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对中国传统发饰“簪”的型制进行简要分析,试图从中寻求用于指导现代设计的美学参考。
关键词:簪 ;发式;型制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86-1
珠宝商这样形容自己的产品:“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于是,钻石象征忠贞的爱情,坚固、持久,被世人追寻。殊不知这只是西方对爱情的诠释,在东方则要质朴得多,一声“拙荆”带出无限的牵绊,交错蜿蜒的荆钗是无法言明的情思,即便中断,也是“分钗断带”的决绝。
簪,本名称“笄”,是中国古代盘发工具。依据传统礼制,女子年龄达到十五岁,便可许婚,则结发上笄,表示已许婚约,称为“及笄”,行“笄礼”后便可婚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是对周朝贵族妇女行容姿貌、盛装头饰最好的概括。
到秦汉时,笄改成为“簪”。玉、玳瑁、犀角、琉璃、铜、金、银、翠羽等贵重材料成为当时名媛的最爱,“簪”的形成及其夸张繁复的款式为女主人书写名片,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宠儿,风靡程度连时下的COCO CHANEL(香奈儿) 山茶花也无法与之媲美。
东汉妇女实行花簪制,女子发间插六钗,再另加步摇。步摇是东方美最完美的体现,描摹出婀娜、玲珑的东方女性,纤细、瑰丽,似乎随时都会羞怯、瑟缩,将女子的孱弱、娇嗔,及那难以言明的情思一一道尽。众多型制中,“蝶恋花”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主题。钗上的蝴蝶细弱精妙,用写意的手法,纤细羸弱的银丝,盘绕成蝶翅上的斑眼纹,完美地再现出蝴蝶翩翩的薄翅。钗头花的两侧则伸出弹簧式的细银丝挑梁,细丝盘成的蝶形花朵停留在梁头,犹如稍加停歇便转瞬不见。柔软的流苏,如春雨垂落,摇曳生姿。于是,“步移景异”此刻便也可以形容流苏下隐现的容颜。
唐代妇女发饰丰富的种类我们从古代绘画作品中便可见一斑,簪、钗、梳、篦、步摇、翠翘、珠翠、金银宝钿、搔头等都是常见的型制。《长恨歌》这样写道:“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周昉笔下的《簪花仕女图》为我们呈现了盛唐的繁华,从画中华服的女子便可看出。簪花仕女此时是指头戴花朵的贵族妇女,簪花在南北朝便已风行,盛唐更是形成将花朵簪于髻顶的风尚,配以髻前的玉簪步摇、珍珠流苏,将女子雍容的气质彰显无疑。高髻上的步摇,从钗头花上斜分出四支挑梁;向斜上方翘立的金丝挑梁上,先接一花朵饰,花上再立一飞鸟饰;横向跳出的一对金丝挑梁,梁头翘立双重花朵饰①。钗头花以及斜挑在两侧的一对花饰下,都坠有长长的流苏垂饰,饰有珍珠、琥珀。
宋代女性发饰除簪钗花钿外还有发梳,陆游在《入蜀记》中记载,西南地区妇女,“未婚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六支,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②
明代以后,妇女发饰种类繁多,复杂多变,带之而来的是簪钗上的细分,簪钗长短不一,用于发簪正面的簪钗被称为“挑心”,侧面的为“掩髻”,顶部的为“顶簪”,后部的为“分心”。除此之外,明代命妇多喜佩戴金制花钗,显得华丽隆重,而汉魏至隋唐盛行的双股素钗制在此时已经无人问津。
清代花形步摇,被称为“茉莉颤”,是十分生动的名称。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所述王熙凤:“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五凤挂珠钗便是指一种凤形步摇。
清代至民国,金、银、铜、骨、木、玉、玳瑁、珊瑚等都可作为簪钗的材质。簪钗的材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其中银质簪钗最为普遍,为大众所接受。
时至今日,我们从旧日的浮光魅影中体味簪钗的千年风华,当我们对Tiffany & Co.(蒂凡尼)的奢华经典艳羡,对Cartier(卡地亚)的复古瑰丽赞叹时,她却悄然存在,静立一旁,带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静谧、深远。
作者简介:
