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觉得没什么幸福感。”
“因为什么让你有这种感觉?”
“……”
柳刚一坐下,就给心理咨询师于华出了一道难题。因为一般的咨客是遇到具体困难才来求助,而柳刚只是“不幸福”而已。
柳刚曾在一家公司任总经理助理,近一年来调任公司最重要的部门做主管。名誉、地位、家庭、孩子、房子、车子……样样俱全,而且比社会上多数人得到的要多,可是柳刚就是打不起精神——“不幸福。”
不幸福的旅游
于是,于华开始启发柳刚讲讲那些让他“不爽”的事情。沉默了好一会儿,柳刚想起一件:几个月前,公司组织骨干去法国集体旅游,晚上在街头吃夜宵的时候,柳刚非常想问清每个菜是什么口味,担心点了什么不想要的。结果和法国人语言不通,问了好一阵儿也没弄清楚。有同事着急了,打断他:“就这样吧,上了再说。”但柳刚一被打断就急了:“我在和服务员说,又没问你!”。结果饭还没吃到口,先和同事弄了个不愉快。
整个旅游过程,同事之间的交流非常多,“摩擦”也一直没少……
谈到这儿,于华慢慢理解柳刚了:旅游本来是件容易让人产生愉悦感、幸福感的事情,这都找不到幸福感,难怪不幸福。
原来如此
于华开始进一步了解柳刚的背景。原来,柳刚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教很严格,实行的是典型“恨铁不成钢”式教育。柳刚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是,有一回他考试成绩有了进步,很高兴地拿着卷子给父母看,结果立刻就挨了一巴掌!得到的评价是:“下了那么大工夫,怎么才提高这么几分?”
回忆起这些,柳刚的眼睛湿润了。说不仅现在没有幸福感,其实整个成长过程就缺少幸福感。
对柳刚的背景了解越多,也越能理解柳刚面对的困难。因为一方面柳刚被“训练”成了完美主义人格;另一方面,柳刚的心里是缺乏安全感的(只有“完美”才能让他“安全”)。
在生活里,柳刚对妻子、孩子也总是指责、否定。这样从家里得到的回馈,自然不会让他舒服。
但在工作上,柳刚的完美主义人格却让他很容易得到领导赏识,因为这也是一种优势——柳刚会把工作任务执行得非常好。
可柳刚体验到的挫败感也相当多。因为他经常发现员工做得不好,而他对员工的习惯性语言,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也是暴力语言——指责、批评居多。
更让柳刚搓火的是,他发现员工总是搪塞他。每次交给员工一个任务,不到最后时间肯定是完不成的。而且这已经成为普遍情况,每个人都能找到一大堆理由。员工也很少找他沟通,柳刚想多了解些工作情况常常遭遇“闭门羹”,有时员工甚至“手机没电了”。
这样的不满和挫败感,在柳刚心里积累得非常多,而且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他越不满,别人越怕他;而别人越怕他,柳刚就越不满。
“三句话日记”
于华给柳刚开出的“药方”是:改变认知方式。
说白了,就是认知疗法。
因为柳刚自己是被否定非常多的人,由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认知模式:总是关注一件事情不足的部分,而非享受已经得到的部分——如同柳刚父母面对他成绩时的认知模式。
这也是导致很多管理者不快乐的认知模式:得到的再多,也总有更好的。
于华认为,认知疗法对教育程度高、逻辑思维强的人,效果更好。于是,从第一次咨询,就开始给柳刚“留作业”。
因为每天都会有柳刚不满意的事情,所以于华让他每天从中找一个事例写“三句话日记”——第一句话回答:“发生什么了?”第二句话回答:“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因为所有糟糕的事情都有其正向的价值,只是柳刚习惯的认知模式不关注这部分。而日记的第三句则是:“找到好处后有什么感受?”
