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双轴旋耕播深控制装置设计及试验研究

来源 :农机化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q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小麦播种过程中播深一致难以控制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播深控制装置的双轴旋耕播种机.机组采用前旋耕刀组正转深旋,后旋耕刀组反转浅旋抛土,后置播深控制装置铲土板与旋耕刀组联合作用产生平整种床,后刀轴旋耕刀反旋所抛土壤部分越过挡土板均匀覆盖在种层上完成覆土,实现小麦种子3~ 5mm的播深均匀一致.通过建立刀尖轨迹运动方程,分析了前旋耕刀组正转深旋、后旋耕刀组反转浅旋的合理性,运用旋耕抛土理论建立了后刀轴旋耕刀被抛土粒的轨迹方程,确定了在机器前进速度、旋耕刀转速、回转半径等参数设定下的抛土率,以抛土率为理论依据、小麦播种深度为农艺要求,进一步确定了小麦播种深度为40mm时的后旋耕刀组旋耕深度、播深控制部分挡土板上沿相对后旋耕刀轴中心的安装高度及挡土板高度.采用五点取样法对实际样机进行田间试验,测得播种深度平均值为37.04 mm,播深合格率可达92%,实际覆土厚度与理论设计厚度的相对误差约为7.4%;进一步跟踪小麦出苗后播种深度,测得小麦苗体根茎部反映播种深度的特征长度平均值为33.76mm,播深合格率为90%.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双轴旋耕的反旋抛土播深控制装置可以较好地保证小麦种子的播深一致,符合小麦播种农艺要求.
其他文献
滚动轴承是收割机轮系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也是易损原件,其损伤容易引起旋转机械故障,因此对轴承故障的检测非常重要。针对轴承运行过程中的振动信号机理和特征,在信号时域和频率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小波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算法,可以智能化地识别轴承故障,并减小故障诊断的误差,提高故障类型判断的准确性。结合虚拟仪器开发软件LabVIEW,实现了故障检测过程的可视化显示功能,使收割机轴承故障的监测更加高效,提高了故障检测的智能化水平。
介绍了ANSYS的应用和分析方法,采用SolidWorks软件对油茶苗木嫁接机的砧木切削机构设计进行了建模,并应用ANSYS程序对砧木切刀的受力状态和使用寿命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油茶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但机器人受地形环境的影响较大,不能保证农业信息采集的连续性,容易导致农业信息采集不完整、不准确.为此,设计了基