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货币的国际化客观上要求建立市场化的汇率制度。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实行“收盘价+篮子汇率”的中间价模式,初步达到了中间价基准地位提高、市场化程度提高的目标,但也有不少缺陷,制约了人民币汇率对市场的真实反映。随后本文从完善做市商制度、放开资本账户管制、优化外汇市场干预、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加快外汇市场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改革汇率制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最后,结合当前形势,指出了新时代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价格扭曲;资本账户
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从2005年开始,标志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该制度对市场供求调节时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之后,中国不断修改完善汇率定价机制、汇率波动幅度,使得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在不断提高。2015年8月,中国央行完善了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汇率报价机制,下调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新的中间价报价机制中,货币篮子及权重、汇率收盘价是已知的,较之前央行直接决定中间价高低,新的报价机制显得更加公开透明。汇率收盘价要求参考上一个交易日的价格(人民币对美元),实际上是参考市场供求,必将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程;为计算汇率中间价的调整幅度(李春雷、刘铮,2018),还要参考三个货币篮子(SDR、BIS、CFETS),这将增加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
一、现行汇率制度不足之处
(一)价格扭曲效应
参考一篮子货币,长期来看将扭曲人民币汇率,对外汇市场出清不利,也会使汇率异常波动。若美元对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在市场供求推动下,人民币应贬值,此时若货币篮子对美元有更大升值压力,为维持人民币对篮子货币稳定,人民币对美元需要升值。由于中间价是二者均值,使得人民币对美元反而向升值方向偏移,此时的汇率与外汇市场供求是相背的。若篮子货币对美元有波动,人民币对美元相对而言不变,为保证人民币对篮子货币相对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价格就必须调整。中间价机制是一种绑定汇率制度,保持对一篮子货币稳定有悖市场供求,这种制度下,市场出清方向可能与人民币汇率变化方向相反。
(二)预期叠加效应
中间价报价可能使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第一,中间价由收盘汇率和一篮子货币决定。美联储加息周期之后,市场对美元需求增加甚至供不应求,收盘汇率(人民币对美元)预期值为负。第二,美元对一篮子货币走势不确定,可以将预期值设为零,因此,“收盘汇率 + 一篮子汇率” 预期值也为负。若一篮子货币对美元升值,为使人民币对篮子货币相对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價格就必须上升,当美元需求大于供给,人民币对美元就会出现贬值,这两种作用同时起作用。相反,若一篮子货币对美元贬值,为保持人民币对篮子货币稳定,人民币就要对美元贬值,而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也是贬值,这势必加剧人民币贬值预期。加之各种投机套利行为增多,使得人民币进一步贬值。
(三)货币篮子币种、权重不透明
人民币汇率定价,货币篮子是参考,选择币种和设置权重是核心。选择什么币种、设置多大权重,应考虑一国外债的、外贸的及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但对于货币篮子中国并未公开币种和权重信息,“参考”一词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定价并非完全盯住“一篮子”,多大程度参考篮子货币中国是有选择空间的。因为 “参考”一词的不确定性、币种和权重的不透明性,国际上对中国2005年之后的汇率制度有不少质疑,一些学者对汇改后中国的汇率制度也进行了考察,并得出三种结论,即使对同一结论,他们测算的币种权重也不同。现行汇率制度的模糊性、政策的不确定性无疑会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四)制约了人民币汇率的自主性
在2010年之前,若要得到人民币对外币的每日汇率,需先加权平均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做市商的报价,得出人民币对美元的当日汇率中间价,然后再根据人民币对美元的当日汇率中间价,以及国际外汇市场上午九时日元、欧元、港币等对美元的中间价,计算出人民币对其他外币的汇率中间价。因此,人民币与其他外币的汇率计算也要以美元作中介不仅加剧了对美元的依赖,降低了人民币的自主性,也给单位和个人增加了汇兑成本,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为了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对人民币和美元之外的其他外币,可以开展双向直接交易,建立起直接交易的做市商制度。目前,与人民币直接交易的外币币种还不多。
(五)做市商竞争不充分
外汇市场参与者要向做市商咨询其所能提供的汇率报价。自从2006年实行做市商制度以来,做市商积极参与竞争报价,减轻了央行之前稳定汇市的巨大压力,从而对外汇占款比例能更灵活地加以调节,对货币调控能力的力度有所提高,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此外,对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做市商报价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对做市商的资格要求过高,做市商已获得资格的并不多,平均来看,即期的做市商约有30家,远掉期的做市商也有差不多相当的数量,这与中国外汇市场的规模并不匹配,结果使得做市商之间不能充分竞争。另外,做市商在报价时并不是完全依据实际的市场供求,这将使人民币汇率水平无法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