每天五分钟、三句话的练习,坚持下来,会让柳刚改变思维方式。于华相信这一点。
发现“不确定性”快乐
一个星期后,柳刚按约定找到于华,让他“检查作业”。
结果不出于华所料,柳刚很难找到让他不满的事情的好处,写着写着就成负性内容了。看看柳刚对正性感受的描绘,于华发现:在柳刚的词典里,就没储备多少正性词汇。
于是于华开始训练柳刚发现糟糕事情的“好处”。
以文章开头的旅游为例,于华问柳刚:“如果不知道菜的口味,会怎么样?”柳刚说:“担心点到不想要的。”“如果没了解清楚,上了你不爱吃的菜,那会怎样?”“不合胃口。”“会不会留下很深的印象?”“会的。”“是不是以后就避免了类似的错误?”“也是。”“会不会还有另一种情况,你虽然不了解,但上的菜也不错?”“有这可能。”“那是不是对自己爱吃的菜品知道更多了?”“没错。”“所以?”“……不了解清楚也不全是坏事。”
为什么要反复让柳刚从“坏事”里发现好处?于华说:完美主义者往往会把未来的不确定性控制在一定限度,否则就很难受。反复的练习,是让柳刚逐渐接受不确定性,发现未知和未被他控制的事情的好处,活在当下,顺其自然。
不给幸福加条件
另外,于华说:虽然咨询中对认知方式的训练非常多,但真正的着眼点,却是柳刚的体验——积累正向思维带来的感受。
所以,第二次咨询之后,于华对“作业”提出进一步要求:虽然柳刚描述正向感受时的词汇很少,但特别强调——一周之内的所有日记,要用不同的词汇描述正向感受,不要重复。写不出来就多体验、多琢磨,直到把那种感觉描述出来为止。
从这之后,连续两个月,每周柳刚交一回“作业”,而且于华经常让柳刚讲自己的父母,每次柳刚都会讲到眼睛湿润——但这就是进步,因为一种带着怨恨的情绪在逐步释放。
两个月之后,于华感到柳刚已经有明显的进步。比如:发现员工的错误时,第一反应已经不是做评价——去责怪,而是马上考虑怎样补救,并且一起探讨问题出在哪里。柳刚说,他在家里发脾气的频率也在降低。
半年后,柳刚的整个咨询结束,阶段性目标——找到幸福感基本实现。
于华说:幸福感,对不少管理者来说其实是个奢侈品,而获得的关键,就是学会体验当下的快乐。堵车时,看看我们城市的变化,给很久没联系的老朋友打个电话……都是获得当下快乐的能力,而不要给幸福加上条件——因为无论怎样的当下,都是有幸福可言的。
而能够在每个当下汲取幸福感,不仅不会让人裹足不前,而且会在获得了力量和休息以后,有更多的精力追求我们还没有得到的东西。
(本文咨客姓名等重要身份信息为虚拟)
责任编辑:焦 晶
“因为什么让你有这种感觉?”
“……”
柳刚一坐下,就给心理咨询师于华出了一道难题。因为一般的咨客是遇到具体困难才来求助,而柳刚只是“不幸福”而已。
柳刚曾在一家公司任总经理助理,近一年来调任公司最重要的部门做主管。名誉、地位、家庭、孩子、房子、车子……样样俱全,而且比社会上多数人得到的要多,可是柳刚就是打不起精神——“不幸福。”
不幸福的旅游
于是,于华开始启发柳刚讲讲那些让他“不爽”的事情。沉默了好一会儿,柳刚想起一件:几个月前,公司组织骨干去法国集体旅游,晚上在街头吃夜宵的时候,柳刚非常想问清每个菜是什么口味,担心点了什么不想要的。结果和法国人语言不通,问了好一阵儿也没弄清楚。有同事着急了,打断他:“就这样吧,上了再说。”但柳刚一被打断就急了:“我在和服务员说,又没问你!”。结果饭还没吃到口,先和同事弄了个不愉快。
整个旅游过程,同事之间的交流非常多,“摩擦”也一直没少……
谈到这儿,于华慢慢理解柳刚了:旅游本来是件容易让人产生愉悦感、幸福感的事情,这都找不到幸福感,难怪不幸福。
原来如此
于华开始进一步了解柳刚的背景。原来,柳刚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家教很严格,实行的是典型“恨铁不成钢”式教育。柳刚印象很深的一件事情是,有一回他考试成绩有了进步,很高兴地拿着卷子给父母看,结果立刻就挨了一巴掌!得到的评价是:“下了那么大工夫,怎么才提高这么几分?”
