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运用亲情歌曲对中学生实施亲情教育的方法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641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亲情歌曲的社会功能就是音乐自身的社会影响和作用。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并把音乐列为“六艺”之一。他深刻地认识到,高尚音乐对健康的社会风气的引导、对人道德修养的培养、对社会陈规陋习的改变,都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汉初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也肯定了音乐对人产生作用的重要社会功能:“教之乐,以疏其秽而填其浮气。”西汉的司马迁认为:“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我国近代学者蔡元培、王光祈等人也都提出过美育与乐教的主张。历朝历代的中国文人们,对音乐本质的认识不谋而合:音乐,作用于社会,影响于人。极大的说明了音乐具有感化人、塑造人、拯救人的作用。本文既以现时代流行的亲情歌曲在中学生情感教育中的功能及如何运用这一资源对他们进行亲情教育予以论述,以资读者。
  关键词:亲情歌曲;校园文化;教育功能
  亲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贯坚持的传统美德,也是维系家庭情感的纽带,还是幸福家庭的源泉。中学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个阶段,人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极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加强中学生的亲情观教育,不管对社会还是对个人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学生喜欢的亲情歌曲以它朗朗上口的旋律,通俗易懂、口语化的歌词、清晰易懂的含义,迅速成为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靓丽风景线。亲情歌曲和其它艺术种类一样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等艺术文化功能。对中学生的成长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中学生喜欢的亲情歌曲的原因之例析
  亲情歌曲就是词曲作者以亲情为主线运用各种技巧、素材而创作的适合社会各种层面听众欣赏、演绎的歌曲,其中众多灵感都来自古今中外描写亲情的经典诗词。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亲情歌曲真正的发展成熟是在进入21世纪80年代,既中国创作歌曲进入第二个春天的时候。流行唱法的盛行,音乐传播媒体的革命,都给当时的歌曲创作插上了翅膀。也是在这个时候,亲情歌曲开始百花齐放了,大批具有很高艺术性和欣赏性的好作品涌现出来,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如2013年网络评选的十大亲情歌曲(1.周杰伦-《听妈妈的话》2.张含韵-《妈妈我爱你》3.BEYOND-《真的爱你》4.周杰伦-《外婆》5.陈红-《常回家看看》6.阎维文-《母亲》7.刘和刚-《父亲》朱晓琳.《妈妈的吻》9.彭丽媛-《白发亲娘》10. 毛阿敏-《烛光里的妈妈》)。网络虽然不尽全面,评选条件也有失偏颇,但总体能够反映出这个时代亲情歌曲的水准,以下几首就非常受中学生欢迎,从喜欢的原因中就可以看出当代中学生的亲情观。
  周杰伦-《听妈妈的话》
  如今台湾已把这首歌编入小学教材,传播度很广。要说亲情,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强调孩子要听父母的话,这首歌的名字就说到了这一点。这固然有些传统,但如果听妈妈的话能够让人在长大之后“跑得比别人块,飞得比别人高”,那还有谁会不听呢?“听妈妈的话别让妈妈受伤,快长大保护妈妈”,这些都是简单明了的道理,胜过长篇大论。一个为广大中学生喜爱的歌星唱出这样的一首歌,家长自然也会欢迎。
  张含韵-《妈妈我爱你》
  张含韵的这首《妈妈我爱你》歌唱出了花季少年的心声。歌中唱到的亲子之间的事情就发生在许多她的同龄人身上,比如母亲中认为孩子不懂事,孩子和母亲的隔膜,孩子排斥母亲等。而孩子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之后一句“妈妈我爱你”的表白虽然简单,但符合出这个年龄阶段单纯的特点。在这个亲子沟通出现明显障碍的年代,这样的一句话也显得弥足珍贵。歌曲的旋律温馨,非常受女孩的喜欢。
  陈红-《常回家看看》
  这首歌曲描写了一家团圆的温馨场面。“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没有比这些对游子更有回家的吸引力了;“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这则把家的温暖再次升华。歌曲的最后写出了团圆的真理:平安。中国人也看重这一点,因为没有平安就没有团圆。虽然很多人因为工作或学习的原因想要常回家看看已不大可能,但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相信在很多出门在外的游子的心里还是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朱晓琳-《妈妈的吻》
  这是一首内容温馨,旋律感人的经典老歌。歌曲由“吻”入“心”,通过“吻”,先写出了母亲对女儿的关怀,第二段歌词也通过“吻”写出了女儿对母亲的爱和安抚。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女儿的爱是纯真的,当这两种爱汇集在一首歌曲里时,这首歌也就没有了不感人的理由。
  二、当代中学生的亲情观及运用亲情歌曲对其实施亲情教育的方法
  (一)当代中学生亲情观浅析:
  亲情是维系我们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稳定的重要因素。
  亲情是人生最永恒的美好情感知。然而,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亲情在不知不觉中日渐淡化,其原因是:
  (1)学校教育中亲情教育的缺失。中学教育的实质仍然是应试教育, 伦理道德教育力不从心, 观念陈旧, 方法老化,脱离学生心理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 情感教育更是缺乏,亲情教育所占的比例很小, 甚至缺失。
  (2)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学生讲究奉献少了,索取多了,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在亲情观上就表现为只讲索取, 不讲奉献, 自私、自我, 不顾及家庭和亲人的感受。
