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诵读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用朗读的方法,边读边理解,边读边体味,达到对文章全面深入理解的教学方法。它对于中职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如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说好普通话,进行良好的口语交际;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语文能力;陶冶情操,塑造完美人格等。
关键词:诵读教学;中职学校;学生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84-02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它能够把人的眼、耳、口、心等各种感官协调在一起,并相互促进,在朗读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解、感悟,进而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诵读不但能达到对文章全面深入的理解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文学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诵读特别受到重视和提倡。诵读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用朗读的方法,边读边理解,边读边体味,达到对文章全面深入理解的教学方法。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语文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语文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依然普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中职语文教学更要重视诵读教学,诵读教学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诵读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存在如缺乏自信心、学习积极性较差、自我控制力比较薄弱,文化课基础较差等弊病。但是他们也有渴望表现自我和得到别人赏识的欲望。因此,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诵读情境,如角色扮演、播放音乐、名家视频范读等,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诵读中无论表现如何,教师都要做到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积极肯定或鼓励表扬,不要吝啬。其实每个学生的诵读都会有闪光点,比如声音很响亮、读得很流畅、读得很有感情等,如果教师细心发掘,不责备求全或指责,就会学生使树立起诵读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更加热爱诵读。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诵读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各种体验成功的机会,不仅让学生获得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
其次,诵读有利于学生说好普通话,促进口语交际的能力。普通话是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必备的一项能力,但是许多刚入校的中职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不习惯说普通话,甚至不会说普通话,在课堂上往往羞于说话表达。朗读时常常表现出一种急躁心理,出现诸如结巴、颠倒、脱落等毛病。诵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做好朗读理论的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如读准字音,合理停顿、语速适宜、读出感情等。可以让学生先练习吐字发音,然后学习语速语调等语言技巧的表达,以及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态势语言的恰当运用。如此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可纠正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一些啰唆、含糊、杂乱等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如果坚持长期诵读训练,文章中准确的词语、生动的修辞、感人的描写、巧妙的构思、优美的韵律就会在学生的大脑中日积月累,并逐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因此,诵读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和文字表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诵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据调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作文表达也常常词不达意,难以连缀成文。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形成较好的语感。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与感受能力,学生的心理差异不同,对所读文章的心理感受也不全相同。因此诵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体裁,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充分地领略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感受遣詞造句的精妙,领悟语言的情味、旨趣等,也就是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进一步形成自身的情感体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那样,激昂处要激昂,委婉处须委婉。三分文章七分读,通过反复诵读,作品中的形象好似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学生有长此以往的体验学习,就可形成思维的连续性,正确的语感便形成了。在表达写作时学生脑海里积累的丰富字词句等多方面的知识,能自觉地加以运用,像泉水一般汩汩涌出笔端。
最后,诵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我们常说开卷有益,古圣先贤文章之中蕴涵着他们智慧的结晶:读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领悟到高尚的人格操守;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感受到忧国忧民的胸怀;读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我们钦佩他的爱国热情。学生如能经常诵读此类名言佳句,就会不断受到其中的感染、浸透,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诵读不仅使读的人沉浸其中,而且还会让听的人心情激荡,获得精神的享受。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选择一些经典名篇、名人故事,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作者的高尚情操、美好心灵、深邃思想、顽强意志。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向善向美向真的感情,霍金、海伦·凯勒、张海迪、史铁生他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的代表,可他们战胜了人生中的不幸,成就了辉煌的事业。诵读名篇,对于学生无论作文与做人,都会有很大帮助;接触贤者,可以让他们树立自信,净化灵魂,升华思想,完善人格。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既有独立性、自觉性,又有依赖性和幼稚性。正是思维和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诵读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心理规律,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诵读是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语感的必经之路。通过诵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做到自如地口语交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健康完善的人格。所以说诵读大有益。
