果得到了强化。
综上所述,目前对酒文化的研究要集中在文化人类学角度,在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讨论。基于此,本文拟从汉语中关于“酒”的句子,以隐喻为切入点,尝试分析现代汉语中“酒”蕴含的隐喻认知机制,研究问题主要是:(1)现代汉语中关于酒的隐喻有哪些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2)这样酒的隐喻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
3.汉语中酒隐喻的类型及其特点
在现代汉语中,不少文章描写了酒,读者读来即感受到了酒的清洌甘爽、甘暢淋漓、回味悠长的特点。由于人们对酒的感知认识存在差异,于是“酒”形成了可作为象征着各种形象的载体,蕴含丰富的隐喻内涵。汉语中关于酒的隐喻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类:“酒”作为源域和“酒”作为目标域。
3.1“酒”作为源域的概念隐喻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山木篇》)
“酒”隐喻成人的道德层面的意象。庄子以水的清淡本性与酒的甜美来隐喻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鲜明对比。君子有着高尚的节操,交往中也是像水一样感情清淡,纯属真诚的友谊。而小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像酒一样甜口,亲近有加,但是容易因利益而断绝。
(2)酒如人生醇厚。
“酒”隐喻成美丽的人生。将酒比喻成人生,一杯酒中蕴含着人生的涵义。人生是一场修行,一种岁月的沉淀,正如红酒一般,需要经过采摘果实到初次发酵等重重程序后才能成品,最后酝酿成人们口中的酒。
3.2“酒”作为目标域的概念隐喻
(1)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源自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作者宗璞在这篇文章中将那一簇簇紫藤萝花舱隐喻为“酒酿”,“酒酿”被人们喝了后,带来兴奋盎然的激动心情,隐喻着紫藤萝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希望一番现象,也隐喻着作者自己的斗志盎然的亢奋精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快乐是喝啤酒 (广告语)
在啤酒广告中,出现了把“快乐”这种开心的情绪比喻成“喝啤酒”,快乐是可以与同伴分享的,而喝啤酒这一过程中无论我们是在平常饭局上,还是重大节日聚会上,也可以交朋友,喝酒谈心,给人们带来欢乐(周花平,2014)。
4.汉语酒隐喻表达的文化动因
关于形成以上酒隐喻的特点的原因,本文拟从语言和文化隐喻这两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从语言角度,语言影响着认知,语言也是人们认知的体现。关于酒的语言中,由于人们对酒的认知存在不同的认知方式,引起酒隐喻丰富多彩(束定芳,1988)。语言的隐喻表达形式和文化的发展,与生活的体验是密不可分的(尹新雅,鲁忠义.,2015)。
第二,从文化隐喻角度,酒文化在现代汉语中具有独特之处,许多关于酒文化的文字与故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历史以及生活各个方面。酒文化的独特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渐渐萌芽、形成、发展而兴盛起来,最终形成每个国家各具特色的酒文化。隐喻会受到文化的影响,Gibbs(1999)认为人们的语言运用隐喻的过程中,生活体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5.结语
关于酒隐喻的语言,也让我们更深刻了解酒文化的精神文化价值,愿酒文化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福祉,和中华文明一样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Lakoff,G. &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胡继华.诗学方法论与中国诗学现代形态的生成[J].河北学刊.2011(02):100-105.
[3]武文芳.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诗英译中的酒意象解读[J].咸宁学院学报.2012(01):54-56.
[4]马瑞洁.认知诗学视域下“酒”的概念隐喻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 2018(7):144-148.
[5]周花平.中美啤酒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比较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2014(03):122-126.
[6]束定芳. 语言·文化. 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 1988,(02):10-17.
[7]尹新雅,鲁忠义. 隐喻的具身性与文化性[J].心理科学.2015,38(05):1081-1086.
