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绍振(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以下简称“答”):我说自己是从80年代的理论家到90年代后期的过渡,是有一定的道理的。80年代主要是冲击旧的规范,冲击僵化的、权威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及脱离实际、束缚思想的方法;在80年代中后期,也引进了一些新的东西,像弗洛伊德、结构主义语言学等等,其实也并不新,弗洛依德就是20世纪早期的东西。这叫破中有立吧;到90年代。又引进了后学的一系列理念,虽然我都不太陌生,但熟练驾驭的程度不如陈晓明、南帆他们。从这个意义说,过渡的历史定位大概是没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