  (二)对中学生实施亲情教育的方法:
  中学时期是认知、情感以及个性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对当代中学生开展亲情教育,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亲情观, 这既是教育工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而且对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加强中学生的亲情观教育,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亲情教育:   (1)学校给与足够的重视。学校应该开设感恩教育课程,或者在政治课中增设相关感恩教育的内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的亲情观,完善伦理道德教育。不断创新开展亲情教育的方式。在中学亲情教育中,创新开展亲情教育的方式,比如:组织同学们观看一些亲情教育片;开展全校性的亲情教育活动。
  (2)学校与家庭联动,切实开展亲情教育。亲情看似平凡,实则孕育伟大。有亲情的人既能爱父母,也能爱他人、爱社会。学校应重视对学生的亲情教育,将亲情融入到教育之中,可以避免空洞的说教。父母的期望、关心、理解可以让学生振作,可以成为他们要求上进的恒久动力,可以增强信心和恒心,推动他们不断完善自我。
  (3)以心育情 渗透亲情
  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家庭情况的学生,学校加强对学生的了解工作,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感受到信任、平等和关怀,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通过分层法、台阶法、刺激法、展示法等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获得成功。为了充分展示每个同学的风采,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友爱、亲情,举办“亲情歌曲鉴赏””亲情歌曲大家唱”“亲情歌曲创作比赛”以及表演穿插有亲情歌曲的课本剧或者小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亲情的巨大魅力。因为歌唱是让人发现世界的重要方式,也是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的重要途径。演唱一首优美的亲情歌曲,常常让人眼目清亮,心旷神怡。亲情歌曲能使学生开启心智,净化灵魂,陶冶情操。经典的亲情歌曲不仅歌词朗朗上口,旋律优美动听,还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给人以激励和鼓舞,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接受和践行亲情教育。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和节假日的不同性质,特推荐以下活动:
  (4)以行育情 加深亲情
  音乐教师要以自身的高尚道德情感去感染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亲情教育激发点燃学生心中温柔的一角,这是一种高尚的“教育爱”,是在本质上对受教育者付出的真情关怀和爱心。处于亲情教育环境中的学生,受到教师亲情的感染和定向熏陶,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真善美,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爱心。“亲其师,方信其道”,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情感需求,容易懂感情也很重视感情。音乐教师要发挥自己优势以自己的激情去激励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微笑教学”,还要以不同的身份尝试亲情教学,善于用眼神、语调表达对学生的爱心和期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增强理智感。并以新课程标准实施为契机,结合亲情教育,适时适地演唱亲情歌曲,改变教学理念,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把亲情教育推向深入,真正融入师生的工作、生活、学习之中。寒暑假期间,学校推出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如:演唱主题亲情歌曲,表演以亲情为主要内容的小型剧目等。尝试亲情教育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融入公民道德建设,尝试从外部环境的优化来促使内部环境的升华,通过营造一种良好的育人环境使亲情活动内化。
  中学校园呼唤亲情,社会呼唤亲情,整个世界呼唤亲情。拥有一份亲情,是培养新时代中学生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
其他文献
摘要:2011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内蒙考察时强调,边疆民族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着眼服务改革发展稳定、造福各族人民群众,深入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加快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不断开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新局面。同时指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着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更好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
期刊
摘要:为了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就应该采用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课堂上产生兴趣和积极的思维,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语文课堂中如何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的阐述:1、 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备好每一节课,2、利用课堂以及课外的一切机会进行阅读训练,3、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4、教师在课堂上要充满激情。  关键字:效果;教材;阅读;读书;激情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以及其