二、人民币国际化促使中国加快汇率制度改革
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是与其货币的国际化相辅相成、协同推进的,而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密切相关。人民币国际化要求汇率制度更为灵活开放,从而使境外流通的人民币增加,对投资、贸易等的限制也将逐渐减少,这又会进一步倒逼和加快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Barry 和 Masahiro,2014)。所谓的人民币国际化,实质上是推动人民币充当国际货币并行使其职能,如果行使国际货币职能,则对人民币汇率就有相应的要求。为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检查现行汇率制度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从汇率形成自主、真实和灵敏反映市场供求、币值整体相对稳定、可预测性四个方面出发对汇率制度加以改革。
国际外汇市场套利和投机盛行,中国的体制因素和经济结构也会影响汇率调节机制,潘英丽和吴君(2012)认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不利于发展实体经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可能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梁建,2014),如果实施中真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将管理具体化、透明化,可能更符合人民币国际化对汇率真实、稳定、可预测的要求。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在汇率形成机制的自主性、真实和灵敏反映市场供求、汇率波动的可预测性等方面仍有不足,如盯住汇率安排、存在政府操纵可能,与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不符。研究表明,与汇率周期一致的汇率制度改革能对宏观经济产生正向作用,而与汇率周期不一致的汇率制度改革却对宏观经济带来负向作用,特别是宏观经济受到汇率制度变化的冲击在方向上长短期不一致。 三、改革汇率制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
汇率制度改革牵涉就业、物价、进出口、外汇储备、国际资本流动、货币供给等领域,对宏观经济能产生巨大影响,影响的程度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或升值周期有关。反过来,汇率制度改革的时机也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一)完善做市商制度
进一步降低对做市商资格的门槛要求,使更多的交易主体参与人民币交易,促进做市商对汇率的报价能更真实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最大程度保证稳定人民币汇率。为保证外汇市场的持续流动性,应当引入境外投资者、外贸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做市商配套制度,如规范做市商行为建立监督体系、丰富外汇衍生品、建立做市商汇率风险评价机制等。
(二)放开资本账户管制
为推动形成人民币均衡汇率,核心是完善外汇监管制度。宏观上要建立外债与跨境资本流动的框架,准入、数量控制等外汇手段尽量减少使用,多使用外汇手续费、存款准备金、托宾税等工具防范金融风险。放宽外汇账户开立条件,使用大数据技术监控资金的异常跨境流动情况,及早发现汇率超调风险,尽快完善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帮助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及其他主体及时规避和应对金融风险。
(三)优化外汇市场干预
应改变原来的干预理念,适应汇率市场化改革要求,减少对汇率管制的依赖(管涛、谢峰,2016),不能把外汇市场干预当作工具,以达到某种汇率水平或用来调整不平衡的货币政策。由于人民币汇率基本达到均衡,可以把汇率干预长期目标设为防止汇率偏离经济运行。调控外汇时,为增强干预手段的灵活性,可尝试采用间接调控,如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四)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为了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可预测性,建立日常的外汇市场干预披露机制十分重要,增强汇率政策的透明性,具体的披露方式可自由选择。如每季度结束后,在若干工作日内,可以在央行官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告,向公众公开上个季度央行采取的外汇市场干预行动。每季度公布一次应只是参考,在实际中,可根据外汇市场的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公布的时间间隔。
(五)加快外汇市场发展
对衍生品和现货的外汇交易适当放宽限制,交易主体对风险的偏好允许多元化。在汇率形成中,为了最大限度规避风险、配置资源,外汇市场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是有利的。关于宏观调控,经济上应取消对量化宽松政策的采用,因为中国当前在货币供给方面已有一个很大的量,如果货币政策太寬松,将会加剧人民币贬值、导致宏观经济出现泡沫。同时,推动双向开放金融市场,使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金融监管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并与改革汇率制度的程度对应匹配;尤其重要的是,使人民币有序双向开放,不仅让贸易投资更加便利,还要促进这些投资采用人民币结算,要让人民币的投资储备功能更加便利,把人民币使用的便利性及其功能的延伸作为稳定人民币的筹码;另外,为了使汇率波动能真正反映出市场供求,在汇率改革中,要加大力度提高政策的透明性。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方向
