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通过分析职业院校现行的课程考核制度和考核方式,结合当前高新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和人才需求特点提出了“多元绩点”的创新型软件与服务外包人才课程考核模式改革。近几年的实践表明:使用该考核模式不仅提高学生对实用性软件课程的掌握程度,而且由于企业人员参与考核并加入了真实案例,课程成绩普遍受到高新企业的认可。
关键词:考核方式;考核模式改革;多元绩点;高新企业
2016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就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求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在文件中重点要求各类企业參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以全国首批现在学徒试点单位——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案例,探讨其在服务外包人才相关课程评价机制中的实践。
当前软件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基本为分章节讲解软件的应用和编程技术,并在学期末通过笔试或机试来评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高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华东地区多家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的调研后,针对企业的岗位需求提出了一种引入“多元绩点”方式的课程考核方案。该方案邀请企业人员和课程主讲教师一起编制专业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并实施。课程的每个过程性考核案例都是通过企业人员还原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得来的,真实反映了企业岗位能力对课程知识的要求。
1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软件技术课程有知识新,更新快,理解难度较大等特点。传统的考核方式基本是将平时作业或实验报告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使用纸质试卷或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综合性考核,最后不同的比例给学生成绩进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长期存在,非常不利于学生对软件课程的学习。特别是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他们的考核目标不能放在理论的学习上,而是要将考核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上。经过长期的对企业和相关高校调研,团队成员发现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仅限于书本知识。传统的考核导致学生只从书本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由于软件专业的特点新知识和新技术较多,书本的更新速度远远不及技术发展的速度。如果考核只针对课本,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陈旧。当学生工作时会发现学过的知识大多用不大,导致与企业脱节。
(2)教师对于平时成绩统计较为困难。传统评价模式平时成绩占比大约为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如何进行统计,各高校有各自的制度。教师可能对学生的出勤、实验成绩等有相关记录,但是难以对学生的上课态度、作业是否抄袭等因素进行量化。导致成绩很难反应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3)企业对高职院校成绩不认可。传统的授课模式中,企业和学校是脱节的。学校无法获得企业的案例,企业招聘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是分数较高,但并不一定有良好的实践能力。造成了企业对学校评价机制的不认可。
2 “多元绩点”的高职软件课程评价机制
2.1 多元绩点概念
绩点(GPA)在高等学校中是被用来评估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成绩的一种方法。国内大部分的本科院校都使用该计算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达到一定的平均绩点更是经常作为研究生报送考核的必要条件。绩点计算方法为:课程考试分数/10-5,学分绩点为:学分×绩点。本文将绩点概念应用到软件核心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中来,将课程的章节中的零散知识点分不同难度系数作为成绩评价中的多种必要因素,形成“多元绩点”的概念。
在软件人才考核模式改革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元绩点“的创新的人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如图1所示,企业人员带来企业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大多是本门课程多章节内容和多知识点的融合。课程主讲教师和企业人员在一起将这些案例进行逐个分解,并将其归纳到每个学习情境中去。经过归纳总结形成了企业案例库和各情境案例库。每个情境中的案例都是企业中真实案例的一部分内容。学生需要经过整学期的学习完成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并在情境过程性考核中完成相应的案例考核。课程结束后,教师将本学期的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进行加权累积,得到其课程考核成绩。
每个情境案例库中的案例也有不同难度,每个情境案例难度相当于该课程的“绩点”。图2展示了某个学习情境中的绩点含义。在传统教学中在每个章节中都会有相应的不同难度的知识点,那么由不同难度知识点组成的案例也具有不同的难度系数P(X)(绩点)。根据每个情境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难度的不同给每个情境案例分配不同的绩点。学生在学习完一个学习情境后,需从情境案例库中选出一个适合于自己案例完成过程性考核。考核成绩由企业人员和主讲教师共同评定,得到该生该情境的学习成绩G(X)。则该门课程学生的期末成绩G=G(1)×P(1)+G(2)×P(2)…+G(N)×P(N)。
在课程结束后还有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真实企业案例将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主要由企业人员给学生进行指导。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同时能够通过真实案例学习课程内容。
为了能够顺利实施相关的考核方式改革,学院进行了以下的政策保障:
(1)遴选周边知名软件企业来校参与教改活动。学院在“长三角”城市周边走访了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高薪聘请企业的一线工程师来我院参加教学改革活动,来自企业的工程师带来了企业的真实建立,和软件专业教师一起分析专业的课程群,确定了软件专业的相关核心课程。通过交流软件专业和企业共建了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在内的多门具有案例库的课程。为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加强软件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在近几年的实践过程中,周边的外包和互联网企业和我院的合作良好,大批的企业骨干人员成为我院的兼职教师和课程指导教师。他们带来了最新的案例,同时我院很多的学生都成为了他们的员工,形成了双赢的局面。至2016年软件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30多家,且合作良好。
