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美点探析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体会形象,在动情处理解“美”
   文学作品是作者在纷繁的社会生活基础上,进行观察、思考、选择,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塑造美的形象来反映生活的。体会形象,就是通过朗读或品味课文词语,使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中去寻求和感受人物的形象美,并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人物的心灵美。
   《社戏》是鲁迅先生的一篇回忆少年时代生活往事的小说,教师可截取月夜行船、月下归航等精彩片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这段景物描写本身就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诗。为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形象思维,调动生活经验,进行艺术形象再创造,进而缘文寻美,使其真切地感受到春末夏初平桥村豆麦、水草的饱满、鲜润、水灵,连山的奔腾之势(以动写静手法)和静默之态。这是从视觉、嗅觉、感觉等几方面形象地再现了作者儿时难忘朦胧迷人夜景。那夏风阵阵,到处散发着醉人的清香,更是让学生从中感悟到双喜和六一公公聪明能干、友爱无私、淳朴善良的形象及其对美好家乡热爱的情感,从而使美感得以升华。
   二、激发情感,在细节处探情感悟“美”
   刘勰说过:“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至今,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笔墨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作者既然是借景抒情,读者就该读文生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使之碰撞与交融,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
   我们知道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是用来表情达意的,文字的背后具有丰富的意象、情感或理念。正如音符之于乐曲,音符本身没有多大的意义,这些简单的音符经过作者的恰当组合,从而构成旋律中有机的要素。杂乱的排列绝不会构成优美的旋律。
   三、放飞想象,在空白处创造“美”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他所强调的是读诗学文中的想象。没有想象,就不能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进入作者所创造的情境,当然也就不能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反之,如果教师能根据文章的描述引起学生对作品中人物、景象的想象,那么就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受到深深感染。当然,想象的类型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教学,我们首先强调的是“再造想象”,即“再现”。把文字符号转换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把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的意思补充完整,这样才能领会其中蕴涵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方式,不但依赖于过去的感知、记忆表象,同时还需要抽象思维参与。大家知道陶渊明“桃花源”是他的社会理想,然后它却是子虚乌有的乌托邦世界,原因在于“渔人出而复寻,本已做好的标记却以全部消失,桃源成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无迹可寻”。最后作者再写一笔,说高士刘子骥“欣然向往”,给好奇的读者带来微茫的希望,但刘子骥又“未果”而“病终”。由此推而知之这是作者生活思想的一种寄托。“桃花源”越显神奇美好,越能反衬出当时现实的污浊;对桃花源越是热烈向往,越能反映出对黑暗现实的憎恶,而这个想象中参与抽象思维的过程,也是创造美的过程。
   四、运用比较,多视角鉴赏“美”
   生活中的矛盾对立统一普遍存在,运用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的一种方法。通过比较,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不仅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本质属性,而且能够揭示事物相互间的关系和异同。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对于文学作品来说,运用比较映衬,最能显示事物的形象意境美。教师在教学中,若能把握并突出这一点,则必能使学生更好地发现美并得到陶冶。
   综上可见,文学教学是一种以美育美的教育活动。它通过美的手段(美文、老师的美的示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养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能感知美、创造美(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人类共性(对真、善、美的肯定和追求),又有独特个性(个性化审美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合格的“人”。
  
其他文献
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是对以前那种课堂教学只唯教参的理解为上,不考虑学生自己的领会如何的做法的棒喝。尊重学生自己独特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肯定和强化学生有时并不那么正确的“独特体验”和看法,而是要让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领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并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提出自己看法和见解的习惯。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学生,我们不能苛
期刊
一、目前农村中学作文批改的现状   1.消极应付。批是批了,改也改了,但只是浮光掠影地写上一些不着边际的评语;有指导,有讲评,但往往是隔篇进行;浏览一遍,打一个分;两本作文本交替使用,打作文批改的持久战。显然这些做法还是停留在消极应付这个表面。   2.面批难以推广。由于学生学习任务繁重,老师教学时间紧张,面批只能个别进行,在实际中很难做到,更谈不上推广。   3.精批细改一部分,其他略批,
期刊
一、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特点,通过录音、录像、图片资料等以声传情,以形达意,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情感,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朱自清的《春》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了配乐朗读结合录像的方式。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一句句优美的语句缓缓而出,一幅幅优美的画
期刊
什么是“语文味”?怎样使课堂多一些“语文味”呢?笔者认为,语文教师要在认真解读新课标的基础上,立足语文课堂,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语言上的有效训练。   1、关注语言表达,引发学生的美感体验   教学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感知”,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它是学生走进文本的第一步,但这个环节常常只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而紧接下来的“怎么写”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对文本
期刊
课堂教学离不开课堂提问,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提问是激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手段;是沟通师生教与学的桥梁,是传授知识的有效途径。   有效的提问可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习效率;提问不当,不仅对教学无益,而且会堵塞学生思路,窒息课堂气氛。明代著名学者陈献章认为: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
期刊
一、时间问题   看看学生作息时间表和课程表就知道,学生一天里学习,生活快节奏,一周没有星期六,甚至难有星期日。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题,考不完的试。正如学生顺口溜所写的:“星期一,走向深渊;星期二,路漫漫;星期三,夜茫茫;星期四,黎明前的黑暗;星期五,归心似箭;星期六,胜利大逃亡;星期日,莫斯科不相信眼泪。”学生没有自由的天地,没有闲暇的时间,课外阅读从何谈起?   二、兴趣问题   初中学
期刊
一、认真领会课文内容,切实把握好感情基调   与其它学科相比,语文学科有自身的特点。它的涉及面之广,内容之多,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之相比的。语文课本的编写者经过精心策划、筛选、编排,浓缩了上下几千年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文精品、科学小品等文质兼美的文章于课本之中,涉及到文学、科学、历史、自然、军事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识。这些文章,或喜,或怒,或乐,或悲;或语言犀利,或平实厚重,或流畅自然,或庄重典雅
期刊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老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
期刊
诗词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其分值是八分或十分。对学生来讲这又是一大难点。即便是读懂了内容,但做题又无从下手,这就需老师化简为难,通过个别诗词的讲解,让学生抓住做题技巧,做到思路清晰。下面主要说一说鉴赏艺术手法和感情。   1.鉴赏艺术手法   艺术手法包括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常见的有借景(物、事)抒情、托物言志、寓情于景。   表现手法常见的有以
期刊
语文教学中,忽视课文的整体性和文学性的教法,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不当做法:   一、肢解课文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把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支解成单独的段落、句子、词语。更有甚者,撇开课文的整体艺术不谈,只挑选其中语段做练习,练习题目却跳不出结构、词汇、语法,这些理论化的框架。教完一篇课文,老师只是给学生住入了一些零散的知识点,说不上培养能力,更谈不上阅读欣赏。长此下去,学生对语文课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