Frankel(1999)认为,最优汇率制度对于一国而言并非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形势发展改变和选择。一些金融危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与汇率制度不当有关,这在市场体制不完善的国家特别明显(Williamson,2005)。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是关乎宏观管理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逐渐成为新常态,成为新时代促发展的手段,就汇率制度来说,改革也面临相当紧迫性。参照中国的汇率制度现状及发展历史,本文认为汇率制度应向以下方向发展:
第一,关于确定中间价和汇率双向波动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国在人民币汇率方面需要探索双向浮动。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计算是从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而来,然而这种计算方式并不完全透明,缺点是对美元依赖过重,也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不符。所以,后续改革汇率制度的重心应该是怎么样确定中间价机制。第二,关于参与外汇市场的主体数量问题。从国内的汇率改革发展看,中国正在出台举措加快改革的进程,以期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中国央行也在持续促进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国外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中国,赞成人民币市场化的主体也不断增多,这些都表明,中国在扩大参与主体数量、繁荣外汇市场方面做出了贡献。第三,关于外汇市场交易品种的丰富问题。当前的交易品种有现钞、现货、合约现货、期货、期权外汇交易,在全球交易品种多样性的背景下,国内的交易品种还是有些偏少和单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在汇率政策的研究方面,最终的核心目标就是确定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Frankel J A.No Single Currency Regime is Right for All Countries or at All Times[R].NBER Working Paper No.w7338,1999.
[2]Williamson J.The Choice of Exchange Rate Regime:The Relevance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o China's Decision[J].China & World Economy,2005(13):17-33.
[3]Chen P F,Zeng J H,Lee C C.Renminbi exchange rate assessment and competitors' exports:New perspective[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8.
[4]李春雷,刘铮.人民币纳入SDR后的汇率制度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18(11).
[5]陈中飞,王曦,刘宛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基于国际规律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8(12):74-75.
[6]罗桐,白玮玮.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现状和前景分析[J].知识经济,2017(03):56-57.
[7]管斌彬,夏永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24-130.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价格扭曲;资本账户
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从2005年开始,标志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该制度对市场供求调节时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之后,中国不断修改完善汇率定价机制、汇率波动幅度,使得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在不断提高。2015年8月,中国央行完善了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汇率报价机制,下调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新的中间价报价机制中,货币篮子及权重、汇率收盘价是已知的,较之前央行直接决定中间价高低,新的报价机制显得更加公开透明。汇率收盘价要求参考上一个交易日的价格(人民币对美元),实际上是参考市场供求,必将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进程;为计算汇率中间价的调整幅度(李春雷、刘铮,2018),还要参考三个货币篮子(SDR、BIS、CFETS),这将增加人民币汇率的不确定性。
一、现行汇率制度不足之处
(一)价格扭曲效应
参考一篮子货币,长期来看将扭曲人民币汇率,对外汇市场出清不利,也会使汇率异常波动。若美元对人民币有升值压力,在市场供求推动下,人民币应贬值,此时若货币篮子对美元有更大升值压力,为维持人民币对篮子货币稳定,人民币对美元需要升值。由于中间价是二者均值,使得人民币对美元反而向升值方向偏移,此时的汇率与外汇市场供求是相背的。若篮子货币对美元有波动,人民币对美元相对而言不变,为保证人民币对篮子货币相对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价格就必须调整。中间价机制是一种绑定汇率制度,保持对一篮子货币稳定有悖市场供求,这种制度下,市场出清方向可能与人民币汇率变化方向相反。