(3)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和相关赛事。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安徽省乃至全国的职业技能大赛。软件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展示的是软件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方向,学院制定相关免修和加分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赛事。
2.2 相关课程考核改革案例
本节中将重点介绍如何与企业人员共同进行软件专业核心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改革,并介绍考核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为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及面向對象的编程思想和技术,掌握C#特有的面向对象技术,掌握基于WPF技术的Windows界面设计,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和兴趣,训练学生编程的实战能力,了解面向对象理论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素养。让学生具有中小型项目的开发编程能力。
课程改革主要从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出发将企业的案例转化为多个工作情境(见表1)。安排了74学时(其中讲授36学时,实践28学时,10学时的过程性考核)和两周的项目场景式实训。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大体分三个部分讲授,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和“多元绩点”考核模式。
第一部分面向对象编程基础,安排每讲3节课(共5讲),其中大部分的课程为第1~2节为教师讲授部分,第3节课为学生完成老师的案例。第二、三部分以“公司人事管理系统”真实案例来讲解WPF空间、类、集合类、Linq To Object等知识点。第三部分的项目开发实战是从企业案例库中抽取。
(2)课程考核方案实施过程。在本节中将以学习情境8:“公司人事管理系统”数据保存(文件类,Ado.Net)为例,介绍过程性考核方式。在本学习情境中总结出以下知识点如表2所示。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是“公司人事管理系统”中的部分管理界面设计和功能设计。在该情境的过程性考核中有20多个有企业带来的实际案例,如:“电子商务产品库存管理系统的商品添加和删除页面功能设计”“公共自行车管理平台的借还页面功能设计”等。如果学生在教师授课结束后选择了商品添加删除的案例作为考核题目,该案例所用到的知识点有1,2,3,6,8,那么该学生在该情境中的绩点P(X)=2.8(知识点难度系数相加)。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为该学生作品打分。其他的学习情境考核方式也和该情境相同,学期结束后成绩为每个情境的综合加权值。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企业全程参与课程评价,而且由于引入了“多元绩点”概念,使得课程成绩评价更加公平。企业也可从学生中找到适合自己公司的人才,同时培养其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公司的人才储备打下基础。
3 结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多元绩点”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模式被应用到多门软件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并在2014届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实践。在学生对课程满意度、企业对学生成绩评价、课程设计优秀率3个指标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由于引入了企业真实案例和过程性考核机制,学生对于软件课程更加感兴趣了。在完成综合课程设计时,由于前期接触过相关案例,优秀率明显提高。在企业方面,由于引入了企业人员对学生成绩评价,所以优秀毕业生也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经过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这些优秀毕业生到相关企业能很快的融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参考文献]
[1]杨运鑫,唐良宝.全程性多样化开放式实验考核方式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9-72.
[2]王芳,倪勇,任聪敏.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21-125.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杨延.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促进工学结合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56-57.
[5]陈金英,牛小铁,郭勇.项目化教学在数控专业的实施及考核[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67-68.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Software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Multivariate GPA”
Yuan Xuesong, Zhang J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u 241000, China)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t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software and service outsourcing talent course assessment model reform with combined the current high-tech enterprise’s post ability demand and talent demand characteristics. In recent years,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using this assessment model not only enhances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the practical software curriculum, but also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enterprises as a result of the high-tech enterprise personnel participating in the examination and joining the real cases.
