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家都知道,好的文明礼仪不仅是重要素质,也是与人交往的技能。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的道德培养和文明素养,也是国家在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项目。不仅是学校、社会对初中生在文明礼仪习惯养成上有重要的责任,家庭教育更是要承担重担。家庭教育对于初中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合适的教育,使其形成正确的三观,并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关键词:文明礼仪;初中生;家庭教育;习惯养成
在现代社会,中国不断发展强大,教育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社会和家庭也越来越来重视。学生被要求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很多家庭非常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对于习惯的培养虽然有所关注,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教育方法和手段上有不少欠缺[1],同时对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发展更是缓慢。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启蒙和主导,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良好的文明礼仪是个人的道德素养的外在表现,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古人就有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初中生要健康的发展,并且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文明礼仪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初中生文明礼仪的培养,不仅能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发展,也为培养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可以弘扬中华优良传统,并且促进家庭和社会的融洽关系。培养初中生具备诚实、宽容、待人热情、谦卑、谈吐大方、讲究文明卫生的文明行为。
一、家庭教育对初中生文明礼仪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者、引导者,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具有终身影响。一般情况下,家庭教育的主要成员是父母,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各方面习惯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子女来说最基础和最早的教育,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而言渗透性十分强。初中生虽然在各方面的习惯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可塑性强,可变性大,所以排除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看家庭教育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文明礼仪习惯深深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初中生模仿能力很强,对于父母的很多行为会进行模仿。这种模仿是无意识的,而且家庭成员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长远的,甚至是终身的。好的习惯孩子将会受益终身,不好的习惯会影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创造原生家庭中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非常重要。父母对于孩子文明习惯的观念也至关重要,没有将文明礼仪习惯的位置摆正,就很难进行合适的教育。
家庭是否和谐、父母对于子女的相处方式,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和谐与否,往往会与家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产生巨大影响,不和谐的家庭,往往家庭教育会失效。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不得当,会使家庭教育减分,甚至产生负影响。父母的相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以后和他人相处的形式,而这种相处的能力也是文明礼仪习惯的一项内容。
二、家庭教育对初中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影响
(一)父母的文明礼仪习惯
在孩子的习惯养成中,最早是从模仿开始的,初中生虽然在各方面的都养成了一定的习惯,但是对于家庭成员,孩子往往会无意识的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因此父母是否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于孩子的影响就特别大。有人说,从一个孩子的习惯表现,就能猜想到他的父母的为人。的確,家长的文明礼仪习惯,也在家庭活动的不断的传递给孩子,孩子甚至是完成承袭了这种习惯。
在与人的交往中,行为规范称为礼节,而语言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在家庭活动中,家长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往往能做到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而且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倾向。当小孩处于小学高年级、初中后,家长会比较功利,多看重考试成绩,不重视文明习惯。但是孩子在逐渐的成长,他们渐渐学会了自我观察,并且在这种观察中也养成了自己的习惯,因此父母是否有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于初中生的孩子而言,更加的重要。比如在乘坐公交车时,父母能做到让座、注意卫生,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也能学习到;再如在与人交往中,多用礼貌用语,孩子虽然现在说不出口,但渐渐的,这种习惯会在他的脑海中扎根,逐渐转变成他的习惯等等。
(二)父母的思想道德观念
文明礼仪是一种行为表现,是一种发自习惯的行为,并不是逢场作戏,因此父母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于孩子影响很大。同时,父母对于孩子文化科成绩的重视与否,还有对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视与否,对于孩子影响深远。父母对于世界、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使其在教育中、家庭活动中或者自我的行为中表现出来,这些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孩子。父母自身的行为的思想道德观念十分重要,首先要做一个真诚的人,其次教育观念十分重要。如果只看着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觉得文明礼仪习惯一无是处,对于孩子的不妥的文明礼仪习惯置之不理,长久之后,将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往远了说,也不利于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与人相处。
