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像引领 读懂名人
2016年《山东画报》推出的“名人故居”系列报道,用图文并茂的解读方式,让众多不为人知的名人故居跃然纸上。读者看到,名人故居,不再是独守一隅的冰冷建筑,不再是窄街陋巷中的斑驳院落,而被摄影人用心地拉入镜头里,成为陌生而鲜活的存在。在镜头的引领下,读者透过其雕花砖砌就的门洞,越过院落中洒满浓荫的老树,就仿佛感觉到,那浸淫着名人气息的旧日时光,正力透纸背般地扑面而来。在镜头下大放异彩的名人故居,承载着名人童年、青年、中年甚至一生,凝固了名人的精神追求、风格、胸怀,也给读者带来了难能可贵的情感体验。
除了以摄影艺术带来视觉冲击,车吉心还擅用唯美文字讲述名人往事。曾编撰过《中国皇帝全传》《中国状元全传》《中国宰相全传》《世界著名将帅传》《世界著名外交家传》《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全传》等著作的车吉心,对于很多中外名人的掌故趣闻可谓是了然于胸。于是,看车吉心写的文章,就像听他讲述老友故事。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了名人们昔日的辉煌与落寞,透析了他们或叱咤风云、或跌宕起伏、或命运多舛的人生传奇,读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前需历经的大苦难、大挫折,感慨于不一样的人生际遇。
其实,在《山东画报》开专栏之前,车吉心早为广大读者奉上了煌煌著作——中外名人故居摄影系列作品——《世界名人故居》六卷、《中国名人故居》三十卷,填补了中国出版史的空白。这个卷帙浩繁的出版工程的作者,不是一个团队,而就是这位独行老者车吉心。退休十几年来,八千里路云和月,车吉心历时十六载,行程数十万公里,拍摄了1400多处中外名人故居。
车吉心长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这给了他按动快门时的灵感和禀赋。但真正与摄影结缘还是在2001年。那年,55岁的车吉心因公出访巴西。为调研所需,他随身带了一部傻瓜相机,“那时,我对摄影一窍不通,别人帮我装好胶卷,我中间还不小心揭了两次后盖”。回国之后,他拍摄的巴西影像受到大伙称赞,这让初次接触摄影的他备受鼓舞。自此之后,车吉心无论走到哪儿都会随手拿着个“小傻瓜”,摄影成为其业余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来确定了名人故居的拍摄主题后,车吉心除了系统翻阅大量的摄影著作、教科书,还不放过身边的学习机会,遇到摄影高手,他总是说,“怎么拍的,你教教我呗”。
如果说最初的摄影时光是兴趣使然的话,那拍摄名人故居这些年来,车吉心对摄影更多是心存一份敬畏之心,他正倾尽全力为留存故居影像多尽一分力,这已成为他的一种责任、一种信仰、一份坚守、一份担当。原本设定的目标是拍满100位名人故居,结果迄今为止拍了1400多个。让人感慨的是,一些早些年被他定格在镜头下的名人故居,历经岁月洗礼,早已在现实中黯然消逝,如今翻看这些照片,更加意味隽永和珍贵。
事不避艰 行不畏难
摄影本来就是一门苦差,对这位年过七旬的老者来说,更非易事。对车吉心来说,每一次拍摄,都是一次全新的出发,都是怀着虔诚之心去“朝圣”。每次成行前,埋头查资料、做功课是这位七旬老人的常态。为了提高出行、拍摄效率,车吉心会制定精准的行程安排和精确的拍摄路线,他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已因翻看的次数太多而斑驳、破旧。
