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1年7月,党中央指示正在苏联的王若飞回国工作,在宁夏组建以他为书记的中共西北特别委员会,以民族运动为中心,发展并组织西北的革命运动,同时,调查西北各地党的活动情况,向中央作详细汇报。另外,还要与内蒙古原有党组织取得联系。同年10月,王若飞几经辗转抵达包头,并与内蒙古党组织负责人云泽取得了联系。王若飞听取了内蒙古方面的工作情况汇报,传达了党中央对内蒙古工作的指示,同时对内蒙古的民族工作、军队工作、武装斗争和群众运动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然而,就在王若飞准备离开包头奔赴宁夏的前夜,却不幸被捕,令王若飞在监狱中度过了五年零七个月的艰苦岁月。
危险关头首先考虑党的利益
1931年11月21日晚,一群国民党宪兵和警察突然闯进王若飞暂住的包头泰安客栈,他们借口查店,直奔王若飞的住室进行全面搜查。此前,王若飞虽然已对自己的危险处境有所预感,并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启程赶往宁夏,但由于事发实在突然,很多准备工作还都没有做好。
此时,王若飞的身上正带有云泽给他的工作报告、《告全旗蒙民书》和他自己起草的一份工作报告,这些东西,都藏在他穿的裤兜里。为了保护党的机密和革命同志的生命安全,王若飞急中生智,趁敌人不注意,迅速将文件掏出塞入嘴里,拼命往肚里咽。敌人发现他的举动后,用力卡住他的脖子,王若飞奋力反抗,忍着疼痛将文件嚼烂,用力往下咽。经过激烈搏斗,王若飞最终将自己起草的工作报告吞了下去,而云泽的工作报告和《告全旗蒙民书》却被敌人从他的嘴里掏了出来。王若飞被敌人带回了警察局,关押在暗室里。
从敌人的谈话中王若飞知道,他们已经掌握了自己的身份和来历。于是,他决定以公开的共产党员的身份,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面对面的斗争。
假枪毙吓不倒真正的共产党人
包头警察局对于抓到王若飞这样的共产党大干部抱有很大幻想,妄图通过他的口供,把内蒙古的共产党员一网打尽。
王若飞被捕的第二天,敌人便迫不及待地对他进行审问。他们得意洋洋地拿出从王若飞嘴里掏出来的文件,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情报。王若飞对此不屑一顾,他大义凛然地公开承认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奉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命令,来绥远调查蒙古人民有没有受日本帝国主义的煽动和迷惑,并组织人民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敌人将文件中的名字一个个地提出来,问他们的住址和联系方法,王若飞轻蔑地回答道:“你们只能抓住我一个人,至于想知道我们同志的真实姓名和住址那是妄想!”此后,他对敌人的审问一律拒绝回答。对于王若飞的强硬态度,敌人感到束手无策,只得用死来威胁。
一天夜里,敌人闯进关押王若飞的暗室,用枪口对着他,杀气腾腾地说:“只要你说一个‘招’字,马上就开庭;说一个‘不’字,马上送你回老家!”王若飞毅然答道:“‘招’字早从我的字典中抠掉了!”于是,几个全副武装的警察,把王若飞押到包头北面的一片野地里,用八条枪对准了他。王若飞早已准备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此时,他显得非常从容。
突然,敌人讲话了:“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人生在世,就这样完了?还是考虑一下吧。”王若飞断然回答:“用不着考虑了,开枪吧!”十几分钟过去了,敌人仍然没有开枪。王若飞明白了,敌人是在玩弄假枪毙的伎俩。他立即义正辞严地说:“你们想用死来吓唬我,让我出卖自己的同志,这套把戏对真正的共产党人来说,是没有用处的!”带队的敌人见阴谋被识破了,只好垂头丧气地把王若飞又押了回去。
敌法庭成了共产主义讲坛
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敌人感到从王若飞嘴里得不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而长期把他关押在包头,很可能会发生问题。于是,他们决定把王若飞押送归绥,交绥远省政府处理。12月上旬,王若飞被解送到绥远省政府所在地归绥,关押在“第一模范监狱”里。
