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魏末时期的著名琴家、音乐理论家、思想家嵇康,身处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在魏朝名存实亡,司马氏掌握了朝政实权的社会背景下,恰巧是“中国艺术自觉地时代”。他的音乐论著Ⅸ声无哀乐论》是我国古代思想自成体系的音乐美学专著,是中国音乐美学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专著。
[关键词]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与情感;音乐美学
一、嵇康与《声无哀乐论》
嵇康(223-263),字叔夜,魏末著名琴家、音乐理论家、思想家。他在音乐实践和音乐理论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他所弹的古琴曲《广陵散》,声调绝伦,受到前人们高度的称赞。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被后世称为《嵇氏四弄》,曾任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嵇康的音樂思想集中表现在《琴赋》和《声无哀乐论》中,如果说《琴赋》是一篇精致的咏物辞赋,《声无哀乐论》则是气势宏大的巨著。嵇康的《琴赋》对制琴的材料、古琴的起源、制作、弹奏、音响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表达了嵇康对音乐独到的见解和由衷的喜爱。《琴赋》所表达的音乐美学思想,与《声无哀乐论》基本一致,即主张“声无哀乐”。《声无哀乐论》一文,充分展示了嵇康在音乐理论上的高深造诣。千百年来,众人对它或誉或损,褒贬不一。钱钟书先生对《声无哀乐论》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说它“体物研几,衡铢剖粒,思之慎而辨之明,前载未尝有”:刘勰说它“师心独见,锋颖精密”;鲁迅先生说嵇康“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指的就是这些方面。在这篇著作中,嵇康运用魏晋玄学“校实定名”、“辨名析理”的方法,系统地探讨了音乐的理,音乐的本质、和声、曲调以及“礼乐之情”等艺术本体论上的问题,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音乐理论。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艺术的自觉的时代”。嵇康身处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因此当时的统治者一度把音乐作为维护其血腥统治的工具,大搞礼乐结合,无视音乐的自身规律,把音乐当作政治的奴仆,当作宣扬唯心主义、愚弄人民的工具。《声论》中的“欢放而欲惬”肯定的是娱乐作用和审美作用,而不是社会的道德教化作用。因此以“道”的自然为儒家的名教辩护,提出“自然为本,名教为末,名教出于自然”的思想作为名教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坚决反对“立六经以为准”,公然鄙视儒教尊奉的圣人,针锋相对地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认为越名教、除礼法,才能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从而打击了统治者“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虚假活动,推翻了反动统治者把音乐作为“名教”工具的理论基础,摧毁了汉朝以来的夸大音乐作用的神秘主义音乐观点,为音乐摆脱“名教”束缚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二、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的观点以及涉及的主要音乐美学思想
1 “心之与声,明为二物”,“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嵇康认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从声音的自然属性方面确定,声音与自然界的任何事物一样,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 “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哀切之音,言比成诗,声比成音,杂而咏之,聚而听之,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夫哀心藏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因乎无象之和声而后发;其所觉悟,惟哀而已。”此为嵇氏《声无哀乐论之主题所在:“哀乐”是主体一人所具有的属性,在声音中无法争得。无论创作,欣赏,“哀乐”都存在于主体之中,音声只不过是“哀乐”的媒介与延伸。
3 “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克谐之音,成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也”。肯定了音声具有自然和谐之美。
嵇康的观点是:音声是自然的声响,它本身无所谓“哀乐”。“哀乐”在人思想情感是人特有的属性,音响无此特性。
三、《声无哀乐论》的出现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声无哀乐论》在人类音乐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强调了音乐艺术的独立性。西方音乐美学理论家汉斯立克的“自律音乐美学”认为“音乐的内容只能是音乐音响本身,而不是外来的情感、语言、映像,或其他如比喻、象微、符号之类的东西。音乐是不取决不依赖音乐以外任何东西的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中西、古今论点如此相似,异曲同工,实为音乐美学史上值得深加研究的课题。充分说明了一千七百年前,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早熟,使我们不能不对《声论》作者“师心独见,锋颖精密”语之睿智奇才,敬佩叹服,并且更加证明了《声无哀乐论》对人类音乐思想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的主要意图,首先在于艺术本体论。嵇康一反传统的儒家音乐政治学,针锋相对提出:艺术不附属于政治。音声之和,是音乐本身的美,与政治、意识形态等无关。这在当时众口一词、陈陈相因的儒家音乐政治观念统治的氛围里,可谓石破惊天、振聋发聩,具有巨大的震撼力量。这个理论不仅在中国音乐理论、中国美学史上,甚至人类的精神宝库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艺术史和美学史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
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课题号09YJC760025。
参考文献:
[1]管锥编[M].中华书局,1986.
[2]文心雕龙·论说[M].
[3]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J].