如果说在筹摄过程中,车吉心有着小学生般的耐心、细致的话,其全情投入、“拼命三郎”似的拍摄过程,更让人忘记了这是一位七旬的老者。有一年,车吉心早早筹划好去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拍摄故居,万事俱备之时身体却突发状况,必须入院手术。术后三天,猫着腰、捂着刀口的车吉心,找到医生,申请出院。遭到拒绝后,他的拗劲儿上来了,跟医生立下了“生死自负”的军令状。带着渗血的刀口,车吉心踏上了既定行程。十几小时航程里,怕坐着刀口渗血,他就一直站着。到达目的地后,靠着每日的简单热敷、消炎片和止疼片,凭着意念支撑和精神力量,车吉心进行了半个月满负荷的拍摄后才回国复查,伤口竟然恢复得很好。这段经历,让老人津津乐道了好久。
翻看车吉心镜头下的柴可夫斯基故居,传达着岁月的静好与时光的安逸。这种静好与安逸,也正是让音乐家获得内心慰藉与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这种安静美好的背面,却蕴藏着一次颇为周折的拍摄经历。那一次,冒着淅淅沥沥的细雨,车吉心一行兜兜转转,终于来到位于俄罗斯莫斯科北部一个叫做克林的小镇上,找到故居后,却得知周一闭馆。任凭如何说情,都禁止进入。如此咫尺天涯的情形,让车吉心心有不甘。他说上趟卫生间,其实是围着故居大院围墙兜圈,待机而动。上天不负有心人,他竟发现了围墙旁侧有一处小门,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面有工人在施工,他热情打跟他们打招呼,工人们竟挥手招呼他进去。这一刻,这位老者竟高兴得如孩童一般,进院就忘情地拍摄起来,一拍摄就是大半天时间,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衣服已被汗水和雨水浸透。
闭门羹,是拍摄过程中最经常的“礼遇”。三顾茅庐的中国故事,到了法国雨果故居,有了全新演绎。第一次是周一,闭馆,敲开门后,里面的人面无表情地往外瞥了一眼,又不容分说地“咣当”关上了门;第二次去,刚一拿出照相机,禁止拍摄,马上被示意离开;第三次,这位中国老者虔诚期待的眼神和契而不舍的心,打动了工作人员。他们对车吉心的翻译说:“你告诉这位老先生,让他拍吧,大胆地拍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车吉心听闻此,激动得眼圈都泛红了。
在路上,已成为车吉心的一种生活方式。许多名人故居,特别是中国的一些名人故居都在穷乡僻壤,因此,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都成为一种常态。车吉心有三个生日是在拍摄途中度过的,让他最难忘的是60岁生日。60岁是人生重要节点,车吉心60岁生日却充满凄楚与酸涩,承载着他最难忘、最痛苦的拍摄回忆。那一年,车吉心在瑞典转机飞冰岛,在办理行李托运时放在座位上的手提包不翼而飞,4个凝聚着数天拍摄心血的存储卡和所有故居资料瞬间丢失,这让他顿时感到头皮发麻、手脚冰凉。在当晚生日宴上,心情沉重的他,强作欢颜,回到宾馆后是整夜的辗转未眠。次日凌晨,他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酒店旁邊一个山头上,看着异国他乡这个本该充满着各种美好记忆的小城,他却悲从中来,老泪纵横。 在这些年的拍摄时光里,车吉心遭遇了种种误解、歧视、冷眼:在河北拍李鸿章故居时,被当地人挡在院外;在河南拍摄时,被当成拆迁办的人骂出家门……那些遭遇,对车吉心来说,早已云淡风轻。“即使再难,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只要干,头拱地也要干好。人生不管碰到什么难事,有时关起门来泪流满面,打开门走出去,一样要满面春风,我又是一条汉子。”对于这种艰辛,许多人心中充满了疑问,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位老者,忘掉艰辛,甩掉疲惫,迎接挑战,记录下一座又一座名人故居呢?
