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mdm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游戏是孩子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在幼儿学前教育中,游戏呈现出显著的教育价值。游戏教学法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教学地位,幼儿可以在娱乐玩耍中学习,在学习中娱乐玩耍,让幼儿在游戏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游戏化的教学中不断加深对文化知识的了解。游戏化的学习也是一种休闲式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放松心情,体会到更多的学习乐趣。因此,教师应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积极组织游戏活动,促使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文章从游戏教学在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依据出发,结合实践分析游戏教学的实际策略,以期为提升学前教育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游戏教学;学前教育;应用实践
  一、 引言
  游戏是孩子释放生命活力,探索未知世界的途径。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而在游戏中如何引导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教育者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游戏化的教学有著许多种表现形式,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要注重科学的教学方法,在游戏化的教学中,让幼儿掌握到科学的学习方法。进行游戏教学时引入知识点,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渗入知识内容。指导幼儿园教育的文件中就明确地指出,幼儿园教育就应当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幼儿们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以游戏为教学内容的重要载体。在基本的游戏活动中,关注幼儿的个性化差异,使幼儿向着全方面发展。游戏伴着儿童发展,儿童在游戏中成长。目前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由于游戏环境设计不理想,游戏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依然比较普遍。因此,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根据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围绕幼儿身心发展需要构建合理有效的游戏教学策略。
  二、 注重环境设计,夯实游戏教学基础
  根据幼儿教育《纲要》的指导,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应注重游戏环境的设计,通过投放材料,营造空间,吸引孩子参与游戏,为孩子的思考、探究创造条件。
  幼儿游戏环境的设计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大块。在室内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对空间的规划、美化,为孩子设计相对封闭的环境,引导孩子在可控的游戏活动中自由发挥。幼儿教育游戏环境的设计要清楚其中的概念,娱乐游戏就是人们在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后的一种精神追求。进行娱乐游戏可以使人们达到娱乐身心,并且感觉到放松。这种过程应用到幼儿的教育模式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游戏教学具有独特的特点,可以使幼儿能感觉到放松。例如游戏区是孩子展开室内区域游戏的重要场所,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应做好规划,在建构区投放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积木、模型构件等,引导孩子在游戏中发挥想象,搭出高低不同的、长长的或圆形的建筑物,以提高孩子对空间结构的感知能力;在角色扮演区,投放各种材料,引导孩子能够在游戏自主创设娃娃家、商店、医院、快餐店、理发店等请情境,发展各种有趣的游戏情节;在美术区投放色彩、纸板等,鼓励在游戏中绘画、创造等。此外,教师在室外游戏环境设计中,应注重环境的自然性、趣味性、挑战性、变化性,引导孩子在相对开放的环境中奔跑、追逐、跳跃等,活跃孩子的身心。
  在幼儿游戏教学中,环境设计是前提基础,教师应根据室内外不同的条件,尽量为孩子创设适于展开游戏探索的空间,丰富游戏材料,吸引并支持孩子参与游戏活动。
  三、 明确游戏目标,合理设计游戏教学
  在幼儿教育培养中,游戏具有明显的教育价值,而要想体现这种价值,教师应明确游戏目标,并做好科学的设计与指引,让孩子在游戏中有所收获,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游戏教学在教育的运行过程中首先就要明确游戏目标,游戏教学具有明显的娱乐性,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更容易被学前幼儿所接受,而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进行一些娱乐性的活动,比如说跳皮筋、编花篮等游戏。而教师所选择的游戏也要具备一定的休闲性,在游戏课堂上让幼儿在游戏教学中感受到身心愉悦。
  例如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教师引入了“玩沙包”的经典民间游戏。在游戏设计中,教师根据游戏特点以及孩子身心发展需要设计了多元化培养目标:学会用双腿夹住大沙包跳的动作,发展弹跳能力;能够发散思考,创新动作;能够主动配合、相互帮助;能够调动竞争精神,形成敢于拼搏的态度。根据目标的指引,教师设计游戏要求:每4人一组,通过接力的方式进行“送货”,即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把大沙包这一“货物”从配送点分发到不同地点。在活动中,教师通过示范引导,激发孩子游戏热情,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完成“货物配送”;教师根据游戏进程,不断调整难度,并用电子设置障碍物,引导孩子不断挑战;教师在教导幼儿进行送货比赛的时候,教师首先对幼儿提出活动的要求就是安全地把货物运送到指定的位置,第一个队员越过障碍物后再反回来,拍第二个队员的手,根据最后的完成情况选出获胜组。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效践行了游戏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环节的推动下不断探索、实践,实现了自我成长与突破。
