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们以高度的创新精神投身实践,涌现出很多新做法,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新的气息。
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台前”退隐到“幕后”成为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讨论问题,拥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力。
其次,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听说读写,教师还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演一演、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给学生提供了体验、创造、发挥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除此之外,学生的质疑问难,课外资料的引用,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都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一、静态,使课堂活跃起来。
尽管课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可喜的收获,但是也出现了许多课堂教学的问题和怪现象,我们会发现,有许多课堂教学只追求表面的形式化,出现了许多与新课程理念“形似神离”的现象。
有的语文课上,太多资料的补充,太多媒体的演示,太多小组的讨论,太多追求形式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教学中出现的轻视语言的工具性,一味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文本没有完全读懂,便天马行空地倾谈、发散、拓展,以异彩纷呈的课件代替学生潜心读书的现象。
新课程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学生用多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过程,于是五花八门的表演充斥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有学者曾感慨于这种现象说:“手段多了,对语文学习来说未必是好事。”课堂上滑稽的表演,无休止的倾谈,却不写字、不读书,不见听说读写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吗?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一堂好的语文课至少要抓住三个环节:
第一,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语文课不能离开学语习文,要有语文味。要动情朗读,静心默读,要圈点批注,品味词句,要动笔书写,积累感悟。
我读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全国大赛中曾这样导读:“你能把丹顶鹤的嘴巴读得再长一些吗?”引来全场听众为之哗然,另有一位教师指导学生读“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绿叶底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其中“极”字读得特别长,像花腔女高音的拖腔,结果教师“极”未止,学生就大笑起来,对语言的感受也在滑稽的效仿中荡然无存,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刻意强调某些词语,在重音落脚点下功夫吗?显然不是。道理很简单,有时我们走在大街上,会听到树荫下几个老太太低声聊天,“昨儿晚上,那雨溜儿溜儿下了一夜,那个大哟……”没有大声,没有强调,却让你身临其境。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朗读”不应成为教师浮于表面的技巧指导,而应成为感悟语言的一种方法。它是读者与作品情感产生共鸣之后情感的自然流露,只有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情感的基础上,有自由的朗读空间,在读中积淀语感,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师的指导应在体悟情感而不是运用技巧上下功夫。
第二,语文课应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让学生学有所获,习得方法,或触动情感,提升人格。
让我们来感悟于永正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断(这是第一课时,于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书的‘小手如林’,一个腼腆的女孩引起了于老师的关注)。
师:(手拿话筒,兴致勃勃地)你想读吗?
生:(摇摇头,小声说道)我不想读。
师:(于老师微微一愣,弯下腰,微笑着)没把握?
生:不敢站。
师:(直起身子,微微吁了一口气)哦!那你就坐着读,于老师为你撑腰!
(全班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让我们的掌声再热烈些!
(在大家的掌声中,小女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读完了这一段课文)
师:不简单,如果再流畅些就好了。还想读好吗?
(小女孩自信地点点头,第二次读得比第一次流畅多了,只可惜读错一个字,师生给予热烈的鼓掌。于老师纠错后又让她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流利又有感情。)
师:(微笑着)现在,你敢不敢读书了?
生;(自信地)敢!
师:(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充满激情对大家说)敢,就能把事情做好。相信你在大家的掌声中胆子会越来越大,自信心会越来越强,书会读得越来越好。
这些教学环节,于老师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开始时的温情关怀,交谈中的宽厚包容,朗读后的激情赏识,无不给学生以启迪、唤醒和鼓舞,正是这种真诚的爱,唤起了孩子的勇气,激发了孩子的上进心,于老师的教学细节向我们注释了什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第三,语文教师应有较强的资源意识,能够抓住教育的资源,因势利导,创造充满智慧与创新的有活力的课堂。
请看这样一个案例:一次公开课上,一位青年教师执教《老牛》一课,开课伊始。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为什么“我”对老牛一直不能忘怀?请大家读课文,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头牛?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这是一头瘦骨嶙峋的牛。
生:这是一头老了,衰弱的牛。
生:这是一头工作了一辈子,但没有怨言,性情很安详的牛。
生:这是一头病得很重,要死掉的牛。
生:这是一头可怜的牛。
生:这是一头幸福的牛……
(师有感情地板书了“瘦、老、病、死”四个字,并结束了交流)
师:同学们的感受是对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这一片断,学生通过读课文,对“这是怎样的一头牛”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但他们的感悟明显地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有的粗浅,有的深刻,如此矛盾对立的看法是多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抓住这一矛盾让学生去读书、去体会、去讨论,然后达成统一的共识,这一头牛老了、病了是可怜,但它劳动了一辈子,人们善待它、尊敬它、爱它。老牛也依恋着人和土地,最后死在田边。
在语文课堂上,可能会随时生成很多教学资源,如果抓住这一教学资源,这将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因势利导,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同时,我们除了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预设,还需要教师的随机应变,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机智,这也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孜孜以求地去追求,绝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练就的。