赤子情怀 精神血缘
名人故居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更体现在它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的微型样本与精神魂魄,其一砖一瓦甚至一草一木,无不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与记忆,是后人追索名人信息与时代风貌的重要凭证。作为老一代文化宣传战线的工作者,车吉心知晓记录和传播的责任,当他第一次透过照相机的取景框聚焦“名人故居”之时,就感到了一种无法回避、无法把自己從中抽身出来的处境。在他看来,名人故居不仅仅是一座物质的房子,还是珍贵的文物,是用木石撰写的历史。人类如果忘记了历史,很难开拓未来。
让车吉心倍感痛心的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扩张性建设与名人故居保护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许多各地文物被毁、遗迹被拆的事件屡见不鲜。十几年前,济南清代著名文献学家、藏书家马国翰故居的被毁,给车吉心以极大的震动。当他背着相机赶到建筑工地时,夕阳下的故居已是面目全非,一片狼藉,这让他痛心不已。这种经历,让车吉心无限感怀。在他看来,这无疑意味着对历史的抹杀,对文化的忽视。面对不可再生的故居、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车吉心这位七旬老者行动起来,开始了时不我待的抢救性拍摄。
为了与拆迁抢时间,车吉心一次出发最多连续跑过3省18天8000多公里,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经常是一觉醒来,收拾行囊,身体又像加满油的车,奔向下一个目标。在他的世界里,摄影不是简单的记录,他看重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于是,在车吉心的名人故居专题里,我们不仅能读到摄影技术、艺术,更多的是那种力透纸背的责任和担当。车吉心正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用每次快门的摁下来阻止这一页页特殊历史文化信息的无奈沉沦。在他看来,“把前人创造的辉煌,通过我的手,传给我的后人,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能够完成这宏大的工程,车吉心始终念念不忘十几年来曾经帮助过他的那些人,他说,“没有他们的真诚相助,就没有今天,此恩此情我终生不忘!”
新华社高级图片编辑陈小波曾经说过,“一张照片并不是一个回答和最终的结局,相反,它是一个问题的开始。”作为独立思考和行走的摄影人,车吉心将继续用手中的相机执着地呼吁和奔走,以期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这在社会转型期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中,也颇具启示乃至示范意义。
(除署名图片外,图片资料由受访者提供)
2016年《山东画报》推出的“名人故居”系列报道,用图文并茂的解读方式,让众多不为人知的名人故居跃然纸上。读者看到,名人故居,不再是独守一隅的冰冷建筑,不再是窄街陋巷中的斑驳院落,而被摄影人用心地拉入镜头里,成为陌生而鲜活的存在。在镜头的引领下,读者透过其雕花砖砌就的门洞,越过院落中洒满浓荫的老树,就仿佛感觉到,那浸淫着名人气息的旧日时光,正力透纸背般地扑面而来。在镜头下大放异彩的名人故居,承载着名人童年、青年、中年甚至一生,凝固了名人的精神追求、风格、胸怀,也给读者带来了难能可贵的情感体验。
除了以摄影艺术带来视觉冲击,车吉心还擅用唯美文字讲述名人往事。曾编撰过《中国皇帝全传》《中国状元全传》《中国宰相全传》《世界著名将帅传》《世界著名外交家传》《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全传》等著作的车吉心,对于很多中外名人的掌故趣闻可谓是了然于胸。于是,看车吉心写的文章,就像听他讲述老友故事。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了名人们昔日的辉煌与落寞,透析了他们或叱咤风云、或跌宕起伏、或命运多舛的人生传奇,读到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之前需历经的大苦难、大挫折,感慨于不一样的人生际遇。