Key words: examination method; assessment model reform; multivariate GPA; high-tech enterprise
关键词:考核方式;考核模式改革;多元绩点;高新企业
2016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特别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文件中就提出了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要求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在文件中重点要求各类企业參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以全国首批现在学徒试点单位——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为案例,探讨其在服务外包人才相关课程评价机制中的实践。
当前软件专业课程考核模式基本为分章节讲解软件的应用和编程技术,并在学期末通过笔试或机试来评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高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通过对华东地区多家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的调研后,针对企业的岗位需求提出了一种引入“多元绩点”方式的课程考核方案。该方案邀请企业人员和课程主讲教师一起编制专业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并实施。课程的每个过程性考核案例都是通过企业人员还原企业真实工作情境得来的,真实反映了企业岗位能力对课程知识的要求。
1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评价机制存在的问题
软件技术课程有知识新,更新快,理解难度较大等特点。传统的考核方式基本是将平时作业或实验报告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使用纸质试卷或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综合性考核,最后不同的比例给学生成绩进行评价。这种考核方式长期存在,非常不利于学生对软件课程的学习。特别是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对于他们的考核目标不能放在理论的学习上,而是要将考核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际操作上。经过长期的对企业和相关高校调研,团队成员发现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评价机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仅限于书本知识。传统的考核导致学生只从书本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由于软件专业的特点新知识和新技术较多,书本的更新速度远远不及技术发展的速度。如果考核只针对课本,会导致学生的知识陈旧。当学生工作时会发现学过的知识大多用不大,导致与企业脱节。
(2)教师对于平时成绩统计较为困难。传统评价模式平时成绩占比大约为总成绩的30%,平时成绩如何进行统计,各高校有各自的制度。教师可能对学生的出勤、实验成绩等有相关记录,但是难以对学生的上课态度、作业是否抄袭等因素进行量化。导致成绩很难反应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
(3)企业对高职院校成绩不认可。传统的授课模式中,企业和学校是脱节的。学校无法获得企业的案例,企业招聘的“成绩优秀”的学生大多是分数较高,但并不一定有良好的实践能力。造成了企业对学校评价机制的不认可。
2 “多元绩点”的高职软件课程评价机制
2.1 多元绩点概念
绩点(GPA)在高等学校中是被用来评估学生在学校学习过程成绩的一种方法。国内大部分的本科院校都使用该计算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达到一定的平均绩点更是经常作为研究生报送考核的必要条件。绩点计算方法为:课程考试分数/10-5,学分绩点为:学分×绩点。本文将绩点概念应用到软件核心课程的过程性考核中来,将课程的章节中的零散知识点分不同难度系数作为成绩评价中的多种必要因素,形成“多元绩点”的概念。
在软件人才考核模式改革的背景下,本文提出了基于“多元绩点“的创新的人才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如图1所示,企业人员带来企业的真实案例,这些案例大多是本门课程多章节内容和多知识点的融合。课程主讲教师和企业人员在一起将这些案例进行逐个分解,并将其归纳到每个学习情境中去。经过归纳总结形成了企业案例库和各情境案例库。每个情境中的案例都是企业中真实案例的一部分内容。学生需要经过整学期的学习完成所有学习情境的学习,并在情境过程性考核中完成相应的案例考核。课程结束后,教师将本学期的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进行加权累积,得到其课程考核成绩。
每个情境案例库中的案例也有不同难度,每个情境案例难度相当于该课程的“绩点”。图2展示了某个学习情境中的绩点含义。在传统教学中在每个章节中都会有相应的不同难度的知识点,那么由不同难度知识点组成的案例也具有不同的难度系数P(X)(绩点)。根据每个情境案例所包含的知识点难度的不同给每个情境案例分配不同的绩点。学生在学习完一个学习情境后,需从情境案例库中选出一个适合于自己案例完成过程性考核。考核成绩由企业人员和主讲教师共同评定,得到该生该情境的学习成绩G(X)。则该门课程学生的期末成绩G=G(1)×P(1)+G(2)×P(2)…+G(N)×P(N)。
在课程结束后还有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真实企业案例将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主要由企业人员给学生进行指导。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了解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同时能够通过真实案例学习课程内容。
为了能够顺利实施相关的考核方式改革,学院进行了以下的政策保障:
(1)遴选周边知名软件企业来校参与教改活动。学院在“长三角”城市周边走访了多家服务外包企业和互联网企业。高薪聘请企业的一线工程师来我院参加教学改革活动,来自企业的工程师带来了企业的真实建立,和软件专业教师一起分析专业的课程群,确定了软件专业的相关核心课程。通过交流软件专业和企业共建了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在内的多门具有案例库的课程。为进行考核方式的改革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2)加强软件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在近几年的实践过程中,周边的外包和互联网企业和我院的合作良好,大批的企业骨干人员成为我院的兼职教师和课程指导教师。他们带来了最新的案例,同时我院很多的学生都成为了他们的员工,形成了双赢的局面。至2016年软件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有30多家,且合作良好。
