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体会形象,在动情处理解“美”
文学作品是作者在纷繁的社会生活基础上,进行观察、思考、选择,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体会形象,就是通过朗读或品味课文词语,使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中去寻求和感受人物的形象美,并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人物的心灵美。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少年时代生活往事的小说,教师可截取月夜行船、月下归航等精彩片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这段景物描写本身就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诗。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形象思维,调动生活经验,进行艺术形象再创造,进而缘文寻美,使其真切地感受到春末夏初平桥村豆麦、水草的饱满、鲜润、水灵,连山的奔腾之势(以动写静手法)和静默之态。这是从视觉、嗅觉、感觉等几方面形象地再现了作者儿时难忘朦胧迷人夜景。那夏风阵阵,到处散发着醉人的清香,更是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双喜和六一公公聪明能干、友爱无私、淳朴善良的形象及其对美好家乡热爱的情感,从而使美感得以升华。
二、激发情感,在细节处探情感悟“美”
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作者既然是借景抒情,读者就该读文生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使之碰撞与交融,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
我们知道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或理念。正如音符之于乐曲,音符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这些简单的音符经过作者的恰当组合,从而构成旋律中有机的要素。杂乱的排列绝不会构成优美的旋律。
三、放飞想象,在空白处创造“美”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他所强调的是读诗学文中的想象。没有想象,就不能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当然也就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反之,如果教师能根据文章的描述引起学生对作品中人物、景象的想象,那么就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受到深深感染。当然,想象的类型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学,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再造想象”,即“再现”。把文字符号转换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才能领会其中蕴涵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但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表象,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参与。大家知道陶渊明“桃花源”是他的社会理想,然后它却是子虚乌有的乌托邦世界,原因在于“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以全部消失,桃源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作者再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向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由此推而知之这是作者生活思想的一种寄托。“桃花源”越显神奇美好,越能反衬出当时现实的污浊;对桃花源越是热烈向往,越能反映出对黑暗现实的憎恶,而这个想象中参与抽象思维的过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
四、运用比较,多视角鉴赏“美”
生活中的矛盾对立统一普遍存在,运用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不仅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本质属性,而且能够揭示事物相互间的关系和异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运用比较映衬,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把握并突出这一点,则必能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美并得到陶冶。
综上可见,文学教学是一种以美育美的教育活动。它通过美的手段(美文、老师的美的示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养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能感知美、创造美(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人类共性(对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又有独特个性(个性化审美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合格的“人”。
文学作品是作者在纷繁的社会生活基础上,进行观察、思考、选择,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体会形象,就是通过朗读或品味课文词语,使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中去寻求和感受人物的形象美,并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人物的心灵美。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少年时代生活往事的小说,教师可截取月夜行船、月下归航等精彩片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这段景物描写本身就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诗。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形象思维,调动生活经验,进行艺术形象再创造,进而缘文寻美,使其真切地感受到春末夏初平桥村豆麦、水草的饱满、鲜润、水灵,连山的奔腾之势(以动写静手法)和静默之态。这是从视觉、嗅觉、感觉等几方面形象地再现了作者儿时难忘朦胧迷人夜景。那夏风阵阵,到处散发着醉人的清香,更是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双喜和六一公公聪明能干、友爱无私、淳朴善良的形象及其对美好家乡热爱的情感,从而使美感得以升华。
二、激发情感,在细节处探情感悟“美”
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作者既然是借景抒情,读者就该读文生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使之碰撞与交融,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
我们知道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或理念。正如音符之于乐曲,音符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这些简单的音符经过作者的恰当组合,从而构成旋律中有机的要素。杂乱的排列绝不会构成优美的旋律。
三、放飞想象,在空白处创造“美”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他所强调的是读诗学文中的想象。没有想象,就不能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当然也就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反之,如果教师能根据文章的描述引起学生对作品中人物、景象的想象,那么就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受到深深感染。当然,想象的类型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学,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再造想象”,即“再现”。把文字符号转换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才能领会其中蕴涵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但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表象,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参与。大家知道陶渊明“桃花源”是他的社会理想,然后它却是子虚乌有的乌托邦世界,原因在于“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以全部消失,桃源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作者再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向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由此推而知之这是作者生活思想的一种寄托。“桃花源”越显神奇美好,越能反衬出当时现实的污浊;对桃花源越是热烈向往,越能反映出对黑暗现实的憎恶,而这个想象中参与抽象思维的过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
四、运用比较,多视角鉴赏“美”
生活中的矛盾对立统一普遍存在,运用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不仅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本质属性,而且能够揭示事物相互间的关系和异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运用比较映衬,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把握并突出这一点,则必能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美并得到陶冶。
综上可见,文学教学是一种以美育美的教育活动。它通过美的手段(美文、老师的美的示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养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能感知美、创造美(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人类共性(对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又有独特个性(个性化审美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合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