[8]Gibbs,Jr.R.W.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M].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广州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
关键词:酒文化;概念隐喻
1.引言
在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酒文化在我国占有重要的地位,不少学者也深入研究了中国的酒文化。概念隐喻最先由lakoff和Johnson(1980)提出,通过它我们可以把“酒”的隐性含义通过认知方式体现出来。但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下的概念隐喻理论视角下对中国的酒文化进行的研究相对而言较少。本文以汉语中描写“酒”的优美句子为例,探讨“酒”语言的丰富认知方式,以及涉及到概念隐喻的认知途径,并对“酒”的隐喻意义进行分析。
2.文献综述
目前,学者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研究了中国的酒文化:一是从人类学方面,二是从语言学方面。
一,从文化人类学方面,中国文学和“酒”息息相关,“酒”随着人类历史的变迁,代表着一种文化象征。尤其在莫言的小说《酒国》中,“酒”和“酒神精神”作为主要围绕中心出现。在这篇小说中,“酒”被赋予“宣泄,暴力与性”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在诗学角度上,尼采将酒神隐喻成生命的活力、激情、和狂热,此隐喻的境界是情趣与意象的融合,生命与精神的结合,也就是诗学的“情趣与意象”合一(胡继华,2011)。
二,从语言学角度,“酒”的意象从古至今在语言中出现,尤其是在繁荣昌盛的唐朝,帕尔默文化语言学理论认为(武文芳,2012)酒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符号,以意象为基础,映射出使用者的内心情感和思维方式。关于酒意象的解读,主要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动觉这些方面来分析酒的意象。从认知诗学和关联理论的角度(马瑞洁,2018)探讨了“酒”在关联理论下,认知效果和认知加工之间得到了平衡,使得酒的认知隐喻效果得到了强化。
综上所述,目前对酒文化的研究要集中在文化人类学角度,在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的研究有待进一步讨论。基于此,本文拟从汉语中关于“酒”的句子,以隐喻为切入点,尝试分析现代汉语中“酒”蕴含的隐喻认知机制,研究问题主要是:(1)现代汉语中关于酒的隐喻有哪些类型?各自有什么特点?(2)这样酒的隐喻的形成受哪些因素影响?
3.汉语中酒隐喻的类型及其特点
在现代汉语中,不少文章描写了酒,读者读来即感受到了酒的清洌甘爽、甘暢淋漓、回味悠长的特点。由于人们对酒的感知认识存在差异,于是“酒”形成了可作为象征着各种形象的载体,蕴含丰富的隐喻内涵。汉语中关于酒的隐喻的类型主要分为两类:“酒”作为源域和“酒”作为目标域。
3.1“酒”作为源域的概念隐喻
(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山木篇》)
“酒”隐喻成人的道德层面的意象。庄子以水的清淡本性与酒的甜美来隐喻君子交友与小人交友的关系,形成了独特的鲜明对比。君子有着高尚的节操,交往中也是像水一样感情清淡,纯属真诚的友谊。而小人之间的关系虽然像酒一样甜口,亲近有加,但是容易因利益而断绝。
(2)酒如人生醇厚。
“酒”隐喻成美丽的人生。将酒比喻成人生,一杯酒中蕴含着人生的涵义。人生是一场修行,一种岁月的沉淀,正如红酒一般,需要经过采摘果实到初次发酵等重重程序后才能成品,最后酝酿成人们口中的酒。
3.2“酒”作为目标域的概念隐喻
(1)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源自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作者宗璞在这篇文章中将那一簇簇紫藤萝花舱隐喻为“酒酿”,“酒酿”被人们喝了后,带来兴奋盎然的激动心情,隐喻着紫藤萝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希望一番现象,也隐喻着作者自己的斗志盎然的亢奋精神,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快乐是喝啤酒 (广告语)
在啤酒广告中,出现了把“快乐”这种开心的情绪比喻成“喝啤酒”,快乐是可以与同伴分享的,而喝啤酒这一过程中无论我们是在平常饭局上,还是重大节日聚会上,也可以交朋友,喝酒谈心,给人们带来欢乐(周花平,2014)。
4.汉语酒隐喻表达的文化动因
关于形成以上酒隐喻的特点的原因,本文拟从语言和文化隐喻这两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从语言角度,语言影响着认知,语言也是人们认知的体现。关于酒的语言中,由于人们对酒的认知存在不同的认知方式,引起酒隐喻丰富多彩(束定芳,1988)。语言的隐喻表达形式和文化的发展,与生活的体验是密不可分的(尹新雅,鲁忠义.,2015)。
第二,从文化隐喻角度,酒文化在现代汉语中具有独特之处,许多关于酒文化的文字与故事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历史以及生活各个方面。酒文化的独特都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渐渐萌芽、形成、发展而兴盛起来,最终形成每个国家各具特色的酒文化。隐喻会受到文化的影响,Gibbs(1999)认为人们的语言运用隐喻的过程中,生活体验、文化是息息相关的。
5.结语
关于酒隐喻的语言,也让我们更深刻了解酒文化的精神文化价值,愿酒文化能给社会带来更多福祉,和中华文明一样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Lakoff,G. &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胡继华.诗学方法论与中国诗学现代形态的生成[J].河北学刊.2011(02):100-105.
[3]武文芳.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唐诗英译中的酒意象解读[J].咸宁学院学报.2012(01):54-56.
[4]马瑞洁.认知诗学视域下“酒”的概念隐喻研究[J].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 2018(7):144-148.
[5]周花平.中美啤酒广告中多模态隐喻的比较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2014(03):122-126.
[6]束定芳. 语言·文化. 外语教学[J].山东外语教学. 1988,(02):10-17.
[7]尹新雅,鲁忠义. 隐喻的具身性与文化性[J].心理科学.2015,38(05):1081-1086.
[8]Gibbs,Jr.R.W.Metaphor in Cognitive Linguistics[M]. 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1999.
广州大学 广东 广州 5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