父母的思想道德观念还包括对时间的观念、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于金钱的观念等等,这些都在对孩子会产生无形的影响。我们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父母首先要起到表率作用,自己要形成正确的三观,否则容易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情况。在这些观念中,最为重要的是教育观念,如果父母认为文明礼仪习惯是不需要培养的,只看重学习成绩,仅仅靠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孩子最终可能只关心学习,不在意其他事物,这样并不利于孩子发展。
(三)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方式
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往往会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孩子成长后与人的相处方式也有影响,甚至是直接关联。父母是小孩刚开始模仿的对象,虽然初中孩子在接受了一定的学校教育后,对许多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对许多事情也有自己的做法,但父母的相处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有不同类型,有传达说教式、命令式和沟通式。传统的说教式一般体现出来的是有一定的沟通,但这种沟通比较无效,基本上都是父母的说教,更多时候不能理解孩子的做法。作为初中生,虽然养成了一定习惯,但是更加叛逆,因此说教式往往成效很低,孩子也十分清楚父母对自己的用心,但往往难以表达自我情绪,容易压抑。命令式这种相处方式,家长很多是严格管理孩子,但是由于方式不对,孩子表面言听计从,但可能从内心是反抗的,沟通几乎没有,这样孩子在初二、初三时期容易爆发。沟通式的相处方式是比较和谐的,父母多通过与孩子交流来把问题解决。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他们内心出发,再引导他解决问题,这样更易让孩子接受,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发展心理学认为小学的孩子说教式和命令式都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初中生则更需要沟通。 (四)父母的教育方式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起着最直接、最基础的影响[2]。父母的教育方式与父母原来的家庭中所具备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关系,甚至是就是直接的模仿,同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自身性格,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教育方式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民主权威型、放任不管型、严厉专制型。民主权威型的家长,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但是又不缺乏严厉。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下的孩子,由于成长的环境比较平等,孩子会相对有主见,独立自主。放任不管的家长对孩子等同于没有教育,只为孩子提供经济上的负担,并没有与起到教育的责任,孩子过于自由,这样会养成许多不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严厉专制型的家长,由于过于严厉,而且孩子没有话语权和决定权,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只是表面上十分听话,但孩子容易缺乏主见,培养的行为习惯不容易内化,只是为了迎合父母。
三、重建家庭教育模式促进初中生文明礼仪习惯培养
(一)改变父母的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往往影响着行为,而且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甚至都影响很大。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时,首先要改变的是思想观念。父母要非常明确,有好的习惯,才更能促进学习的进行,文明礼仪习惯不仅体现在短期的学习成绩了,更多的是体现在与人交往上,因此作为父母应该要看得更加的长远。
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復的行为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3]。”作为父母,提高了思想认知水平,在文明礼仪习惯上会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也能在行为习惯中表现出来。同时父母也要有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父母要有正气,与时俱进,父母学习,促进孩子学习进步。
(二)改善父母自身的文明礼仪习惯
父母不仅是孩子文明礼仪习惯的最初学习者,因此父母要做好模范作用。有位教育家说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4]。” 对于少部分有家暴情况的家庭,孩子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这方面倾向;家庭中父亲酗酒抽烟,孩子将来也容易酗酒抽烟;父母待人不友善,孩子也不易学到相处之道。因此,父母改变孩子自身的文明习惯,对于培养子女的文明礼仪习惯十分重要。
文明礼仪习惯从原则上说,尊重他人、自律、适度和真诚。无论任何的个人卫生、行为举止,都要以尊重他人为前提,即时在家人面前也不例外。要能做到自律,父母虽然已经是成年人,很多时候也是需要自律的,人是没有绝对自由的,因此这种自律也能让孩子在无形中学会。任何行为举止、语言习惯都要做到适度,不适度的文明礼仪习惯会让与之之人感到不适应,同时在家庭活动要要特别注意。待人真诚,这是最基本原则。
(三)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
这里说的融洽的家庭氛围,主要是指父母的婚姻状况。实践表明,离异的家庭中的初中生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若家庭成员中有酗酒、赌博、吸毒的,那么对于孩子发展十分不利。
父母在生活中还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保持继续学习,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进步。家庭教育是会受到父母学历水平、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有些家庭中的父母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若能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相信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教育子女。父母在平凡的工作中,能不断进步,爱岗敬业,给孩子做出示范,相信孩子也能学习到如何面对学习。在家庭活动中,多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这样也能让孩子多学会与人相处。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尽量提供安静、和谐的环境,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如孩子在写作业时,家长尽量看看书等。
参考文献
[1]刘会吉.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8(12):122.
[2]陈英.加强礼仪教育 塑造现代公民[J].中学德育,2012(22).
[3]郭中平.正向教育——让孩子做人做事都成功[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125.
