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职业教育的纵深发展,各大职业院校建设已经由传统的外延式,逐渐转为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作为院校开展和进行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提升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在当前形势下显得格外重要。基于此背景,本文分析了构建中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意义,并结合实际,提出了构建中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实践路径,以期对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职教学质量 保障机制
一、构建中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意义
1.有助于院校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机制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能否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其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机制的先进程度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创新思路,构建并完善管理体制有助于促进全校师生树立并不断牢固“管理出生产力”这一教育理念,继而通过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来实现管理效率以及教学成果的提升,进而实现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2.有助于院校人才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及市场改革需求
由于中职院校本身具有教育与职业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人才培养方向的选择,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及企业改革的需要。只有努力提高中职校人才的综合能力,才能使其能够更加完善和熟练地掌握先进的职业技能、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以满足社会需要。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全面强化各个专业学科的建设,使其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而这就要求学科建设的重心由学校落到院系当中。
3.有助于推动院校教学及其教育科研项目研究有序开展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使教学绕过了过于庞大和冗杂的管理系统,减少了由上而下、层层管理的多余环节,为内部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和准确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避免了过多非教育必要人员的参与,不仅有效节约了教学资源,也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构建中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路径
1.创设优良管理文化环境
(1)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及职业教育氛围,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必要教育设施的引入和实践环节的推动,强化中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与理念。
(2)不断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精神,强化中职院校的校园精神、办学理念,加强校训校风建设,使其逐渐发展成具有一定高度职业特色的文化聚集地。
(3)重视校企合作,积极创建先进的职业院校管理文化,在学校范围内形成健康、有序的文化氛围。通过不断完善订单培养模式、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合作使校企之间真正做到无缝对接,努力为企业、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制
即以实际为基础,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准则,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活动有组织、有计划的领导与控制,进而保障教学质量和各类教学手段的实施。在具体的完善策略上,主要是由中职院校层面对内部院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进行必要的管理,其中,管理内容包括课程调整、学生异动处理、人才培养方法的执行与规划、日常教学管理、教师学生的基本信息管理、学生实习管理以及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和学生展开必要的服务,同时为学校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定与扶持提供必要支持。
3.全面执行教学监督规范
监督体系的存在是保证教学活动高质量展开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即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法则,对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诸多要素以及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检查、监督、评价以及反馈,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按目的执行,并达成教学目标。具体地说,主要是指中职院校对院系进行有效指导,根据用人单位、教师、学生、督导或者班级委员会等不同教学组织反馈来的信息进行教学调整,以保障其各自教学、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以及课程反馈等内容)的监督与落实,秉承“质量为本,过程控制”的原则,同时完善信息收集、传输以及反馈过程的各个要素,切实做到全面监督、实时反馈。
参考文献:
[1]李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探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2]霍骁象,许俊峰.全景式教学:一种新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3]段雄春,杨用华,曾宪群.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1).
(作者单位:江西工业技工学校)
关键词:职业教育 中职教学质量 保障机制
一、构建中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意义
1.有助于院校不断完善自身管理机制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对于中职院校而言,能否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其管理水平以及管理机制的先进程度息息相关。因此,通过创新思路,构建并完善管理体制有助于促进全校师生树立并不断牢固“管理出生产力”这一教育理念,继而通过不断发挥自身优势来实现管理效率以及教学成果的提升,进而实现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2.有助于院校人才培养更适应社会发展及市场改革需求
由于中职院校本身具有教育与职业双方面的特征,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对人才培养方向的选择,使其能够更加适应社会发展及企业改革的需要。只有努力提高中职校人才的综合能力,才能使其能够更加完善和熟练地掌握先进的职业技能、拥有较高的职业素质,以满足社会需要。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全面强化各个专业学科的建设,使其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和建设性,而这就要求学科建设的重心由学校落到院系当中。
3.有助于推动院校教学及其教育科研项目研究有序开展
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建立使教学绕过了过于庞大和冗杂的管理系统,减少了由上而下、层层管理的多余环节,为内部教学信息传递的质量和准确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避免了过多非教育必要人员的参与,不仅有效节约了教学资源,也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构建中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机制的路径
1.创设优良管理文化环境
(1)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及职业教育氛围,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以及必要教育设施的引入和实践环节的推动,强化中职院校“工学结合”的办学特点与理念。
(2)不断培育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教育文化精神,强化中职院校的校园精神、办学理念,加强校训校风建设,使其逐渐发展成具有一定高度职业特色的文化聚集地。
(3)重视校企合作,积极创建先进的职业院校管理文化,在学校范围内形成健康、有序的文化氛围。通过不断完善订单培养模式、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合作使校企之间真正做到无缝对接,努力为企业、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2.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制
即以实际为基础,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为基本准则,对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类活动有组织、有计划的领导与控制,进而保障教学质量和各类教学手段的实施。在具体的完善策略上,主要是由中职院校层面对内部院系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进行必要的管理,其中,管理内容包括课程调整、学生异动处理、人才培养方法的执行与规划、日常教学管理、教师学生的基本信息管理、学生实习管理以及学生毕业设计过程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为教师和学生展开必要的服务,同时为学校方面的相关政策制定与扶持提供必要支持。
3.全面执行教学监督规范
监督体系的存在是保证教学活动高质量展开的重要基础与前提,即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按照一定的程序法则,对有可能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诸多要素以及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环节,进行积极认真的检查、监督、评价以及反馈,确保教学工作按计划、按目的执行,并达成教学目标。具体地说,主要是指中职院校对院系进行有效指导,根据用人单位、教师、学生、督导或者班级委员会等不同教学组织反馈来的信息进行教学调整,以保障其各自教学、评价(包括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以及课程反馈等内容)的监督与落实,秉承“质量为本,过程控制”的原则,同时完善信息收集、传输以及反馈过程的各个要素,切实做到全面监督、实时反馈。
参考文献:
[1]李文.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探究[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2]霍骁象,许俊峰.全景式教学:一种新型职业教育教学模式[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
[3]段雄春,杨用华,曾宪群.普通高校成人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1).
(作者单位:江西工业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