绥远高等法院对王若飞的案件十分重视,不久就开庭审讯。审讯那天,法庭上戒备森严,伪高等法院院长和法官端坐台上。审讯开始,法官问:“你参加共产党后,有什么犯罪活动事实?”王若飞反问道:“我问你,什么叫犯罪?”法官说:“犯罪就是你触犯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王若飞抓住这个问题进行了有力的回击:“什么民国,你们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一群强盗!所谓‘紧急治罪法’,无非是保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法律!试问,你们在制定这种法律的时候,有哪一个工人、哪一个农民、哪一个其他劳动者参加过?你们执行这种法律,只能说明你们是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封建势力的踏实奴仆!”王若飞的质问,弄得敌法官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得强词夺理地说:“我不管你这些歪理,反正你有罪。”王若飞说:“我有什么罪?我犯的是反对你们祸国殃民的‘罪’,是反对你们投敌卖国的‘罪’,是反对你们专制独裁、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罪’。如果你们是英雄好汉,可以到大庭广众之中,让群众评一评理,是共产党犯罪,还是你们犯了十恶不赦的滔天大罪!”敌法官不敢正面回答,只好说:“这里不是和你开辩论会,这是在审问,不是让你讲空话、唱高调。”王若飞接着说:“我们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尊重事实的,我讲的话句句有凭有据,是全国民众所周知的事实,回避事实、不尊重事实的正是你们。”在王若飞的质问面前,敌法官不知所措,只好宣布退庭。
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敌人没敢再开庭。
八个月后,敌法庭对王若飞进行了第二次审讯。王若飞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决定以敌人的法庭为讲坛,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我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
审讯一开始,王若飞便抓住时机,滔滔不绝地发表了演讲。他指出:“共产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肩负着创造历史的光荣使命。它有千万人作为后盾,一个人倒下,无数人奋起,后继者定会一天天增加,直到最后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敌法官几次想打断他的话,都未能奏效,最后不得不强行制止,十分狼狈地结束了这次审讯。
此后,敌法庭又拖了一年多时间没有开庭。
王若飞从被捕的时候起,就做好了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准备。他说:“一个共产党人被捕后,只有抱着必死的决心,才能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他把被捕看作是对共产党员的最后考验。他认为:“共产党员为党的利益牺牲一切,以至生命,就是最高贵的品质。”
最终,绥远高等法院判处王若飞15年徒刑。宣判之后,王若飞用红线在自己的帽子上绣了个“出”字,他对难友说:“敌人判我15年徒刑,老实说,我肯定坐不了15年,因为中国革命用不了15年定会成功。
团结狱友开展绝食斗争
在敌人的监狱里,王若飞以极高的革命热情宣传革命理论,同时还积极组织和发动狱中的难友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
1936年7月,王若飞等人被秘密押送到山西太原的陆军监狱。
到陆军监狱以后,王若飞首先摸清了狱中的情况,尤其是政治犯的情况。他把二十几名政治犯按监房分成4个学习小组,每组五六个人,全狱建立一个核心小组,这个核心小组由共产党员组成,实际上是狱中的党组织,由他本人亲自负责。通过学习小组,王若飞联系了狱中许多群众。王若飞对同志们说:“凡是能团结的人,都要把他们团结起来。我们能够争取的人而不去争取,就可能被敌人利用。”
在了解了狱中的黑暗情况及狱方贪污的事实以后,王若飞便领导政治犯进行了一次绝食斗争。他们首先向监狱当局提出了三项要求,即改善伙食、去掉脚镣、允许阅读书报。最初,敌人采取分化的方法,以所谓“优待”为名,给王若飞去掉了脚镣,并把他一个人搬进了“优待室”。监狱当局的这个做法,有其重要的政治背景,那就是阎锡山要改变同共产党的关系。另外,企图用这个办法,把王若飞和群众隔离起来。王若飞明白这是他们的诡计,最初拒绝接受。经过狱中党员的研究,认为王若飞去“优待室”对开展狱中斗争更为有利,这样他可以自由一些,容易掌握各方面的动态,也便于与外界取得联系。根据同志们的意见,王若飞将计就计搬进“优待室”。另外,在准备绝食的过程中,同志们决定留他一个人不参加绝食,以便利用“优待”的条件,到普通犯人中间进行工作,取得全狱难友对绝食的支持,并设法与外界联系。
