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本课堂有效推行的前提是前置作业的有效布置与落实。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探讨高中历史学科在生本理念下前置作业的含义、特点和设计模式,主要从历史学科的角度,结合具体课例,探讨了前置作业的设计模式。
关键词:生本课堂 高中历史 前置作业 教学模式
中国现代教育家郭思乐教授倡导的“生本课堂”的一般教学模式是“前置作业布置——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汇报展示——教师精讲点评”。可见,前置作业的有效布置与落实是生本课堂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那么,生本理念下的高一历史前置作业应该如何设计才能使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呢?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笔者做了一些总结和归纳,以期和同仁共同学习与探讨。
一、前置作业的含义和特点
前置作业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学习,学习的过程可分为:个人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前置作业和传统的预习作业不同。传统的预习作业模式单一,通常是简单地阅读课本,补充知识体系;而生本理念下前置作业的模式并不单一,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开放性、多元化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前置作业的设计有三个特点:①低入。是指刚开始时起点要低,不能一下子设置过难、过重的任务;②根本。是指前置作业要抓住本课的核心知识和重点知识;③多元。是指作业的设计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二、高中历史课堂前置作业设置的几种模式
1.导学案式
导学案一般由“知识精要 思维拓展问题 测试题(2题左右客观题 2题左右主观题)”组成,可以由教师自己设计,也可以选择配套的教辅。这种模式可以保障学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所以可以在高一历史教学中进行尝试。但这种方式相对传统,因为问题和材料的选择都是提前设置好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离生本课堂理念中生命本质的学习还有很大的距离。
2.材料问题式
因为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业考核中要求学生通过解读材料、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因此,前置作业可以通过材料问题式来呈现,一般由“文字材料 图片或图表材料 层层问题”组成。
如必修二专题五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中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师就可以通过世界工业发展指数表格 R.R.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文字史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工业制成表格,让学生层层分析并总结出来,从而锻炼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这种模式知识性强、高考指向性强,更适合高二文科班或者高三的学生。
3.题目测试式
这种模式的前置作业是由教师精选的预习测试题组成,主要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学生完成个人预习后,可以把错误的、不理解的题目拿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历史学科习题的选择一般把握两个原则,即能体现核心知识和重、难点知识。
如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核心知识点就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特点,教师最好配以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进行讲解,而题目测试式前置作业可以对课堂学习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模式题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的指向性更强,更适合高三学生一轮和二轮复习使用。
4.提纲填充式
这种模式的前置作业主体就是归纳与梳理整节课的知识体系,将本课的重点部分空出来,由学生在查找课本或资料后补充完整,有时教师还可以配备1~2个思考题。
这种模式的前置作业最大的优点就是提前建构知识体系,这样即使学生在课堂展示环节因为分组讨论而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种模式适合那种知识点多而杂乱,学生难以掌握的教学内容。
如必修一专题三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涉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众多的时期和重大事件,是历届学生感觉学习困难的一节课。因此,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熟悉知识体系,了解这些重大事件,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讨论。
5.问题探究式
这种模式的前置作业主要是以一个或者几个探究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问题的设置除了要紧扣重点和难点之外,还应该遵循开放性、思考性、现实性原则。这种模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充分体现生本理念,所以尤其适合高一学生。
如在教学必修二专题六第一节课“自由放任”的美国时,教师可根据当前中国的经济现象设置探究问题:“请思考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前,美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比较,试问中国是否会如当时的美国一样爆发经济危机?为什么?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避免如西方国家一样的经济危机发生?”各小组分别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
正如《谛听教育的春天》里所说的:“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让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6.特色式
任何模式都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不同课型而重新进行设计,所以有很多课型可以不遵循具体的固定模式,只要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生本理念和有效课堂就可以了。
如在教学必修二专题七的第二节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教师可设置前置作业:请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代表正方和反方进行斯大林模式利弊的辩论。小组分工,准备好辩词,选好一号辩手、二号辩手、三号辩手的代表,熟悉程序,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
三、结语
