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模式,符合新课程体制对加强素质教育的需求,也是化学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它是化学课程与教学关系的一次质的飞跃,创新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课堂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血液。本文重点探讨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创新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结合丰富的理论来共同完成对人类社会的探索。学生通过化学实验,不断探索新知识、发现新知识,发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价值特征,还能不断创造新物质。笔者就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创新与改进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 克服实验探究教学形式化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由化学教师来规范实验流程,从一个实验方案的提出到得出最终结论,每个流程、操作都是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甚至,大部分教师明确规定了最终实验报告的字数,这样的实验教学太过于形式化。因此,在新形势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克服形式化教学,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自主决策的机会。简而言之,就是化学实验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意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如,在做Fe2 检验教学时,传统教学方法多是在少量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发现没有变化,再次加入氯水,变成了血红色。但是,笔者改变以往的传统模式,引導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组长,分配好组员的任务,组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做实验,很多组都得出了预想的结果,但是有几组学生的溶液没有变成血红色,学生都非常好奇、困惑。于是,让几组学生演示给大家看,让其余同学仔细观察问题出在哪里。第一组做实验时,先取少量FeSO4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成了血红色;第二组做实验时,先取少量FeSO4溶液,再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发现无现象,再加入氯水,出现了血红色,然后继续滴加氯水,发现红色褪掉了;第三组做实验时,先取少量KSCN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再加入少量的FeSO4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根据这三种情况,同学们互相探讨,总结出最终的结论:氯气先氧化Fe3 后再氧化KSCN,因此,不能滴加过量的氯水。这种方法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加强教学和探索有机融合
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必须高度结合教学过程和探索过程,这其中,教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说明实验原理时要言简意赅,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探究时间。一旦发现学生存在问题,要及时指出并耐心讲解,如,在教学生写离子方程式时,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正确掌握书写的规则与要求;其次,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征,探究其规律。如,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怎么写?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怎么写?书写时的注意事项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加强化学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自我探索、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方法的总结,长此以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 提高实验探究教学效率,倡导人性化的化学实验
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有机统一知识的探索与动手实践。但是,由于探究行动只是一个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作支撑,很多学生在没有充分掌握化学反应原理的情况下就直接做实验,最终只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惑加以引导,不能只重视探究行动,探究方法教学也一样重要,学生只有掌握化学实验探究的实质,探究教学效率才能被提高,教学实践才能被控制,以至于让学生全面掌握高中生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
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向所有学生,必须致力于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从而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成为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注重创设人性化的实验探究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已学的化学知识、日常生活实际、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化学实验探究情景,并引导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过程,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开展《钠和钠的化合物》教学时,首先,化学教师对学生分组,通过之前准备好的仪器、药品,让学生自己设计并探究Na2CO3和NaHCO3之间性质的不同点方案,完成后,各组派一名代表阐述方案,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讨论。对可行的方案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不可行的方案进行点拨指导,引导他们改进,切忌一棒子打死,对学生予以否定。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自主实验,体验观察、分析、推理、探索的全过程,最终,根据实验结果归纳、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之间性质的不同点,填写实验表格,充分贯彻“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为他们创造探索的空间与机会”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陈述实验内容要注意口气,尊重每个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状态下获得知识。
四、 结束语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开展,有利于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协调操作能力。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它的成功实施需要化学教师积极转变其课堂角色,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最终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晓芳.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下旬,2015,(12).
[2]张闯.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4,(16).
[3]牛益欢,季春阳.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探索,2012,(03).
[4]王延芳.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初探[J].吉林教育,2015,(20).
[5]刘雅慧.解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实验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2014,(09).
关键词:高中化学;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创新
化学作为一门自然学科,以化学实验为基础,结合丰富的理论来共同完成对人类社会的探索。学生通过化学实验,不断探索新知识、发现新知识,发现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与价值特征,还能不断创造新物质。笔者就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的创新与改进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 克服实验探究教学形式化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由化学教师来规范实验流程,从一个实验方案的提出到得出最终结论,每个流程、操作都是按教师的要求来完成,甚至,大部分教师明确规定了最终实验报告的字数,这样的实验教学太过于形式化。因此,在新形势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克服形式化教学,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自主决策的机会。简而言之,就是化学实验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注意激发学生探索求知欲,如,在做Fe2 检验教学时,传统教学方法多是在少量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发现没有变化,再次加入氯水,变成了血红色。但是,笔者改变以往的传统模式,引導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安排一个组长,分配好组员的任务,组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做实验,很多组都得出了预想的结果,但是有几组学生的溶液没有变成血红色,学生都非常好奇、困惑。于是,让几组学生演示给大家看,让其余同学仔细观察问题出在哪里。第一组做实验时,先取少量FeSO4溶液,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成了血红色;第二组做实验时,先取少量FeSO4溶液,再向其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发现无现象,再加入氯水,出现了血红色,然后继续滴加氯水,发现红色褪掉了;第三组做实验时,先取少量KSCN溶液,再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再加入少量的FeSO4溶液,没有出现血红色。根据这三种情况,同学们互相探讨,总结出最终的结论:氯气先氧化Fe3 后再氧化KSCN,因此,不能滴加过量的氯水。这种方法有利于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加强教学和探索有机融合
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必须高度结合教学过程和探索过程,这其中,教师要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说明实验原理时要言简意赅,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探究时间。一旦发现学生存在问题,要及时指出并耐心讲解,如,在教学生写离子方程式时,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正确掌握书写的规则与要求;其次,引导学生自我总结化学反应的分类及特征,探究其规律。如,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怎么写?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怎么写?书写时的注意事项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加强化学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自我探索、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方法的总结,长此以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将来适应社会、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 提高实验探究教学效率,倡导人性化的化学实验
学生能力的培养,需要有机统一知识的探索与动手实践。但是,由于探究行动只是一个形式,没有实质性内容作支撑,很多学生在没有充分掌握化学反应原理的情况下就直接做实验,最终只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学生普遍存在的疑惑加以引导,不能只重视探究行动,探究方法教学也一样重要,学生只有掌握化学实验探究的实质,探究教学效率才能被提高,教学实践才能被控制,以至于让学生全面掌握高中生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
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向所有学生,必须致力于提高每一位学生的基础知识、科学素养,从而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成为符合国家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性人才。注重创设人性化的实验探究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已学的化学知识、日常生活实际、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化学实验探究情景,并引导学生自己或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探究过程,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开展《钠和钠的化合物》教学时,首先,化学教师对学生分组,通过之前准备好的仪器、药品,让学生自己设计并探究Na2CO3和NaHCO3之间性质的不同点方案,完成后,各组派一名代表阐述方案,教师带领学生共同讨论。对可行的方案给予肯定与表扬,对不可行的方案进行点拨指导,引导他们改进,切忌一棒子打死,对学生予以否定。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自主实验,体验观察、分析、推理、探索的全过程,最终,根据实验结果归纳、总结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之间性质的不同点,填写实验表格,充分贯彻“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为他们创造探索的空间与机会”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锻炼了他们的心理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陈述实验内容要注意口气,尊重每个学生,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环境状态下获得知识。
四、 结束语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探究性实验的开展,有利于丰富学生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协调操作能力。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手段,它的成功实施需要化学教师积极转变其课堂角色,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最终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马晓芳.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下旬,2015,(12).
[2]张闯.高中化学实验探究性教学的问题及对策[J].亚太教育,2014,(16).
[3]牛益欢,季春阳.探究实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探索,2012,(03).
[4]王延芳.高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策略初探[J].吉林教育,2015,(20).
[5]刘雅慧.解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实验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