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普通的老师,陪着一群双耳失聪的孩子,在寂寞的讲台上一站就是21年。21年无私奉献,描绘出21年精彩人生。
爱生如子,科学管理,建设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高强老师集老师、妈妈、保姆三种角色于一身。早晨,高老师手把手教双耳失聪的他们穿衣、铺床;中午安抚没有午睡习惯的学生睡觉;晚上,她搂着哭闹着找妈妈的孩子入睡……
1995年夏天的一个中午,班里瘦弱的文丽又病了,口吐白沫躺在床上。高老师放下刚刚拿起的筷子,飞快来到学生宿舍,二话没说,抱起她,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赶到了三里地外的市人民医院。挂号、看病、买药、打针,一直忙到下午4点,才抱着文丽打完点滴。因为中午没吃饭,加上难耐的闷热和嘈杂的人声, 高强老师几乎要晕倒了。离学校远的文丽妈妈下午5点才赶来,当看到气色转好正高兴地吃着面包的文丽时,她拉着高老师的手感动地说:“高老师,真是谢谢您了!您在孩子身上操的心比我们这当父母的还要多呀!”文丽微笑着用手指着高老师要对妈妈说什么,却呜呜哇哇地什么也说不出来,但从她的眼睛里,高老师读到了深深的感激和依赖。这一幕,绝不是电视剧里导演的镜头,是真真切切的场景。
听障学生因为听觉缺陷,理解问题容易片面、偏执,做思想工作非常困难,需要更多的智慧,需要老师具有善于察言观色和准确揣摩学生心理的真本领,需要更多的真情爱心。男孩杨舟从小失去了妈妈,和生病的爸爸一起生活。突然有一天,一向活泼好学的他变得沉默了,课上课下无精打采、心神不定,不管怎么问,他总是摇头。高强老师凭着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对他的了解,知道他心里一定有事儿!高老师想到他喜欢下象棋,就在晚自习后和他下起象棋来,边下棋边有意无意地说着话。一天、两天、三天……接连一个星期,教室里明亮的灯光陪伴着高老师用特殊的方式与他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终于,一天晚上,他连赢了两盘象棋之后,高兴地抬头看着高老师,稍犹豫后小心地说:“老师,我不上学了,要跟朋友外出打工,挣很多钱给爸爸。”高老师听后不禁大吃一惊,但很快平静下来。高老师微笑着说:“老师很高兴,因为你能把心里的秘密告诉我;因为你懂事了,知道疼爸爸了。”杨舟听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是,你现在只有15岁,正是学习知识的年龄呀!爸爸会同意吗?”杨舟睁大了眼睛疑惑地看着老师,迷茫地摇了摇头。高老师帮他分析现在外出打工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给爸爸、老师带来的担忧。杨舟边听边点着头,慢慢理解了高老师的话,打消了退学的念头,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后成了爸爸挣钱的好帮手。后来高老师真是暗暗后怕:如果当时没有关注到他的情绪变化,如果没有引导他说出心里话,如果有一天杨舟在回家的路上偷偷地走了,那将是什么样的后果呀!杨舟的父亲得知情况后感动地对高老师说:“高老师,如果没有你,我真不敢想象这个孩子将来会怎样。”
科学管理班级需要爱心、耐心,更需要智慧。高强老师根据班级学生兴趣和专长,精心组织“手拉手,共进步”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大部分学生成为学校的文艺、体育骨干,多次在残疾人运动会、聋生劳动技能比赛和文艺演出中为学校和即墨市争得荣誉。
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创设高效快乐课堂
因人手不够,高强老师长期同时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每周25节课,却从不叫累,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吃苦在前的可贵本色。
助听器技术的发展和语训教学理论的完善,使听障孩子能听会说成为可能。为了让这些听障孩子能够感受到声音,能够开口说话,她决心努力做好被看作是“逼哑巴说话,比上天还难”的事情。语文课上,她从弥补聋生缺陷入手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带领老师们多方查询、探索、尝试听力语言训练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学习发音、辨听声音,每个音要读几十、上百遍!第一天上课了,高强老师点着学生的名字:“于圣月”。刚开始,对于圣月来说这个声音和拍桌子没有什么两样,高老师告诉他:这个声音是你的名字,然后一遍遍地读“于圣月”——“于圣月”。高老师热切地呼唤换来的是一动不动的背影。第二天上课,高老师还没有点名,他却转过身表示听到老师点名了;第三天,高老师叫的是 “于圣月”,旁边的江保罗却站了起来;第四天、第五天,依然没有成功。晚上,高老师在疲惫中犹豫了:自己的努力到底有没有价值?接下来,又在不甘心中开始新的训练。记不得是第几天了,也记不得是第几百遍的呼唤了,“下面老师点名,比一比谁听得认真准确:于圣月。”“到!”话音刚落,高老师听到了期盼已久的回答——圣月他,听到老师的呼唤了!听懂老师的话了!以后的日子,伴随着枯燥艰苦的训练而来的是一个连着一个的惊喜,孩子们用手语表示:“老师,我听到摩托车的声音了!”“老师,我听到电视里的音乐了!”“老师,我听到小狗汪汪的叫声了!”……高强老师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给这些孩子打开了一扇从无声世界走向精彩世界的门——一扇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门!
