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城市发展历程中,工业建筑遗产具有功不可没的历史地位,形成了城市组成中的重要“工业景观”。近年来,随着城市空间形态的不断更新,无锡工业建筑遗产对于城市整体性规划的作用越来越凸显。本文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在公共空间场所原有特征的基础上,寻求未来功能置换及空间共享模式的策略,形成城市空间艺术与市民日常生活融合共生的城市文化景观,对城市文脉及地域文化的创新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 功能置换;空间共享;融合共生;文脉延续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对国家工业遗产申报通知中提出,凡1980年前建成的厂房、车间、矿区等生产和儲运设施以及其他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都属于申报的范围。不仅如此,通知中还明确给出了鼓励方向:“大运河沿线、老工业城市的工业遗产项目优先推荐。”这充分地表明了工业遗产与运河文化的密切关联。
一、工业建筑遗产的分布及现状
早在2008年,无锡市政府就公布了20处历史建筑,其中包含工业建筑和乡土建筑等。工业建筑属于历史建筑的范畴,区别于乡土建筑的特征。这些工业建筑为无锡粮食机械厂、庆丰纱厂、无锡压缩机厂等20多处旧址。
对照2008年无锡市区地图,我们了解到工业建筑遗产的分布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联,大多数的工业遗产建筑都分布在运河水系的周围,以南长区的南长街与北塘区的北大街最为集中,与运河水系形成了相邻的布局关系,从中看出当时无锡发达的漕运对工商业发展的影响,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贸易往来及便利的运输条件。[1]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功能转型与再生分析
2018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共包含工业遗产100个,无锡的永泰缫丝厂(中国丝业博物馆)和茂新面粉厂入选。这两处的入选,充分证明了其具备完整的、有价值的城市地域文化。除此之外,一些重要的工业建筑遗产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也不断地向着新的功能转型。通过以下涉及到城区主要案例归纳,我们看到的是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经历的角色转型与功能再生(表1)。
随着时代变迁、经济的发展,很多在旧时为无锡工商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建筑进行了时代转型,转变为以商业、展示、办公为主的现代城市空间,在最大程度保留了工业遗产价值的基础上,依然孜孜不倦地为无锡的经济、文化推波助澜,见证了城市的时代变迁,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记忆。
三、工业建筑遗产的空间共享模式分析
(一)与公园空间共享
在近代历史上,工业建筑遗产的分布十分注重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将一些建筑周边具有较好景观风貌的区块结合起来,规划为城市公园。一方面,这些建筑的融入赋予城市公园独特的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也提供给建筑群一个远离喧嚣的场所,使市民有了更为直观的、近距离的认知,为市民营造优质休闲环境的同时,也让工业建筑遗产融入城市生活,成为遗产文化的宣传窗口。
(二)与博物馆空间共享
为了保留最为完整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场所的特征,需要全面考量遗产的综合价值,才能确定未来的保护模式属于是以保护为主导的改造,还是以开发为主的改造。对于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采取保护的措施往往优于采取开发的策略。
(三)与街区(社区)空间共享
工业建筑遗产与街区(社区)的空间共享是近年来最受市民欢迎的模式,体现了城市的亲和力,让市民主动地、自愿地去融入到街区中感受家乡的变迁与城市的记忆。这种共享模式与城市空间、街区和周边的社区有机连接,与市民的生活融合共生,是与“家”关系最为紧密的空间。茶余饭后,市民漫步于街区(社区)熟悉的街道,感受城市的热度,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
四、工业建筑遗产的空间再生与共生策略
(一)激发建筑艺术性