(3)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技能大赛和相关赛事。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安徽省乃至全国的职业技能大赛。软件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展示的是软件行业近年来的发展方向,学院制定相关免修和加分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赛事。
2.2 相关课程考核改革案例
本节中将重点介绍如何与企业人员共同进行软件专业核心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课程改革,并介绍考核方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为软件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及面向對象的编程思想和技术,掌握C#特有的面向对象技术,掌握基于WPF技术的Windows界面设计,培养学生的面向对象编程思想和兴趣,训练学生编程的实战能力,了解面向对象理论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素养。让学生具有中小型项目的开发编程能力。
课程改革主要从学生应掌握的能力出发将企业的案例转化为多个工作情境(见表1)。安排了74学时(其中讲授36学时,实践28学时,10学时的过程性考核)和两周的项目场景式实训。与企业人员共同开发课程,大体分三个部分讲授,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和“多元绩点”考核模式。
第一部分面向对象编程基础,安排每讲3节课(共5讲),其中大部分的课程为第1~2节为教师讲授部分,第3节课为学生完成老师的案例。第二、三部分以“公司人事管理系统”真实案例来讲解WPF空间、类、集合类、Linq To Object等知识点。第三部分的项目开发实战是从企业案例库中抽取。
(2)课程考核方案实施过程。在本节中将以学习情境8:“公司人事管理系统”数据保存(文件类,Ado.Net)为例,介绍过程性考核方式。在本学习情境中总结出以下知识点如表2所示。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是“公司人事管理系统”中的部分管理界面设计和功能设计。在该情境的过程性考核中有20多个有企业带来的实际案例,如:“电子商务产品库存管理系统的商品添加和删除页面功能设计”“公共自行车管理平台的借还页面功能设计”等。如果学生在教师授课结束后选择了商品添加删除的案例作为考核题目,该案例所用到的知识点有1,2,3,6,8,那么该学生在该情境中的绩点P(X)=2.8(知识点难度系数相加)。在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为该学生作品打分。其他的学习情境考核方式也和该情境相同,学期结束后成绩为每个情境的综合加权值。
这种评价方式不仅企业全程参与课程评价,而且由于引入了“多元绩点”概念,使得课程成绩评价更加公平。企业也可从学生中找到适合自己公司的人才,同时培养其良好的编程习惯和团队合作能力,为公司的人才储备打下基础。
3 结语
本文提出的基于“多元绩点”的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模式被应用到多门软件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并在2014届学生中进行了教学实践。在学生对课程满意度、企业对学生成绩评价、课程设计优秀率3个指标进行了对比。可以看出由于引入了企业真实案例和过程性考核机制,学生对于软件课程更加感兴趣了。在完成综合课程设计时,由于前期接触过相关案例,优秀率明显提高。在企业方面,由于引入了企业人员对学生成绩评价,所以优秀毕业生也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经过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这些优秀毕业生到相关企业能很快的融入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参考文献]
[1]杨运鑫,唐良宝.全程性多样化开放式实验考核方式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69-72.
[2]王芳,倪勇,任聪敏.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的分析与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21-125.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4]杨延.改革教学评价模式 促进工学结合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07(12):56-57.
[5]陈金英,牛小铁,郭勇.项目化教学在数控专业的实施及考核[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67-68.
Research on the Reform of Evaluation System of Software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Multivariate GPA”
Yuan Xuesong, Zhang Ji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nhui Technical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uhu 241000, China)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evaluation system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it puts forward the innovative software and service outsourcing talent course assessment model reform with combined the current high-tech enterprise’s post ability demand and talent demand characteristics. In recent years, the practice shows that, using this assessment model not only enhances the students’ mastery of the practical software curriculum, but also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enterprises as a result of the high-tech enterprise personnel participating in the examination and joining the real cases.
Key words: examination method; assessment model reform; multivariate GPA; high-tech enterpr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