[4]刘胜梅.浅谈家庭德育教育和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作者简介:本人毕业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现职称初中化学一级教师。
关键词:文明礼仪;初中生;家庭教育;习惯养成
在现代社会,中国不断发展强大,教育越来越受国家的重视,社会和家庭也越来越来重视。学生被要求掌握更多的知识、技能,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很多家庭非常重视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对于习惯的培养虽然有所关注,但是由于发展时间短,教育方法和手段上有不少欠缺[1],同时对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发展更是缓慢。家庭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启蒙和主导,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良好的文明礼仪是个人的道德素养的外在表现,也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基础。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中国是个礼仪之邦,古人就有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初中生要健康的发展,并且德智体美育全面发展,文明礼仪习惯也是一个重要内容。初中生文明礼仪的培养,不仅能促进学校的德育工作发展,也为培养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做了精神文明建设的贡献,可以弘扬中华优良传统,并且促进家庭和社会的融洽关系。培养初中生具备诚实、宽容、待人热情、谦卑、谈吐大方、讲究文明卫生的文明行为。
一、家庭教育对初中生文明礼仪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父母是孩子最早接触的教育者、引导者,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具有终身影响。一般情况下,家庭教育的主要成员是父母,家庭教育对于子女的各方面习惯养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家庭教育对于子女来说最基础和最早的教育,父母的教育对于孩子而言渗透性十分强。初中生虽然在各方面的习惯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可塑性强,可变性大,所以排除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只看家庭教育也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父母的文明礼仪习惯深深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初中生模仿能力很强,对于父母的很多行为会进行模仿。这种模仿是无意识的,而且家庭成员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于孩子的影响是长远的,甚至是终身的。好的习惯孩子将会受益终身,不好的习惯会影响其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如何创造原生家庭中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非常重要。父母对于孩子文明习惯的观念也至关重要,没有将文明礼仪习惯的位置摆正,就很难进行合适的教育。
家庭是否和谐、父母对于子女的相处方式,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和谐与否,往往会与家庭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产生巨大影响,不和谐的家庭,往往家庭教育会失效。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不得当,会使家庭教育减分,甚至产生负影响。父母的相处方式也会影响孩子以后和他人相处的形式,而这种相处的能力也是文明礼仪习惯的一项内容。
二、家庭教育对初中生文明礼仪习惯养成的影响
(一)父母的文明礼仪习惯
在孩子的习惯养成中,最早是从模仿开始的,初中生虽然在各方面的都养成了一定的习惯,但是对于家庭成员,孩子往往会无意识的模仿父母的行为模式,因此父母是否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于孩子的影响就特别大。有人说,从一个孩子的习惯表现,就能猜想到他的父母的为人。的確,家长的文明礼仪习惯,也在家庭活动的不断的传递给孩子,孩子甚至是完成承袭了这种习惯。
在与人的交往中,行为规范称为礼节,而语言上的表现称为礼貌。在家庭活动中,家长对于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往往能做到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培养,而且在思想上也有一定的倾向。当小孩处于小学高年级、初中后,家长会比较功利,多看重考试成绩,不重视文明习惯。但是孩子在逐渐的成长,他们渐渐学会了自我观察,并且在这种观察中也养成了自己的习惯,因此父母是否有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对于初中生的孩子而言,更加的重要。比如在乘坐公交车时,父母能做到让座、注意卫生,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也能学习到;再如在与人交往中,多用礼貌用语,孩子虽然现在说不出口,但渐渐的,这种习惯会在他的脑海中扎根,逐渐转变成他的习惯等等。
(二)父母的思想道德观念
文明礼仪是一种行为表现,是一种发自习惯的行为,并不是逢场作戏,因此父母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于孩子影响很大。同时,父母对于孩子文化科成绩的重视与否,还有对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视与否,对于孩子影响深远。父母对于世界、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使其在教育中、家庭活动中或者自我的行为中表现出来,这些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孩子。父母自身的行为的思想道德观念十分重要,首先要做一个真诚的人,其次教育观念十分重要。如果只看着学习成绩、学习习惯的培养,而觉得文明礼仪习惯一无是处,对于孩子的不妥的文明礼仪习惯置之不理,长久之后,将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往远了说,也不利于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与人相处。
父母的思想道德观念还包括对时间的观念、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于金钱的观念等等,这些都在对孩子会产生无形的影响。我们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父母首先要起到表率作用,自己要形成正确的三观,否则容易出现“上梁不正下梁歪”的情况。在这些观念中,最为重要的是教育观念,如果父母认为文明礼仪习惯是不需要培养的,只看重学习成绩,仅仅靠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孩子最终可能只关心学习,不在意其他事物,这样并不利于孩子发展。
