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郭秉文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借鉴美国大学的办学经验,创立独具特色的大学模式。他的办学模式体现了他的大学理念,如他倡导“寓师范于大学”的师范教育,坚持“四个平衡”的办学方针。本文从郭秉文的高等教育思想及其影响两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解读,旨在学习其先进的思想理念,以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影响
一、郭秉文
郭秉文,字鸿声,江苏江浦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1896年毕业于上海清心书院。1908年,到美国留学,先后获得乌斯特大学理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参与创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先后担任教务主任和校长的职务。随后,他创办了“国立东南大学”并任首任校长。此外,郭秉文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非常活跃,以中国首席代表的身份连续三次出席世界教育会议,并均被推举为世界教育会副会长,主持亚洲部会务。郭秉文一生在教育、文化、外交各界活跃,举重若轻,被称为“中国哲人”。
二、郭秉文的高等教育思想
1.师范教育:“寓师范于大学”
郭秉文认为高等师范培养师资的最好方法是“寓师范于大学”。他的“寓师范于大学”有两层含义:一是大学在学科设置和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师范教育,而是着眼于综合性大学;二是学校教师不只是源于师范学校,而是着眼于综合性大学。郭秉文的办学目标是“寓师范于大学”,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设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通过综合性大学的建立,取消学科间的界限,培养更多全面综合性的人才。
郭秉文认为中等以上学校的教师应该是双学士、硕士、博士。同时,还应具备两种素养:对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对远大抱负的培育。在解决师资问题上,郭秉文主张招聘和培养专才。他注意物色优秀教师,除此之外,还培养教师,出国学习。
郭秉文时期开“女禁”,招收女生,使得男女可以在大学中同校学习,男女可以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至此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女禁”终于被打破,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史新的一页。
2.办学方针:“四个平衡”
(1)通才与专才的平衡。郭秉文主张大学应当培养多方面的人才,既要注重本科的通才教育,又要注重专科的专才教育。普通本科重视通才教育,但不忽视知识的应用;专科重视专才教育,但不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他主张大学特别是综合大学,既应设置偏学理的学科,也应设置偏应用的学科,学理与应用相互结合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2)人文与科学的平衡。人文与科学平衡要注意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人文与科学平衡要提倡民族精神、重视民族文化,要吸收西方文明。要重视科技新知,重视科学与科学教育。他强调实验在自然科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的过程中,多做实验,手脑并用,学以致用。
(3)师资与设备的平衡。郭秉文认为大学教育应当以师资为第一。所以他千方百计地为学校礼聘人才。除了招聘教师,他还非常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以及将教师培养的制度化。
郭秉文还非常重视对教学和科研条件的改善。他积极筹措资金,谋求办学条件的改善。郭秉文不仅重视师资质量,也重视设备条件,使学生既能够得到良师的指导,又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4)国内与国际的平衡。国内与国际的平衡,反映在高等教育的目标上,就是要求大学不仅要为本国的利益服务,也要为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反映在高等教育的内容上,就是要做到中西兼收。郭秉文重视学术研究,因此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同时,他努力把东大办成一个中外学术交流的中心,他每年都会邀请许多国外学者来东大讲学,以使师生放眼世界、沟通中西。
3.学校管理:“民主与开放”
(1)学校独立。郭秉文主张大学是学术性机构,应当独立于政治之外。他的学校独立的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求学术自主,另一方面是民主治校。他认为在学校里只允许做纯学理的研究,不许做实际政治活动,只要是研究学术,任何学说、主义、问题均可在大学中讨论、讲授和研究。他主张学术自由。
郭秉文推行民主管理、民主治校。他的民主治校理念体现为三个阶段:代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时,强调全校的事务由教职员工处理;继任校长后, 提倡校长负责与教师合议相结合的行政管理制度;东大时期,采用校长领导下的三会制。
(2)开放办学。郭秉文的开放办学有两层含义:一是大学通过人才培 养、服务社会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二是大学通过各种方式从社会得到各种必要和急需的支持。大学既要坚持教育和学术独立,又要为社会贡献知识、技术和人才。除教学、科研外,大学还应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能。
郭秉文时期,除了“中央政府”拨给经费外,他还广开财源,公办民助,政府社会合力并筹。通过校董事会筹款、国外资助、私人捐助以及银行投资等方式解决了“国立东南大学”的教学和基建问题。
三、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
(1)重视师资的培养和引进。郭秉文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东南大学”时期聘请了许多一流的学者和教授, 使得他的高等教育思想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在现代社会里,时代赋予了高校更多的使命,而聚集高水平的师资是重要的实现途径。高校师资质量的提高有两种方式:一是外部引进,二是内部培
养。学校应当建立合理的激励和流动机制,加快高校人才市场建设,通过对人才资源的整合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创造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郭秉文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东南大学”时期,倡导民主治理、学术自由、学术和政治相分离,他的思想对我们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职能。为了培养人才,应当创建一种自由、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在新世纪里,高等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自主权,必须处理好政府和高校的关系以及高校内部的关系。只有赋予高等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的各项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3)强化社会服务职能,依托社会办学。郭秉文紧密依托社会,使学校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同时也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多地获得社会的认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依托社会开展办学是高等学校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依托社会,高等学校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抓住社会的需求,办出自己的特色,获得长足的发展。
(4)“通才”与“专才”模式相结合。郭秉文的学术思想对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的人才,高等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实现多元化,既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专长,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做到通才与专才的结合。