其实,在《山东画报》开专栏之前,车吉心早为广大读者奉上了煌煌著作——中外名人故居摄影系列作品——《世界名人故居》六卷、《中国名人故居》三十卷,填补了中国出版史的空白。这个卷帙浩繁的出版工程的作者,不是一个团队,而就是这位独行老者车吉心。退休十几年来,八千里路云和月,车吉心历时十六载,行程数十万公里,拍摄了1400多处中外名人故居。
车吉心长年从事文化宣传工作,这给了他按动快门时的灵感和禀赋。但真正与摄影结缘还是在2001年。那年,55岁的车吉心因公出访巴西。为调研所需,他随身带了一部傻瓜相机,“那时,我对摄影一窍不通,别人帮我装好胶卷,我中间还不小心揭了两次后盖”。回国之后,他拍摄的巴西影像受到大伙称赞,这让初次接触摄影的他备受鼓舞。自此之后,车吉心无论走到哪儿都会随手拿着个“小傻瓜”,摄影成为其业余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后来确定了名人故居的拍摄主题后,车吉心除了系统翻阅大量的摄影著作、教科书,还不放过身边的学习机会,遇到摄影高手,他总是说,“怎么拍的,你教教我呗”。
如果说最初的摄影时光是兴趣使然的话,那拍摄名人故居这些年来,车吉心对摄影更多是心存一份敬畏之心,他正倾尽全力为留存故居影像多尽一分力,这已成为他的一种责任、一种信仰、一份坚守、一份担当。原本设定的目标是拍满100位名人故居,结果迄今为止拍了1400多个。让人感慨的是,一些早些年被他定格在镜头下的名人故居,历经岁月洗礼,早已在现实中黯然消逝,如今翻看这些照片,更加意味隽永和珍贵。
事不避艰 行不畏难
摄影本来就是一门苦差,对这位年过七旬的老者来说,更非易事。对车吉心来说,每一次拍摄,都是一次全新的出发,都是怀着虔诚之心去“朝圣”。每次成行前,埋头查资料、做功课是这位七旬老人的常态。为了提高出行、拍摄效率,车吉心会制定精准的行程安排和精确的拍摄路线,他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已因翻看的次数太多而斑驳、破旧。
如果说在筹摄过程中,车吉心有着小学生般的耐心、细致的话,其全情投入、“拼命三郎”似的拍摄过程,更让人忘记了这是一位七旬的老者。有一年,车吉心早早筹划好去意大利、德国、法国等国拍摄故居,万事俱备之时身体却突发状况,必须入院手术。术后三天,猫着腰、捂着刀口的车吉心,找到医生,申请出院。遭到拒绝后,他的拗劲儿上来了,跟医生立下了“生死自负”的军令状。带着渗血的刀口,车吉心踏上了既定行程。十几小时航程里,怕坐着刀口渗血,他就一直站着。到达目的地后,靠着每日的简单热敷、消炎片和止疼片,凭着意念支撑和精神力量,车吉心进行了半个月满负荷的拍摄后才回国复查,伤口竟然恢复得很好。这段经历,让老人津津乐道了好久。
翻看车吉心镜头下的柴可夫斯基故居,传达着岁月的静好与时光的安逸。这种静好与安逸,也正是让音乐家获得内心慰藉与创作灵感的重要源泉。这种安静美好的背面,却蕴藏着一次颇为周折的拍摄经历。那一次,冒着淅淅沥沥的细雨,车吉心一行兜兜转转,终于来到位于俄罗斯莫斯科北部一个叫做克林的小镇上,找到故居后,却得知周一闭馆。任凭如何说情,都禁止进入。如此咫尺天涯的情形,让车吉心心有不甘。他说上趟卫生间,其实是围着故居大院围墙兜圈,待机而动。上天不负有心人,他竟发现了围墙旁侧有一处小门,透过缝隙可以看到,里面有工人在施工,他热情打跟他们打招呼,工人们竟挥手招呼他进去。这一刻,这位老者竟高兴得如孩童一般,进院就忘情地拍摄起来,一拍摄就是大半天时间,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衣服已被汗水和雨水浸透。
闭门羹,是拍摄过程中最经常的“礼遇”。三顾茅庐的中国故事,到了法国雨果故居,有了全新演绎。第一次是周一,闭馆,敲开门后,里面的人面无表情地往外瞥了一眼,又不容分说地“咣当”关上了门;第二次去,刚一拿出照相机,禁止拍摄,马上被示意离开;第三次,这位中国老者虔诚期待的眼神和契而不舍的心,打动了工作人员。他们对车吉心的翻译说:“你告诉这位老先生,让他拍吧,大胆地拍吧!”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车吉心听闻此,激动得眼圈都泛红了。