回忆起这些,柳刚的眼睛湿润了。说不仅现在没有幸福感,其实整个成长过程就缺少幸福感。
对柳刚的背景了解越多,也越能理解柳刚面对的困难。因为一方面柳刚被“训练”成了完美主义人格;另一方面,柳刚的心里是缺乏安全感的(只有“完美”才能让他“安全”)。
在生活里,柳刚对妻子、孩子也总是指责、否定。这样从家里得到的回馈,自然不会让他舒服。
但在工作上,柳刚的完美主义人格却让他很容易得到领导赏识,因为这也是一种优势——柳刚会把工作任务执行得非常好。
可柳刚体验到的挫败感也相当多。因为他经常发现员工做得不好,而他对员工的习惯性语言,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也是暴力语言——指责、批评居多。
更让柳刚搓火的是,他发现员工总是搪塞他。每次交给员工一个任务,不到最后时间肯定是完不成的。而且这已经成为普遍情况,每个人都能找到一大堆理由。员工也很少找他沟通,柳刚想多了解些工作情况常常遭遇“闭门羹”,有时员工甚至“手机没电了”。
这样的不满和挫败感,在柳刚心里积累得非常多,而且已经形成恶性循环:他越不满,别人越怕他;而别人越怕他,柳刚就越不满。
“三句话日记”
于华给柳刚开出的“药方”是:改变认知方式。
说白了,就是认知疗法。
因为柳刚自己是被否定非常多的人,由此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认知模式:总是关注一件事情不足的部分,而非享受已经得到的部分——如同柳刚父母面对他成绩时的认知模式。
这也是导致很多管理者不快乐的认知模式:得到的再多,也总有更好的。
于华认为,认知疗法对教育程度高、逻辑思维强的人,效果更好。于是,从第一次咨询,就开始给柳刚“留作业”。
因为每天都会有柳刚不满意的事情,所以于华让他每天从中找一个事例写“三句话日记”——第一句话回答:“发生什么了?”第二句话回答:“这件事情有什么好处?”因为所有糟糕的事情都有其正向的价值,只是柳刚习惯的认知模式不关注这部分。而日记的第三句则是:“找到好处后有什么感受?”
每天五分钟、三句话的练习,坚持下来,会让柳刚改变思维方式。于华相信这一点。
发现“不确定性”快乐
一个星期后,柳刚按约定找到于华,让他“检查作业”。
结果不出于华所料,柳刚很难找到让他不满的事情的好处,写着写着就成负性内容了。看看柳刚对正性感受的描绘,于华发现:在柳刚的词典里,就没储备多少正性词汇。
于是于华开始训练柳刚发现糟糕事情的“好处”。
以文章开头的旅游为例,于华问柳刚:“如果不知道菜的口味,会怎么样?”柳刚说:“担心点到不想要的。”“如果没了解清楚,上了你不爱吃的菜,那会怎样?”“不合胃口。”“会不会留下很深的印象?”“会的。”“是不是以后就避免了类似的错误?”“也是。”“会不会还有另一种情况,你虽然不了解,但上的菜也不错?”“有这可能。”“那是不是对自己爱吃的菜品知道更多了?”“没错。”“所以?”“……不了解清楚也不全是坏事。”
为什么要反复让柳刚从“坏事”里发现好处?于华说:完美主义者往往会把未来的不确定性控制在一定限度,否则就很难受。反复的练习,是让柳刚逐渐接受不确定性,发现未知和未被他控制的事情的好处,活在当下,顺其自然。
不给幸福加条件
另外,于华说:虽然咨询中对认知方式的训练非常多,但真正的着眼点,却是柳刚的体验——积累正向思维带来的感受。
所以,第二次咨询之后,于华对“作业”提出进一步要求:虽然柳刚描述正向感受时的词汇很少,但特别强调——一周之内的所有日记,要用不同的词汇描述正向感受,不要重复。写不出来就多体验、多琢磨,直到把那种感觉描述出来为止。
从这之后,连续两个月,每周柳刚交一回“作业”,而且于华经常让柳刚讲自己的父母,每次柳刚都会讲到眼睛湿润——但这就是进步,因为一种带着怨恨的情绪在逐步释放。
两个月之后,于华感到柳刚已经有明显的进步。比如:发现员工的错误时,第一反应已经不是做评价——去责怪,而是马上考虑怎样补救,并且一起探讨问题出在哪里。柳刚说,他在家里发脾气的频率也在降低。
半年后,柳刚的整个咨询结束,阶段性目标——找到幸福感基本实现。
于华说:幸福感,对不少管理者来说其实是个奢侈品,而获得的关键,就是学会体验当下的快乐。堵车时,看看我们城市的变化,给很久没联系的老朋友打个电话……都是获得当下快乐的能力,而不要给幸福加上条件——因为无论怎样的当下,都是有幸福可言的。
而能够在每个当下汲取幸福感,不仅不会让人裹足不前,而且会在获得了力量和休息以后,有更多的精力追求我们还没有得到的东西。
(本文咨客姓名等重要身份信息为虚拟)
责任编辑:焦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