综上所述,郭秉文的高等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理念具有深入研究的学术价值。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郭秉文的这些办学思想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也激励着我们追随他的足迹来弘扬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石 猛.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孔 颖.“东南大学之父”——郭秉文[J].民办教育研究,2006(03): 103—104.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关键词: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影响
一、郭秉文
郭秉文,字鸿声,江苏江浦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1896年毕业于上海清心书院。1908年,到美国留学,先后获得乌斯特大学理学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参与创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先后担任教务主任和校长的职务。随后,他创办了“国立东南大学”并任首任校长。此外,郭秉文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非常活跃,以中国首席代表的身份连续三次出席世界教育会议,并均被推举为世界教育会副会长,主持亚洲部会务。郭秉文一生在教育、文化、外交各界活跃,举重若轻,被称为“中国哲人”。
二、郭秉文的高等教育思想
1.师范教育:“寓师范于大学”
郭秉文认为高等师范培养师资的最好方法是“寓师范于大学”。他的“寓师范于大学”有两层含义:一是大学在学科设置和教育形式上不局限于师范教育,而是着眼于综合性大学;二是学校教师不只是源于师范学校,而是着眼于综合性大学。郭秉文的办学目标是“寓师范于大学”,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设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通过综合性大学的建立,取消学科间的界限,培养更多全面综合性的人才。
郭秉文认为中等以上学校的教师应该是双学士、硕士、博士。同时,还应具备两种素养:对教学材料、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对远大抱负的培育。在解决师资问题上,郭秉文主张招聘和培养专才。他注意物色优秀教师,除此之外,还培养教师,出国学习。
郭秉文时期开“女禁”,招收女生,使得男女可以在大学中同校学习,男女可以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至此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女禁”终于被打破,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史新的一页。
2.办学方针:“四个平衡”
(1)通才与专才的平衡。郭秉文主张大学应当培养多方面的人才,既要注重本科的通才教育,又要注重专科的专才教育。普通本科重视通才教育,但不忽视知识的应用;专科重视专才教育,但不忽视基础知识的掌握。他主张大学特别是综合大学,既应设置偏学理的学科,也应设置偏应用的学科,学理与应用相互结合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2)人文与科学的平衡。人文与科学平衡要注意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人文与科学平衡要提倡民族精神、重视民族文化,要吸收西方文明。要重视科技新知,重视科学与科学教育。他强调实验在自然科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学生在学习自然科学的过程中,多做实验,手脑并用,学以致用。
(3)师资与设备的平衡。郭秉文认为大学教育应当以师资为第一。所以他千方百计地为学校礼聘人才。除了招聘教师,他还非常注重对教师的培养以及将教师培养的制度化。
郭秉文还非常重视对教学和科研条件的改善。他积极筹措资金,谋求办学条件的改善。郭秉文不仅重视师资质量,也重视设备条件,使学生既能够得到良师的指导,又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
(4)国内与国际的平衡。国内与国际的平衡,反映在高等教育的目标上,就是要求大学不仅要为本国的利益服务,也要为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反映在高等教育的内容上,就是要做到中西兼收。郭秉文重视学术研究,因此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的学术研究十分活跃。同时,他努力把东大办成一个中外学术交流的中心,他每年都会邀请许多国外学者来东大讲学,以使师生放眼世界、沟通中西。
3.学校管理:“民主与开放”
(1)学校独立。郭秉文主张大学是学术性机构,应当独立于政治之外。他的学校独立的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求学术自主,另一方面是民主治校。他认为在学校里只允许做纯学理的研究,不许做实际政治活动,只要是研究学术,任何学说、主义、问题均可在大学中讨论、讲授和研究。他主张学术自由。
郭秉文推行民主管理、民主治校。他的民主治校理念体现为三个阶段:代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时,强调全校的事务由教职员工处理;继任校长后, 提倡校长负责与教师合议相结合的行政管理制度;东大时期,采用校长领导下的三会制。
(2)开放办学。郭秉文的开放办学有两层含义:一是大学通过人才培 养、服务社会来满足社会的需求;二是大学通过各种方式从社会得到各种必要和急需的支持。大学既要坚持教育和学术独立,又要为社会贡献知识、技术和人才。除教学、科研外,大学还应承担服务社会的职能。
郭秉文时期,除了“中央政府”拨给经费外,他还广开财源,公办民助,政府社会合力并筹。通过校董事会筹款、国外资助、私人捐助以及银行投资等方式解决了“国立东南大学”的教学和基建问题。
三、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的影响
(1)重视师资的培养和引进。郭秉文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东南大学”时期聘请了许多一流的学者和教授, 使得他的高等教育思想得以顺利地贯彻执行。在现代社会里,时代赋予了高校更多的使命,而聚集高水平的师资是重要的实现途径。高校师资质量的提高有两种方式:一是外部引进,二是内部培
养。学校应当建立合理的激励和流动机制,加快高校人才市场建设,通过对人才资源的整合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创造民主自由的学术环境,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郭秉文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东南大学”时期,倡导民主治理、学术自由、学术和政治相分离,他的思想对我们今天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最基本的职能。为了培养人才,应当创建一种自由、民主、轻松的学习环境。在新世纪里,高等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的办学自主权,必须处理好政府和高校的关系以及高校内部的关系。只有赋予高等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的各项改革才能顺利推进。
(3)强化社会服务职能,依托社会办学。郭秉文紧密依托社会,使学校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同时也使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多地获得社会的认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没有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依托社会开展办学是高等学校获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依托社会,高等学校才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抓住社会的需求,办出自己的特色,获得长足的发展。
(4)“通才”与“专才”模式相结合。郭秉文的学术思想对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是全面的人才,高等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实现多元化,既鼓励学生要有自己的专长,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做到通才与专才的结合。
综上所述,郭秉文的高等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其教育理念具有深入研究的学术价值。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郭秉文的这些办学思想不仅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迪,也激励着我们追随他的足迹来弘扬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石 猛.郭秉文高等教育思想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2]孔 颖.“东南大学之父”——郭秉文[J].民办教育研究,2006(03): 103—104.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