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草堂”的总部在石家庄郊外的西山花园中,他说他们是“站在时尚前沿,住在市区边缘”;食草堂的办公楼是一栋三层的白色别墅,他说这样“有家的感觉”。
这个“他”就是食草堂创始人牛合印,一个年近不惑的河北人。
“每个画画的人都有自己画室的宅号,我姓牛,朋友总开玩笑说老牛该吃草了,于是我就起名为食草堂了。”
一切源于一张牛皮
牛合印的教育背景和商业一点都不挨边。他当过兵,从军医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军区后勤部白求恩和平医院做了7年医生,钟爱艺术的他,凭借在全军画展上的两个一等奖进入了军艺美术系大专班,由此进入了朝思暮想的艺术殿堂。“在北京的三年时间,我大街小巷到处转,逛展览馆,逛特色店面,逛圆明园画家村”,他自然淳朴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毕业后,牛合印去了河北电视台,从摄影记者开始做起,一直做到制片人。
1995年的一个下午,一次偶然的邂逅,让牛合印的生命从此和牛皮再也分不开了。
那天下午,牛合印在石家庄街头,看见一个老头正在将一张牛皮切割成腰带。“那张牛皮质地非常好,但他的腰带做工太粗糙了,我觉得浪费,就用30元钱买了一块牛皮。”随后,牛合印找到一位鞋匠,他设计,鞋匠制作,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做成了一个采访包。第二天,激动万分的牛合印背着包去上班,台里的同事看见了纷纷打听包的品牌和价位,“我当时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受到称赞的牛合印又买了牛皮,继续做各式各样的皮具。那时,他的月薪只有800元,但他却每月拿出400元买牛皮进行手工制作,他已经完全沉醉在牛皮的世界里了。由于每天总是做到很晚,会影响邻居的休息。最后,他干脆一个人搬到郊区去住。
在郊区的那段生活,牛合印至今历历在目,“由于很多钱都用来买皮子了,我饿了就吃方便面,渴了就喝口自来水,双手经常磨破出血。但我没有感觉有多苦,我每天和一堆皮子住在一起,似乎只有到了那堆皮子中间心里才踏实。除了上班,我的生活就是设计新作品和完善制作方法。为了不让台里人知道我在做这些东西,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住在哪儿,如果当时死了,谁也找不到。”
后来,牛合印做皮具的事情传开来了,渐渐有人找上门来购买。缺乏商业意识的牛合印却还没看到商机, 以至于卖的时候,他只是告诉对方那块皮子买的时候是多少钱,让买主就在这个价格上添点就行了。
艺术实用化的生意
如果不是那天碰见了“贵人”,牛合印现在也许还是个电视制片人,还继续着他所谓的业余爱好,也就不会有现在的食草堂。
1997年的一天,牛合印偶然碰上原来在河北电视台里实习的一个小伙子,“他也是学画的,是一个很有商业意识的年轻人。”当那个小伙子看到那一件件粗砺、质朴的手工皮具时,仿佛看到了稀世珍宝,当即强烈建议牛合印作皮具生意。牛合印最初犹豫不决,但在朋友的坚持和劝说下,1997年9月1日,牛合印在石家庄偏僻的槐北路租了个小店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这个店面就是牛合印一再谈到的“老堂”,这个店承载着他当时的梦想与激情。“有人一走进食草堂就哭了,他们为这些风格另类的皮具感动,而有的女人一进来就马上领着孩子出去了,她们怕丑陋不堪的皮刻脸谱吓坏了孩子。”食草堂风格之独特可见一斑。
1997年年底,“老堂”接到拆迁通知,1998年元旦那天,牛和印在一片新年的欢乐气氛中从“老堂”搬出。这时,牛合印需要确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一年的创业经验使他明白了,要想在市场站稳脚跟,产品必须要独具特色。