(二)预期叠加效应
中间价报价可能使人民币对美元持续贬值。第一,中间价由收盘汇率和一篮子货币决定。美联储加息周期之后,市场对美元需求增加甚至供不应求,收盘汇率(人民币对美元)预期值为负。第二,美元对一篮子货币走势不确定,可以将预期值设为零,因此,“收盘汇率 + 一篮子汇率” 预期值也为负。若一篮子货币对美元升值,为使人民币对篮子货币相对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價格就必须上升,当美元需求大于供给,人民币对美元就会出现贬值,这两种作用同时起作用。相反,若一篮子货币对美元贬值,为保持人民币对篮子货币稳定,人民币就要对美元贬值,而市场上人民币对美元也是贬值,这势必加剧人民币贬值预期。加之各种投机套利行为增多,使得人民币进一步贬值。
(三)货币篮子币种、权重不透明
人民币汇率定价,货币篮子是参考,选择币种和设置权重是核心。选择什么币种、设置多大权重,应考虑一国外债的、外贸的及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但对于货币篮子中国并未公开币种和权重信息,“参考”一词就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定价并非完全盯住“一篮子”,多大程度参考篮子货币中国是有选择空间的。因为 “参考”一词的不确定性、币种和权重的不透明性,国际上对中国2005年之后的汇率制度有不少质疑,一些学者对汇改后中国的汇率制度也进行了考察,并得出三种结论,即使对同一结论,他们测算的币种权重也不同。现行汇率制度的模糊性、政策的不确定性无疑会阻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四)制约了人民币汇率的自主性
在2010年之前,若要得到人民币对外币的每日汇率,需先加权平均银行间外汇市场上做市商的报价,得出人民币对美元的当日汇率中间价,然后再根据人民币对美元的当日汇率中间价,以及国际外汇市场上午九时日元、欧元、港币等对美元的中间价,计算出人民币对其他外币的汇率中间价。因此,人民币与其他外币的汇率计算也要以美元作中介不仅加剧了对美元的依赖,降低了人民币的自主性,也给单位和个人增加了汇兑成本,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为了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对人民币和美元之外的其他外币,可以开展双向直接交易,建立起直接交易的做市商制度。目前,与人民币直接交易的外币币种还不多。
(五)做市商竞争不充分
外汇市场参与者要向做市商咨询其所能提供的汇率报价。自从2006年实行做市商制度以来,做市商积极参与竞争报价,减轻了央行之前稳定汇市的巨大压力,从而对外汇占款比例能更灵活地加以调节,对货币调控能力的力度有所提高,进而提高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此外,对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形成,做市商报价起到了重要作用。当前对做市商的资格要求过高,做市商已获得资格的并不多,平均来看,即期的做市商约有30家,远掉期的做市商也有差不多相当的数量,这与中国外汇市场的规模并不匹配,结果使得做市商之间不能充分竞争。另外,做市商在报价时并不是完全依据实际的市场供求,这将使人民币汇率水平无法充分地反映市场供求状况。
二、人民币国际化促使中国加快汇率制度改革
一个国家的汇率制度改革是与其货币的国际化相辅相成、协同推进的,而利率市场化改革与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密切相关。人民币国际化要求汇率制度更为灵活开放,从而使境外流通的人民币增加,对投资、贸易等的限制也将逐渐减少,这又会进一步倒逼和加快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Barry 和 Masahiro,2014)。所谓的人民币国际化,实质上是推动人民币充当国际货币并行使其职能,如果行使国际货币职能,则对人民币汇率就有相应的要求。为了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应检查现行汇率制度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从汇率形成自主、真实和灵敏反映市场供求、币值整体相对稳定、可预测性四个方面出发对汇率制度加以改革。
国际外汇市场套利和投机盛行,中国的体制因素和经济结构也会影响汇率调节机制,潘英丽和吴君(2012)认为自由浮动汇率制度不利于发展实体经济,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可能更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梁建,2014),如果实施中真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将管理具体化、透明化,可能更符合人民币国际化对汇率真实、稳定、可预测的要求。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在汇率形成机制的自主性、真实和灵敏反映市场供求、汇率波动的可预测性等方面仍有不足,如盯住汇率安排、存在政府操纵可能,与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不符。研究表明,与汇率周期一致的汇率制度改革能对宏观经济产生正向作用,而与汇率周期不一致的汇率制度改革却对宏观经济带来负向作用,特别是宏观经济受到汇率制度变化的冲击在方向上长短期不一致。 三、改革汇率制度、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建议
汇率制度改革牵涉就业、物价、进出口、外汇储备、国际资本流动、货币供给等领域,对宏观经济能产生巨大影响,影响的程度与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或升值周期有关。反过来,汇率制度改革的时机也受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一)完善做市商制度
进一步降低对做市商资格的门槛要求,使更多的交易主体参与人民币交易,促进做市商对汇率的报价能更真实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最大程度保证稳定人民币汇率。为保证外汇市场的持续流动性,应当引入境外投资者、外贸企业、非银行金融机构,完善做市商配套制度,如规范做市商行为建立监督体系、丰富外汇衍生品、建立做市商汇率风险评价机制等。