绝食斗争开始后,王若飞向狱方交涉,要他们答应提出的条件,否则要对绝食的一切后果负责。他又到普通犯人中间,了解他们对绝食斗争的反映,说明政治犯的绝食斗争是为大家共同的利益。因此,绝食斗争得到了全狱难友的支持。在绝食的第五天,狱方不得不答应条件。绝食斗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次斗争,达到了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王若飞对同志们说:“我们革命者只有经常关心群众的利益,和群众团结战斗在一起,才能无往而不胜利。”
王若飞被捕以后,党中央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做了大量营救工作,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1937年5月,王若飞终于跨出了监狱的大门。
危险关头首先考虑党的利益
1931年11月21日晚,一群国民党宪兵和警察突然闯进王若飞暂住的包头泰安客栈,他们借口查店,直奔王若飞的住室进行全面搜查。此前,王若飞虽然已对自己的危险处境有所预感,并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启程赶往宁夏,但由于事发实在突然,很多准备工作还都没有做好。
此时,王若飞的身上正带有云泽给他的工作报告、《告全旗蒙民书》和他自己起草的一份工作报告,这些东西,都藏在他穿的裤兜里。为了保护党的机密和革命同志的生命安全,王若飞急中生智,趁敌人不注意,迅速将文件掏出塞入嘴里,拼命往肚里咽。敌人发现他的举动后,用力卡住他的脖子,王若飞奋力反抗,忍着疼痛将文件嚼烂,用力往下咽。经过激烈搏斗,王若飞最终将自己起草的工作报告吞了下去,而云泽的工作报告和《告全旗蒙民书》却被敌人从他的嘴里掏了出来。王若飞被敌人带回了警察局,关押在暗室里。
从敌人的谈话中王若飞知道,他们已经掌握了自己的身份和来历。于是,他决定以公开的共产党员的身份,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面对面的斗争。
假枪毙吓不倒真正的共产党人
包头警察局对于抓到王若飞这样的共产党大干部抱有很大幻想,妄图通过他的口供,把内蒙古的共产党员一网打尽。
王若飞被捕的第二天,敌人便迫不及待地对他进行审问。他们得意洋洋地拿出从王若飞嘴里掏出来的文件,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情报。王若飞对此不屑一顾,他大义凛然地公开承认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奉中华苏维埃政府的命令,来绥远调查蒙古人民有没有受日本帝国主义的煽动和迷惑,并组织人民进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敌人将文件中的名字一个个地提出来,问他们的住址和联系方法,王若飞轻蔑地回答道:“你们只能抓住我一个人,至于想知道我们同志的真实姓名和住址那是妄想!”此后,他对敌人的审问一律拒绝回答。对于王若飞的强硬态度,敌人感到束手无策,只得用死来威胁。
一天夜里,敌人闯进关押王若飞的暗室,用枪口对着他,杀气腾腾地说:“只要你说一个‘招’字,马上就开庭;说一个‘不’字,马上送你回老家!”王若飞毅然答道:“‘招’字早从我的字典中抠掉了!”于是,几个全副武装的警察,把王若飞押到包头北面的一片野地里,用八条枪对准了他。王若飞早已准备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献出自己的生命。此时,他显得非常从容。
突然,敌人讲话了:“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人生在世,就这样完了?还是考虑一下吧。”王若飞断然回答:“用不着考虑了,开枪吧!”十几分钟过去了,敌人仍然没有开枪。王若飞明白了,敌人是在玩弄假枪毙的伎俩。他立即义正辞严地说:“你们想用死来吓唬我,让我出卖自己的同志,这套把戏对真正的共产党人来说,是没有用处的!”带队的敌人见阴谋被识破了,只好垂头丧气地把王若飞又押了回去。
敌法庭成了共产主义讲坛
经过几个回合的较量,敌人感到从王若飞嘴里得不到他们需要的东西,而长期把他关押在包头,很可能会发生问题。于是,他们决定把王若飞押送归绥,交绥远省政府处理。12月上旬,王若飞被解送到绥远省政府所在地归绥,关押在“第一模范监狱”里。