语文课还应该是个性化,有特色的。由于教师的性格、习惯、阅历不同,学生的班情、学情不同,所以课堂应关注彰显师生个性的优势,不求完美,但求有所突破。语文教师有责任创造有效的语文课堂,培养孩子爱语文,爱祖国语言的情感,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台前”退隐到“幕后”成为学习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教师注重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尊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过程。课堂上,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读书、思考、讨论问题,拥有了自主学习的权力。
其次,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教学方式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听说读写,教师还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演一演、做一做、听一听、看一看,给学生提供了体验、创造、发挥的机会,调动了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除此之外,学生的质疑问难,课外资料的引用,多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都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单一、静态,使课堂活跃起来。
尽管课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可喜的收获,但是也出现了许多课堂教学的问题和怪现象,我们会发现,有许多课堂教学只追求表面的形式化,出现了许多与新课程理念“形似神离”的现象。
有的语文课上,太多资料的补充,太多媒体的演示,太多小组的讨论,太多追求形式的做法,大大降低了语文学习的效果,教学中出现的轻视语言的工具性,一味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文本没有完全读懂,便天马行空地倾谈、发散、拓展,以异彩纷呈的课件代替学生潜心读书的现象。
新课程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提倡学生用多种学习方式体验学习过程,于是五花八门的表演充斥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端。有学者曾感慨于这种现象说:“手段多了,对语文学习来说未必是好事。”课堂上滑稽的表演,无休止的倾谈,却不写字、不读书,不见听说读写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吗?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一堂好的语文课至少要抓住三个环节:
第一,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学科的本质特征,语文课不能离开学语习文,要有语文味。要动情朗读,静心默读,要圈点批注,品味词句,要动笔书写,积累感悟。
我读过这样一个案例,一位教师在全国大赛中曾这样导读:“你能把丹顶鹤的嘴巴读得再长一些吗?”引来全场听众为之哗然,另有一位教师指导学生读“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掛在绿叶底下……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其中“极”字读得特别长,像花腔女高音的拖腔,结果教师“极”未止,学生就大笑起来,对语言的感受也在滑稽的效仿中荡然无存,有感情地朗读就是要刻意强调某些词语,在重音落脚点下功夫吗?显然不是。道理很简单,有时我们走在大街上,会听到树荫下几个老太太低声聊天,“昨儿晚上,那雨溜儿溜儿下了一夜,那个大哟……”没有大声,没有强调,却让你身临其境。语文教学中的“感情朗读”不应成为教师浮于表面的技巧指导,而应成为感悟语言的一种方法。它是读者与作品情感产生共鸣之后情感的自然流露,只有让学生在理解感悟、体验情感的基础上,有自由的朗读空间,在读中积淀语感,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师的指导应在体悟情感而不是运用技巧上下功夫。
第二,语文课应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让学生学有所获,习得方法,或触动情感,提升人格。
让我们来感悟于永正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断(这是第一课时,于老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第三自然段。要求读书的‘小手如林’,一个腼腆的女孩引起了于老师的关注)。
师:(手拿话筒,兴致勃勃地)你想读吗?
生:(摇摇头,小声说道)我不想读。
师:(于老师微微一愣,弯下腰,微笑着)没把握?
生:不敢站。
师:(直起身子,微微吁了一口气)哦!那你就坐着读,于老师为你撑腰!
(全班学生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
师:让我们的掌声再热烈些!
(在大家的掌声中,小女孩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读完了这一段课文)
师:不简单,如果再流畅些就好了。还想读好吗?
(小女孩自信地点点头,第二次读得比第一次流畅多了,只可惜读错一个字,师生给予热烈的鼓掌。于老师纠错后又让她读了一遍,这一遍读得流利又有感情。)
师:(微笑着)现在,你敢不敢读书了?
生;(自信地)敢!
师:(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充满激情对大家说)敢,就能把事情做好。相信你在大家的掌声中胆子会越来越大,自信心会越来越强,书会读得越来越好。
这些教学环节,于老师就像一团燃烧的火焰,开始时的温情关怀,交谈中的宽厚包容,朗读后的激情赏识,无不给学生以启迪、唤醒和鼓舞,正是这种真诚的爱,唤起了孩子的勇气,激发了孩子的上进心,于老师的教学细节向我们注释了什么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第三,语文教师应有较强的资源意识,能够抓住教育的资源,因势利导,创造充满智慧与创新的有活力的课堂。
请看这样一个案例:一次公开课上,一位青年教师执教《老牛》一课,开课伊始。有这样一个片断:
师:为什么“我”对老牛一直不能忘怀?请大家读课文,想一想这是怎样的一头牛?
(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哪位同学愿意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生:这是一头瘦骨嶙峋的牛。
生:这是一头老了,衰弱的牛。
生:这是一头工作了一辈子,但没有怨言,性情很安详的牛。
生:这是一头病得很重,要死掉的牛。
生:这是一头可怜的牛。
生:这是一头幸福的牛……
(师有感情地板书了“瘦、老、病、死”四个字,并结束了交流)
师:同学们的感受是对的,让我们来学习课文。
这一片断,学生通过读课文,对“这是怎样的一头牛”有了自己独特的体验。但他们的感悟明显地处在不同的层次上,有的粗浅,有的深刻,如此矛盾对立的看法是多么好的教学资源,教师若能抓住这一矛盾让学生去读书、去体会、去讨论,然后达成统一的共识,这一头牛老了、病了是可怜,但它劳动了一辈子,人们善待它、尊敬它、爱它。老牛也依恋着人和土地,最后死在田边。
在语文课堂上,可能会随时生成很多教学资源,如果抓住这一教学资源,这将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支撑,因势利导,从而达成教学目标。同时,我们除了在备课的时候要充分预设,还需要教师的随机应变,教育的智慧,教育的机智,这也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孜孜以求地去追求,绝不是一天两天可以练就的。
语文课还应该是个性化,有特色的。由于教师的性格、习惯、阅历不同,学生的班情、学情不同,所以课堂应关注彰显师生个性的优势,不求完美,但求有所突破。语文教师有责任创造有效的语文课堂,培养孩子爱语文,爱祖国语言的情感,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