张应鲲,女,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展示设计研究。
关键词:簪 ;发式;型制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186-1
珠宝商这样形容自己的产品:“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于是,钻石象征忠贞的爱情,坚固、持久,被世人追寻。殊不知这只是西方对爱情的诠释,在东方则要质朴得多,一声“拙荆”带出无限的牵绊,交错蜿蜒的荆钗是无法言明的情思,即便中断,也是“分钗断带”的决绝。
簪,本名称“笄”,是中国古代盘发工具。依据传统礼制,女子年龄达到十五岁,便可许婚,则结发上笄,表示已许婚约,称为“及笄”,行“笄礼”后便可婚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是对周朝贵族妇女行容姿貌、盛装头饰最好的概括。
到秦汉时,笄改成为“簪”。玉、玳瑁、犀角、琉璃、铜、金、银、翠羽等贵重材料成为当时名媛的最爱,“簪”的形成及其夸张繁复的款式为女主人书写名片,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宠儿,风靡程度连时下的COCO CHANEL(香奈儿) 山茶花也无法与之媲美。
东汉妇女实行花簪制,女子发间插六钗,再另加步摇。步摇是东方美最完美的体现,描摹出婀娜、玲珑的东方女性,纤细、瑰丽,似乎随时都会羞怯、瑟缩,将女子的孱弱、娇嗔,及那难以言明的情思一一道尽。众多型制中,“蝶恋花”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主题。钗上的蝴蝶细弱精妙,用写意的手法,纤细羸弱的银丝,盘绕成蝶翅上的斑眼纹,完美地再现出蝴蝶翩翩的薄翅。钗头花的两侧则伸出弹簧式的细银丝挑梁,细丝盘成的蝶形花朵停留在梁头,犹如稍加停歇便转瞬不见。柔软的流苏,如春雨垂落,摇曳生姿。于是,“步移景异”此刻便也可以形容流苏下隐现的容颜。
唐代妇女发饰丰富的种类我们从古代绘画作品中便可见一斑,簪、钗、梳、篦、步摇、翠翘、珠翠、金银宝钿、搔头等都是常见的型制。《长恨歌》这样写道:“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周昉笔下的《簪花仕女图》为我们呈现了盛唐的繁华,从画中华服的女子便可看出。簪花仕女此时是指头戴花朵的贵族妇女,簪花在南北朝便已风行,盛唐更是形成将花朵簪于髻顶的风尚,配以髻前的玉簪步摇、珍珠流苏,将女子雍容的气质彰显无疑。高髻上的步摇,从钗头花上斜分出四支挑梁;向斜上方翘立的金丝挑梁上,先接一花朵饰,花上再立一飞鸟饰;横向跳出的一对金丝挑梁,梁头翘立双重花朵饰①。钗头花以及斜挑在两侧的一对花饰下,都坠有长长的流苏垂饰,饰有珍珠、琥珀。
宋代女性发饰除簪钗花钿外还有发梳,陆游在《入蜀记》中记载,西南地区妇女,“未婚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六支,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②
明代以后,妇女发饰种类繁多,复杂多变,带之而来的是簪钗上的细分,簪钗长短不一,用于发簪正面的簪钗被称为“挑心”,侧面的为“掩髻”,顶部的为“顶簪”,后部的为“分心”。除此之外,明代命妇多喜佩戴金制花钗,显得华丽隆重,而汉魏至隋唐盛行的双股素钗制在此时已经无人问津。
清代花形步摇,被称为“茉莉颤”,是十分生动的名称。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三回中所述王熙凤:“这个人打扮与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五凤挂珠钗便是指一种凤形步摇。
清代至民国,金、银、铜、骨、木、玉、玳瑁、珊瑚等都可作为簪钗的材质。簪钗的材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其中银质簪钗最为普遍,为大众所接受。
时至今日,我们从旧日的浮光魅影中体味簪钗的千年风华,当我们对Tiffany & Co.(蒂凡尼)的奢华经典艳羡,对Cartier(卡地亚)的复古瑰丽赞叹时,她却悄然存在,静立一旁,带给我们的只有无尽的静谧、深远。
作者简介:
张应鲲,女,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展示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