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长推荐”反映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推荐制所建立的基础,是社会高度诚信和监督的周密到位。只有老师、校长这样的推荐人足够诚信,他们才会“唯才是推、唯德是推”,否则,很有可能就沦为了“花钱买推荐”的制度性腐败。
——四川省大竹县教育局孟嗣贵
让推荐“偏才”“怪才”的校长先“怪”起来
如何让“偏才”“怪才”脱颖而出?恐怕必须令那些手握推荐权的校长先行“怪”起来,即不光要求其擦亮一双辨“偏才”“怪才”之眼,更要求其练就一付推“偏才”荐“怪才”之胆,力排众议,敢于让自己一手推荐的人选,既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又经得起历史的考证,最终让那些纷争之嘴一张张地自行闭上。
——周士君
比例限定是不利因素
对于偏才怪才来说,分数不够是意料之中,如果这点不突破,则校长推荐的意义就不大。不过,有一点很是担心,就是比例将非常小。“偏才”“怪才”的出现,恐怕是没有规律可言的,有的年份会多几个,有的年份可能一个也没有。因此,从比例上加以限定,显然也不利于这些学生上大学。
——滨兵
存在学校歧视,明显失去公平
北大公布的具有推荐资格的学校只有39所,我国的高中学校上万所,把众多的学校排除在外,对那些没有推荐资格的学校和学生公平吗?而实际上很多的偏才和怪才就可能生活在条件极差的穷乡僻壤的学校中,对他们公平吗?
——安徽太和县第三中学张建亮
现实中还有“偏才”“怪才”吗
一个毋庸置疑的现象就是,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已经很难出现那么多的“偏才”“怪才”,因为忽视孩子天分的“填鸭式教育”、强迫式教育,往往遏制了学生的成长空间,抹杀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出来的都是没有个性、没有棱角的“全才”。韩寒所说的一句话值得警醒,“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平庸”。
——湖北长江大学阙明坤
校长实名推荐需健全“伯乐制度”
后人多以伯乐相马形容举荐人才的善举。北大将“伯乐权”下放,中学校长能否以伯乐的慧眼和胸怀,举荐令人满意的优秀学生,我们拭目以待。只要“伯乐制度”健全了,校长实名推荐制才具有“涟漪效应”,真正优秀的学生才能脱颖而出。
——广西防城港市扶隆那其学校黄名金
“早就被扼杀了”
一名学生从小到大,家长和老师都是将他的学习成绩看作第一位,即使有点“偏才”“怪才”的天分也早就被扼杀了。如果不把着眼点放到教育体制的土壤之上,单靠推行几招“校长推荐”之类的技术性措施,是很难改变“早就被扼杀了”之现状的。
——李家伟
推荐制所建立的基础,是社会高度诚信和监督的周密到位。只有老师、校长这样的推荐人足够诚信,他们才会“唯才是推、唯德是推”,否则,很有可能就沦为了“花钱买推荐”的制度性腐败。
——四川省大竹县教育局孟嗣贵
让推荐“偏才”“怪才”的校长先“怪”起来
如何让“偏才”“怪才”脱颖而出?恐怕必须令那些手握推荐权的校长先行“怪”起来,即不光要求其擦亮一双辨“偏才”“怪才”之眼,更要求其练就一付推“偏才”荐“怪才”之胆,力排众议,敢于让自己一手推荐的人选,既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又经得起历史的考证,最终让那些纷争之嘴一张张地自行闭上。
——周士君
比例限定是不利因素
对于偏才怪才来说,分数不够是意料之中,如果这点不突破,则校长推荐的意义就不大。不过,有一点很是担心,就是比例将非常小。“偏才”“怪才”的出现,恐怕是没有规律可言的,有的年份会多几个,有的年份可能一个也没有。因此,从比例上加以限定,显然也不利于这些学生上大学。
——滨兵
存在学校歧视,明显失去公平
北大公布的具有推荐资格的学校只有39所,我国的高中学校上万所,把众多的学校排除在外,对那些没有推荐资格的学校和学生公平吗?而实际上很多的偏才和怪才就可能生活在条件极差的穷乡僻壤的学校中,对他们公平吗?
——安徽太和县第三中学张建亮
现实中还有“偏才”“怪才”吗
一个毋庸置疑的现象就是,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已经很难出现那么多的“偏才”“怪才”,因为忽视孩子天分的“填鸭式教育”、强迫式教育,往往遏制了学生的成长空间,抹杀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培养出来的都是没有个性、没有棱角的“全才”。韩寒所说的一句话值得警醒,“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平庸”。
——湖北长江大学阙明坤
校长实名推荐需健全“伯乐制度”
后人多以伯乐相马形容举荐人才的善举。北大将“伯乐权”下放,中学校长能否以伯乐的慧眼和胸怀,举荐令人满意的优秀学生,我们拭目以待。只要“伯乐制度”健全了,校长实名推荐制才具有“涟漪效应”,真正优秀的学生才能脱颖而出。
——广西防城港市扶隆那其学校黄名金
“早就被扼杀了”
一名学生从小到大,家长和老师都是将他的学习成绩看作第一位,即使有点“偏才”“怪才”的天分也早就被扼杀了。如果不把着眼点放到教育体制的土壤之上,单靠推行几招“校长推荐”之类的技术性措施,是很难改变“早就被扼杀了”之现状的。
——李家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