牛合印认为中国的纯艺术市场还没到来,而单纯的实用商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美的需求,如果能把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就会有市场。“以前。我们的产品太过于追求艺术美感,皮包做得很沉,但后期的产品应更接近实用。比如现在食草堂的皮包既美观又轻便。”
牛合印在石家庄最繁华的北国商城附近租了一个店面,重新设计新食草堂的店面形象,使其风格与皮具的风格一致,“我追求的就是和谐、自然,这样就是美。”
1998年春,食草堂开进了石家庄最大的商场北国商城,营业第一年的纯利润达到70000元。牛合印坚持食草堂的产品不打价格战,不降价,“说实话,当时也并没有明确的品牌意识,由于我们的原料是真材实料,又设计独创,因此,我们的产品价格必然要比别人的高。”
淡泊名利,事如其人
“如果遇事总是考虑过多,这样他就会失去很多机会。”牛合印深信自己的成功在于他的勇气。他是个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人。他曾用7000元钱买了一辆皮卡准备开赴西藏,没钱上牌照的他,等挣够了牌照钱就马上开车出门,不知天高地厚的他到了西宁还不会倒车。“我创业就好像我开车,一路走来不会倒车,没有退路,一直向前。”
这种“一根筋”的性格在牛合印的商业扩展方面表现得很突出。2000年7月,北京东四北大街,食草堂北京总店开张。“虽然北京的房租很高,但我认为食草堂的风格在北京会更受欢迎,比石家庄的市场要大,我这些钱反正也是我挣的,如果赔了我就当这一年我白玩,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谈话中,牛合印总是强调“事如其人”,他认为做企业和做人是一样的。
“人不能太功利,只需要认真地做喜欢做的事就对了。”牛合印认为自己不是什么做大事的人,他只是想和别人分享牛皮给他带来的快乐。“我一直不想把食草堂搞得很大,很通俗,让所有人都喜欢。我觉得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很小众的东西,如果满大街都买食草堂就失去它的意义了,我只需要像我这样的人喜欢就可以了。”
话虽如此,食草堂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目前在全国83个城市开了130家店面。牛合印认为:食草堂的发展从设计和艺术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倒退,因为批量生产导致了很多东西失去了原来的艺术价值。但是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看,食草堂是成功的,更多的人逐渐接受了食草堂的风格。
采访当天他身体不舒服,原想去看病,但因为之前和记者约好了采访,他依然抱病前来。“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何时人都要言而有信。” 目前食草堂的生产厂家在广东,牛合印每个月要结给该生产厂商三四十万元,“如果我不结给他们,连张欠条都没有,我一次就可以坑他们40来万,但我不会这样做,这是信誉问题。如果没了信誉,损失就不是40万了。”
人的心灵等待回归
食草堂的口号是:流浪者家园。
“出门在外,离家越远就越想家。现在的社会很浮躁,每个人的心都在流浪,越是现代化的城市,人们对古老、原始的东西越,向往,这是人心灵的一种回归。”牛合印如是说,“一次,一个大学生在店里转了好半天,后来他对我说他看到这些有种想哭的感觉。”
食草堂能有如此巨大的魅力都应该源于牛合印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我追求的就是产品的质感,食草堂产品的材料都是真材实料,比如皮、布、棉、麻、实木,化学合成材料我一概不要,我非常烦这种东西。而且我们的产品都是手工制作的,在这个工业高度发达的社会,手工是让人很怀念的,它给人一种很人性、很亲切的感觉,让人仿佛回到了纳鞋底、做布包的年代,让人感到很温暖,不像机器做出来的东西,冷冰冰的,没有感情在其中。”这个看上去很粗犷的牛合印,内心似乎很细腻,他体会到城市人生活的压力,体会到了为生计奔波在外的人们的空虛。