在路上,已成为车吉心的一种生活方式。许多名人故居,特别是中国的一些名人故居都在穷乡僻壤,因此,长途跋涉,风餐露宿,日夜兼程,都成为一种常态。车吉心有三个生日是在拍摄途中度过的,让他最难忘的是60岁生日。60岁是人生重要节点,车吉心60岁生日却充满凄楚与酸涩,承载着他最难忘、最痛苦的拍摄回忆。那一年,车吉心在瑞典转机飞冰岛,在办理行李托运时放在座位上的手提包不翼而飞,4个凝聚着数天拍摄心血的存储卡和所有故居资料瞬间丢失,这让他顿时感到头皮发麻、手脚冰凉。在当晚生日宴上,心情沉重的他,强作欢颜,回到宾馆后是整夜的辗转未眠。次日凌晨,他深一脚浅一脚地爬上酒店旁邊一个山头上,看着异国他乡这个本该充满着各种美好记忆的小城,他却悲从中来,老泪纵横。 在这些年的拍摄时光里,车吉心遭遇了种种误解、歧视、冷眼:在河北拍李鸿章故居时,被当地人挡在院外;在河南拍摄时,被当成拆迁办的人骂出家门……那些遭遇,对车吉心来说,早已云淡风轻。“即使再难,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只要干,头拱地也要干好。人生不管碰到什么难事,有时关起门来泪流满面,打开门走出去,一样要满面春风,我又是一条汉子。”对于这种艰辛,许多人心中充满了疑问,到底是什么支撑着这位老者,忘掉艰辛,甩掉疲惫,迎接挑战,记录下一座又一座名人故居呢?
赤子情怀 精神血缘
名人故居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建筑本身,更体现在它是一座城市历史文明的微型样本与精神魂魄,其一砖一瓦甚至一草一木,无不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文化内涵与记忆,是后人追索名人信息与时代风貌的重要凭证。作为老一代文化宣传战线的工作者,车吉心知晓记录和传播的责任,当他第一次透过照相机的取景框聚焦“名人故居”之时,就感到了一种无法回避、无法把自己從中抽身出来的处境。在他看来,名人故居不仅仅是一座物质的房子,还是珍贵的文物,是用木石撰写的历史。人类如果忘记了历史,很难开拓未来。
让车吉心倍感痛心的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的扩张性建设与名人故居保护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许多各地文物被毁、遗迹被拆的事件屡见不鲜。十几年前,济南清代著名文献学家、藏书家马国翰故居的被毁,给车吉心以极大的震动。当他背着相机赶到建筑工地时,夕阳下的故居已是面目全非,一片狼藉,这让他痛心不已。这种经历,让车吉心无限感怀。在他看来,这无疑意味着对历史的抹杀,对文化的忽视。面对不可再生的故居、不可移动的文化遗产,车吉心这位七旬老者行动起来,开始了时不我待的抢救性拍摄。
为了与拆迁抢时间,车吉心一次出发最多连续跑过3省18天8000多公里,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经常是一觉醒来,收拾行囊,身体又像加满油的车,奔向下一个目标。在他的世界里,摄影不是简单的记录,他看重的是情深,而不是景深。于是,在车吉心的名人故居专题里,我们不仅能读到摄影技术、艺术,更多的是那种力透纸背的责任和担当。车吉心正通过自己的一己之力,用每次快门的摁下来阻止这一页页特殊历史文化信息的无奈沉沦。在他看来,“把前人创造的辉煌,通过我的手,传给我的后人,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使命。”能够完成这宏大的工程,车吉心始终念念不忘十几年来曾经帮助过他的那些人,他说,“没有他们的真诚相助,就没有今天,此恩此情我终生不忘!”
新华社高级图片编辑陈小波曾经说过,“一张照片并不是一个回答和最终的结局,相反,它是一个问题的开始。”作为独立思考和行走的摄影人,车吉心将继续用手中的相机执着地呼吁和奔走,以期唤起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责任。这在社会转型期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和保护中,也颇具启示乃至示范意义。
(除署名图片外,图片资料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