(二)放开资本账户管制
为推动形成人民币均衡汇率,核心是完善外汇监管制度。宏观上要建立外债与跨境资本流动的框架,准入、数量控制等外汇手段尽量减少使用,多使用外汇手续费、存款准备金、托宾税等工具防范金融风险。放宽外汇账户开立条件,使用大数据技术监控资金的异常跨境流动情况,及早发现汇率超调风险,尽快完善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帮助金融机构、监管部门及其他主体及时规避和应对金融风险。
(三)优化外汇市场干预
应改变原来的干预理念,适应汇率市场化改革要求,减少对汇率管制的依赖(管涛、谢峰,2016),不能把外汇市场干预当作工具,以达到某种汇率水平或用来调整不平衡的货币政策。由于人民币汇率基本达到均衡,可以把汇率干预长期目标设为防止汇率偏离经济运行。调控外汇时,为增强干预手段的灵活性,可尝试采用间接调控,如建立外汇平准基金。
(四)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为了提高人民币汇率的可预测性,建立日常的外汇市场干预披露机制十分重要,增强汇率政策的透明性,具体的披露方式可自由选择。如每季度结束后,在若干工作日内,可以在央行官网或其他媒体上公告,向公众公开上个季度央行采取的外汇市场干预行动。每季度公布一次应只是参考,在实际中,可根据外汇市场的具体情况,缩短或延长公布的时间间隔。
(五)加快外汇市场发展
对衍生品和现货的外汇交易适当放宽限制,交易主体对风险的偏好允许多元化。在汇率形成中,为了最大限度规避风险、配置资源,外汇市场有相当的广度和深度是有利的。关于宏观调控,经济上应取消对量化宽松政策的采用,因为中国当前在货币供给方面已有一个很大的量,如果货币政策太寬松,将会加剧人民币贬值、导致宏观经济出现泡沫。同时,推动双向开放金融市场,使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金融监管水平尽快与国际接轨,并与改革汇率制度的程度对应匹配;尤其重要的是,使人民币有序双向开放,不仅让贸易投资更加便利,还要促进这些投资采用人民币结算,要让人民币的投资储备功能更加便利,把人民币使用的便利性及其功能的延伸作为稳定人民币的筹码;另外,为了使汇率波动能真正反映出市场供求,在汇率改革中,要加大力度提高政策的透明性。
四、人民币汇率制度发展方向
Frankel(1999)认为,最优汇率制度对于一国而言并非一成不变,而应根据形势发展改变和选择。一些金融危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都与汇率制度不当有关,这在市场体制不完善的国家特别明显(Williamson,2005)。所以选择什么样的汇率制度是关乎宏观管理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逐渐成为新常态,成为新时代促发展的手段,就汇率制度来说,改革也面临相当紧迫性。参照中国的汇率制度现状及发展历史,本文认为汇率制度应向以下方向发展:
第一,关于确定中间价和汇率双向波动问题。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一体化,为了刺激经济增长,中国在人民币汇率方面需要探索双向浮动。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中间价计算是从做市商报价加权平均而来,然而这种计算方式并不完全透明,缺点是对美元依赖过重,也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不符。所以,后续改革汇率制度的重心应该是怎么样确定中间价机制。第二,关于参与外汇市场的主体数量问题。从国内的汇率改革发展看,中国正在出台举措加快改革的进程,以期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中国央行也在持续促进汇率的市场化改革,国外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中国,赞成人民币市场化的主体也不断增多,这些都表明,中国在扩大参与主体数量、繁荣外汇市场方面做出了贡献。第三,关于外汇市场交易品种的丰富问题。当前的交易品种有现钞、现货、合约现货、期货、期权外汇交易,在全球交易品种多样性的背景下,国内的交易品种还是有些偏少和单一。随着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在汇率政策的研究方面,最终的核心目标就是确定合理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完善人民币汇率制度、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Frankel J A.No Single Currency Regime is Right for All Countries or at All Times[R].NBER Working Paper No.w7338,1999.
[2]Williamson J.The Choice of Exchange Rate Regime:The Relevance of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to China's Decision[J].China & World Economy,2005(13):17-33.
[3]Chen P F,Zeng J H,Lee C C.Renminbi exchange rate assessment and competitors' exports:New perspective[J].China Economic Review,2018.
[4]李春雷,刘铮.人民币纳入SDR后的汇率制度选择[J].世界经济研究,2018(11).
[5]陈中飞,王曦,刘宛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基于国际规律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2018(12):74-75.
[6]罗桐,白玮玮.人民币汇率改革的现状和前景分析[J].知识经济,2017(03):56-57.
[7]管斌彬,夏永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对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1):124-130.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