  四、 注重课程融合,提升游戏教学价值
  根据幼儿教育《纲要》的指导,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应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引导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在游戏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注重游戏方式与不同课程之间的融合,形成游戏化教学方案,促进孩子的全方面发展。游戏教学的教学价值就是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样使幼儿能够更好地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乐趣。幼儿们都对身边的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然而家长的引导能力有限,这就需要幼儿在学前教育中培养起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游戏教学,使幼儿在课堂中能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室外环境,为孩子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如拉手转圈、荡秋千、坐转椅等,让孩子在运动中适应轻微的摆动、颠簸、旋转,促进其平衡机能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在游戏中渗透情感教育,强调游戏合作,引导幼儿互动沟通,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在具有一定挑战难度的游戏中突破自我,锻炼意志品质,同时也能够在游戏氛围中发展社会性,健全人格。
  在语言课程中,教师围绕“秋天”的主题与孩子共读绘本,在绘本中孩子在图片和文字的带领下,跟随一片小树叶发芽、成长、飘落,以体会四季的变换,并感受秋天的魅力。在阅读后,教师指导孩子展开故事接力的游戏,调动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孩子从一片树叶的旅程开始,想象树叶的各种经历,在相互启发、相互讨论、相互补充中活跃孩子思维,促进孩子语言的建构与表达。   在社会课程中,教师设计丰富多彩的“垃圾分类”主题活动,指导孩子根据垃圾回收站的图片,观察回收站的结构和布局;首先要让幼儿们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的垃圾分类的实施方案,首先在稿纸上罗列出具体的实施计划,比如该如何做好垃圾分类的宣传工作,如何让自己的小伙伴参与到垃圾分类的过程中,其次如何给小伙伴们科普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最后就是垃圾分类的意义科普。
  在科学课程上,教师可以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孩子探索水的特性,即幼儿园中班科学游戏活动教案《水的长相和脾气》适用于中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通过猜谜语、尝一尝以及加入糖、盐等不同物质的操作中,提升孩子对水的性质的直观感知,吸引孩子在趣味性的活动中学会观察生活,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在美术课程上,教师设计“百变瓶盖”的游戏,引导孩子利用不同颜色、大小的瓶盖,在地面上摆放成各种自己喜欢的图形,体会另类的作画感觉;用瓶盖搭建立体图形,并通过颜色搭配,形成有趣的形象;展开想象在瓶盖周围添加颜色、线条等,形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这些游戏活动让孩子将一枚平平无奇的瓶盖玩出花样,调动了孩子的审美体验,提升了孩子的创造能力,培养了孩子在生活中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
  游戏教学方式适用于不同的课程内容。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分析游戏与课程的契合性,优化教学内容,调整游戏方式,形成科学可行的课程方案,促使孩子在游戏中实现全面发展。
  五、 做好游戏评价,提升游戏教学效果
  游戏教学是幼儿园教育实践的重要途径,而结合幼儿游戏过程与结果,展开教育评价是教师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幼儿园游戏教学评价看似非常简单,但实际操作却并不容易,因此,教师应围绕孩子的教育培养目标,明确游戏教学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思路,对孩子的成长进行全面的反馈与分析。幼儿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听到老师和家长的表扬,所以教师必须注重课堂的评价,并且在课堂结束时及时地对幼儿的表现做出评价,使幼儿感受到教师的关注。
  首先,要确定游戏教学评价内容,即根据孩子的游戏活动,分析评价究竟要评什么,进而确定评价的目标、游戏教学内容、幼儿游戏行为和教师的指导行为,以形成多角度分析。其次,要确定游戏教学评价的标准,即根据孩子与教师在游戏中的表现,做出衡量和对比,分析游戏教学的实现效果,明确教学中存在的优点以及偏离,为下一步的教学纠正和优化提供参考。最后,形成游戏教学评价的思路,对孩子与教师在游戏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并归类集中说明,引导幼儿更加主动地参与游戏,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改进,达到游戏教学的最终目的。
  六、 结语
  总之,在幼儿学前教育中游戏教学的应用契合了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设计合理有效的实践策略,即加強环境设计,夯实游戏教学基础;明确游戏目标,合理设计游戏教学;注重课程融合,提升游戏教学价值;做好游戏评价,提升游戏教学效果。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游戏中真正获得快乐,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萨楚日.浅谈游戏化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2):134.