绥远高等法院对王若飞的案件十分重视,不久就开庭审讯。审讯那天,法庭上戒备森严,伪高等法院院长和法官端坐台上。审讯开始,法官问:“你参加共产党后,有什么犯罪活动事实?”王若飞反问道:“我问你,什么叫犯罪?”法官说:“犯罪就是你触犯了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王若飞抓住这个问题进行了有力的回击:“什么民国,你们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一群强盗!所谓‘紧急治罪法’,无非是保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法律!试问,你们在制定这种法律的时候,有哪一个工人、哪一个农民、哪一个其他劳动者参加过?你们执行这种法律,只能说明你们是帝国主义、买办阶级、封建势力的踏实奴仆!”王若飞的质问,弄得敌法官半天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得强词夺理地说:“我不管你这些歪理,反正你有罪。”王若飞说:“我有什么罪?我犯的是反对你们祸国殃民的‘罪’,是反对你们投敌卖国的‘罪’,是反对你们专制独裁、剥削人民、压迫人民的‘罪’。如果你们是英雄好汉,可以到大庭广众之中,让群众评一评理,是共产党犯罪,还是你们犯了十恶不赦的滔天大罪!”敌法官不敢正面回答,只好说:“这里不是和你开辩论会,这是在审问,不是让你讲空话、唱高调。”王若飞接着说:“我们共产党人,从来都是尊重事实的,我讲的话句句有凭有据,是全国民众所周知的事实,回避事实、不尊重事实的正是你们。”在王若飞的质问面前,敌法官不知所措,只好宣布退庭。
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敌人没敢再开庭。
八个月后,敌法庭对王若飞进行了第二次审讯。王若飞早就做好了准备。他决定以敌人的法庭为讲坛,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我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
审讯一开始,王若飞便抓住时机,滔滔不绝地发表了演讲。他指出:“共产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肩负着创造历史的光荣使命。它有千万人作为后盾,一个人倒下,无数人奋起,后继者定会一天天增加,直到最后推翻旧世界,建立新社会。”敌法官几次想打断他的话,都未能奏效,最后不得不强行制止,十分狼狈地结束了这次审讯。
此后,敌法庭又拖了一年多时间没有开庭。
王若飞从被捕的时候起,就做好了为革命事业牺牲的准备。他说:“一个共产党人被捕后,只有抱着必死的决心,才能和敌人进行坚决的斗争。”他把被捕看作是对共产党员的最后考验。他认为:“共产党员为党的利益牺牲一切,以至生命,就是最高贵的品质。”
最终,绥远高等法院判处王若飞15年徒刑。宣判之后,王若飞用红线在自己的帽子上绣了个“出”字,他对难友说:“敌人判我15年徒刑,老实说,我肯定坐不了15年,因为中国革命用不了15年定会成功。
团结狱友开展绝食斗争
在敌人的监狱里,王若飞以极高的革命热情宣传革命理论,同时还积极组织和发动狱中的难友与敌人进行顽强斗争。
1936年7月,王若飞等人被秘密押送到山西太原的陆军监狱。
到陆军监狱以后,王若飞首先摸清了狱中的情况,尤其是政治犯的情况。他把二十几名政治犯按监房分成4个学习小组,每组五六个人,全狱建立一个核心小组,这个核心小组由共产党员组成,实际上是狱中的党组织,由他本人亲自负责。通过学习小组,王若飞联系了狱中许多群众。王若飞对同志们说:“凡是能团结的人,都要把他们团结起来。我们能够争取的人而不去争取,就可能被敌人利用。”
在了解了狱中的黑暗情况及狱方贪污的事实以后,王若飞便领导政治犯进行了一次绝食斗争。他们首先向监狱当局提出了三项要求,即改善伙食、去掉脚镣、允许阅读书报。最初,敌人采取分化的方法,以所谓“优待”为名,给王若飞去掉了脚镣,并把他一个人搬进了“优待室”。监狱当局的这个做法,有其重要的政治背景,那就是阎锡山要改变同共产党的关系。另外,企图用这个办法,把王若飞和群众隔离起来。王若飞明白这是他们的诡计,最初拒绝接受。经过狱中党员的研究,认为王若飞去“优待室”对开展狱中斗争更为有利,这样他可以自由一些,容易掌握各方面的动态,也便于与外界取得联系。根据同志们的意见,王若飞将计就计搬进“优待室”。另外,在准备绝食的过程中,同志们决定留他一个人不参加绝食,以便利用“优待”的条件,到普通犯人中间进行工作,取得全狱难友对绝食的支持,并设法与外界联系。
绝食斗争开始后,王若飞向狱方交涉,要他们答应提出的条件,否则要对绝食的一切后果负责。他又到普通犯人中间,了解他们对绝食斗争的反映,说明政治犯的绝食斗争是为大家共同的利益。因此,绝食斗争得到了全狱难友的支持。在绝食的第五天,狱方不得不答应条件。绝食斗争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次斗争,达到了团结群众、教育群众的目的。王若飞对同志们说:“我们革命者只有经常关心群众的利益,和群众团结战斗在一起,才能无往而不胜利。”
王若飞被捕以后,党中央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做了大量营救工作,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1937年5月,王若飞终于跨出了监狱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