食草堂,一个商业与文化的完美结合,简约而不繁复,稳重而不浮躁,这就是食草堂提倡的一种生活方式:追求自然、简朴、安静的生活。至今他依然经常开车外出到原野或大山深处,一个人走在寂静的土地上,去寻找最原始的美丽。
(编辑:于杏华)
这个“他”就是食草堂创始人牛合印,一个年近不惑的河北人。
“每个画画的人都有自己画室的宅号,我姓牛,朋友总开玩笑说老牛该吃草了,于是我就起名为食草堂了。”
一切源于一张牛皮
牛合印的教育背景和商业一点都不挨边。他当过兵,从军医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军区后勤部白求恩和平医院做了7年医生,钟爱艺术的他,凭借在全军画展上的两个一等奖进入了军艺美术系大专班,由此进入了朝思暮想的艺术殿堂。“在北京的三年时间,我大街小巷到处转,逛展览馆,逛特色店面,逛圆明园画家村”,他自然淳朴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毕业后,牛合印去了河北电视台,从摄影记者开始做起,一直做到制片人。
1995年的一个下午,一次偶然的邂逅,让牛合印的生命从此和牛皮再也分不开了。
那天下午,牛合印在石家庄街头,看见一个老头正在将一张牛皮切割成腰带。“那张牛皮质地非常好,但他的腰带做工太粗糙了,我觉得浪费,就用30元钱买了一块牛皮。”随后,牛合印找到一位鞋匠,他设计,鞋匠制作,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做成了一个采访包。第二天,激动万分的牛合印背着包去上班,台里的同事看见了纷纷打听包的品牌和价位,“我当时的自豪之情油然而生。”
受到称赞的牛合印又买了牛皮,继续做各式各样的皮具。那时,他的月薪只有800元,但他却每月拿出400元买牛皮进行手工制作,他已经完全沉醉在牛皮的世界里了。由于每天总是做到很晚,会影响邻居的休息。最后,他干脆一个人搬到郊区去住。
在郊区的那段生活,牛合印至今历历在目,“由于很多钱都用来买皮子了,我饿了就吃方便面,渴了就喝口自来水,双手经常磨破出血。但我没有感觉有多苦,我每天和一堆皮子住在一起,似乎只有到了那堆皮子中间心里才踏实。除了上班,我的生活就是设计新作品和完善制作方法。为了不让台里人知道我在做这些东西,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住在哪儿,如果当时死了,谁也找不到。”
后来,牛合印做皮具的事情传开来了,渐渐有人找上门来购买。缺乏商业意识的牛合印却还没看到商机, 以至于卖的时候,他只是告诉对方那块皮子买的时候是多少钱,让买主就在这个价格上添点就行了。
艺术实用化的生意
如果不是那天碰见了“贵人”,牛合印现在也许还是个电视制片人,还继续着他所谓的业余爱好,也就不会有现在的食草堂。
1997年的一天,牛合印偶然碰上原来在河北电视台里实习的一个小伙子,“他也是学画的,是一个很有商业意识的年轻人。”当那个小伙子看到那一件件粗砺、质朴的手工皮具时,仿佛看到了稀世珍宝,当即强烈建议牛合印作皮具生意。牛合印最初犹豫不决,但在朋友的坚持和劝说下,1997年9月1日,牛合印在石家庄偏僻的槐北路租了个小店面,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这个店面就是牛合印一再谈到的“老堂”,这个店承载着他当时的梦想与激情。“有人一走进食草堂就哭了,他们为这些风格另类的皮具感动,而有的女人一进来就马上领着孩子出去了,她们怕丑陋不堪的皮刻脸谱吓坏了孩子。”食草堂风格之独特可见一斑。
1997年年底,“老堂”接到拆迁通知,1998年元旦那天,牛和印在一片新年的欢乐气氛中从“老堂”搬出。这时,牛合印需要确定下一步的发展计划。一年的创业经验使他明白了,要想在市场站稳脚跟,产品必须要独具特色。
