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必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创设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做到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关键词】和谐校园;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建设和谐校园,我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创设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擺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政府,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前些年,区街乡镇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不大,辍学现象仍然存在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1.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著。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普遍重视教育,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设立了很多“奖助学”基金,很多同志主动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较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室而不能自拔,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赌博打架斗殴,有的像某些成年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1.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不言的示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上好学、读好书。但是,整体来看,有些家长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还不能做到经常关心孩子。这也是影响学校教育成败的一大不利因素。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2.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创设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全心全意依靠教师,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设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2.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必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创设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做到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斗志、凝聚人心。学校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到目标达成的成就感。
3.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创设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培养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多高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一所环境幽雅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要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要加强校园网站、电视台、广播台、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厅、人文厅、科技厅、校史厅、学术报告厅、文化橱窗、校报校刊、板报专栏、教育实验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报告会、演讲会、运动会、艺术节、文化节等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素养。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每一个文化小品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
【关键词】和谐校园;以人为本;人文精神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建设和谐校园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人是教育的中心,也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
建设和谐校园,我认为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坚持社会发展教育为本,创设和谐的教育社会氛围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根本上取决于国民素质,取决于教育、科学。科教兴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科教兴国,首先要国兴科教。大力发展教育,必须切实把教育擺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心支持,需要形成和谐的社会氛围。《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说:“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1.1政府的重视是基础
重视教育的政府才是有远见的政府,大力发展教育才能使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区委、区政府坚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举全区之力发展教育事业,前些年,区街乡镇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中小学危房改造,教育的硬环境焕然一新;大力抓好“两基”“普九”,抓好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实施扶贫助学,提高教师待遇,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等等,教育的软环境大有发展。但是,各所学校发展还不均衡,农村薄弱校还不少,各种教育还欠平衡发展,特别是职业教育占的比例还不大,辍学现象仍然存在等等。这些方面还需政府进一步大力抓好。
1.2社会的关心是关键
社会是育人的大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社会环境对教育的影响十分显著。几年来,社会各行各业普遍重视教育,很多单位、部门十分关心教育,很多社会有识之士大力支持教育,设立了很多“奖助学”基金,很多同志主动为教育工作献计献策。但社会毕竟还存在较多阴暗面,很多孩子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有的沉溺于网吧、游戏室而不能自拔,有的存在很强的拜金主义思想,有的参与赌博打架斗殴,有的像某些成年人一样吃喝玩乐,这给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困难。
1.3家庭的支持是保证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举手一投足,往往是不言的示范,对孩子的影响胜过千言万语。父母应该为孩子创造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民主平等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越来越重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已是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很多家长希望把子女送到好的学校就读,希望子女上好学、读好书。但是,整体来看,有些家长的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还不懂如何教育孩子,还不能做到经常关心孩子。这也是影响学校教育成败的一大不利因素。在新课改背景下,学校要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教育资源,提供有关教育资讯,让家长明确良好家庭教育的标准;针对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及时给予解答和帮助,努力创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
2.坚持学校发展教师为本,创设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教师是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管理者要坚持教师为本,充分尊重和信任教师,全心全意依靠教师,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创设和谐的教师工作氛围。
2.1将柔性的人文建设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
以前很多管理者只要求教师对待学生要做到以人为本,而没有对教师做到以人为本。其实,教师作为知识分子,职业上要求其必须有更高的道德修养,但教师也有自己的人格,有自己的需求,更需要关怀、理解。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要对教师进行人性化管理,就是在保证制度落实的前提下,尽力为教师创设一种淡化行政手段,进而以尊重人、爱护人、激发人为出发点的校园人际管理。营造尊重、沟通、宽容、互助、欣赏的人际和谐氛围,做到柔性的人文管理与刚性的制度管理相结合,会使人的聪明才智得以充分的发挥。
2.2用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的美好前景凝聚人心
目标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事业,可以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巨大力量。合理的发展目标最能激励斗志、凝聚人心。学校管理者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在教师面前不断展现新的前景,使大家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永远处于新的追求之中,促进学校工作层层推进。学校的目标要自上而下,层层展开,形成一个目标系统,被广大教师接受并内化,做到人人明确目标,个个清楚责任。每一学年要进行总结评价,让教师体验到目标达成的成就感。
3.坚持培育人才学生为本,创设和谐的学生成长氛围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高一级的录取通知书,而是培养出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多高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学校的一切工作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应当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基本信念。
一所环境幽雅的学校,就是一片育人的沃土。要创造条件,进一步实施校园美化、绿化、净化工程;要加强校园网站、电视台、广播台、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舞蹈厅、人文厅、科技厅、校史厅、学术报告厅、文化橱窗、校报校刊、板报专栏、教育实验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大合唱、书画比赛、赛诗会、报告会、演讲会、运动会、艺术节、文化节等各种文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艺术品位和文化素养。让每一位同学随时都感到亲切、温馨、随和、自然。学校的每一间教室、每一堵墙壁、每一个角落,甚至每一处细节、每一个文化小品的设计,都要处处浸润平等、宽容、理解和鼓励;学校的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该以微笑、激情、博爱去接受和欣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