学生虽然听到了声音,可是学说话还是一件比上青天还难的事。听障孩子失去听力,获取信息大多靠眼睛:只看到你的嘴巴在动,感受不到声音里的感情,甚至不知道你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上课了,教学生读拼音“a”。 高强老师把“a”写出来,给学生每人一面小镜子,让他们对着镜子模仿老师的口型读“a——a”。“张顺你看老师的口张得很大,你再试试:a——a。”经过无数次纠正,终于读准了这个拼音。可有的学生只张嘴,却发不出声音。高老师就拉着每一个学生的手感受老师声带的颤动:“李路,感觉到老师的声带在动吧,你也要这样做:a—真棒,发出声音了。”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要纠正几十遍甚至上百次。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无数次在口干舌燥的疲惫中灰心失望,可看到那十几双渴望的眼睛时,又一次次鼓起希望的风帆:努力就会有收获!终于有一天,在语文课上,学生准确地读出了“老师”、“妈妈”。高强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转身对着黑板偷偷地哭了——泪水里有多日训练的艰辛,更有成功的喜悦!良久,她转过身伸出了大拇指:同学们,你们是最棒的,我们成功了!星期五的下午,家长们来接孩子。看到家长们向教室走来,学生们都高兴地跑出去迎接,有的学生边跑边大声喊着:“爸——爸!妈——妈!”“爷爷来了!”这一刻,高老师看到了孩子家长脸上喜极而泣的泪水:“高老师,俺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听到孩子叫一声妈妈!”……
记得那年大年初一早晨,还没起床,“叮铃铃”电话铃响了,高强老师随手接起电话:“喂,你好!”“高老师,过年好!”高老师真的呆住了:她听到电话那边传来学生江保罗生硬却真诚的问候!她激动得一时竟什么也说不出来——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动听的声音吗?还有比这更珍贵的新年礼物吗?
2006年5月,青岛市听障教育现场会在即墨特教中心召开,高强老师的语文课上,学生流利的朗读、清晰连贯的口语表达,让与会领导、老师惊讶万分:这在青岛市甚至是省内特教学校都是少有的创举。
精益求精,大胆创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听障孩子的语文课是学习其他课程的最重要的基础。高强老师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学得快乐扎实。每一节课都是那么投入,高兴处她能和学生尽情欢笑;伤心时,学生会跟她一起泪流满面。从一年级开始建立词句积累本,引导学生用词语造句,积累语言材料;二年级开始写“每日一句”;三年级开始引导学生写日记……她坚持写下水文,要求全班和全校同学坚持背诵语文书上每篇课文。几年下来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她所教的多名学生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等学校,成为家庭、学校的骄傲。
为全面提升特教中心教学水平,增强全员战斗力,高强老师主讲了“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方法”、“听力语言训练个别训练方法”、“听力语言训练集体课安排”、“智障儿童课堂教学方法”、“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法”、“听障儿童家庭康复训练方法”、“智障儿童家庭康复训练方法”等专题讲座。
高强老师先后获得即墨市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青岛市特殊教育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全国聋校语言教育录像课二等奖……
高强老师陪伴一群失聪的孩子成长,平凡的岗位上浇灌着未来之花,谱写了一曲师者之歌。
爱生如子,科学管理,建设团结向上的班集体
高强老师集老师、妈妈、保姆三种角色于一身。早晨,高老师手把手教双耳失聪的他们穿衣、铺床;中午安抚没有午睡习惯的学生睡觉;晚上,她搂着哭闹着找妈妈的孩子入睡……