(三)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方式
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模式往往会对其产生深远的影响,对孩子成长后与人的相处方式也有影响,甚至是直接关联。父母是小孩刚开始模仿的对象,虽然初中孩子在接受了一定的学校教育后,对许多事物有自己的看法,对许多事情也有自己的做法,但父母的相处方式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有不同类型,有传达说教式、命令式和沟通式。传统的说教式一般体现出来的是有一定的沟通,但这种沟通比较无效,基本上都是父母的说教,更多时候不能理解孩子的做法。作为初中生,虽然养成了一定习惯,但是更加叛逆,因此说教式往往成效很低,孩子也十分清楚父母对自己的用心,但往往难以表达自我情绪,容易压抑。命令式这种相处方式,家长很多是严格管理孩子,但是由于方式不对,孩子表面言听计从,但可能从内心是反抗的,沟通几乎没有,这样孩子在初二、初三时期容易爆发。沟通式的相处方式是比较和谐的,父母多通过与孩子交流来把问题解决。父母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从他们内心出发,再引导他解决问题,这样更易让孩子接受,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发展心理学认为小学的孩子说教式和命令式都能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但初中生则更需要沟通。 (四)父母的教育方式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说过:家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起着最直接、最基础的影响[2]。父母的教育方式与父母原来的家庭中所具备的教育方式存在很大关系,甚至是就是直接的模仿,同时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自身性格,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教育方式有三种类型,分别是民主权威型、放任不管型、严厉专制型。民主权威型的家长,是建立在沟通的基础上,但是又不缺乏严厉。在这种环境中成长下的孩子,由于成长的环境比较平等,孩子会相对有主见,独立自主。放任不管的家长对孩子等同于没有教育,只为孩子提供经济上的负担,并没有与起到教育的责任,孩子过于自由,这样会养成许多不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严厉专制型的家长,由于过于严厉,而且孩子没有话语权和决定权,这样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只是表面上十分听话,但孩子容易缺乏主见,培养的行为习惯不容易内化,只是为了迎合父母。
三、重建家庭教育模式促进初中生文明礼仪习惯培养
(一)改变父母的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往往影响着行为,而且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甚至都影响很大。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时,首先要改变的是思想观念。父母要非常明确,有好的习惯,才更能促进学习的进行,文明礼仪习惯不仅体现在短期的学习成绩了,更多的是体现在与人交往上,因此作为父母应该要看得更加的长远。
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復的行为铸造的。因而,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3]。”作为父母,提高了思想认知水平,在文明礼仪习惯上会有更高层次的认识,同时也能在行为习惯中表现出来。同时父母也要有有正确的教育思想,父母要有正气,与时俱进,父母学习,促进孩子学习进步。
(二)改善父母自身的文明礼仪习惯
父母不仅是孩子文明礼仪习惯的最初学习者,因此父母要做好模范作用。有位教育家说过:“一个家长对自己的要求,一个家长对自己家庭的尊重,一个家长对自己每一行为举止的注重,就是对子女最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4]。” 对于少部分有家暴情况的家庭,孩子或多或少也会有一些这方面倾向;家庭中父亲酗酒抽烟,孩子将来也容易酗酒抽烟;父母待人不友善,孩子也不易学到相处之道。因此,父母改变孩子自身的文明习惯,对于培养子女的文明礼仪习惯十分重要。
文明礼仪习惯从原则上说,尊重他人、自律、适度和真诚。无论任何的个人卫生、行为举止,都要以尊重他人为前提,即时在家人面前也不例外。要能做到自律,父母虽然已经是成年人,很多时候也是需要自律的,人是没有绝对自由的,因此这种自律也能让孩子在无形中学会。任何行为举止、语言习惯都要做到适度,不适度的文明礼仪习惯会让与之之人感到不适应,同时在家庭活动要要特别注意。待人真诚,这是最基本原则。
(三)营造融洽的家庭氛围
这里说的融洽的家庭氛围,主要是指父母的婚姻状况。实践表明,离异的家庭中的初中生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若家庭成员中有酗酒、赌博、吸毒的,那么对于孩子发展十分不利。
父母在生活中还应该不断的充实自己,保持继续学习,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的同时,自己也要不断进步。家庭教育是会受到父母学历水平、受教育程度的影响,有些家庭中的父母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但若能继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相信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教育子女。父母在平凡的工作中,能不断进步,爱岗敬业,给孩子做出示范,相信孩子也能学习到如何面对学习。在家庭活动中,多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这样也能让孩子多学会与人相处。在孩子学习的时候,尽量提供安静、和谐的环境,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如孩子在写作业时,家长尽量看看书等。
参考文献
[1]刘会吉.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8(12):122.
[2]陈英.加强礼仪教育 塑造现代公民[J].中学德育,2012(22).
[3]郭中平.正向教育——让孩子做人做事都成功[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125.
[4]刘胜梅.浅谈家庭德育教育和青少年道德行为习惯养成[J].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
作者简介:本人毕业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本科学历,现职称初中化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