期刊
摘要:音乐第二课堂是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在实施第二课堂活动中,音乐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充分激发参与热情,从而提高第二课堂的有效性。本文从完善设施、搭建交流平台、提供展示平台等措施入手,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搭建;平台;激发;热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音乐基础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单一形式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中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需求和音乐实践活
期刊
摘要:“朗读”不是一个什么新的概念,它是我国语文学习的传统方法,也应是现代语文学习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如今朗读成了课堂被人遗忘的角落。也许是由于应试的原因,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得多,学生读得少,走进语文课堂,已很难听到令人心旷神怡的琅琅读书声。教师的这种琐碎的理性分析会湮没语文课堂的美,会使语文课失去语文味,学生在这种琐碎的理性分析中享受不到课文的美感,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语文的兴趣。优化
期刊
摘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饱受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作者试图由留守儿童接受学校教育的直接教育管理者----班主任的视角出发,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与现状;班主任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中的角色定位;以及在班级内进行留守儿童教育做一些思考与尝试。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班主任工作  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意义与紧迫性。  留守儿童:(chidren left at hom
期刊
摘要:“当一粒种子被移植到另一片土壤的时候,这粒种子可能会长得更加茂盛,也可能会枯萎。辛勤的园丁会寻求最好的办法让它重新焕发生命,而不是遭受挫折。”这是一位国外的学者对儿童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后发展过程的形象描述。每粒种子移植的过程,可以说是对幼小衔接的生动比喻。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发展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颁发,幼小衔接的问题得到了教育界专家们的认可和支持,逐渐形成了幼小衔接对幼儿发展重要
期刊
中职生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不仅要突出护理专业特色,更要突出英语特色,要培养“护理+英语”的复合型职业人才。然而,学校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现状却差强人意,与医院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差距很大。本文以满足护理专业英语在临床实践需求为基础,探讨一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英语教学方法。  一、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  (1)53%的课堂使用阅读与翻译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2
期刊
摘要:语文要教的是1、教语文知识。2、体会文章感情。3、教中华文化。4、培养语文能力和良好语文素养。清清楚楚的教;实实在在的教;富有情趣的教。要从学生怎样学的规律考虑问题。教,是为了不教。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法指导;关键词句;实实在在;富有情趣  语文是工具,是要引领学生说字正腔圆的中国话,写方方正正中国字,书洋洋洒洒中国文;语文是人文,它用语言文字记录的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人文观念;
期刊
摘要:语文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使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教学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注意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本质,是语文教学的心源;二是注重创造性思维训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思维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新,最根本的一条就
期刊
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多元信息与语文的人文性的碰撞。它为小学语文注入了新的活力,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为教师教学,学生学好用好知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信息技术的应用,让教师能更好地展开教学,也能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信息技术的使用,大大优化了课堂教学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呈现出情景交融、生动活泼的画面,在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