1995年夏天的一个中午,班里瘦弱的文丽又病了,口吐白沫躺在床上。高老师放下刚刚拿起的筷子,飞快来到学生宿舍,二话没说,抱起她,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赶到了三里地外的市人民医院。挂号、看病、买药、打针,一直忙到下午4点,才抱着文丽打完点滴。因为中午没吃饭,加上难耐的闷热和嘈杂的人声, 高强老师几乎要晕倒了。离学校远的文丽妈妈下午5点才赶来,当看到气色转好正高兴地吃着面包的文丽时,她拉着高老师的手感动地说:“高老师,真是谢谢您了!您在孩子身上操的心比我们这当父母的还要多呀!”文丽微笑着用手指着高老师要对妈妈说什么,却呜呜哇哇地什么也说不出来,但从她的眼睛里,高老师读到了深深的感激和依赖。这一幕,绝不是电视剧里导演的镜头,是真真切切的场景。
听障学生因为听觉缺陷,理解问题容易片面、偏执,做思想工作非常困难,需要更多的智慧,需要老师具有善于察言观色和准确揣摩学生心理的真本领,需要更多的真情爱心。男孩杨舟从小失去了妈妈,和生病的爸爸一起生活。突然有一天,一向活泼好学的他变得沉默了,课上课下无精打采、心神不定,不管怎么问,他总是摇头。高强老师凭着多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对他的了解,知道他心里一定有事儿!高老师想到他喜欢下象棋,就在晚自习后和他下起象棋来,边下棋边有意无意地说着话。一天、两天、三天……接连一个星期,教室里明亮的灯光陪伴着高老师用特殊的方式与他进行着心与心的交流。终于,一天晚上,他连赢了两盘象棋之后,高兴地抬头看着高老师,稍犹豫后小心地说:“老师,我不上学了,要跟朋友外出打工,挣很多钱给爸爸。”高老师听后不禁大吃一惊,但很快平静下来。高老师微笑着说:“老师很高兴,因为你能把心里的秘密告诉我;因为你懂事了,知道疼爸爸了。”杨舟听到这里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是,你现在只有15岁,正是学习知识的年龄呀!爸爸会同意吗?”杨舟睁大了眼睛疑惑地看着老师,迷茫地摇了摇头。高老师帮他分析现在外出打工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给爸爸、老师带来的担忧。杨舟边听边点着头,慢慢理解了高老师的话,打消了退学的念头,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后成了爸爸挣钱的好帮手。后来高老师真是暗暗后怕:如果当时没有关注到他的情绪变化,如果没有引导他说出心里话,如果有一天杨舟在回家的路上偷偷地走了,那将是什么样的后果呀!杨舟的父亲得知情况后感动地对高老师说:“高老师,如果没有你,我真不敢想象这个孩子将来会怎样。”
科学管理班级需要爱心、耐心,更需要智慧。高强老师根据班级学生兴趣和专长,精心组织“手拉手,共进步”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大部分学生成为学校的文艺、体育骨干,多次在残疾人运动会、聋生劳动技能比赛和文艺演出中为学校和即墨市争得荣誉。
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创设高效快乐课堂
因人手不够,高强老师长期同时担任两个班的语文课、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每周25节课,却从不叫累,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吃苦在前的可贵本色。
助听器技术的发展和语训教学理论的完善,使听障孩子能听会说成为可能。为了让这些听障孩子能够感受到声音,能够开口说话,她决心努力做好被看作是“逼哑巴说话,比上天还难”的事情。语文课上,她从弥补聋生缺陷入手进行听力语言训练,带领老师们多方查询、探索、尝试听力语言训练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学习发音、辨听声音,每个音要读几十、上百遍!第一天上课了,高强老师点着学生的名字:“于圣月”。刚开始,对于圣月来说这个声音和拍桌子没有什么两样,高老师告诉他:这个声音是你的名字,然后一遍遍地读“于圣月”——“于圣月”。高老师热切地呼唤换来的是一动不动的背影。第二天上课,高老师还没有点名,他却转过身表示听到老师点名了;第三天,高老师叫的是 “于圣月”,旁边的江保罗却站了起来;第四天、第五天,依然没有成功。晚上,高老师在疲惫中犹豫了:自己的努力到底有没有价值?接下来,又在不甘心中开始新的训练。记不得是第几天了,也记不得是第几百遍的呼唤了,“下面老师点名,比一比谁听得认真准确:于圣月。”“到!”话音刚落,高老师听到了期盼已久的回答——圣月他,听到老师的呼唤了!听懂老师的话了!以后的日子,伴随着枯燥艰苦的训练而来的是一个连着一个的惊喜,孩子们用手语表示:“老师,我听到摩托车的声音了!”“老师,我听到电视里的音乐了!”“老师,我听到小狗汪汪的叫声了!”……高强老师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给这些孩子打开了一扇从无声世界走向精彩世界的门——一扇充满阳光、充满希望的门!