对于建筑的艺术性,我们除了保留其本身造型元素与功能特质等角度的艺术性之外,我们更需考虑建筑在特定时代下建筑语言的表述,原始功能置换为新功能之后的建筑要顺应城市的发展,作为历史建筑,其本身需要不断激发创新而实现“活化”,如南长街的民居建筑为提升街区体验的角度,引入了3Dmapping墙体投影技术,形成了夜晚步行街建筑墙体的动态效果,通过山墙上不断变化的影像,实现了虚拟技术的界面植入,增强了建筑的活态情景,为市民营造了精彩纷呈的夜生活景象。
(二)借助运河水域与运河文化纽带
无锡工商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悠久而厚重的共性,更有无锡地域基因所构成的个性。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成为无锡主要的水体,它与护城河、梁溪河等构成密集的河网。无锡保护名录上的工业遗产大多集中在大运河和护城河的附近。将工业厂房安置在水系附近可以方便材料和货物的运输、集散,交通便利,棉纺业等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沿河设厂方便取水。如建在无锡蠡桥北堍,位于京杭大运河与梁溪河交汇处的无锡机床厂旧址(现为运河外滩),现今以开发为集艺术、人文、商业为一体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项目;再如,位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多处工业建筑旧址周围,分布周围的便是千年古运河的水系,见证了古时巧妙的水陆两用城市格局,成就了城市发达的经济……这些布局特征反映了无锡水文化与工商业文化的融合共生[2]。未来,借助运河水域的水文化特色及城市河网来构筑无锡水城下的工业建筑遗产文化带,将吴文化、水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三线合并,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赋能,实现互生,通过遗产资源复用,共享重构,实现再生。
五、总结
工业建筑见证了区域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既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工业文明的集中体现,也记录着区域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工业遗产是活态的遗产,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更应该以活态的方式保存它承载的文化。这些通过功能置换得到活化的工业遗产案例,实现了现代城市地域文化的创新保护与开发,给共享时代下的遗产活化工程提供了参考性的策略和依据。
课题:共享视角下的无锡旧工业遗产功能置换策略研究 ,2020年无锡市科协软科学点上课题,编号:KX-20B-39。
参考文献:
[1]丁俊.无锡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特色及其再生现状—以无锡市首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为例[D].江南大学,2008.06.
[2]陈兆倩.3D墙体投影技术在无锡清名桥历史街区建筑美学价值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9(06):79-80.
关 键 词: 功能置换;空间共享;融合共生;文脉延续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对国家工业遗产申报通知中提出,凡1980年前建成的厂房、车间、矿区等生产和儲运设施以及其他与工业相关的社会活动场所都属于申报的范围。不仅如此,通知中还明确给出了鼓励方向:“大运河沿线、老工业城市的工业遗产项目优先推荐。”这充分地表明了工业遗产与运河文化的密切关联。
一、工业建筑遗产的分布及现状
早在2008年,无锡市政府就公布了20处历史建筑,其中包含工业建筑和乡土建筑等。工业建筑属于历史建筑的范畴,区别于乡土建筑的特征。这些工业建筑为无锡粮食机械厂、庆丰纱厂、无锡压缩机厂等20多处旧址。
对照2008年无锡市区地图,我们了解到工业建筑遗产的分布与城市空间形态的关联,大多数的工业遗产建筑都分布在运河水系的周围,以南长区的南长街与北塘区的北大街最为集中,与运河水系形成了相邻的布局关系,从中看出当时无锡发达的漕运对工商业发展的影响,为其提供了重要的贸易往来及便利的运输条件。[1]
二、工业建筑遗产的功能转型与再生分析
2018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共包含工业遗产100个,无锡的永泰缫丝厂(中国丝业博物馆)和茂新面粉厂入选。这两处的入选,充分证明了其具备完整的、有价值的城市地域文化。除此之外,一些重要的工业建筑遗产为顺应时代的发展与需求,也不断地向着新的功能转型。通过以下涉及到城区主要案例归纳,我们看到的是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经历的角色转型与功能再生(表1)。