[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5]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6]吉联抗,嵇康·声无哀乐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关键词]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与情感;音乐美学
一、嵇康与《声无哀乐论》
嵇康(223-263),字叔夜,魏末著名琴家、音乐理论家、思想家。他在音乐实践和音乐理论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他所弹的古琴曲《广陵散》,声调绝伦,受到前人们高度的称赞。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被后世称为《嵇氏四弄》,曾任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嵇康的音樂思想集中表现在《琴赋》和《声无哀乐论》中,如果说《琴赋》是一篇精致的咏物辞赋,《声无哀乐论》则是气势宏大的巨著。嵇康的《琴赋》对制琴的材料、古琴的起源、制作、弹奏、音响等进行了全面的论述,表达了嵇康对音乐独到的见解和由衷的喜爱。《琴赋》所表达的音乐美学思想,与《声无哀乐论》基本一致,即主张“声无哀乐”。《声无哀乐论》一文,充分展示了嵇康在音乐理论上的高深造诣。千百年来,众人对它或誉或损,褒贬不一。钱钟书先生对《声无哀乐论》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说它“体物研几,衡铢剖粒,思之慎而辨之明,前载未尝有”:刘勰说它“师心独见,锋颖精密”;鲁迅先生说嵇康“思想新颖,往往与古时旧说反对”,指的就是这些方面。在这篇著作中,嵇康运用魏晋玄学“校实定名”、“辨名析理”的方法,系统地探讨了音乐的理,音乐的本质、和声、曲调以及“礼乐之情”等艺术本体论上的问题,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音乐理论。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艺术的自觉的时代”。嵇康身处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因此当时的统治者一度把音乐作为维护其血腥统治的工具,大搞礼乐结合,无视音乐的自身规律,把音乐当作政治的奴仆,当作宣扬唯心主义、愚弄人民的工具。《声论》中的“欢放而欲惬”肯定的是娱乐作用和审美作用,而不是社会的道德教化作用。因此以“道”的自然为儒家的名教辩护,提出“自然为本,名教为末,名教出于自然”的思想作为名教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坚决反对“立六经以为准”,公然鄙视儒教尊奉的圣人,针锋相对地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口号,认为越名教、除礼法,才能恢复人的自然本性。从而打击了统治者“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虚假活动,推翻了反动统治者把音乐作为“名教”工具的理论基础,摧毁了汉朝以来的夸大音乐作用的神秘主义音乐观点,为音乐摆脱“名教”束缚提供了理论的依据。
二、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的观点以及涉及的主要音乐美学思想
1 “心之与声,明为二物”,“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嵇康认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从声音的自然属性方面确定,声音与自然界的任何事物一样,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 “劳者歌其事,乐者舞其功。夫内有悲痛之心,则激哀切之音,言比成诗,声比成音,杂而咏之,聚而听之,心动于和声,情感于苦言。夫哀心藏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因乎无象之和声而后发;其所觉悟,惟哀而已。”此为嵇氏《声无哀乐论之主题所在:“哀乐”是主体一人所具有的属性,在声音中无法争得。无论创作,欣赏,“哀乐”都存在于主体之中,音声只不过是“哀乐”的媒介与延伸。
3 “音声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克谐之音,成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也”。肯定了音声具有自然和谐之美。
嵇康的观点是:音声是自然的声响,它本身无所谓“哀乐”。“哀乐”在人思想情感是人特有的属性,音响无此特性。
三、《声无哀乐论》的出现在人类音乐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声无哀乐论》在人类音乐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强调了音乐艺术的独立性。西方音乐美学理论家汉斯立克的“自律音乐美学”认为“音乐的内容只能是音乐音响本身,而不是外来的情感、语言、映像,或其他如比喻、象微、符号之类的东西。音乐是不取决不依赖音乐以外任何东西的一门独立的艺术样式。”中西、古今论点如此相似,异曲同工,实为音乐美学史上值得深加研究的课题。充分说明了一千七百年前,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早熟,使我们不能不对《声论》作者“师心独见,锋颖精密”语之睿智奇才,敬佩叹服,并且更加证明了《声无哀乐论》对人类音乐思想的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的主要意图,首先在于艺术本体论。嵇康一反传统的儒家音乐政治学,针锋相对提出:艺术不附属于政治。音声之和,是音乐本身的美,与政治、意识形态等无关。这在当时众口一词、陈陈相因的儒家音乐政治观念统治的氛围里,可谓石破惊天、振聋发聩,具有巨大的震撼力量。这个理论不仅在中国音乐理论、中国美学史上,甚至人类的精神宝库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艺术史和美学史提供了一种宝贵的思想资源。
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课题号09YJC760025。
参考文献:
[1]管锥编[M].中华书局,1986.
[2]文心雕龙·论说[M].
[3]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J].
[4]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
[5]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6]吉联抗,嵇康·声无哀乐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