学生虽然听到了声音,可是学说话还是一件比上青天还难的事。听障孩子失去听力,获取信息大多靠眼睛:只看到你的嘴巴在动,感受不到声音里的感情,甚至不知道你的声音是怎样发出来的。上课了,教学生读拼音“a”。 高强老师把“a”写出来,给学生每人一面小镜子,让他们对着镜子模仿老师的口型读“a——a”。“张顺你看老师的口张得很大,你再试试:a——a。”经过无数次纠正,终于读准了这个拼音。可有的学生只张嘴,却发不出声音。高老师就拉着每一个学生的手感受老师声带的颤动:“李路,感觉到老师的声带在动吧,你也要这样做:a—真棒,发出声音了。”一节课下来每个学生都要纠正几十遍甚至上百次。一遍又一遍,一天又一天,无数次在口干舌燥的疲惫中灰心失望,可看到那十几双渴望的眼睛时,又一次次鼓起希望的风帆:努力就会有收获!终于有一天,在语文课上,学生准确地读出了“老师”、“妈妈”。高强再也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转身对着黑板偷偷地哭了——泪水里有多日训练的艰辛,更有成功的喜悦!良久,她转过身伸出了大拇指:同学们,你们是最棒的,我们成功了!星期五的下午,家长们来接孩子。看到家长们向教室走来,学生们都高兴地跑出去迎接,有的学生边跑边大声喊着:“爸——爸!妈——妈!”“爷爷来了!”这一刻,高老师看到了孩子家长脸上喜极而泣的泪水:“高老师,俺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听到孩子叫一声妈妈!”……
记得那年大年初一早晨,还没起床,“叮铃铃”电话铃响了,高强老师随手接起电话:“喂,你好!”“高老师,过年好!”高老师真的呆住了:她听到电话那边传来学生江保罗生硬却真诚的问候!她激动得一时竟什么也说不出来——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动听的声音吗?还有比这更珍贵的新年礼物吗?
2006年5月,青岛市听障教育现场会在即墨特教中心召开,高强老师的语文课上,学生流利的朗读、清晰连贯的口语表达,让与会领导、老师惊讶万分:这在青岛市甚至是省内特教学校都是少有的创举。
精益求精,大胆创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听障孩子的语文课是学习其他课程的最重要的基础。高强老师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学得快乐扎实。每一节课都是那么投入,高兴处她能和学生尽情欢笑;伤心时,学生会跟她一起泪流满面。从一年级开始建立词句积累本,引导学生用词语造句,积累语言材料;二年级开始写“每日一句”;三年级开始引导学生写日记……她坚持写下水文,要求全班和全校同学坚持背诵语文书上每篇课文。几年下来学生的语文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她所教的多名学生考入北京联合大学等学校,成为家庭、学校的骄傲。
为全面提升特教中心教学水平,增强全员战斗力,高强老师主讲了“听障儿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方法”、“听力语言训练个别训练方法”、“听力语言训练集体课安排”、“智障儿童课堂教学方法”、“智障儿童康复训练法”、“听障儿童家庭康复训练方法”、“智障儿童家庭康复训练方法”等专题讲座。
高强老师先后获得即墨市小学语文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青岛市特殊教育优质课比赛二等奖、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全国聋校语言教育录像课二等奖……
高强老师陪伴一群失聪的孩子成长,平凡的岗位上浇灌着未来之花,谱写了一曲师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