作者简介:马淑霞(1973-),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2004级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高级讲师。
关键词:诵读教学;中职学校;学生发展;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84-02
诵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悠久的传统,它能够把人的眼、耳、口、心等各种感官协调在一起,并相互促进,在朗读的基础上,产生新的理解、感悟,进而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诵读不但能达到对文章全面深入的理解的目的,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文学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诵读特别受到重视和提倡。诵读教学就是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用朗读的方法,边读边理解,边读边体味,达到对文章全面深入理解的教学方法。目前中等职业学校中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语文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职语文教学中“满堂灌”的现象依然普遍,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中职语文教学更要重视诵读教学,诵读教学对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首先,诵读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近年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存在如缺乏自信心、学习积极性较差、自我控制力比较薄弱,文化课基础较差等弊病。但是他们也有渴望表现自我和得到别人赏识的欲望。因此,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诵读情境,如角色扮演、播放音乐、名家视频范读等,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诵读氛围,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诵读中无论表现如何,教师都要做到因人而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多积极肯定或鼓励表扬,不要吝啬。其实每个学生的诵读都会有闪光点,比如声音很响亮、读得很流畅、读得很有感情等,如果教师细心发掘,不责备求全或指责,就会学生使树立起诵读的勇气和信心,从而更加热爱诵读。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诵读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各种体验成功的机会,不仅让学生获得自信,激发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激发和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
其次,诵读有利于学生说好普通话,促进口语交际的能力。普通话是当今社会人际交往中必备的一项能力,但是许多刚入校的中职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不习惯说普通话,甚至不会说普通话,在课堂上往往羞于说话表达。朗读时常常表现出一种急躁心理,出现诸如结巴、颠倒、脱落等毛病。诵读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做好朗读理论的指导,教给学生正确的诵读方法,如读准字音,合理停顿、语速适宜、读出感情等。可以让学生先练习吐字发音,然后学习语速语调等语言技巧的表达,以及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态势语言的恰当运用。如此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还可纠正学生在口语交际中的一些啰唆、含糊、杂乱等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如果坚持长期诵读训练,文章中准确的词语、生动的修辞、感人的描写、巧妙的构思、优美的韵律就会在学生的大脑中日积月累,并逐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因此,诵读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和文字表达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再次,诵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据调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语言表达能力欠缺,作文表达也常常词不达意,难以连缀成文。究其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形成较好的语感。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领悟与感受能力,学生的心理差异不同,对所读文章的心理感受也不全相同。因此诵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引导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和体裁,从自身的感受出发,充分地领略语言所表达的丰富内涵,感受遣詞造句的精妙,领悟语言的情味、旨趣等,也就是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和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并进一步形成自身的情感体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正如叶圣陶先生所提倡的那样,激昂处要激昂,委婉处须委婉。三分文章七分读,通过反复诵读,作品中的形象好似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学生有长此以往的体验学习,就可形成思维的连续性,正确的语感便形成了。在表达写作时学生脑海里积累的丰富字词句等多方面的知识,能自觉地加以运用,像泉水一般汩汩涌出笔端。
最后,诵读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完美的人格。我们常说开卷有益,古圣先贤文章之中蕴涵着他们智慧的结晶:读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们领悟到高尚的人格操守;读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感受到忧国忧民的胸怀;读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我们钦佩他的爱国热情。学生如能经常诵读此类名言佳句,就会不断受到其中的感染、浸透,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诵读不仅使读的人沉浸其中,而且还会让听的人心情激荡,获得精神的享受。在诵读教学中教师要多为学生选择一些经典名篇、名人故事,让学生在诵读中体验作者的高尚情操、美好心灵、深邃思想、顽强意志。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向善向美向真的感情,霍金、海伦·凯勒、张海迪、史铁生他们可以说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的代表,可他们战胜了人生中的不幸,成就了辉煌的事业。诵读名篇,对于学生无论作文与做人,都会有很大帮助;接触贤者,可以让他们树立自信,净化灵魂,升华思想,完善人格。
中职学校的学生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既有独立性、自觉性,又有依赖性和幼稚性。正是思维和心理形成的关键时期。诵读教学符合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符合心理规律,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诵读是学生语言积累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语感的必经之路。通过诵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做到自如地口语交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健康完善的人格。所以说诵读大有益。
作者简介:马淑霞(1973-),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2004级教育硕士,研究方向为中职语文教学,石家庄工程技术学校高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