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城里的两大“迷信”
王时敏、王原祁、王鉴、王翚(huī)是清初在江南地区陆续涌现的四个画家,画史上把他们称作“四王”。
“四王”代表着中国山水画的南脉正宗,也代表着清代文人画的高峰。这四位画家,在画风上都强调摹仿宋元笔墨,并有着大致相近的审美趣味,因此被后人尊称为“四王”。
“四王”不但在他们在世时就已取得盛名,到了民国,“四王”仍然是“神品”一般的存在。陈独秀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气呼呼地写过这样一段话:“谭叫天(谭鑫培)的京调,王石谷(王翚)的山水,是北京城里人的两大迷信,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不许人说半句不好的。”迷恋一个画家到了“迷信”的地步,可见“四王”之一的王翚在当时有多火。
王翚是“四王”里知名度最高的一个。这张《溪口白云图》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整幅图构图整饬,画面丰富而不失细节。白云和山峦为画面的主体,远山之上,湍溪夺石而出,一泻而下,云水氤氲之间,仿若仙境。我们的目光追随溪水而下,发现苍松翠柏掩映着高士的小屋,隐居的高士独坐小屋之中,自成一个精神世界。
画面中还不止出现了一个高士,上下呼应,为清冷的山间注入了一股灼灼生气。从“仙境”到“人间”,画面气象宏大,趣味高逸。浓墨重彩的笔端又不乏细致入微的刻画,显示出画家王翚作画时心意、笔意出入无碍,自由无间的状态。
鼎盛的王氏家族
王氏家族最早要追溯到王锡爵,他是明万历朝的首辅,换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宰相。王锡爵的儿子王衡是翰林修编,到了王衡的儿子这一辈,这个家族开始显现出在书画创作方面的绝高天赋——王衡的儿子王时敏成为娄东画派的创始人。
王时敏的儿子王掞中过进士,当过文渊阁大学士,是太子师。次子王揆也是进士及第。王揆的儿子王原祁不但是进士,而且还将爷爷创立的娄东画派发扬光大,成为清初画坛的领军人物。
对缨簪世家王氏家族来说,中个进士已经不算什么。王氏家族在明末清初社会改朝换代的大动荡之际,仍然能保持诗书传家,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三代人里出了两个大画家,确实了不起。
“四王”的师承关系
人们把“四王”并称,并不单单因为这四个人同为江苏人,又都姓王,这四位画家之间还有着亲密的师承关系。
王时敏少年时,即师从明代书画大家董其昌,与王鉴同为董其昌弟子(王鉴是明万历刑部尚书王世贞的曾孙)。王时敏成年后在家中设拙修堂,邀集书画同好聚集于此。王鉴将其虞山弟子王翚介绍给王时敏,入拙修堂与幼年的王原祁一块学画。此时,已到清顺治时期,历史上的“四王”第一次齐聚于娄东拙修堂,开启了清初画坛一段灿烂的历史。
“南宗正脉”——向宋元传统致敬
“四王”的老师董其昌对山水画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叫“南北宗论”,简单来说,就是将山水画分为“南宗”和“北宗”两派,对应的是文人和非文人两种创作理念和审美情趣,“南宗”是文人画正脉。
王时敏初学画时,董其昌是这样教他的:董其昌将唐代王维、五代荆浩、北宋范宽、米芾等画作中的树、石头临摹下来,做成一个小册子,并在画作旁标注了画法的提示。这一私家绘本成为王时敏习画的入门教材,每日临摹,参悟古人绘画技巧。作为相国之孙,王时敏还能很便捷地看到家族的绘画收藏。观赏历代古画名作,在恩师董其昌的指点下领略古人画作的精妙之处,再反复临摹,以提高绘画技巧。
王原祁是“四王”里,也是王氏家族中仕途最平顺的一个,一度在康熙的南书房当值。康熙经常观赏他的画作,并题词赞扬“画图留与人看”。王原祁还在内务府编撰过宫廷画谱,借此也饱览宫廷收藏佳作。王原祁在绘画上恪守祖父训导,出宋入元,捍卫“南宗正脉”,成为山水画正统一脉的中坚人物。
王原祁一生追随元代画家黄公望。他的画作体现的是平正中的清奇,要求画要有“神骨”。这种神骨,可以理解为一种精神风韵,是画家的真性情在笔墨中的抒发。在王原祁笔下,一直强调追慕宋元一脉的南宗画家要与古人相合,用笔气、墨气形成的条理节奏与古人呼应。在这张《仿大痴山水图轴》里,干笔层层皴擦形成山峦的褶皱,笔意古朴浑厚,“笔底有金刚杵”。既有雄健的山野之气,又雅致婉转,拙朴中流露出天然的意趣。
以“四王”為代表的清初山水画,我们能在博物馆里看到不少原作。初看上去,这些画都是近似的内容:山、林、泉、河、舟、亭。没有人物,或者人物很小,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理想化的山水世界,它们很美,但它们并不会在现实中存在。这好比是一杯清茶,滋味清淡,香气若有若无,没有那么吸引人。但是如果静下心去品一品,这平淡的滋味中似乎有一丝丝苦,一点点甜,一缕道不清说不明,但又缠绕着你的茶香。静观之中,仿佛我们已经身处山水之间,听林泉叮咚,驾一叶偏舟,随心所至。我们胸中的块垒,就在这山水清音之中,慢慢化解掉了。这种只可意会,无法言说的心境和情致上的共鸣,便是文人画的妙处。
如果现在看不明白,觉得这些黑白的画作一点都不吸引人,那也没关系。经典的东西不会褪色,它们会默默地站在那里,等待一个共鸣时刻,与你重逢。那时的你,会感谢曾经的自己,留住过一张画,默诵过一首诗。
·作者介绍·
程鹃,资深编辑,深耕于艺术类图书领域,希望能为更多孩子带来艺术上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