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慌是更可怕的传染病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diud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新冠肺炎疫情突然袭来,全国几乎一夜间进入了“战时状态”。无论是前方一线的工作人员,还是在家隔离的人们,精力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考验。大家都高度关注着每天在发生着什么,都在期盼这场疫情快点过去。但过于恐惧甚至恐慌,盲听盲信盲从,就会失去基本的判断力。
  一位传染病专家说,每当疫情发生时,有两个问题需要警惕:一个是部分人心存侥幸,大意懈怠;另一个是莫名恐慌,造成混乱。从某种程度上讲,恐慌也是可怕的传染病,与病毒一样有危害。
  “我们唯一恐慌的是恐慌本身。”在一些地方,有人哄抢酒精、口罩,有个别人身体稍有不适就怀疑自己被感染了新冠肺炎。这些不理性的恐慌行为,有可能使原本可防可控、有条不紊的局面,变得杂乱无序、混乱不堪,不仅不利于战胜疫情,还会造成更大的无序和混乱,甚至产生疫情之外的“次生伤害”。非常时期,既不能盲目轻敌,也不能坐立不安、乱了心神。涵养健康心态,保持理性冷靜,至关重要。
  恐慌源于未知。消除恐慌最好的办法,就是最大限度地接近和触摸真相。从抗击“非典”疫情到防控H7N9疫情,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践表明,及时准确发布权威信息,就能赢得人民群众理解配合;人们不为各种小道消息和谣言所左右,才能不给科学防疫添乱。此次疫情暴露出我们在信息公开、社会动员、卫生防疫、社会治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必须引起重视和反思,并及时采取亡羊补牢的举措。但不能因为有缺憾就自乱阵脚,更不能灰心丧气,甚至起哄添乱。
  这场“战役”没有硝烟,敌人却就在身边;这场“战役”没有后方,我们每个人都在前线;这场“战役”没有旁观者,每个人都是战士。战士不会因为战壕没有宴会而抱怨,不会因为火线缺乏应酬而遗憾,但如果战胜不了恐慌,就一定会败下阵来。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在全国军民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工作正有力有序有效地开展。只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就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其他文献
1947年9月,雷锋生前所在团在山西省临汾市襄陵县诞生。这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部队始终流淌着英雄的血液。1960年1月8日,雷锋入伍来到这个团。在各级领导和战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雷锋迅速成为一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后来,人们习惯地把雷锋生前所在团叫“雷锋团”。  2017年,雷锋团整编为工兵防化旅。回首70年的光辉历程,无论是解放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雷锋团一届届
期刊
新年武汉爆发的肺炎疫情,让一个老人再次进入国人的视野。  连日来,关于他的微博、微信、访谈等,一再“刷屏”。人们关注他、敬仰他,称赞他坚守良知、国之栋梁、定海神针、仁医国士、大写的人……  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  钟南山再一次成为“明星”,堪称新时代的“道德楷模”和价值标杆。  “钟南山现象”发人深思 。一  钟南山为人们所熟悉,源于2003年的那场“非典”。  那年的春
期刊
认识雷锋战友梁友德老人,是一次偶然的机会。  那天,青岛西海岸丁家河正在举行“雷锋社区”启动仪式。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的现场,主持人宣布:“今天,受人尊敬的老前辈、雷锋生前战友梁友德老人,也来到了我们中间。”在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一位系着红围巾的慈祥长者用随身携带的手风琴,为大家演奏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等几首雷锋歌曲。  第一印象中的梁友德老人,平易近人。  事实上,梁友德并不是当天的受邀者,而是
期刊
那天,放学已经很晚,我匆匆整理好书包,肚子就开始“咕咕”叫了。当我赶到那家熟悉的手抓饼小摊的时候,却失望地发现饼摊的阿姨已经关灯,正在收摊。在我无奈准备离开时,阿姨发话了。“小伙子,买饼?”“嗯。”她明显是看到了我的书包,熟练地把已经收拾好的工具重新摆好,手脚麻利地开始一道道工序:摊面、打蛋、撒料、抹酱、卷饼、装袋。“谢谢阿姨!”我接过阿姨递给我的手抓饼,心中一阵感动,顺手将口袋里摸到的几枚硬币递
期刊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地人员的流动性逐渐增大,部分身有残疾或有轻微精神状况的流浪人员,依然沿街乞讨,露宿在城市的某个角落,过街天桥上、立交桥下、地下人行通道,都不乏他们的身影。  流浪人员救助问题日益凸显。为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维护社会治安,2017年6月5日福建上杭由范怀盛、孔祥发两人发起,上杭县义工协会联合爱心商家,成立了上杭县义工协会素爱行动志愿服务队,开展“素爱行动·让爱回家”关爱流浪人
期刊
3月20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国家主席习近平这些金句值得收藏!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  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
期刊
元旦前夜的天安门前华灯璀璨、人山人海,来自祖国各地的游客,不约而同地相聚在这里共迎新年。  23:50 分,两名身着陆军礼服的仪仗队队员气宇轩昂地走过金水桥,向天安门广场国旗区阔步前行。  “哨兵同志,根据中央军委命令,现由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大队正式接替你们的哨位。感谢你们的坚守和付出,我们必将牢记使命,不负重托,捍卫国旗尊严,维护国家形象。”  1 月 1 日零点,仪仗队哨兵陈传坤和战友朱林走到
期刊
雷锋杂志社2020年宣传工作会议于1月6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杂志社本部、各工作部(站),中华慈善总会雷锋专项基金办、特约嘉宾共38人参加会议。中宣部宣教局道德教育处副处长许海峰、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参加会议并讲话。  会议全面总结了2019年《雷锋》杂志的各项工作,部署2020年工作任务,并就如何适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新形势、做好宣传和运营工作进行了研究。  6日上午,许海峰代表中宣部宣
期刊
3月的北京,春意盎然,生机勃勃。3月5日,在全国第55个学雷锋日到来之际,正在出席第13届全国政协会议的共青团、青联界别的委员们倡议 :让每一天都成为雷锋日。这一倡议,引起了与会代表、委员的强烈共鸣和广泛点赞。  的确,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新时代呼唤雷锋精神 ;中国梦需要雷锋精神。要让雷锋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世世代代弘扬下去,就要有效破解“三月来,四月走”“三月热,四月冷”的老大难问题,让每一天都
期刊
“70 后 ” 往 上, 每 个 人 都有关于雷锋做好事的红色记忆。从这样的记忆背景和精神底色中,反观最近这起恶意辱骂道德模范的违法事件,不能不觉得心寒。违法者已遭追究,固然活该,但照常理本来主要应由舆论来维系的道德评价,却轻易失守于一条微博,进而只能靠公安执法来惩恶纠偏。面对这一局面,或许我们大家都得问问自己 :如今的舆论空间里,公序良俗的底线设定何在?保障这种设定的力量又何在?  学雷锋,对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