牛合印认为中国的纯艺术市场还没到来,而单纯的实用商品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美的需求,如果能把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就会有市场。“以前。我们的产品太过于追求艺术美感,皮包做得很沉,但后期的产品应更接近实用。比如现在食草堂的皮包既美观又轻便。”
牛合印在石家庄最繁华的北国商城附近租了一个店面,重新设计新食草堂的店面形象,使其风格与皮具的风格一致,“我追求的就是和谐、自然,这样就是美。”
1998年春,食草堂开进了石家庄最大的商场北国商城,营业第一年的纯利润达到70000元。牛合印坚持食草堂的产品不打价格战,不降价,“说实话,当时也并没有明确的品牌意识,由于我们的原料是真材实料,又设计独创,因此,我们的产品价格必然要比别人的高。”
淡泊名利,事如其人
“如果遇事总是考虑过多,这样他就会失去很多机会。”牛合印深信自己的成功在于他的勇气。他是个想到什么就做什么的人。他曾用7000元钱买了一辆皮卡准备开赴西藏,没钱上牌照的他,等挣够了牌照钱就马上开车出门,不知天高地厚的他到了西宁还不会倒车。“我创业就好像我开车,一路走来不会倒车,没有退路,一直向前。”
这种“一根筋”的性格在牛合印的商业扩展方面表现得很突出。2000年7月,北京东四北大街,食草堂北京总店开张。“虽然北京的房租很高,但我认为食草堂的风格在北京会更受欢迎,比石家庄的市场要大,我这些钱反正也是我挣的,如果赔了我就当这一年我白玩,没什么大不了的。”
在谈话中,牛合印总是强调“事如其人”,他认为做企业和做人是一样的。
“人不能太功利,只需要认真地做喜欢做的事就对了。”牛合印认为自己不是什么做大事的人,他只是想和别人分享牛皮给他带来的快乐。“我一直不想把食草堂搞得很大,很通俗,让所有人都喜欢。我觉得这个东西本来就是很小众的东西,如果满大街都买食草堂就失去它的意义了,我只需要像我这样的人喜欢就可以了。”
话虽如此,食草堂的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目前在全国83个城市开了130家店面。牛合印认为:食草堂的发展从设计和艺术的角度来看是一种倒退,因为批量生产导致了很多东西失去了原来的艺术价值。但是从商业运作的角度来看,食草堂是成功的,更多的人逐渐接受了食草堂的风格。
采访当天他身体不舒服,原想去看病,但因为之前和记者约好了采访,他依然抱病前来。“诚信是非常重要的,不论何时人都要言而有信。” 目前食草堂的生产厂家在广东,牛合印每个月要结给该生产厂商三四十万元,“如果我不结给他们,连张欠条都没有,我一次就可以坑他们40来万,但我不会这样做,这是信誉问题。如果没了信誉,损失就不是40万了。”
人的心灵等待回归
食草堂的口号是:流浪者家园。
“出门在外,离家越远就越想家。现在的社会很浮躁,每个人的心都在流浪,越是现代化的城市,人们对古老、原始的东西越,向往,这是人心灵的一种回归。”牛合印如是说,“一次,一个大学生在店里转了好半天,后来他对我说他看到这些有种想哭的感觉。”
食草堂能有如此巨大的魅力都应该源于牛合印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我追求的就是产品的质感,食草堂产品的材料都是真材实料,比如皮、布、棉、麻、实木,化学合成材料我一概不要,我非常烦这种东西。而且我们的产品都是手工制作的,在这个工业高度发达的社会,手工是让人很怀念的,它给人一种很人性、很亲切的感觉,让人仿佛回到了纳鞋底、做布包的年代,让人感到很温暖,不像机器做出来的东西,冷冰冰的,没有感情在其中。”这个看上去很粗犷的牛合印,内心似乎很细腻,他体会到城市人生活的压力,体会到了为生计奔波在外的人们的空虛。
食草堂,一个商业与文化的完美结合,简约而不繁复,稳重而不浮躁,这就是食草堂提倡的一种生活方式:追求自然、简朴、安静的生活。至今他依然经常开车外出到原野或大山深处,一个人走在寂静的土地上,去寻找最原始的美丽。
(编辑:于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