生本教育的本质是如果依托生命自然,就能得到自然赋予生命的一切可能性。所以,在设置前置作业时,教师只要时刻把学生放在教学设计的中心,并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就一定会有静待花开的结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
关键词:生本课堂 高中历史 前置作业 教学模式
中国现代教育家郭思乐教授倡导的“生本课堂”的一般教学模式是“前置作业布置——小组合作学习——小组汇报展示——教师精讲点评”。可见,前置作业的有效布置与落实是生本课堂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那么,生本理念下的高一历史前置作业应该如何设计才能使学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呢?结合教学实践与反思,笔者做了一些总结和归纳,以期和同仁共同学习与探讨。
一、前置作业的含义和特点
前置作业是指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进行尝试性学习,学习的过程可分为:个人先提出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前置作业和传统的预习作业不同。传统的预习作业模式单一,通常是简单地阅读课本,补充知识体系;而生本理念下前置作业的模式并不单一,可以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开放性、多元化的设计,充分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前置作业的设计有三个特点:①低入。是指刚开始时起点要低,不能一下子设置过难、过重的任务;②根本。是指前置作业要抓住本课的核心知识和重点知识;③多元。是指作业的设计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能有所思考、有所收获、有所提升。
二、高中历史课堂前置作业设置的几种模式
1.导学案式
导学案一般由“知识精要 思维拓展问题 测试题(2题左右客观题 2题左右主观题)”组成,可以由教师自己设计,也可以选择配套的教辅。这种模式可以保障学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所以可以在高一历史教学中进行尝试。但这种方式相对传统,因为问题和材料的选择都是提前设置好的,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拓展,离生本课堂理念中生命本质的学习还有很大的距离。
2.材料问题式
因为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业考核中要求学生通过解读材料、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因此,前置作业可以通过材料问题式来呈现,一般由“文字材料 图片或图表材料 层层问题”组成。
如必修二专题五第四节《走向整体的世界》中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教师就可以通过世界工业发展指数表格 R.R.帕尔默《工业革命:变革世界的引擎》文字史料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工业制成表格,让学生层层分析并总结出来,从而锻炼学生的史料解析能力。这种模式知识性强、高考指向性强,更适合高二文科班或者高三的学生。
3.题目测试式
这种模式的前置作业是由教师精选的预习测试题组成,主要由客观题和主观题组成。学生完成个人预习后,可以把错误的、不理解的题目拿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历史学科习题的选择一般把握两个原则,即能体现核心知识和重、难点知识。
如必修一专题一第一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核心知识点就是分封制和宗法制。针对这一节课的内容特点,教师最好配以不同层次的练习题进行讲解,而题目测试式前置作业可以对课堂学习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模式题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的指向性更强,更适合高三学生一轮和二轮复习使用。
4.提纲填充式
这种模式的前置作业主体就是归纳与梳理整节课的知识体系,将本课的重点部分空出来,由学生在查找课本或资料后补充完整,有时教师还可以配备1~2个思考题。
这种模式的前置作业最大的优点就是提前建构知识体系,这样即使学生在课堂展示环节因为分组讨论而没有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这种模式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死板,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这种模式适合那种知识点多而杂乱,学生难以掌握的教学内容。
如必修一专题三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涉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国民革命、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众多的时期和重大事件,是历届学生感觉学习困难的一节课。因此,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熟悉知识体系,了解这些重大事件,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重点和难点问题的讨论。
5.问题探究式
这种模式的前置作业主要是以一个或者几个探究问题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小组讨论形成方案,并在课堂上展示交流。问题的设置除了要紧扣重点和难点之外,还应该遵循开放性、思考性、现实性原则。这种模式既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充分体现生本理念,所以尤其适合高一学生。
如在教学必修二专题六第一节课“自由放任”的美国时,教师可根据当前中国的经济现象设置探究问题:“请思考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前,美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与中国当前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比较,试问中国是否会如当时的美国一样爆发经济危机?为什么?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才能避免如西方国家一样的经济危机发生?”各小组分别提出自己的看法形成报告,并在课堂上展示。
正如《谛听教育的春天》里所说的:“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让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6.特色式
任何模式都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生、不同课型而重新进行设计,所以有很多课型可以不遵循具体的固定模式,只要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生本理念和有效课堂就可以了。
如在教学必修二专题七的第二节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教师可设置前置作业:请学生分成两组,分别代表正方和反方进行斯大林模式利弊的辩论。小组分工,准备好辩词,选好一号辩手、二号辩手、三号辩手的代表,熟悉程序,然后在课堂上展开辩论。
三、结语
生本教育的本质是如果依托生命自然,就能得到自然赋予生命的一切可能性。所以,在设置前置作业时,教师只要时刻把学生放在教学设计的中心,并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就一定会有静待花开的结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