随着时代变迁、经济的发展,很多在旧时为无锡工商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建筑进行了时代转型,转变为以商业、展示、办公为主的现代城市空间,在最大程度保留了工业遗产价值的基础上,依然孜孜不倦地为无锡的经济、文化推波助澜,见证了城市的时代变迁,保留了城市的历史记忆。
三、工业建筑遗产的空间共享模式分析
(一)与公园空间共享
在近代历史上,工业建筑遗产的分布十分注重与自然景观有机结合,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将一些建筑周边具有较好景观风貌的区块结合起来,规划为城市公园。一方面,这些建筑的融入赋予城市公园独特的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也提供给建筑群一个远离喧嚣的场所,使市民有了更为直观的、近距离的认知,为市民营造优质休闲环境的同时,也让工业建筑遗产融入城市生活,成为遗产文化的宣传窗口。
(二)与博物馆空间共享
为了保留最为完整的建筑形态和空间场所的特征,需要全面考量遗产的综合价值,才能确定未来的保护模式属于是以保护为主导的改造,还是以开发为主的改造。对于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建筑,采取保护的措施往往优于采取开发的策略。
(三)与街区(社区)空间共享
工业建筑遗产与街区(社区)的空间共享是近年来最受市民欢迎的模式,体现了城市的亲和力,让市民主动地、自愿地去融入到街区中感受家乡的变迁与城市的记忆。这种共享模式与城市空间、街区和周边的社区有机连接,与市民的生活融合共生,是与“家”关系最为紧密的空间。茶余饭后,市民漫步于街区(社区)熟悉的街道,感受城市的热度,更加热爱自己的城市。
四、工业建筑遗产的空间再生与共生策略
(一)激发建筑艺术性
对于建筑的艺术性,我们除了保留其本身造型元素与功能特质等角度的艺术性之外,我们更需考虑建筑在特定时代下建筑语言的表述,原始功能置换为新功能之后的建筑要顺应城市的发展,作为历史建筑,其本身需要不断激发创新而实现“活化”,如南长街的民居建筑为提升街区体验的角度,引入了3Dmapping墙体投影技术,形成了夜晚步行街建筑墙体的动态效果,通过山墙上不断变化的影像,实现了虚拟技术的界面植入,增强了建筑的活态情景,为市民营造了精彩纷呈的夜生活景象。
(二)借助运河水域与运河文化纽带
无锡工商文化作为江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悠久而厚重的共性,更有无锡地域基因所构成的个性。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成为无锡主要的水体,它与护城河、梁溪河等构成密集的河网。无锡保护名录上的工业遗产大多集中在大运河和护城河的附近。将工业厂房安置在水系附近可以方便材料和货物的运输、集散,交通便利,棉纺业等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沿河设厂方便取水。如建在无锡蠡桥北堍,位于京杭大运河与梁溪河交汇处的无锡机床厂旧址(现为运河外滩),现今以开发为集艺术、人文、商业为一体的工业建筑遗产保护项目;再如,位于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内多处工业建筑旧址周围,分布周围的便是千年古运河的水系,见证了古时巧妙的水陆两用城市格局,成就了城市发达的经济……这些布局特征反映了无锡水文化与工商业文化的融合共生[2]。未来,借助运河水域的水文化特色及城市河网来构筑无锡水城下的工业建筑遗产文化带,将吴文化、水文化、民族工商业文化三线合并,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赋能,实现互生,通过遗产资源复用,共享重构,实现再生。
五、总结
工业建筑见证了区域和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既是工业文化的重要载体、工业文明的集中体现,也记录着区域工业发展不同阶段的重要信息。工业遗产是活态的遗产,不能只保护那些历史建筑的躯壳,更应该以活态的方式保存它承载的文化。这些通过功能置换得到活化的工业遗产案例,实现了现代城市地域文化的创新保护与开发,给共享时代下的遗产活化工程提供了参考性的策略和依据。
课题:共享视角下的无锡旧工业遗产功能置换策略研究 ,2020年无锡市科协软科学点上课题,编号:KX-20B-39。
参考文献:
[1]丁俊.无锡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特色及其再生现状—以无锡市首批工业遗产保护名录为例[D].江南大学,2008.06.
[2]陈兆倩.3D墙体投影技术在无锡清名桥历史街区建筑美学价值中的创新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9(06):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