  [2]张丽娟.探析课程游戏化在幼儿园大班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25):75-76.
  [3]柳丽丽.游戏教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及地位[J].职业技术,2017,16(11):90-92.
  作者简介:
  乔秀峰,甘肃省陇南市,礼县城关第一幼儿园。
其他文献
大部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脑海中想到的,落实到纸上就变了味,或者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还是由于学生积累的素材太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教师注重的只有学生的成绩,写作就像八股文,是有固定的模板和人物事迹的,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本文将从学会观察生活、阅读积累素材、让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三个方面探析在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渗透生活化元素。  一、学会
期刊
写作能力是初中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能力之一。在写作中,学生要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将自己的思想转变为生动活泼的语言文字。同时,写作也需建构一个比较完备的体系,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书写。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初中作文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基本的写作能力,本文对此展开探讨。  从小学到初中阶段,语文教学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在写作教学中,很多学生却对写作常常
期刊
自信心是一种良好的社会性心理品质.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促进孩子思想情感发展,健全孩子人格的重要内容.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表现得不自信,而导致其自信缺失的原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学生输出语文知识、表达自我情感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检验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途径。通过写作,学生运用掌握的字词句讲述事件、描绘景色,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逐渐发现,学生写作水平不仅取决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更受学生写作兴趣、独立性、创造性等主观因素的影响。  唤醒教育是指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知识、接受教师教导的“好孩子”模式中唤醒,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
期刊
作文教学要立足学生生活,要引导学生表达真实情感、书写独特体验,教师要改变重知识轻能力、注重方法指导轻视情感抒发的传统教学模式,避免让写作变成一场“文字秀”。否则,学生会对写作心生厌倦之情,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惧怕写作。  教师要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获得亲历的体验,融入自己的想法,回顾过去的经验,生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式作文为学生构建表达内心真实想法的情境,能促使学生表达真实感受,让作文成为学生真实生活
期刊
幼儿时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均较强,对周围的很多事物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多带领他们参与区域游戏,可促进幼儿的身心成长与认知发展.区域
一、引导学生品鉴教材,帮助他们积累写作素材rn1.引导学生学会品词析句,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rn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高度关联,因此通过实施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来提高高中生的写
期刊
在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突破思维定势,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审视当前的作文教学,功利化思维导致作文教学模块化,“高考体”盛行,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教师要让学生摆脱“万能秘笈”,引导他们审题、立意、选材、表达,让他们的作文更具深刻性、丰富性。模块化教学抑制学生的个性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创作热情。教师讲评模式化,与高考作文评价维度“同频”,要求中心突出、思想清晰、思想深刻,模式化评语抑
期刊
作文是困扰高中生的一道难题,也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单一的讲解,会使高中生感到枯燥无比,进而厌恶写作.利用小组合作讨论作文可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教
期刊
小学阶段是学生人生的起步,就像盖房子一般,这个就相当于地基,如果地基没打好,那么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就“岌岌可危”.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必须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